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間選民將在2020年選舉中扮演關鍵角色,於2020年1月11日做出重大決定。一些理性選民認為,如果蔡英文連任,台灣經濟將持續衰退,會進一步被國際社會孤立,兩岸局勢緊張甚至發生正面衝突;如果中國國民黨重掌政權,內部對峙升高,但會在吵吵鬧鬧中,各方面朝良性方向發展。
中間選民為民主政治基石,能制衡藍、綠兩大政黨,他們教育程度高,已經完全不需要政黨的動員,自己就會做策略性投票的決定,這對選舉結果產生決定性影響,成了2020選舉結果和選戰策略的一大變數。也就是說,藍、綠陣營除基本盤外,誰能在最後階段再多爭取5%—10%的中間選民中經濟與知識選民認同,誰就是贏家。
經濟與知識選民是中間選民的核心組成份子,認同美國在中華民國2020總統選舉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但對民進黨所謂的「親美/親共」的路綫之爭,只是綠營操作選戰的假議題。認為國民黨有能力平衡對美陸的關系,這才是民進黨所緊張的藍營優勢。 台北最近盛傳美國政府介入台灣選舉,支持執政的民進黨,但從華府看美台關係,卻未必如此,如經濟議題和兩岸。
中間選民經歷過台灣經濟起飛,錢淹腳目的年代,很懷念台灣過去的榮光。他們認為台灣不應太親美也不能太親中,要在兩者之間走中間路線。2018年台灣地方選舉,中國國民黨以610萬票贏回15縣市執政權,證明台灣民意並不仇中、反中,願意支持兩岸關係深化發展。其中佔最多投票人口數的就是以經濟與知識選民為主的保守派中間選民。
美國有很多中間選民,在總統大選中,有時選共和黨,有時選民主黨,選民的關切點常常不同,就以左右來說,美國有句話:「40歲以前,你是右派,你沒有心;40歲以後,你還是左派,你沒有腦」,因此搖擺左右之間是常事。 2016年選民倒向川普,就不只是外界所言的男性白人低階層,其實很多是中產階級,受過大專教育者。而今川普的連任之路充滿挑戰,川普的領導作風是否能帶動或者穩住共和黨的選情, 會受到美國中間選民立「鐘擺效應」的影響?就耐心等待美國大選的結果吧!
台灣選民在2020大選抉擇其實很清楚,這場選舉的關鍵點,一是中華民國存亡,二是兩岸和平或戰爭,三是處理經濟問題的能力。中間選民現在就看藍、綠政黨誰能處理得好,就投這個政黨,包括新成立的台灣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將面臨藍綠各自歸隊、淺藍淺綠通通跑回家的窘境。到時即使這個黨擁有關鍵席次,也會面臨滅黨危機,造成第三勢力空洞化,只剩下少數中間選民、邊緣人和失意政客作支撐。
由於距離2020大選僅約五個月的時間,蔡與民進黨既沒能耐改善台灣內部的五缺六失(註),也沒有辦法構建外部的兩岸和平共同發展,甚至還因內部政績乏善可陳,所以意圖藉刺激外部的兩岸緊張來轉移選民視線,使得經濟選民、知識選民對蔡與民進黨失去期望。唯盼明年產生的中華民國第十五任總統正視兩岸經貿關係的重要性,認清台灣的土地只能養活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所以必須靠外銷賺錢的事實;只有降低緊張及敵對,才有助發展兩岸經貿合作。
台灣外銷市場的41%在大陸和香港,如果不是每年從大陸和香港賺取八九百億美元的貿易出超,每年將會形成數百億美元的入超,這完全不是執政者和民眾所能承受得起的。
蔡政府忽視了民眾收入增長有賴于經濟增長的鐵律。與2016年相比,在台灣民眾的家庭收入未見增長,低于開支的增加,引爆民怨!
台灣藍、綠選民的基本版塊相當固定。明年初總統大選與立法委員改選時,愈來愈多的經濟選民和知識選民必定會對台灣安危與經濟榮枯,做出理性務實的抉擇。以國際社會現況言,中間選民決定選舉的勝負,不會在2020大選後結束,而是開始!因此,韓國瑜所提出的政見必須更往廣大中間選民的經濟與知識選民靠攏,促使票數極大化而勝出。8/7/19 L.A.
(註)五缺六失: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以及政府失能、社會失序、國會失職、經濟失調、世代失落、國家失去總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