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Home
  • 中文首頁 Chinese Home
  • Nonclickable 页
  • Nonclickable 页

拜登上任面臨的挑戰:消彌南北戰爭以來的最大分裂

1/30/2021

0 Comments

 
張文基

在華盛頓特區高度戒備和全國忐忑不安的背景下拜登終於順利就任,成爲美國的第46 位美國總統,這是一個好的重新出發。 然而, 川普打破百餘年來的傳統,杯葛拜登的就職典禮,而且這次權力的轉移是在動員兩萬五千民國民警衛隊士兵和上萬名各區警力及聯邦不同機構特勤人員的武力震懾下,以及高聳的鐵絲網隔離下完成的,這再一次清晰的顯示了美國面臨自從南北戰爭以來內部的最嚴重分裂! 如何帶領美國人民走出這個分裂是拜登的最大挑戰!

就職典禮所展示的進步與希望

兩週前的一月六日,在川普的鼓動下,他的支持者,在難以理解的情況下,相當容易的突破了警戒線進入國會大廈,威脅到兩院議員的生命安全,並迫使參衆兩院中斷了“確認各州根據大選結果而確定的國民大會代表(總統選舉人)名單”的會議,較原定時間延遲了幾個小時才完成確認拜登當選的最終法定程序。 這是自從1812-1814年戰爭英軍入侵國會以來,首度發生的事件,也給兩黨的建制派精英一個法律上和道德上的制高點,剪除川普行政權並第二次彈劾川普,使得他成爲第一位被彈劾兩次的總統。

在這個不成功的政變和之後成功的反政變背景下,兩黨的建制派精英不敢掉以輕心,動用最大的威力展示,壓制川普的支持者,確保權力順利的移交。 由於安保的須要及確保新冠疫情的控制,一般百姓幾乎被隔離在今天的總統就職典禮之外,然而,兩黨的建制派精英卻展示了大團結,除了年紀太大不便行走的卡特前總統外,其他的卸任總統及其夫人都參加了,希望展示對新任正副總統的強力支持。

這次就職典禮的一個特點是彰顯美國的多元性、包容性,從早期盎格魯撒克遜有資產的男人為主宰的國家,不斷地進步和民族融合。 拜登是繼1960年的甘迺迪後的第二個天主教總統,哈裡斯則不僅是第一位女性,也是第一位非洲裔,南亞裔副總統,創造了歴史。 主持哈裡斯宣誓的是第一位拉丁裔的女性最高法官,主唱國歌的是拉丁裔的Lady  Gaga,主唱This Land is Your Land的是波多黎各裔的Jennifer Lopez。

在面對嚴峻的國内、國際和瘟疫的挑戰下,典禮希望借着回歸美國憲法精神和理想來團结民意。 强調美國持續的努力邁向建立一個完美的聯邦,爲所有人民追求有限制性的合法自由 (Liberty)和公正(Justice)。

理想美國與現實的差距,美國問題的現象和本質

然而,爲什么今天美國的現實和理想間的距離是那麼遠呢? 以川普爲代表的群衆和拜登的支持者都擁抱美國憲法,但是在面對現實的挑戰和利益的分配下,却對憲法所定義的Liberty和Justice有完全不同的解讀。 這是美國人民必須深刻思考的問题。

川普現象的發生有川普的個人魅力因素,但是它反映出一個事實,就是今天越來越多的美國人,特别是70年代之後誕生的世代,發現他們的美國夢破滅了,他們的未來生活水平將不如他们的父母,這是美國歴史上的首次退步,他們對未來如何能不感覺彷徨?

有人說川普的支持者是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者,這不盡然。 不錯,川普的支持者中不乏這類人,但是正如這次一月六日事件所曝露的,更多的是保障美國穩定的中產階級人士,包括中下層現役或退役的軍官、士官,特種部隊人員、聯邦司法和特勤人員、警員,等等,這是維持任何政權穩定的槍桿子和刀把子。 今天美國存在嚴重的階級和利益衝突:代表財團利益的深政府(Deep  State)高層官員與中下層官員,代表既得利益階層的、議會媒體、智庫和大學管理階層與其他百姓,兩岸與內陸,城市與鄉村,傳统白人與新移民... 。

這種對國家走向的不安和不滿是長期積累的,人民曾經希望透過美國的民主機制來改進,也做出許多嘗試,讓兩黨輪流坐莊,選出卡特、雷根,布希、克林頓、小布希,甚至寄希望於沒有任何行政經驗的奧巴馬,结果都失望了,最後帶來了“無所不能的”川普,導致國內分裂的持續加劇!

根據蓋洛普的長期民意追蹤,過去五十年美國人民對美國民主的四大權力支柱:總統,議會,司法和媒體,的信任度持續下降一半以上,以眾衆議院為例,如今僅剩11%。 爲什麼?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們已經不再獨立,不能發揮理想的相互制衡作用,因爲自從1913年國際銀行團成功的在美國建立了聯儲會後,美國將國家最重要的發行鈔票和信用的權力交給金融寡頭控制的聯儲會,它變成了不受民意監督的幕後太上皇! 誠如梅爾 羅斯柴爾德當時的名言“誰控制了英國的貨幣發行權誰就控制了英帝國,而我控制了貨幣發行權。”

當1971年尼克森將美元與黃金脫鉤後,美元發行就不再受到任何束縛,導致美國經濟畸形發展,短期投機取代長期投資,製造業流失,國債加深,貧富兩極化... 。 2008年因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後,聯儲會爲了救助跨國銀行免於破產,更把無節制的發行貨幣做為救急的萬靈丹。 2020年爲應對新冠病毒造成的大量失業,兩黨更是通過聯儲會急劇增加貨幣的發行量來救市和發救濟金直接給民衆。 這種做法豈不是飲鸩止渴的自殺行為!美國的毒瘤是錯誤的金融制度和政策!

拜登的呼籲:團結與尊重

拜登的就職演說強調團結與尊重,希望彌合美國的分裂,他是歴史上年齡最大的總統,以他的年齡應該是為了歷史的責任和抱負來挑起這個重擔,這代表了他真誠的希望,也是一個好的心態,好的開始。

爲了彌合分裂,首要之務就是針對燃眉之急減輕瘟疫的災難,紓困疫情對人民生活的威脅,才能维持社會稳定,恢復經濟,在上任後的頭六個月給人民看到希望。 希望他之後能有勇氣騰出手來面對造成美國社會撕裂的根本原因:長期以來的錯誤金融和經濟政策。

具體而言:1.提高巨富階層的稅率。 2.管制各種逃稅管道,如境外避稅天堂、境內掛羊頭賣狗肉的基金會,等等。 3.管控國際貨幣市場的投機行為。 貨幣的本質是爲了促進商品和服務的交易,而如今貨幣市場的規模是全球商品和服務交易總額的70倍,這豈非本末倒置。 4.適當管控跨國資金的流動,區分投機行爲和投資行爲,鼓勵馬斯克之類,管控索羅斯之流。 5.公開檢討聯儲會107年來的功過,如何改進,甚至存廢問題。

這些問題牽涉到金融寡頭和他們所培植的精英階級的根本利益,因此長期以來都被媒體、智庫邊緣化,然而今天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民,跨越黨派,認識到這些才是根本的問題。 如果體制內的人士不能改革,則新的政治力量必將湧現,最终淘汰現有的兩黨“精英”!

美國所面臨的這些根本性問題,也是全球性的問題,因此改革要成功必須取得全球性跨國的合作。 拜登必須把“團結”“尊重”的精神擴大到全球領域,才有希望解決全球面臨的共同威脅。 這也符合中國所提出的,並得到越來越多國家響應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作者最近接受媒體就拜登上任後的美中關系表逹看法:拜登时代 中美是对抗还是合作?《焦点大家谈》2021年1月22日 第326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pJu7dznDs0



​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June 2023
    May 2023
    April 2023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