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Home
  • 中文首頁 Chinese Home
  • Nonclickable 页
  • Nonclickable 页

簡介中國科技史

9/15/2018

1 Comment

 
陳尚慧
 
特朗普說中國人竊取美國的智識產權,朋斯說中國人沒有創新能力。他們似乎影射中國今天的進步是靠偷盗专利,中國人缺乏智慧基因,現讓史實說話:
 
《周髀算經》約寫於公元前4世紀,內已有分數計算、方根求法、等差級數等,那時用叫算子的小棍子放在格中表達數目,紅算子是正數而黑算子負數,西方在1500年後才有負數。從此書看出中國數學重計算,不同於希臘的幾何學,西方近代的科技突飛猛進,不能说西方走的路是科技發展的唯一途徑,中國有光榮的科技史,後來的落後來自明清政治不宜科技發展,誰說中國不能從計算數學另闢科技蹊徑?
 
《後漢書》記載了張衡的“候風地動儀”,138年張衡據此儀器成功测出500公里外的大地震。
 
先進的煉鐵術有益中國科技。煉鐵時要高溫不變,西方的風箱要先吸氣再吹風,高溫不連續。中國的風箱兩邊都有小門,一個把手可推前或拉後,兩動作都會使一門閉而另一門開,吸氣吹風不間斷使高温不變。西元前四世紀老子的《道德經》中提到的橐龠就是風箱。
 
用鐵可製大鐵鍋,四川採鹽時抽出鹽水倒入鐵鍋,燒乾取鹽。用竹繩繫上重鐵鑽子,吊起砸下鑽洞,同時抽出的沼氣或煤氣可以煮鹽。此法始於漢初,武帝收製鹽和冶鐵為國有。今天世界的鑽井取油取鹽都溯自漢。1828年,歐洲從傳教士 Laurent Imbert 聽到其詳情而模仿。
 
東周中國就有鐵犁,西漢已有四種不同的犁了。可能荷蘭水手在台灣看到中國人用犁耕作,便在17世紀帶了中國鐵犁到歐洲。用犁可以減少人工、牛馬和牧地,用犁對歐洲是農業革命。
 
中國船從西元二世紀就有了“水密艙”,用隔艙板把底艙分成互不相通的區格,即使有艙區破損進水,仍能繼續航行。科學家法蘭克林在18世紀末說, 英法 間的郵船應學中國建水密艙。
 
西元六世紀前歐洲馬拉車,用帶子掛在馬脖上,帶子越拉越緊使馬難呼吸。騎時抓牢馬鞍上的釦子或用馬鞍上垂下的繩扣來踏腳均不好。中國人用的馬項圈橫放在馬胸,不會勒住馬脖子。馬鐙發明後,上馬先腳踏馬鐙,一躍而上。少數民族柔然在西元6世纪遷徙到歐洲,带去的馬項圈和馬鐙馬上風行歐洲。
 
漢發明的紙先將纖維與水混合,水分流走後將剩餘平鋪在板上,壓平乾燥成纸。七世紀阿拉伯人向牢裏的中國兵學了造紙,為避免兢争他們守密了500年。
 
公元418年東晉將軍王鎮惡發明裝有輪子的船,踩動輪子使船前進,政府多次用車船消滅叛亂。19世紀英國發動鴉片戰爭,英軍在中國看到人們用車船打仗,還以為中國人這麼快仿造了英國車船,不知中國已有車船一千四百年了。
 
隋代開始了科舉考試,英國在17世紀仿中國而有公務員考試。
 
據記載唐時玄莊用雕版印了普賢菩薩像,敦煌發现了868年印的《金剛經》。十四世紀初當蒙軍打到德國邊界時雕板印刷品突然出現於歐洲。
 
宋朝是中國科技的高峰:
(1)畢昇在1045年發明活字印刷術,此偉大發明在中國従未流行,因為需要的字模太多,效率有時不如直接雕板印刷。 西方人說1448年德人谷騰堡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他可能從阿拉伯人帶去的書得到了靈感。
(2)硬幣攜帶不便,北宋真宗時,一些四川富商聯合印發了某種紙張“交子”,人們可用交子購物。1023 年宋朝庭收此企業為國有後統一發行交子,是世界最早的鈔票。
(3)漢代用磁性勺子觀風水,10世紀宋改進成羅盤,盤上詳細刻有方向,上有勺子,柄指南方,羅盤上顯示所指的南方與真正的南方差7.5度,那時中國人就知道磁針不指向真南方,歐洲一個世紀後才知道。1117年的書上說,任何海船都應備羅盤。
(4)水閘也是中國的偉大發明,大運河是分段建造,水位高低不同,船要從一段到另一段很困難,北宋喬維岳在兩段間建了水閘,可增減水閘中的水位,使船從一段入閘後再出閘到另一段。大概荷蘭在400年後仿造,建了歐洲第一座水閘。
(5)人們以為中國人只會用火藥做鞭炮煙火,其實今日的火箭和槍砲都源於宋。唐代發明的火藥宋用之先製噴火後製爆炸武器。譬如“猛火油櫃”就是一種“火焰噴射器”,書上說它是軍隊的基本配備。人們又試做炸彈,將火藥和瓷碎片放在鐵殼內,點燃引信扔向敵軍如今日的手榴彈。有人又將炮彈放入鐵管內,推炮彈經管射向遠處,大概在13世紀中國人製造了現代式的大砲。不到50年,歐洲突然也會造大砲,沒有經過中國那樣步步改進的過程。一個1450年的德國木雕,刻的像是一個中國炮。
(6)世界最早的法醫著作是南宋提刑官宋慈12世紀所著的《洗冤集錄》,比歐洲最早的法醫著作 (意大利Fortunato Fedele 作) 早350年。書中嚴格規定官員應走何種程序驗屍,如何保護現場和復檢,如何判定是病死、他殺和自殺等。
 
如果人們要解高次方程式,需計算近似值,為此需用“二項性係數”簡化計算,巴斯卡在17世纪畫出三角形圖表供人查此係數,但同樣的三角形在中國1303年的書上就有,作者將功勞歸給11世紀的北宋數學家賈憲,可謂“賈憲三角”。
 
元代郭守敬是中國帝制時最後的大科學家,他一生專心科學,未受政治干擾。與同學王恂他編了極正確的《授時歷》,忽必烈並命郭主持天文台。蒙軍西征時田園水利遭戰爭破壞,郭重修許多水閘、水壩,造福了多個族群。他最重要的科技成果是建造了各種天文儀器,觀察天象的天球儀最有名。球儀有一主軸指向北極星。另一軸之尾有描準器,可準確指向所要觀察的星球,從兩大圓環上可讀出星球的球面座標。丹麥Tycho Brahe 在300年後造了歐洲第一個天球儀,他可能從荷蘭學者Gemma Frisius 聽到中國觀察天象的方法而造出。
 
明代要扭轉蒙古人對漢人的歧視而矯枉過正,科舉只考儒學,考試只允許寫死板的八股文,不可有個人意見。儒學沒有錯,明朝前還時有科技創新。錯在明只有一個選擇,唐宋的明算科没有了,科技天才也只能考做行政官僚,難怪顧炎武批評“八股之害,等於焚書”。清繼承明代科舉制,為強化滿族統治更屢興文字獄,明末宋應星六次科舉不第,轉而記錄長江南北的民間科技著《天工開物》,此書因文中有對滿人不敬的話而成禁書。為改善貿易, 1793 年英王派特使馬戛爾尼訪問中國,他帶來英王給乾隆的信和各式先進儀器,但乾隆回答天朝應有盡有,不需貿易通有無。中國不吃敬酒吃罸酒,英國以後干脆打進來。中國的衰弱種因在康乾盛世時,最後難逃百年的屈辱。
 
人要模仿較高的文明不奇怪,西方曾仿造中國的發明,英國曾指責德國模仿英國,西方人曾譏笑日本人模仿,但說中國人沒有創新能力難服人。不過中國過去的成功不能說中國人天生聰明過人,各族長相不同,天生智慧却不相上下,當然中國人的勤奮傳統有助於今天快速發展。中國終於記取了歷史教訓,不想重蹈覆轍。




1 Comment
Jon
9/21/2018 09:34:15 am

老来又重新上了堂中国科技史,太好了!除了故宫外,不知中国有没有建立一所国家级的專門“科技博物舘”?中国有抗日,南京大屠杀等纪念舘,但都是受屈辱的,敬酒不吃吃罰酒的悲情史。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September 2023
    August 2023
    July 2023
    June 2023
    May 2023
    April 2023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