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於2023年8月27日星期日晚乘機抵達北京。
雷蒙多的訪問,是繼葉倫的訪問進一步推進雙方的商務關係。為表示善意,她去中國前,美國將韓國、台灣對大陸半導體部件禁運的豁免期限延長,將27家中國實體從禁運清單剔除,並短期延長又將到期的鄧小平所簽《中美科技合作協定》。她行前並與美國150多個企業交談。他們多數主張擴大溝通渠道。於是她的訪問得到工商界的支持。她行前一天,8月22日,她會見中國駐美大使謝鋒,雙方就中美經貿關係和她的訪問交換意見。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歡迎她的訪問,將就關切的經貿問題向美方表明立場,同時期待與美方就化解經貿分歧、推進務實合作進行深入討論。雙方為這次訪問,都是有計劃有準備的。預示訪問將會有具體成績。
8/28,星期一,雷蒙多在北京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會談。兩人同意經常保持溝通:每年至少會談一次;同意建立副部長級和司局級官員的工作組,並邀請兩國企業界領袖參加,自2024起每年舉行兩次會議,磋商商務問題;同意設立雙邊訊息交流機制,討論出口管制問題和減少關於安全政策的誤解。第一次交流便在次日星期二舉行。
8/29,與國務院總理李強會談,說明拜登政府支持中國經濟發展,不尋求脫鉤。希望中國提供具體的、可預期的公平的競爭環境。與國務院主管經濟和產業政策的副總理何立峰會談。與文化和旅遊部長胡和平會談;同意2024年舉辦中美旅遊高層對話。
8/29 晚上乘京滬高鐵去上海。在車上接受記者訪問。
8/30 與上海市長陳吉寧會談。雙方強調穩定的經貿關係符合中、美和全球利益。在浦東機場舉行記者招待會。離開中國。
對於雷蒙多的訪問,中美各方的反應都是正面的。8/31中國商務部的記者招待會表示,兩國部長達成具體務實的成果。
綜合雷蒙多這次訪問的重大成果,是繼先前葉倫將貿易戰和科技戰區分,推動中美貿易雙軌進行。第一,她說明有關國家安全的問題不討論。第二,尋求一般經濟貿易來往正常化。她說,大部分經貿關係與國家安全無關,可以健康發展。中方顯然做過同樣的考慮,因此獲得共識:戰略對峙和民生合作雙軌進行;雙方恢復經濟和商貿對話,增加建設性,減少對抗性。以後將開始商務、金融、氣候變化等各方面的正常化談判。這種合作,得到雙方經貿企業界的支持,也得到盟國的支持。
雙軌關係是:戰略性經貿關係(科技戰)仍將脫鉤或彼此纏鬥;民生性質的經貿關係則將正常化。由民生領域實務部門各自操作。一如歐洲的設想,將“去中國化”轉為“去風險化”。拜登對華戰略方針的三點“合作、競爭、對抗”,今後將區分為經貿“合作”和戰略“對抗”兩大端,競爭在兩者之間都兼而有之。
雷蒙多的訪問清楚表明:美、中都有戰鬥派和民生派,民生派表明不能干預戰鬥派的戰略部署,但是願意在廣大的民生經貿領域合作。
雷蒙多曾回憶:父親曾經在寶路華(Bulova)手錶廠工作28年;工廠遷往中國後,便失業了。她說,在過去40年間,有數百萬美國人遭遇到相同的情況。她親身的經歷可能使她了解,現在美國和盟國把在中國的投資外移,並禁止若干貿易,中國因此失業的人數不止幾千萬人。雙方有同樣的痛苦經驗,應該彼此了解,不應當是彼此加碼打擊對方,而是以建立和平、正常的經貿關係,擴大工作機會,為兩國家庭的幸福著想。
民生派重視絕大多數國民的生計,生活和事業,快樂與幸福。兩國間絕大多數的經貿來往與國家安全問題無關,不涉及戰略戰鬥派的顧慮。
兩國戰略性的纏鬥仍然如火如荼地進行。拜登繼禁止對華輸出高科技產品和部件後,簽署命令,禁止美國在關鍵科技領域對大陸投資。與日、韓領袖舉行大衛營會談;與菲律賓提升軍事合作。9/10訪問越南,將已有十年的“全面合作夥伴關係”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可稱是最接近中國的戰略動作。越南與中國曾經有軍事衝突,需要美國保鏢,當然歡迎拜登。在兩大之間保持平衡,能得到最大的迴旋空間,利益最大化。因此同時歡迎中共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訪越,強調兩黨政治互信,並強調兩國已經有“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中國國安部評論雷蒙多的訪問說:美國仍舊是要遏制中國。中國要求減少對中國的高科技出口禁令制,取消301調查,和取消對華某些敏感高科技投資的禁令。中國同時禁用美光Micron、蘋果Apple等高科技公司產品,發佈《反間諜法》,調查美國在華公司。針鋒相對。
中共立國後便追隨蘇聯,歸屬於第二世界。外以西方第一世界為敵。內則黨控經濟,重視重工業和軍工業,忽視民生經濟和民生。改革開放後,大陸加入西方的國際經貿體系,政治和經濟兩條腿走路。但近年的幾種不利經濟的政策使得對外經貿出現與西方脫鉤的危機,經濟嚴重下滑,企業倒閉,職工失業,使得實務部門主張在民生方面開放對外經貿交流,最高領導沒有反對。於是在與雷蒙多的會談中,形成美中交集的雙軌經貿政策。
促成中美利益交集的外在因素,是國際經貿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大陸失去最大打工國的地位,也就失去與美國全方位競爭的潛力。其他打工大國崛起,美國將不再把大陸視為最大的競爭者,反而可能思考要維持一定的經貿關係,以牽制新崛起的全方位競爭者印度。印度崛起的勢頭異常迅猛。印度從英國殖民帝國學到國際縱橫捭闔的本事,已經在第三世界和英、美各國建立了巨大的影響力。將來可能與美國爭全球霸主的地位。
美國事先顯然與盟邦有協商,獲得共識。因此盟國的官員紛紛訪問中國,包括加拿大環境和氣候變化部部長吉爾伯、英國外交大臣柯維立,義大利副總理兼外長塔亞尼,澳大利亞前貿易部長埃默森。澳洲與中國的關係原來很好,後來變得很壞,轉而加深與美國的軍事結盟。現在勢必試圖建立雙軌貿易關係。
意大利外長9月4日訪大陸,一方面是安排退出有戰略意義的一帶一路關係:好合好散。一方面正是尋求維繫民生的經貿正常關係;意大利總理、總統都將在近期訪中。
G7集團和五目聯盟各國全都有高級官員訪問了大陸。
中共在俄烏戰中附從俄國,與美歐西方的關係更陷低潮。但是中國與西方有千絲萬縷的經貿關係,利益互補。因此雙方將民生貿易和國防安全考量一分為二:戰略性的國防高科技經貿壁壘依舊,同時解除貿易戰,西方將中國納入為貿易夥伴而不是敵人,則中國將是一半敵人,一半朋友,使俄羅斯少了半個朋友。中國也將維持過去40年與西方建立的半個朋友關係。
今後中美敵、友關係的變化,將視兩國在全球熱點情況中的角色變化而定。
中美之間的衝突,除了大國競爭的因素之外,具體涉及的問題有4:俄烏戰、印度佔領藏南的爭議、南海糾紛三者,都不是大陸一方可以解決的,但第4點的台灣海峽問題,則是大陸一念之間,改弦更張,就能順利而迅速解決:將對台灣的武統政策,改為真正的和平統一政策。對大陸毫無損失,有利無弊,而且會早日統一。大陸需要付出的只是:不再以耀武揚威自豪,也不求將台灣納入黨國專制的體制。和平統一勢必允許台灣保有若干現行制度,包括政治的民主制度和法治,社會經濟的自由平等,等等。一旦宣佈和統是唯一統一途徑,等於也表明不以武力解決國際問題,並切實贊同多元制度並存。從此意識形態不再對立,台海通道安全,東南亞國家安全,台海雙方都維持與全世界友好的外交、經濟、貿易關係。台灣不再是全球戰略對抗的焦點,大陸的國際關係將立刻緩和。美、中戰略派的安全顧慮降低,各種有戰略意義的對抗會漸漸放鬆,傾注於國家安全方面的資源將轉用於民生方面。民生經貿的比例將提高。
台灣擁有世界先進的半導體產業,是各國要保台的核心因素之一。武統將會大量摧毀兩岸寶貴的經濟和科技建設,更將波及兩岸同胞,包括不可彌補的人才,是全民族的損失。如果引起國際戰爭,更是民族罪人。萬一台灣不保,已經有人說,寧可炸毀台積電和其他科技公司,也不讓大陸獲得,結果就是兩敗俱傷。
現在各方期待,中美間將有哪些後續交流?例如:1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會不會接著訪華?她負責推行貿易政策,本來是主持戰略性貿易戰的,今後也應該執行民生貿易這一軌的貿易。貿易代表署(USTR)已於9/6日宣佈,將對352項中國商品和77項新冠病毒相關產品的“301條款”關稅豁免期,延長至今年12月31日。2 中國實務部門的部長級官員是否將訪美?兩國其他有關部門是否將隨之建立經常性部長級副部長級和專家級定期會議?建立實務的工作組? 3 兩國是否鼓勵經貿企業界人士交互訪問?4 中國的一帶一路項目引起巨大的戰略對抗,今後是否建立溝通渠道,就對第三世界國家的投資謀求合作?例如,中國是否參加巴黎俱樂部Paris Club?5 中美教育交流本來很好,基本上應該與國家安全無關。留學生政策是否將回歸正常化?美國的教育屬於州的權力和民辦,將來是否有各級公、私立學校校長和教授互訪?
結論:雷蒙多繼葉倫的訪華,推動兩國務實的民生經貿關係,獲得具體而重要的成果。美國對中國的經貿政策,原來一直是戰略派包辦主導。民生派將民生經濟和戰略對抗分流,雷蒙多和葉倫都說,是得到拜登授權的。所以是美國現政府的政策。
共和黨對雷蒙多訪華成果接受的程度如何?是否兩黨形成共識?將來的中美經貿關係是否不受兩黨交替的影響,保持穩定?有待觀察。
中國大陸贊同發展雙軌經貿關係。各部門都熱誠接待美國訪客,沒有針鋒相對的場面。顯然習近平是首肯的。他也說要保持開放,全球化是正途,這也是中國現政府的政策。
民生與戰略兼顧,這個格局可以持久。而且如果戰略對峙有突破性的緩和,可以順利向民生派的經貿政策回歸。那將是中、美和全世界的期望。
作者:吳章銓,聯合國退休人員,是最早注意釣魚台群島問題的老保釣成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