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從殖民地獨立成為新興國家不到二百五十年,但由於天時地利,獨立戰爭短暫而順利。 早年移民北美洲多為盎撒民族和少數歐洲大陸移民。北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被新移民向西趕殺。十八世紀恰逢歐洲強權爭霸互損,民主自由主義興起,北美洲移民因不滿大不列顛母國征收高稅,趁英法西等國互爭霸權和殖民地利益時,發起革命獨立, 立國后不斷擴張,把印第安人趕盡殺絕,淪為附庸族群,建立聯邦國,由1776 年十三州增至今日五十州。
二十世紀國際間發生兩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7/28/1914-11/11/1918),美國幾乎完全置身事外,直到尾年參戰,可說是勝利得利毫無損傷。第二次世界大戰(1933-1945),美國又因地利,遠離歐亞戰區發了戰爭財,直到日本偷襲珍珠港 (12/7/1941)後才加入參戰,戰場遠離美洲本土,故而戰後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可幫助世界戰後復興,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二戰後,俄國也是勝利國,並推倡其共產主義,擴建蘇維埃共和國吸收了東北歐及戰後的東德。而美國則佔有西德和日本及菲律賓等,因而形成東西兩大對抗集團。
東西對抗中,美國建立了反共聯盟世界大戰略對抗蘇聯領導的共產國家。美國聰明的利用中國需要振興經濟,發動和中而全力孤立打壓蘇聯經濟體係,最終使其於1991年崩潰而將蘇聯解體,美國因而成為全球唯一最大霸權。然而美國的基本全球戰略自二戰以來一直是求維持其霸權地位,不容他國競爭力接近美國,這在美國對付歐盟和日本的經濟成長接近美國經濟時發動壓制可以明鑒。因此在蘇聯解體后,中國以高速推進經濟成長時, 美國就開始關注中國的崛起, 把中國併入敵對的共產國家行列, 然而由於穆斯林伊斯蘭恐怖主義集團對美本土發動攻擊(9/11/2001)事件,美國不得不聚焦在防恐上, 啟動了伊拉克戰爭因而延遲了其抗中行動。
美國對抗俄中策略始於二戰后, 其在歐洲有北約組織對俄國圍堵,在亞洲則聯合其盟國(日、韓、菲律賓等)對中國圍堵。長年以來美國的抗中政策可以用三把斧來形容, 以下作者將解釋此三把斧和分析其成效並作預判。
第一把斧: 島鍊圍堵
自二戰勝利后,美國佔領日本培殖戰敗國政府體制,後發動韓戰牽引了中國,最終造成南北韓分裂,美國即與日本及南韓聯盟對抗蘇聯及共產國家,包括中國。美國聯合歐洲國家組織北約聯盟圍堵蘇俄得到成果,但在亞洲美國謀劃從南韓、日本、琉球、台灣、菲律賓到新加坡形成島鍊圍堵中國。其中台灣有與大陸統一的不確定性,因此美國對台灣始終不願放棄干預,故意將台灣地位糢糊,以鞏固其島鍊構想。但中國韜光養晦政策使美國將注意力放在中東,中國得以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及世界第一大制造國和貿易國。同時為了抵禦美國島鍊戰略,中國迅速發展海軍和火箭軍抵制島鍊危脅。如今美國島鍊危攝力已不得不退後至第二島鍊, 即關島、夏威夷防線。 以目前中國海空軍的實力和進步速度看來,美國的第一把斧島鍊圍堵策略可說是碰到了班門,顯得黔驢技窮了。
第二把斧: 民主自由人權
美國獨立時正值民主自由主義啟蒙之時,其先賢也確曾把民主自由寫入憲法。但美國自從成為強權之后,早已實行兩面政策,那就是表面說的是一套,而實際作的是另一套,前者光面堂皇,操控媒體,據高點而言,而後者則全以自身利益為主。因此民主自由人權成為美國的政治外交的工具。以維護少數民族利益來說,美國對其國內印第安人毫無正義,對外拿著民主自由人權的旗子,作巔覆政權,煽動革命,其目的為去除與其不合的政權,而非人民福祉,故而美國支持的政權全為親美。美國以民主自由人權旗號向中國西藏、新疆多年煽動,但在中國政府努力脫貧致富政策之下,西藏新疆民生改善,全球有目共睹,美國第二把斧也碰到班門,無計可施。
第三把斧: 新八國聯軍
美國曾參加八國聯軍侵略中國,得到便宜。自兩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都善長聯盟站在勝利者一邊。美國也與多國以軍事聯盟維護其霸權領導地位,或引起代理人戰爭,利用北約聯盟鼓動烏克蘭入盟抗俄,導致俄烏戰爭就是例子。在亞洲,美國想聯合新八國聯軍(美英加澳日韓菲印)打壓中國。不但以軍事威脅,而且在經貿和科技上想結盟制裁中國。最明顯的是芯片技術禁止供應中國。然而中國經濟體規模已大,本身技術基礎已強,各國依賴中國市場和貿易已不可斷臂,所以此第三把斧聯軍抗中也是像在班門弄斧,不自量力。
目前美中教勁,從以上分析,中國應可應付,但是中國人一向不好戰,總是不想引起戰爭。這就要考驗中國的外交功力。中國鄰國多,南韓日本菲律賓均已向美送了投名狀,印度也在藏邊增加軍隊,雖然中國解放軍不是好惹的,但孫子兵法說的好,打仗應是最后選項。當今還是要運籌帷握,致力於外交,化干戈為玉帛。孫子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多算勝少算不勝。吾人當為中國習近平和王毅等領導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