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始終未能建立類似西方的民主思想,帝王威權無人可擋。
清代黃黎洲總結為:「中國兩千年之政治,皆秦政也」,「中國之法,皆帝王一人之法也」。
雖然如此,多數帝王行使權力時還是有所節制,知所收歛,因為中國文人一向保有不畏君王刀斧的傳統。這種傳統具體表現在士大夫精神、史官精神、御史精神。
不少明君鼓勵官員「犯顏直諫」。其最高境界,就是做到「武死戰」、「文死諫」。
文官批評君上,遭皇帝怒而殺之,對士大夫而言,這種死法跟武官戰死沙場一樣光榮。所以魏徴建議唐太宗要鼓勵下屬做「良臣」,勿鼓勵臣子做「忠臣」;忠臣者,只會拍馬屁,良臣卻敢批評皇上缺點。
這正是中國士大夫「寧嗚而死」的優良傳統。
歷史上,不少皇帝都曾鼓勵這種傳統。
宋太祖趙匡胤某日在御花園遊憩,大臣忽有急事求見,結果趙匡胤認為只是芝麻小事,確壞了自己興緻,乃憤而用斧頭柄敲斷大臣兩顆牙。
詎料,這大臣恭恭敬敬地掏出手絹,將兩顆牙仔細包起來。
太祖見狀好奇問道:「把落牙包起來幹啥?難道要告我不成?」
大臣回道:「您是皇帝,微臣告不了,但史官肯定會記載這件事。」
太祖大吃一驚。次日上朝,立刻大大地嘉勉了這位「良臣」。
中國古代有「天子不看起居注」的傳統,起居注者乃據實記錄皇帝公私事務全部言行的日誌。天子不看起居注,就是避免觸犯龍顏,史官不敢再秉筆直書曲直。君王日誌一旦失真,也就喪失起居注的價值了。
馬英九的領導作風,遠不及中國古代明君的豁達氣度。總統任內屢屢偏聼、偽善、取巧、自保,加上自視過高而一意孤行,連連犯了很多無可回溯補救的政策性大錯。
例如:拒絕恢復國統會、縱容偏獨史觀課綱與教科書繼續毒害學子、廢除軍法裂解軍紀尊嚴、肯定太陽花暴力入侵國會殿堂、封存核四自毀經建命脈等等。沒有想到卸任後依然自負、霸道,從未真切反省任內令親痛仇快的用人失當的過錯,對兩蔣護台功績一向僅止於儀式性運用,綠營祭出辱蔣去蔣行動,更未見馬有任何理直氣壯的辯護。尤以年年為「二二八」不斷哽咽道歉的無知言行,不僅低貶自身人格,更大大助漲獨派進逼清算的氣焰。
至於由馬安插府院黨所豢養的一小撮好鬥幫腔的屁孩兒,聽到誰公開批馬,就立刻誣指對方惡意破壞團結,從不敢檢討主子八年錯誤決策,更畏於正面回應外界具體指教是否合情入理。
馬既是民主時代人民直選的卸任總統,卻絲毫不准批評其施政無能,敗戰毀黨的責任,實在是自負而近乎無恥。
馬迷們幼稚的護主心切的舉動,只會把馬英九加速推往「昏君榜」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