實事求是而言臺灣的中華民族紐帶是不可能被切斷的,這紐帶也是臺灣維護自身利益的最大資產。 在世界政治經濟結構正在轉型的歷史關頭,在臺灣同胞對未來充滿不安的時刻,我以一個來自臺灣的華人身份談為什麼擁抱一中原則是維護臺灣利益的最佳出路。
緬懷獻身民族復興的臺灣先烈先賢
今年也是臺灣被割讓給日本的兩甲子紀念,過去的 120年,臺灣人民承擔了中華文明衰亡的苦痛,也參與和見證了中國復興和中華文明振衰起弊否極泰來的過程。 在此,首先要向為民族復興的臺灣先烈先賢致敬。
1895年 日本軍先後出動了近衛師團與第二 師團兩大師團合計3萬7千餘人入侵臺灣, 駐台清軍和臺灣義軍英勇抗日,在六個月期間超過兩萬人戰死沙場,受害平民最少在十萬人以上,然而也給予日軍沉重打擊, 擊斃 領軍的陸軍中將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及第二旅團長山根信成少將。
日軍全面佔領臺灣後,台民的武裝起義此起彼伏延續到 1930年,犧牲及受株連者逾十萬。 期間,非武力的抗日方式如社會運動、政治運動曾經盛極一時。 許多台籍青年投身于祖國大陸的革命和抗日洪流中也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臺灣人的憂慮和彷徨
臺灣光復後由於兩岸的分治,許多熱愛祖國的臺灣人遭受迫害,不少人逃到大陸,為了鞏固政權兩蔣引進舊日本軍國主義勢力,啟用臺灣的皇民勢力如李登輝等,再加上意識形態上全面宣揚西方的價值觀,加深了兩岸的隔閡。 如今大多數臺灣人的希望是獨立成一個類似星加坡的與大陸友好的國家。 然而,這可能嗎? 這符合臺灣的長遠利益嗎?
臺灣位於第一島鏈的核心位置,從 19世紀以來都是外界強權包括美國日本遏制中國進入大洋的必爭之地。 戰略上,今日臺灣對於中國的重要性猶如燕雲十六州之對於北宋。 將來中國如果不想成為富而不強,屢遭外患的北宋,豈能放棄臺灣! 豈能容忍臺灣出現另一個石敬瑭? 而石敬瑭的下場更可為今人鑒!
臺灣的彷徨和不安之一是暨想依賴美日勢力抵抗大陸,然而隨著中國力量的迅速上升,又怕在大國博弈間被美國出賣。 彷徨和不安之二是經濟發展停滯,貧富差距上升。 年輕學生和中下層百姓對被邊緣化的恐懼和對未來的彷徨,嚴重的威脅到社會的穩定。 台獨人士希望將問題的矛頭指向大陸,而事實上中國的復興是解決所有彷徨的希望!
擁抱一中原則是維護臺灣利益的最佳出路
今天的世界正進入一個充滿變革的關鍵性時刻 ,金融危機後世界已變成為更不穩定,政治動盪已蔓延到從非洲到美洲的每一個洲。 ISIS危機,歐洲難民危機,烏克蘭危機都顯示美國所主導的政治和經濟自由主義以及金錢操控下的被扭曲的西方民主制度的光環,已經破產。 世界大多數人都夢想要建立一個偉大和諧,平等共同繁榮的世界。
在歷經許多轉折後 ,中國大陸正逐漸摸索出一套不同于西方的道路,最近幾年中國所提出的「和平發展互利共贏」「一帶一路」「亞洲基礎建設銀行」都逐漸為世界各國接受,而最近習近平主席的成功訪英,更是具有深遠全球意義的里程碑。
臺灣的前途是非常清楚的 :臺灣的成長必須靠融入世界發展的大格局中。 將來世界發展的動力引擎是歐亞非美欠發達地區的復興和新技術的創新,而中國將占舉足輕重的地位。 臺灣與大陸的紐帶是臺灣寶貴的資產而非威脅,必須善自運用。 兩岸統一需要時間,但是良性互動必須開始,臺灣朝野必須利用這次大選的機會對兩岸關係做深入的辯論。我以一個深愛臺灣的知識份子希望臺灣大選後,新政府不僅延續「九二共識」更能積極擁抱一中,為它注入更多的內涵,與大陸人民共同創造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樣臺灣不僅能自保更能馳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