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Home
  • 中文首頁 Chinese Home
  • Nonclickable 页
  • Nonclickable 页

仁爱礁:拜登圍堵中國政策的軟肋

9/9/2023

0 Comments

 
張文基

     八月五日中國和菲律賓在仁愛礁爆發衝突,菲律賓指責中國海警使用水炮攔截菲律賓補給船。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8日的聲明中回應,菲方無視中方的善意和誠意,執意向仁愛礁“坐灘”軍艦運送用於維修加固的建築物資,這是此次事態的起因。 中國指責菲律賓違背了拆除仁愛礁上船隻的「明確」承諾;該艦於1999年擱淺在該處,用來宣示菲律賓在南海的領土主張。 多年來仁愛礁斷斷續續地發生不少衝突,然而,這次事件有可能觸發戰争。最主要的原因是,小馬可士總統今年上任以來改變了前任總統杜特蒂的對華友好政策,加強美菲軍事同盟,配合拜登的圍堵中國大戰略。 如果美菲不收斂這種敵對行為,中國很可能一改過去24年的忍讓政策,一勞永逸的拔掉這個毒刺,鮮明的捍衛中國主權,並以此立威,改變處處被動的局面。 果如此,這將是拜登圍堵中國政策的大失敗!

中國的外在環境正在迅速悪化

     拜登的中國政策充满了戰術上的投機性、戰略上的矛盾和危险性。 拜登總統及官員屢次承諾:不支持“台灣獨立”、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制度、不尋求通過強化盟友關係反對中國、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期待同中方開展高層交往,保持暢通溝通,負責任地管控分歧,尋求對話交流合作。 然而,却言行不一,失去了中國的信任。

     美國的最大危機是長期積累的內部問題。 所以拜登政府的重點是首先發錢給人民,特別是美國低收入人民,避免社會動蕩,爭取時間重建美國。 他的中國政策是:1.經貿上減少對華依賴,特別是戰略物資,並在高科技領域與中國脫鉤。 2.盡量延緩中國的崛起,特別是在中國周邊建立各層次的防中聯盟。 不斷的挑釁中國的底線,但是又力求不與中國發生全面的武力衝突。 美國精英學習了孫子兵法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希望用各種非戰争手段困住中國。

     今年以來,美國在東亞的防中同盟有相當大的進展:美日韓同盟,美日印澳同盟,都得到迅速的進展。在南海的佈局也是非常的積極,除了菲律賓外,也極力拉攏越南。拜登總統在8月8日的一場政治募款活動上透露,越南希望升級與美國之間的關係,並成為美國的主要夥伴,因此他“很快”將前往越南訪問。

     此外,印度7月22日向越南贈送了其庫克里級導彈護衛艦“吉爾班”號(INS Kirpan),這體現了印度與越南不斷發展的雙邊戰略和防務夥伴關係,同時也反映了兩國對中國在南中國海日益增長的力量的共同關切。 正在越南進行正式訪問的印度海軍參謀長庫瑪律(R Hari Kumar)在越南金蘭灣深水港主持了戰艦移交儀式。

     在南亞方面,也傳來令中國不安的消息,8月13日,巴基斯坦西部俾路支省瓜達爾港發生一起針對中國工程師的自殺式恐怖襲擊事件。 巴基斯坦媒體引述分離主義的俾路支解放軍(BLA)發佈的一份聲明說,此次襲擊由俾路支兩位戰鬥人員負責實施,襲擊的目標是中國工程師的車隊。 襲擊者與巴基斯坦軍警進行了激烈的槍戰,並且引爆了炸彈。 整個事件持續了兩個多小時。 瓜達爾港是中巴經濟走廊(CPEC)的重要一環,也是中國一帶一路的旗艦專案。 中巴經濟走廊專案由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的李克強2013年5月提出,2015年4月啟動,意在加強中巴兩國之間交通、能源、海洋等領域的合作,特別是讓中國租下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瓜達爾港為期99年的經營管理權,為中國進入印度洋開闢了一條全新的快捷通道。

     從2004年起,俾路支解放军武力對抗巴基斯坦政府,聲稱旨在為長年受壓迫的俾路支人爭取平權與民族自決。 巴基斯坦指控俾路支解放军為印度所操控,且印度於阿富汗坎達哈與賈拉拉巴德等地的領事館為其提供軍事、經濟資助和武裝訓練,目的為造成巴基斯坦動盪。 除了印度以外,美国也是最不希望這個项目的成功,因爲它將使得中國的海上運輸不需要經過美國控制的麻六甲海峡。 所以,不能排除美國的幕後影響。

     最近巴基斯坦政局不稳,有迹象顯示巴基斯坦正企圖改善與美國的關系,這會否影嚮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值得高度關注。

中國可能的應對方略

     當然,中國爲突破美國的圍堵也有重大的成就,8月24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特別記者會宣佈,邀請沙特、埃及、阿聯酋、阿根廷、伊朗、衣索比亞正式成為金磚大家庭成員,成員身份將於2024年1月1日生效。 一個直接的影響是它將加速降低國際經濟活動中對美元的依賴,這將直接衝擊美國稱霸世界的一個重要支柱。

     中國也需要一個和平的環境來加速軍事領域、高科技領域的建設,降低中國管理體系依賴美國軟體的風險,及減少對外貿易依賴美元結算的份額。 然而,中國也不能坐視美國在中國周邊加緊建設對中的圍堵聯盟,必須奮起反擊! 和平崛起是善良的願望,但是前提是必須有強大的武力基礎,和敢於亮劍的決心,才能建立威望,確保和平!

     先賢云:“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 打天下靠的是武力,治天下靠維繫和平的制度。 不論是維護南海主權,還是统一台灣,都是得天下的過程,最終必須要用適當的軍事手段才能逹成。 一个例子:沒有清朝初年的康雍乾三朝百年的武力開拓,那來今天的青海、西藏和新疆的和平稳定!

     因此,中國必須尋找一個突破口,用適當的武力來立威。 在南海问题上菲律宾和越南是美國拉拢的重要目标,如果中國不能阻止这个新同盟的出现,将是一個重大的战略失误。在菲律宾和越南之间要如何選擇一個突破口呢?菲律賓比越南是更適合的對象。 越南與美國的關系是基於短期利益的結合,根基不固。 美越兩國有根本的、制度上的矛盾,那就是越南是共產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完全投向美國對於越共等於是自殺行爲。 而菲律賓迄今深受美國意識形態的影響,更可能與美國結成聯盟,從中國的角度看必須儘快阻止聯盟的進一步發展,才能避免長期隱患。

     此外菲律賓軍事力量很弱,仁愛礁提供一個良好的目標,而軍艦坐灘事件本身就是一個違反國際正常規則的無頼事件,中國采取維護主權的行動所遭受的國際壓力會較低。 如果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迅速革除這個毒瘤,美國及其盟友很難即時做出有力反應,当事情已成定局,美國不可能因爲此事與中國摊牌。 只能形式上的譴責和制裁,相對於建立中國的大國威望而言,其代價是幾乎可以忽略的。

     除了對仁愛礁直接采取行動外,中國可用的牌很多,在黃岩島進行吹填工程就是選擇之一。 擴大後的黃岩島,與永興島和美濟島將成為一個大三角的強大防禦體系,確保南海的全面控制。

     中國希望和平,但是一昧的讓利和姑息不可能帶來和平。

外强中干的美國必需改變對華策略

     拜登上台後强调重振美國的國際領導力,表面看也獲得很多成就,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擧對華贸易政策爲例,拜登在減輕對華依賴上似乎獲得巨大成效,今年前6個月,中國在美國商品進口中的佔比為13.3%,低於2017年全年21.6%的峰值,創下自2003年(即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年後)全年12.1%的比例以來的最低水準。 買家轉而向墨西哥、歐洲和亞洲其他地區購買從電腦晶元、智慧手機到服裝等商品。

     然而,深入挖掘,你會發現美國對中國的依賴仍然如同過去。 美國表面上正在將其需求從中國轉向其他國家。但這些地方的生產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依賴中國的投入。例如,隨著東南亞對美國的出口增加,其從中國進口的中間投入卻呈爆炸式增長。中國對墨西哥的汽車零部件出口在過去五年中翻了一番,墨西哥是另一個受益於美國去風險的國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表的研究發現,即使在美國最渴望遠離中國的先進製造業部門,進入美國市場最多的國家也是那些與中國工業聯繫最密切的國家。供應鏈變得更加複雜,貿易變得更加昂貴。但中國的主導地位絲毫沒有減弱。所以,拜登的對華贸易政策并没有成功!

     美國今天表面經濟不錯:美元對人民幣升值,美股高漲,然而,這有實質生產力的支撐嗎?事實上的美國,從一個普通人民的親身感受看,是超級市場上貨物較新冠前漲了60%以上,餐館也如此,治安是越來越差,如果一旦發生社會動蕩,大多數的城市的警力將無法維繫治安。 所以美國正在製造一個前所未有的泡沫,任何不利消息都會導致泡沫的崩塌。況且美國正深深的陷入烏克蘭戰爭的泥淖,拜登怎麼有能力於此時和中國全面軍事攤牌。

     爲拜登計,他必須及時管束小馬可士,不可在仁愛礁問題上激怒中國而釀成令美國重現紙老虎的囧境。

     ​最近世界各地都面臨因氣候劇變所導致的前所未有的天災,以中美而論,中國的京津冀區域及東北人民處於“水深”的困境,美國夏威夷州的度假勝地,茂宜島,發生了歴史上最大的火災,115人死亡,385人失蹤,人民經歷了“火熱”。 上天警示人類必須合作應對共同的威脅。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November 2023
    October 2023
    September 2023
    August 2023
    July 2023
    June 2023
    May 2023
    April 2023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