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Home
  • 中文首頁 Chinese Home
  • Nonclickable 页
  • Nonclickable 页

臺灣的選擇

6/25/2022

4 Comments

 
呂學周
                                        
在談論台灣的選擇之前,不妨引用英國詩人John Donne (1572-1631)的短詩 《No Man is An Island 》中的幾段:

No man is an island, 人非孤島,
Each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每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小塊,
A part of the main, 整體的一部分,
If a clod be washed away the sea, 如果海水沖掉一塊,
Europe is the less. 歐洲就減損一點。
As well as if a promontory were. 就如海岬失去一角。
…..
Each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部分消亡,
For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 因為我是人類一體。
……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若問鐘聲為誰而鳴?
It tolls for thee. 莫非送君上路好走。

台灣是地球東亞大陸架上的一個島,是亞洲的一部分,毋庸置疑。

就天地人總體來說,台灣的地決定了它的天。

台灣地處亞熱帶季風區,四面環海屬於海洋性氣候,但是距離大陸很近,免不了受大陸性氣候影響。氣流、氣溫、雨量、颱風各方面都受地理的決定,強颱風來就來,地震不通知就地動山搖,台灣無選擇餘地。

地呢,台灣島的形成主要有四種說法:
1. 板塊造山運動(台灣是東亞島弧的一部分,約在2億年前的三疉記時期,地殼運動隆起,奠定台灣的基礎;
2. 大陸漂移造成,台灣島是印支大陸裂解推置出來的飛來峰;
3. 陸地下沈造成,第四紀地層變動,局部陸地下沈,出現台灣海峽,使台灣成為海島;
4. 冰期作用造成了台灣,台灣海峽歷經多次海陸變遷,80萬年前海峽海面大部分露出水面,大陸上動物種群遷移台灣,此後多次冰河間隔期,海峽淺灘成為聯繫闽台的陸橋,大量古動物人類移居台灣。約一萬年前,海峽為海水淹沒(水深平均60公尺),台灣與大陸分離,形成現在的台灣島。

不論台灣是如何形成的,這個島沒有下沈或浮起的自主選擇權。

因為海峽海流凶險,在海洋大探險期之前,大陸人雖隔海僅僅百里,卻絕少冒險東渡,鄭和七次下西洋,遠到東非的肯亞海岸,卻沒有涉足台灣。

說到人(這裡僅談有遺跡遺物可考的人文)

據研究推斷,台灣原住民族在台灣的活動約有四千到八千年歷史。

1603年,明朝陳第的《東番記》記述台南赤崁沿岸西拉雅族的習俗與地理風光。 同期荷蘭在台灣殖民,稱原住民為Indias 或 Blacks。

傳說16世紀葡萄牙船隊經過海峽,見海島美麗,呼Ilha Formosa!

美麗之島,有說法認為他們呼叫的其實是琉球群島,總之,以福爾摩沙命名的地方遍佈五大洲,包括阿根廷的福爾摩沙省。巴西、秘魯、葡萄牙、美國都有地方稱為福爾摩沙,許多物種亦被稱為福爾摩沙。所以台灣不能自誇為獨一無二的福爾摩沙。*

台灣原住民部族在17世紀曾建立大肚王國、大龜文王國與瑪家王國等,後來經歷荷蘭人、西班牙和明鄭的統治,鄭克塽投降,明鄭亡,清乾隆皇起,有大批福建、廣東百姓冒險移民台灣。

1683-1895滿清統治。1895-1945日本割據統治,1945至今中華民國統治。

台灣原住民歷經滄桑(以下資料主要來自 ‘台灣原住民族-維基百科’,該文獻有原住民的起源、歷史、理番統治、族群列表及認定狀況⋯請關心的朋友查閱,這裡僅列出目前已經認定的16個族群中人口上千的族群名稱:阿美、排灣、泰雅、布農、卑南、魯凱、賽夏、鄒/邵、達悟、噶瑪蘭、太魯閣、撒奇萊雅、賽德克⋯還有西拉雅、馬卡道等,有巴賽族是凱達格蘭族支族,但是不見凱達格蘭族列入,也不見平埔族列入。)

總之,現在原住民人口合計 568,590, 佔總人口 2.48%。這種微小人口數在民主選舉政治中是毫無份量不起作用的,所以政黨以原住民之名做血統認同、政治前途的各種表述,都是一時利用而已。

那麼台灣23,196,178總人口(2022年5月數據)之中95%以上的新老移民對自己的命運、對台灣前途有選擇嗎?

台灣人的選擇:

老實說,台灣人的選擇不多,荷蘭人統治台灣的一小部分,明鄭短暫統治,滿清統治兩百年,日本統治五十年,中華民國統治七十七年,台灣人一向乖乖的好壞盡收,逆來順受。1895年各地百姓起義對抗日本割據大量死傷之後,雖有零星反抗,卻只有賽德克族人在莫那魯道率領下反抗日本當局的苛虐暴政,結果幾乎滅族。

跟隨國民政府來台的外省中上層家庭在住定之後對下一代的指望/選擇,據說是,來來來台大,去去去美國。本省人也跟風,從以往的留日,變成留美。七十年代開始經濟起飛,人們留在台灣有更多機會發展。以後解禁,有人去大陸發展,有人在台灣搞政治反國民黨,現在台灣緊跟美國,蔡英文守台灣聽命AIT,朱立倫奔赴美國接受面試,打開2024賴800萬朱500萬凍蒜選戲的序幕。

台灣人有選擇嗎? 有! 從少數人去去去美國(後來去加拿大去澳洲),到少數人去大陸,到阿扁叫外省人下海。 有選擇權的是極少數人。大部分台灣鄉親留在台灣熱看選舉凍蒜,不知是喜還是無奈,不選國民黨就選民進黨,就這麼選,選了二三十年,不亦樂乎,不是韓國瑜就是蔡英文。當年選了阿扁八年⋯⋯怎麼樣? 能幹的他和老婆在總統府家裏一起貪污沒底線,馬英九八年無能沒底線,蔡英文八年賣台沒底線。 施明德的紅衫軍發洩了對阿扁貪腐的不滿,反核成功,因為口號響亮,不反核不是人,但是核電廠現在還有三座,煤電廠火力全開,反萊牛萊豬核食反不成,因為點明這是反美、反日把統治者的根都反掉了,這怎麼可以。

打個比方說遠一點,你說烏克蘭有不被俄羅斯侵入的選擇嗎?

如果烏克蘭選擇忍氣吞聲把上帝的還給上帝,把原來屬於蘇俄的克里米亞還給俄國,選擇不加入北約,選擇不禁止俄語,選擇不派兵攻打烏東,認真遵守《明斯克協議》,烏克蘭會有今天嗎?

大陸解放軍可以選擇不攻台,台灣能夠選擇什麼?

這裡還有不同,俄羅斯和烏克蘭合而後分,分離已經是國際承認的現實,俄羅斯入侵只是要解決一些問題,不是要合。

台灣是國際承認的中國領土不可分割,所以,不管有沒有外力介入,台灣沒有分離的選擇。

過去五十年,兩岸之間的對話言詞有善有惡,但是最近十年,對岸除了強調 ‘九二共識’ 談統一之外沒有惡言,台灣卻在民進黨執政下每每惡言相向,親美仇中,忘宗背祖令人不恥。 大陸極端網民對此反彈,放話 ‘留島不留人’ 殃及千萬無辜何其惡劣,這當然不是大陸的選項。

但是,居住在台灣的兩千三百萬人有多少選擇?

自蔣介石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之後,台灣已經失去自主權,加上政府的反共政策,反攻大陸不成,民進黨執行隱形台獨,抗中保台,台灣人如果選擇不抗中、不仇中,除了去大陸定居發展,只能在台灣默默無言,其他人希望維持現狀,跟著政府去中國化,主流輿論跟政府走跟美歐媒體走,洗腦洗腦再洗腦,哀哉,台灣人的選擇在哪裡?
(其實,台灣深知世界大勢的明智之士大有人在,只是台灣前途的選擇權、決定權不在他們身上,這算是本文的結語吧!)

呂學周  6/12/2022
———--
* 1960年代末,我曾經嚮往福爾摩沙的名號,像是靈魂的安慰劑,萬金油。

人們通稱台灣為寶島,也有人稱之為鬼島,褒貶對立,非常情緒化。

海南島一向被忽略,現在有環島高鐵,設有向國際開放的自由貿易觀光免稅區。海南島的自然條件不輸台灣,靠近廣東反而成為被忽略、發展落後的原因。

海南加油,希望不會背上寶島/鬼島極端沈重的包袱。




4 Comments
Jon Chou
6/27/2022 11:51:35 am

國共内战最後的对抗地点在金厦,和解点即金門的石版八字“三民主義统一中國”,和厦門滨海路上的八字“一国两制统一中国”。这個 在中國人自己版图上,向两岸人民的昭示慿据,必有其约束力,(在美国‘口说’的契约是绝对有效,但需要証人),远胜过5000哩以外的单方长臂‘台湾闗系法‘。所以按照‘情理義法’四面看,台湾 ’人民’ 的选择 :相向而行,一國两制,避免战争。

Reply
stephen
6/28/2022 07:51:28 am

This comment, along with the article, is so scattershot and non-sensical that it's almost funny. It's like saying: The sun is in the sky, water is wet, and I'm alive, therefore: Chinese Unification for Taiwan. What do all these things have to do with Chinese unification? What does American verbal contract law have to do with Chinese unification? [Nothing, btw, since the US law of commercial contracts does not apply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re is no rhyme or reason to the inanity, to the nonsense here.

This article and this commentary are representative of how extremist Chinese unificationists make the case for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First, they vomit out a torrent of unfiltered "data", factoids, personal opinions, expletives, insults, rants, ravings, all dressed up in what looks like learned and erudite language [because to the confucian, form is always more important than substance]. so you try to make sense of all this garbage but, after a while, you realize that it's really all just nonsense.

Then, the second and final thing the unificationists do is hit you, sometimes literally and not figuratively, with their slogan, their chant: UNIFICATION UNIFICATION UNIFICATION UNIFICATION ... with the decibel level rising with each syllable. Thus concludes the case for unification. I don't know how anyone who isn't already a unificationist, could possibly be persuaded by this kind of argument, if you could even call it that.

No wonder there is no support in Taiwan for unification.

Reply
逆行風
6/30/2022 12:19:24 pm

大讚此文章!從億年前冩到今天,深入淺出,一文道盡,并定位台湾的地缘歷史。所以台湾‘人民’的選擇,只有走出井底,多向西看看,以平衡老是往東太平洋跑的思维,是幸也!
作者提到“台灣卻在民進黨執政下每每惡言相向,親美仇中,。。” 親美何需仇中,犯了大忌,魔鬼兵團,只是 報應尚未到,此亦西方200年的高傲, divide,control & conquer。其实美國自己也鬧分裂,歌舞昇平,自我陶醉,極左極右,治國無力,每天槍刹,并不看好!

Reply
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
7/17/2022 02:40:09 am

並非所有台灣人都“獨”,事實上,從原鄉角度來看,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仍是多數。但,不巧,就是有群在美台之間搞金權、政權交易的“綠油油”們,為了“利益”,寧可以鄰為壑,就跟著美國、日本對槓中國。只要去除它們的“利益”,無利可圖之下,兩岸自然統一。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y 2023
    April 2023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