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7月28日(台灣時間)舉行全代會,正式提名高雄市長韓國瑜為國民黨2020年總統候選人,並授權推薦副總統候選人,是台灣民主發展重要的一天。隨著總統参選人的塵埃落定,國民黨正式吹起「奮起為台灣」號角的第一聲,也是黨內與韓國瑜考驗的開始。
韓國瑜將對上民進黨的蔡英文競逐中華民國第十五任總統。王金平、郭台銘99%不會參選、柯文哲在藍綠基本盤歸隊、中間選民飄浮不定下,陷入沉思。
戰鼓已擂,未來四年,全民要選擇捍衛中華民國還是毀掉中華民國、選擇遵行憲法或是破壞憲法、奮發向前或是原地踏步、選擇衝刺經濟或是捆綁民主、選擇對外開放或是閉關鎖國、選擇兩岸穩定或是台海危機,就決定在台灣公民手中的選票了。
韓陣營將2020總統選戰定位為草根與精英對決,選擇「中華民國保衛戰」作為主軸,針對蔡英文政府的「去中國」與「掏空中華民國」展開攻勢,抓住戰略主導優勢,反映他已進入大選層次的思考。
目前距離2020年1月11日總統投票日尚約五個月,荆棘重重,藍營支持者焦慮層層,憂慮國民黨初選過後陷入分裂、無法團結;憂心2020國民黨無法拿回政權,若民進黨蔡政府繼續執政下,台灣的前景更將萎靡不前。因此國民黨現在最重要也最急迫的,應該是繼續贏得更多人民的信任與支持。韓國瑜的輔選團隊若是由韓家軍、國民黨黨務輔選機制,加上15個藍營縣市長整合的執政縣市團隊共同組合,才能發揮「1+1+1大於3」的效益。
自8月3日起,韓國瑜的「周末跑選戰」策略,雖說是回應高雄市民期待,但亦等同於棄守周一至周五的選舉戰場。韓若堅持貫徹這項策略,必然需要一個好的「替身」,也就是一個優秀的「副手」,代替他在星期一到五期間打選戰、爭取更多選民的認同。面對手握國家機器尋求連任的蔡總統,會愈來愈難與之纏鬥,韓國瑜勢必需重新思考選舉策略。
蔡英文為連任亮出“拒統’‘、“顧主權” 的虛幻形像,把選戰拉高到「敵我關係」的程度。綠營勢力為了要「獵殺韓國瑜」已經傾巢而出,蔡英文或會動用國家機器,以「國安五法」羅織罪名剝奪韓國瑜參選資格。
2020大選對韓國瑜、國民黨都是一場不對稱不公平的選舉,蔡英文總統的武器是“洋槍洋炮”,韓國瑜卻只有一把“小水果刀”,但“民心思變”才是韓國瑜最有信心的地方。
去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雖然以六百一十餘萬票大勝,但韓國瑜明年如果不能得票更多,還是可能會輸。因為2016年蔡英文得票六百八十九萬餘票,2012年她得票六百零九萬餘票。縱然柯文哲參選可能會分掉一些蔡英文的票,但料敵從寬,韓國瑜絕對不能以為已經勝算在握,一定要讓韓流再現,讓「討厭民進黨」的氛圍重新凝聚。
歷次總統大選,兩岸關係都會成為影響選情的重大變數,甚至直接衝擊到選票的動向,今年也不例外,而且形勢尤為險峻,變化更難預測。美國不可能不惜一切代價支持台獨引起的戰爭。
韓國瑜已面臨新的歷史抉擇!若決心重新分配政府資源,推動低端製造與服務業創新經營模式,必可提高基層民眾所得,改善生活。才能兼顧庶民與精英分配的正義與平衡。更需要在台灣的政黨政治運作中找到平衡點,低調包容與其他派系合縱連橫,從而促進國民黨團結。避免蔡英文連任後對國民黨的抄家滅族。和兼顧兩岸和美國的平衡。
贏得總統大選、立委席次過半,不應是國民黨的終極目標,而是一個新的起點。
作者:阮大正,著名報人,專長分析報導國際形勢、海峽兩岸關係和台灣美國雙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