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國際海監機制是消極的南海國際合作,積極的國際合作是與南海各國組織聯合航運公司、商船隊、漁船隊、物流網、能源資源開發等實體,並建立有關的國際合作規章制度,使國際企業實體規範運作。各國公營、民營機構參加的合作種類與規模大小,按照市場需要和市場規律進行。美國企業已經遍佈東南亞,自由參加。
(5) 進一步組織南海與10+1國家的國際教育網、國際科研網、海洋科研、海洋環境保護、生態保護、海上救助等深層國際基礎機制。
(6) 主動邀請美國共同主辦 -- 或美國主辦、中國參加,在南海定期進行國際海軍軍演。除中、美外,所有南海沿岸國以及所有東盟國家都參加,形成常規軍演,與環太平洋聯合軍演交叉隔年進行。其目的是建立和加強中國與東盟、美國的互信與合作。前文(見第48期)曾建議中國邀請美國協助建立海軍官校,也是為推動與美國的軍事合作。
(7) 設立南海合作理事會,成為10+1内一个專職的政策性機構,訂立各種國際南海合作的規章制度,宏觀處理和協調南海事務。凡南海有領土領海的各國各地區,包括臺灣以及東盟其他國家,都一律參加,並邀請美國參加。參照歐盟的前例,成員國不分大小,都有平等的權利,也都有共同的責任。所有重要文武職位由參與國家輪流擔任。任何國家不佔特別優勢。這個機制將體現與東南亞國家建立密切的友誼,結為密不可分的10+1一體關係(連東帝汶和台灣,共11+2成員)。那是中國追求安全與繁榮的最有益格局。
中國已經與東盟建立了10+1的自由貿易區,今年2015並商討將這一關係升級。不妨延伸陸上自由貿易的原則和精神,主動倡議建立以上各種海上合作機制機構,使南海成為10+1(11+2)的“內海”。將來有可能各國在南海的島礁領土都成為遵守同一制度的自由開放區。
中國秉承傳統王道精神,應當有與人分享的海量。與人分享,長期不會吃虧;不與人分享,則早晚會出事。過去幾個世紀西方的國際觀念是:一國盡量設法獨享,盡量排他。其結果當然是剝削、掠奪、苦難、反抗、競爭、戰爭等等的惡性循環。然而,帝國主義時代演變到二十世紀最高峰後便迅速走向歷史,即使現在仍有餘緒,顯然没有前途。今後中國應主張一種平等、合作與共享的機制,主動創造有利的國際環境和國際關係。否則,不可能得到更多,也不可能留給子孫更美好、安寧、繁榮的未來。
以歐洲為例:目前歐盟內部仍然問題層出不窮,但是他們無論怎樣爭執,各為本國的利益斤斤計較,預料最終還是必須走合作共贏的大路。
四. 不妨回顧美國與中南美各國的歷史關係,作為借鑒。美國過去是一國獨大,君臨西半球兩大洲,什麼事情美國說了算,資源也是予取予求。沒有任何外來力量可與爭鋒。其間美國佔了不少便宜,可以說有助於美國的經濟發展。但是,美國得罪了不少中南美國家和人民,美國與其中許多國家的關係並不友好,往往須要扶植親美獨裁政權來為美國利益服務,並動輒出兵干涉。這些國家無法求助於區域外強國來協助反抗美國,積怨日久。於是古巴一有機會,就不要命地傾向蘇聯,明知一旦美蘇沖突,古巴會遭受到毀滅的命運,仍拼死與美國對抗。二十年前的尼加拉瓜,和直到今天的委內瑞拉,都是不顧一切的反美。他們都忍受了極大的損傷,但也對美國造成各方面相當大的傷害。試想:如果美國從來平等地友好對待中南美國家,視如兄弟之邦,平等互利,美國不能得到巨大的經濟和政治利益嗎?中南美各國在與美國真誠友好的格局中長足發展,對美國是有利或不利?
在今天的南海,中國不擁有美國當初的各種優勢。首先,南海各國並不弱小,也不落後;他們水陸面積之和比中國大三分之一,資源非常豐富,並擁有兩洋一極的卓越地緣優勢。其次,任何國家的民族主義精神絕對是不可戰勝的力量,不是任何外來力量可以欺淩的。第三,美國已經在南海有根深蒂固的各方面力量,包括與各國人民的友誼,各國會主動要求美國來保護。第四,中國周邊強鄰環伺,有各種遠憂近慮。因此,中國不能抄襲古董的“門羅主義”。
美國與聯合國的關係是又一個現實參考。從國際聯盟到聯合國,都是美國高瞻遠矚而倡導成立。美國不參加國聯,在國聯便沒有影響力,結果無法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美國積極參加聯合國,雖然聯合國是所有會員國一國一票的平等組織,有嚴格的、公平的決策程序,美國仍然發揮著最大的影響力,事實上居於領導地位。然而美國還不滿意,覺得聯合國不夠聽話,竟把聯合國放在一邊,獨自我行我素,利用絕對優勢的軍事力量,最新的精準武器,直接伸手到各國去反恐,結果不但沒有帶來更大的安全,卻惹得恐怖份子越來越多,到處滋生,難以控制,美國的國際地位不升反降。
美國使多邊組織的聯合國靠邊站,是不智的;中國不建立區域性多邊合作機制,也是不智的。假定每一個區域都有人要把美國勢力排出去,建立區域霸權,地球不會更安全,國際貿易和交通不會更順暢,各國人民的遠憂近慮不會更少。中國不例外。
中國邀請美國參與在南海的國際合作,不是軟弱,而是因為美國是最好的合作夥伴。近代以來,美國對中國是最少侵略性的國家,對中國傷害最少、幫助最多。美國對中國沒有領土野心,兩國之間沒有直接的利益沖突。中美民間友誼十分明顯。中美雙方對於未來合作共同維持東亞和平穩定繁榮,可以說有基本的共識。中美已經有多方面的合作,進一步的擴大合作,是大勢所趨,順水推舟。
美國從大局考慮,還能夠安撫其他國家不要走極端,這對中國有極大好處:中國是美國的幫手,美國也是中國的幫手。如果換日本,必然乘機煽風點火,挑動爭端,那將是中國的災難。中國在南海邀請美國參加,等於是美國邀請中國參加,名異實同。
美國引進中國進入南海,也不是失算。美國多一個友邦,少一個潛在的競爭國,美國在南海和西太平洋,就像在地中海和大西洋得到法國為友國一樣,形勢鞏固。美國並不“丟失”南海和東南亞。正是因為對雙方都有利,中美合作才必然會實現,南海合作也會好夢成真。
五. 結論是:采取多邊機制,多國平等參加,並且邀請早已在南海、受到所有國家接受的美國參加,是上上策。合作是雙贏眾贏,沒有人會吃虧。中國不會吃虧,美國不會吃虧,其他所有參與的大小國家也都不會吃虧。是共贏多贏的格局。采用習近平在博鰲上的用語,這是“共商、共建、共享、共贏”。套用林肯的話,是“共有、共治、共享”。
建立南海國際合作機制,需要高瞻遠矚的政治家、軍事家、學者、教育家,企業家,和有教養的、有世界知識的公民,來共同提倡和推動。南海合作雖然只涉及西太平洋一個角落的內海,但關係重大,影響深遠,可能影響世界的百年命運,只可成功,不可失敗。(下)
吳章銓,聯合國退休人員,是老保釣中最早對美國歸還冲繩而產生的釣魚台歸屬問題提出質疑的人之一。後來的保釣運動就是從他們的質疑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