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說,中國在外交上是下圍棋,而美國是下西洋象棋。圍棋容許對手有自己的地盤,而西洋象棋則是零和游戲,贏者通喫。
如果我們用圍棋來比喻中美之間的鬥爭的話,那麽應該説, 這場鬥爭正處於中盤與收官之間的階段。中盤通常是最重要的,雙方佈局之後,開始廝殺,爭取地盤,一方面建立和穩固自己的地盤,另一方面找機會出擊,奪取對方的地盤。就中美鬥爭來説,這個中盤應當是從2012年開始的,到底會持續多久就很難説了,因爲,顯然,拜登急了,所以中盤可能已經接近了尾聲。接下來就是收官了。收官之前還有些打劫和補子的工作要做,可是大局差不多定了。這個大局,不論誰輸誰贏,都不會是件愉快的事,很可能就在大局明朗化之前,有一方就要掀棋盤了。至於掀了棋盤之後是握手認輸,和解,還是大打出手,那將是一個最最吊詭的問題了。
兩位棋手
這盤大棋的兩位棋手,美國毫無疑問是衛冕者,中國是挑戰者,雖然實際上美國處處采取主動,是出擊者,而中國是應戰者。衛冕者飽經沙場,在1991年把蘇聯鬥跨之後,占據了龐大的地盤,還不滿意,繼續進逼,一直把北約擴展到俄國的家門口。在中東,它也是逐個武力撲滅,改造,强迫各國實行西式民主。這就是西洋象棋。這樣地不留餘地,這樣地霸道,終於逼得俄羅斯奮力反擊,出兵敘利亞,奪回克里米亞,掌控黑海,并且成爲中國的全面戰略夥伴。這是美國在中盤犯下的一個大錯,可能最後導致它全盤皆輸。中東的伊朗,也是在美國這樣的緊逼之下,跟中國簽訂了25年的戰略合作協議。這應當算是美國在中盤犯的另一個大錯。美國二十年無功而退,撤出阿富汗,這很可能也是第三個中盤的錯著。因爲,從今以後,美國即使使盡全力,想要在歐亞大陸的東邊大陸塊找一個立足之地,都會越來越困難。
這就是圍棋思維的優越之處——給對手留餘地,絕不趕盡殺絕。對弱者,讓子。太君子了。美國無論如何也學不會。我的預測是,美國依靠西洋象棋的思維方式和打法,可能已經注定了失敗的命運。
中國呢,1949年才從墳墓邊緣站了起來,喫盡了苦頭之後摸索前進,終於找對了路子,快速崛起。崛起之後,逐漸爲自己闖出了一片天地。這時候,美國到處惹是生非,把中間一大塊占了,仍嫌不足,到西邊搶一塊,再到南邊占一塊。這樣,它的劫活還沒有做好,就陷入了小區的纏鬥之中,無暇東顧,給予中國將近三十年韜光養晦的寶貴時間,悶聲不響地在亞非拉佈局,和賺錢。當美國驚覺到中國壯大的時候,天外又飛來了兩隻巨大的黑天鵝,川普和新冠,把本來聲勢浩大的棋王搞得相當狼狽。2021年的今天,美國的先天優勢可能被糟蹋的差不多了。至此,這盤棋到底鹿死誰手,到底誰領下一世紀的風騷,且讓我在下面分解。
中盤的前半段
中盤,尤其是中盤的前半段,通常是兩方各展神通的時候,外交,貿易,科技,軍事,文化,全部搬上檯面了,招數有明有暗,變化多端,可以聲東擊西,也可以對著幹,下的都是大棋。這時候,幾個落子錯了,當時或許沒有覺察,可是到了接近收官時,就看出來了,看出來的時候,也已經回天乏術了。 就中美在2012年開始下的大棋而言,那時候美國是意氣風發,覺得勝券在握,而中國則處於守勢,左攔右架,頗爲辛苦。
中盤的前半段大家都已熟知,在此不必囉嗦,其主要的特點就是規模巨大,放眼長期。例如:奧巴馬的亞洲再平衡,泛太平洋貿易夥伴關係,以及在南海搞事,慫恿菲律賓把中國告上國際仲裁法院,在南海搞自由航行等。這段時期,中國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對抗的手段可圈可點,沒有讓美國占到便宜。這些事件大家都已熟知,在此不必多説。不過,這裏凸顯了民主制度的一個重大缺陷,倒值得我們説説。
政策缺乏連貫性的問題
理論上,民主制度能夠反映人民的意願,這毫無疑問是它的優點。民意是通過選舉來實現,所以定期選舉是它運作的核心。選舉時常會帶來政黨輪替,而因爲各政黨的支持群衆不同,政策取向反映的是各自代表的利益集團的利益,所以政黨的輪替時常會使政策失去連貫性,不論在外交還是内政上,都是如此。許多長期項目需要長期承諾,不能三年五年就從頭來過,變來變去就必然要付出代價。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爲期十五年的伊核協議了。
奧巴馬辛辛苦苦達成了經過安理會通過的5+1的伊核協議(5個常任理事國加德國)。可是,這是黑人總統達成的,所以白人至上的川普必須加以破壞。他上臺後的第二年,緩過手來,就退出了協議。拜登上臺後,想要重新 加入協議,就遭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難。耗時三個月,談到第7輪,仍然沒有結果。一個主要路障是,伊朗一定要拜登簽一份文件,承諾美國不會再次退出協議。這當然非常合理;但是,拜登卻無法作出這樣的承諾,因爲, 如果三年後川普捲土重來,他很可能再退出協議。毫無疑問,這是美國民主體制的弱點。
當然,有些民主國家,由於一黨獨大,所以政策可以保持連貫性,例如日本,幾十年來絕大多數時間是由自民黨一黨執政。印度議會黨也是如此。默克爾在德國主政16年,維持住德國政策的穩定性,也使德國成爲歐洲的老大。這是說,政策的連貫性非常重要,衹要執政者不是腐敗無能,它比換來換去的政黨輪替要好得多。
上述奧巴馬的一系列政策,都被川普給廢了。在他任内,希萊利在亞洲致力於挑撥分化中國與東盟諸國的關係,在歐洲,她加强美國與盟國之間的關係,抵制俄國,這些努力也都被川普給糟蹋掉了。也就是説,奧巴馬的中盤設計基本上全被川普給推翻了。這就是政黨輪替的代價,而在中美大博弈的當口,它的代價是巨大的。它幫了中國一個大忙。由於美國的政黨輪替,中國多出四年佈局的寶貴時間。
寶貴的四年
對中國海軍,這四年可説是黃金時段。軍事專家常挂在嘴邊的是,中國造軍艦跟下餃子一樣,2020年,中國已經有兩艘航母服役,有52系列的驅逐艦25艘,建造了8艘055重型驅逐艦,還有其他的各種類別的戰艦,飛機,大炮,導彈。這麽一來,近海,中國海軍,加上陸上的導彈基地,已經可以跟美國對抗,甚至能夠壓倒美國的航母戰鬥群。
2013年開始,中國瘋狂造島,到2020年,已經鞏固了南海的美濟礁,渚碧礁和永暑礁的防禦工事和軍事部署,形成了三角形的國防堡壘。美軍不停地來自由航行,挑戰中國的領海主權,可是它不敢破壞已經建成的基地。美軍的航母戰鬥群,據維基百科,一天的開支是250萬,它們一年來個50天的話,那經費就超過一億美元,兩個戰鬥群來回跑跑,三億美元就扔進南海而消失於無形了。中國在南海則是以逸待勞。這就要感謝川普給中國的時間。
對外,中國對東盟和歐盟的貿易額都超過了它們跟美國的貿易額,并且跟另外14個國家簽訂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議(RCEP),這使得美國再想拉攏這些國家來對付中國的時候,它就叫不動了。這正是今年發生的情況。在G7 和北約的峰會上,拜登得不到德法意等國的全力支持。許多歐洲國家都要跟中國做生意,不願意爲非常抽象的意識形態跟著美國跑,所以它們嘴皮上敷衍美國,跟中國的經貿活動卻毫不減少。這應該說,也是川普胡亂向友邦加徵關稅的後果。
經過四年耽擱,可以看得出來,拜登急了。美國的整個傳統外交建制,軍事建制,都急了。這就是爲什麽過去六個月的火藥味那麽濃,美國的攻勢那麽激烈。
感謝新冠
我們大概可以體諒川普和拜登,對新冠那麽痛恨,一定想甩鍋中國。他們就不想想,如果中國也像美國,印度,巴西和瑞典那樣,對新冠掉以輕心,那麽中國老早完蛋了。所以,他們其實應當反省自責,天公釋放了病毒,如果說祂有私心的話,那祂最初想懲罰的可能是中國,衹不過中國動員了全國力量,把病毒給擋住了。雖然德爾塔變種的出現也波及中國,但總體而言,中國是疫情的最大受益者。
由於印度,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疫情失控,使得訂單紛紛往中國轉移,讓中國大賺一筆。本來想跟中國脫鈎的美國也不得不狂買它增加了關稅的中國貨。
就中美鬥爭而言,新冠的最大功勞衹有一個,那就是使美國的國債在短短一年間躍升到28.5萬億。多印天量的美鈔卻沒有足夠的商品供群衆消費,這已經是問題了,而美聯儲怕把股市搞砸了,遲遲不肯擡高利率,并且每個月仍然放出1200億的量化寬松,那麽通貨膨脹就不得不飆升了。美聯儲一直說,通脹是短期現象。是否如此,我們當然無法跟極爲權威的美聯儲辯。但是,如果通脹持續個一年,那麽,美國將陷入經濟滯脹的危機。上一世紀七零到八零年代的滯脹經濟迫使當時的美聯儲主席刺破泡沫,股市崩盤。這次,如果發生滯脹,其後果將更難以設想。
中盤的下半段
我們觀察到,川普進了白宮之後,中美鬥爭發生了實質性變化。他不來什麽TTP了。他廢掉了TTP。他開始定點打擊:關稅,中興,華爲…也就是説,不再是大面積地打擊,而是小面積,精準式的打擊,一下子制裁這個,一下子制裁那個。這樣,咱們的中美圍棋賽就進入了下半段。
上臺之後,拜登并沒有改變這個趨勢:新疆棉花,治港官員,芯片,增加制裁企業名單,限制中國留學生入境…雖然打著民主人權的幌子,但實際行動是定點打擊。最大的動作有兩個,一個是慫恿烏克蘭對俄國采取主動攻勢,一個是在臺灣和南海大做文章。目的很簡單,看到盟國不肯站邊,想擡高衝突强度,逼迫盟國站邊。
如果你看西方媒體,好像是俄國要對烏克蘭動手於先,烏克蘭防守在後。這很荒謬,因爲俄國根本沒有理由這麽做。其實呢,美國知道烏克蘭想加入北約,所以就引誘它集結三萬大軍,逼近東部兩個獨立省,并且說要向烏克蘭提供1.5億軍事援助(後來又黃牛了)。等到普京動員了十萬大軍,美國馬上退縮。烏克蘭才發現,北約根本不打算收容它。可憐的澤林斯基,被川普耍了,沒有覺醒,又被拜登給耍了。他居然不瞭解,烏克蘭是個爛攤子,一枚棋子,衹能被利用,德法兩國根本就不會讓烏克蘭加入北約。
在臺灣海峽,美國還在搞事,并且越搞越帶勁,死命鼓動日本參與,又找北約國家到亞洲來搞事,還在兩個大洋發動了一場四十年來最大規模的軍演,其目的可能不是恐嚇北京,而是向東盟顯示其强大,借此挽回東盟的支持。中國還以顔色,也來個封閉十萬平方公里海域的實彈演習。意思是,要打就來唄!東盟看了兩邊的比劃,多半不會跟美國跑。
“從實力出發 ” 對決“不吃這一套”
拜登上臺後,不但沒有放棄川普對中國極限打壓的政策,反而拉攏盟友,企圖對中國進行更廣,更全面的極限打壓。打壓的目的是什麽?是打核子大戰嗎?他不敢。那麽,他是要逼迫中國屈服?或者,要推翻中國共產黨?拜登想清楚了嗎?他好像沒有。
美國明年舉行期中選舉,政黨預選活動從年初就開始了,如果拜登想要維持民主黨在議會中非常薄弱的多數,他必須解決國内許多燃眉之急的問題,否則他很可能輸掉議會中的多數,使他才兩年就變成了跛脚總統。他也想在外交方面有所表現,如果他能夠讓習近平俯首稱臣,那期中選舉則勝券在握。可是,時間緊迫,所以他急。
拜登知道,不能跟中國打兩敗俱傷的核子大戰,而根據西方民調機構在中國進行的調查顯示,中國有90%的老百姓支持共產黨政權。所以,期望中國内亂也是在做白日夢。那麽,剩下的就衹有指望中國在巨大的壓力下屈服了。可是,憑他幾十年的外交資歷,他應當知道,跟美國打了韓戰和參與了越戰的中國共產黨,在它最困頓的時候還跟蘇聯打了珍寶島戰爭,共產黨是絕對不會屈服的。極限施壓,成功的概率是零。拜登一上臺來就選擇了這個戰略,這應該說是他犯下的最嚴重的錯誤。極端諷刺的是,美國的國運很可能會在這位正直,堅定信仰美國優越的老頭子身上走向下坡。
之所以如此,很可能是美國的精英層仍然相信,美國的實力非常强大,在盟友的支持下,能夠壓制中國,逼迫中國就範。可是,中國已經不承認這一點。三月在安克雷奇時,楊潔篪已經說的很明白了。美國不信,又派舍曼到天津,要她“從實力出發”,跟中國談判。中國方面則從“不喫這一套”出發,提出了三條紅綫和兩份清單,替美國畫下了中國的“圍欄”。所以,“從實力出發”跟“中國不吃這一套”算是對上了。
中國一定贏
在收官之前就剩下了打劫和補子了。這個過程可長可短。美國的地盤是北美,英國,澳洲,日本,以色列,和歐洲部分國家。用圍棋的術語來説,這些是美國做好了兩個眼的地方。歐洲其他一些國家,包括德法,以及韓國,印度,越南等一些國家,還有待它繼續努力。中國的地盤是俄國,朝鮮,伊朗,巴基斯坦,上海合作組織中除印度外的其他成員國,非洲絕大多數國家,東盟中大多數國家,和幾個拉丁美洲國家。還需要努力的地方是歐洲,南亞和中東。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最重要的是,中國正在整合龐大的歐亞大陸,而美國正在失去這塊大陸。
美國的優勢在於軍事聯盟,而中國的優勢在於一帶一路的經濟合作共贏。美國正在退出阿富汗和伊拉克,并且,由於債臺高築,拜登正在減少美國在世界各地的軍事部署。中國則恰好相反,正在積極籌劃把阿富汗和中東各國,包括伊拉克,拉進一帶一路。收官之前看,中國幾乎一定會贏。爲什麽呢?
有兩個基本理由。這兩個理由都跟人的本性有關。第一,美國需要在它地盤内的國家都跟著它反中,而中國願意接受所有不反中的國家,且不要求它們反美。對大多數國家而言,選擇不站邊比選擇站邊要容易得多,因爲左右逢源,兩邊的好處都可以拿。
第二,人們既有尋求强者的保護的欲望,又有追求財富分享的欲望。這是人和國家都有的基本欲望。因此,隨著美國向其他國家提供保護的能力減弱,和中國能夠提供分享財富的機會增加,越來越多的國家就會選擇分享財富。尤其是,當美國製造衝突的能力減弱,和平相處的氛圍轉強,弱小國家對保護的需求也會減少。
所以説,中國一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