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特朗普总统先生,您好!
我是中国的独立导演和非职业的历史学者,学历背景是中国语言文学和新闻学,曾经是职业媒体人。此函想占用您的宝贵时间,告诉您几件应该是闻所未闻,又非常重要的往事。
几个真实故事
我去过三次美国。第一次是2012年,参加休斯敦一个电影节,我参赛的影片《25个字》(25 Words),讲述了第二次世界期间,中国何氏家庭(下面会提到这个家庭)通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传递家书的故事(根据日内瓦公约的规定,战时的平民家书限制在中文25个字,英文25个单词。)
2014年,我第二次到美国,为四部纪录片拍摄有关镜头,下面讲讲这几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
纪录片《美国山》(American Mountain),讲述二战期间,一位美军援华情报官威廉·毕德森中尉(William Wallace Watson),从印度乘飞机到重庆的途中, 因飞机故障迫降而死,那里是中国贵州黔东南一个侗族人(The Kam People)聚居的地方。当地人把他葬在一座风水很好的山上,立了一块中英文墓碑,那里后来被称之为“美国山”。不久,美军将他的尸骸运回美国,安葬在他的故乡明尼苏达(Minnesota)。
朝鲜战争之后中美交恶,那个墓穴废弃,后来,这块石碑被当地一户侗族人家收藏起来。在抗日战争中,日本人没有到达那个侗族山寨,但是,当地人知道美国是帮助中国的,是好人。我在侗族山寨找到了那块石碑,保存很好,女主人叫吴东梅(她的外公曾经参与救助美军死伤机组人员),今年69岁,她没文化,只会讲侗族话,至今一直在劳动,一个心地很善良的人。
我那次到美国, 在两个学生帮助下, 在明尼苏达找到了安葬毕德森中尉的墓地。采访了他的母校卡尔顿大学(Carleton College)。我带着拍摄的镜头再次来到侗族山寨,吴东梅老人看了很欣慰。
请原谅,故事有点长。
毕德森中尉本来可以在美国本土服役,是他积极要求到中国战场的,因为他出生在中国山西汾州(现在叫汾阳,就是义和团杀洋人最严重的“汾阳教案”那个地方)。他的父母到中国传教, 当时的传教使团有三个部分组成, 一个是主持教会的;一个是办学的(如今的汾阳中学), 校长是后来担任过美国驻华大使的恒安石(Arthur William Hummel)的父亲(恒安石也是在汾阳出生的)。传教使团的第三个部分是办医院,院长就是Watson的父亲(Percy T. Watson),他的母亲(Clara Burleigh French)教书,给几个孩子当家庭教师,并且帮助当地妇女劳动致富。
老Watson对中国的医疗事业贡献很大,除了创办汾阳医院和医学校(至今还在),尤其是在扑灭鼠疫方面,中国百姓曾经送给他一个“万人伞”表达感激。
毕德森中尉出生在那里,一直到16岁回国,会讲流利的山西普通话。他才智聪颖,在哈佛法学院研究生毕业后, 担任过明尼苏达州大法官(后来当过该州州长)助理,但是,战争改变了他的命运。总之,他是带着对中国的感情来到中国战场的,为了援华抗日而葬身中国。
后来, 老Watson在他们一家人共同的母校卡尔顿大学设立了以儿子的名字命名的一个奖学金,奖励学习国际交流专业的优秀学生。这所学校与汾阳的医学院、中学、医院一直保持友好往来(中日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之后有过两次中断),汾阳医院于2009年为老Watson竖立了一座全身铜像。
第二个故事 (附相片)
这也是一个飞虎队员的故事,美军“飞虎队”(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中美空军联队(CACW)唐纳德·克尔中尉(D. W.Kerr)在执行轰炸被日军占领香港启德机场任务时,中弹跳伞,在日军的追捕之下,中共领导的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营救了他,历经千难万险,将他运送到深圳,最后送回桂林的美军基地。几十年后,老克尔的两个儿子(Andrew H Kerr,David C Kerr)回到中国,寻找他父亲的中国救命恩人。幸运的是, 他们终于找到了。
此行美国,我来到了老克尔的故乡——匹茨堡(Pittsburgh)找到了他出生时的房子,他没有墓地,他骨灰盒被儿子收藏在家里,是一个铜制的一本书的样子。我还特别想拍摄到他服役过的基地,据说当年飞虎队著名的鲨鱼牙徽标依然在美军某型号战机上,但是我没有获准。
第三个故事 (附相片)
是关于中国的高温合金科学家师昌绪。他是朝鲜战争之后美国政府限制中国留学生回国黑名单成员之一。滞留美国期间, 他在MIT跟随莫里斯·科恩教授(Morris Cohen)做博士后研究,主持了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改进飞机起落架超高强度钢性能》,课题代号“7124”。据我研究,此项目可能属于美国空军研究与发展司令部(简称AFSC, The Air Force Systems Command),位于俄亥俄州西南部城市代顿(Dayton,Ohio)的莱特-帕特森空军基地(Wright-Patterson Air Force Base)(我无法进入那个基地,只是拍摄了旁边的航空博物馆。)
简单说, 他的贡献就是在300M超高强度钢中增加了硅的含量, 可惜在他1955年获准回到中国之后,这篇论文才公开发表 (C. H. Shih(师昌绪)、B .L. Averbacha、Morris Cohen,Some Effects of Silicon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igh Strength Steels.Trans., ASM Vol. 40(1956)66—118 ),他本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访问美国时才从导师提及中得知,他的成果早已被注册成美国专利。
前几天, 我在人民日报客户端看到一个新闻,提到C919起落架用钢实现国产化, 里面提到的关键材料竟然还是300M超高强度钢。
抱歉, 这个故事又长了。
1977 年8 月,师昌绪参加1978—1985 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材料科学组)研究制定工作,这个八年规划纲要的起草动员了全国一千多名专家和学者参与,“厉害了,我的国”就是从这个规划奠基的。就在这一年11月22日,在白宫举行的隆重仪式上, 莫里斯·科恩教授接受了吉米·卡特总统(Jimmy Carter)授予的美国总统国家科学奖章(The President's 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 表彰他在钢铁物理冶金方面的原创性工作,特别是钢在淬火过程中马氏体转变的研究。此时此刻, 科恩教授一定会会想起他的得意弟子师昌绪对这项研究所做的重要贡献。
这件事鲜为人知, 至今为止, 全世界的战斗机和民用客机都欠师先生一句“谢谢”。
第四个片子, 是拍摄一个著名科学家的传记片, 在此不多说了。
Auntie Wu 的故事 (附相片)
我第三次到美国,是2015年,在纽约拍摄了一个纪录片——讲述二战结束之后,一个援华抗日的英裔美军飞虎队员弗兰克(Frank Harold Rathbone),带着他的中国女友吴世珊,从中国到了美国。吴世珊成为美国国会通过战时新娘移民法案后第一个来自中国的“战时新娘”(War Bride),一时非常轰动。
那是1946年(也就是您出生那一年),吴世珊来到美国之后,先是与婆婆住在纽约皇后区牙买加(Jamaica Bay,Queens County,New York)后来搬到法拉盛(Flushing),被誉为法拉盛的第一个中国人。当时的纽约有大量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移民和留学生,她于1947年开始创办“吴阿姨热线”,为华人解决各种谋生难题。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她在曼哈顿百老汇大道开了一家批发店,帮助华人移民。到了六十年中期,美国修改移民法,华人移民数量猛增,吴阿姨热线免费为华人起草法律文书、生意经营,甚至调解家庭纠纷、婚姻矛盾、子女入学等等问题,深受华人爱戴。
在纽约华人世界,“有困难找吴阿姨”是数十年不变的承诺,是华人移民的精神支柱,她被誉为“纽约中国奇女子”,她的英文名Susan Rathbone渐渐被“Auntie Wu” 取代,为主流社会熟知,华人圈更是无人不知“吴阿姨”。
在纽约以至于整个美国,吴世珊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华人,先后荣获纽约市约克大学人文奖、纽约市少数民族奖、纽约市荣誉市民奖、纽约市无名英雄奖和杜威大学人类服务奖、华人策画会服务奖;1987年,她成为第一位荣获全美妇女会颁发苏珊·安东尼奖的华裔妇女,多届美国总统都曾经聘请她做华裔问题顾问。如今她还健在,已经96岁, 住在纽约一家养老院里,也许您有空可以去看看她。
关于 “庚子赔款” 留学生 (附相片)
提到师先生。我想说, 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有很多杰出人才, 美国科技的今天, "军功章有他们一半", 有个美国人在谈到二战时说,原子弹只是结束了战争, 而雷达赢得了战争。在“曼哈顿计划”和辐射实验室(秘密研制军用雷达,因为经常在MIT楼顶上试验雷达,被誉为“屋顶上的精英”),都有中国留学生的身影,比如曾经在辐射实验室工作过的王明贞与葛庭燧、孟昭英等人,他们是无名英雄。
接下来说, 这些中国留学生是如何到美国的呢? 是偶然的吗?这是我本文最想强调的重点。(敲黑板)
看看中国“两弹一星”元勋的名单, 绝大部分是留学生出身,这件事要感谢美国。这些学生大都是“庚子赔款”留学生。
前面提到的“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 后来酿成八国联军共进北京,也就有了清政府为息事宁人无奈接受的“庚子赔款”,一共4.5亿两白银,不算利息,当时4.5亿中国人, 人均一两。(1911年9月7日,清廷全权代表奕匡和李鸿章与11国代表签定《辛丑条约》,其中第六款为: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军费、损失费4亿5千万两白银,赔款期限为1902年至1940年,年息4厘,本息合计9亿8千万两)
1907年,美国一位传教士建议西奥多·罗斯福总统(Theodore Roosevelt)用庚子赔款退之一部分在中国开办学校,并作为中国人赴美留学的学费。一年之后,美国国会通过罗斯福总统的谘文,并决定将美国所获“庚子赔款”半数退还中国,用以资助留美学生。在美国倡导下, 英国、法国、德国,甚至日本纷纷响应。
根据中美双方商定,清政府外务部在皇室赐园——清华园创办游美学务处,这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1909年10月,学务处从630名考生中录取的47人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首批庚款留美学生。
在“庚子赔款"留学生之前, 中国第一次官派留美学生是一批平均年龄12岁的孩子,史称“留美幼童”。首批30个留着辫子的男孩于1872年抵达美国。其中有一个唐绍仪,后来担任过民国总理; 还有一个詹天佑,后来成为著名的铁路工程师。
说句良心话,中国现代和当代科技能有今天,这是一个难以忽略的原因,所以,美国对中国是有历史贡献的。
大清赔偿八国联军4.5亿两白银,也算是祸兮福所倚吧,不赔这钱也可能用不到正地方。当时4.5亿两白银不是各省均摊的,富裕的省多出,后来每年给留学生名额,也是按照各地承担的赔款份额多少定的。比如何泽慧院士,清华物理系毕业,用她老家山西的庚子赔款留学生名额到德国学兵工弹道专业。战后,她和大学同班同学钱三强在巴黎结婚,后来在居里实验室发现了核铀“三分裂”和“四分裂”。
何泽慧院士的姐姐何怡贞,是密歇根大学毕业的物理学博士,她(父亲和哥哥也是日本留学生)的弟弟——何泽涌先生是日本庚子赔款留学生,毕业于日本庆应大学医学部,他在抗战时期毅然回到祖国,后来成为著名的组织胚胎学专家。他告诉我,战后在接收日本军队医院设施的时候,他看到了在日本母校非常熟悉的设备用品,还有大学同学的名字。
昨天, 我看到了一个令人悲伤的讣文,著名物理学家洪朝生先生以98岁高龄病逝。他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1945年赴美国留学,1948年获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学位,后在美国普渡大学和荷兰莱顿大学卡末林•昂纳斯实验室工作。
他在美国期间,于1950年在半导体锗单晶输运现象的实验中发现杂质能级上的导电现象,提出半导体禁带中杂质导电的概念,这一工作后被半导体物理界称之为“洪朝生效应”,成为无序系统电子输运现象实验研究的开端,引发了国际上对无序电子输运机制的探索。回到祖国后,他组建了中国第一个低温实验室,为中国科学研究,特别是“两弹一星”和航天科技做出了贡献。
多余的话
我本人一出生就经历了中国严重的三年生活困难时期,后来到农村插队,劳动量极大,饭都吃不饱,我们不知道怪谁, 但是,这些经历成为我的人生经验。今后的日子再苦,也不会比那时候苦,我想说的是,靠饥饿,饿不死一个国家和民族,只能增加仇恨。
朝鲜战争时期和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过两次制裁,中国如今依然强大起来了。说到仇恨,我心里没有仇恨。我父亲是朝鲜战争的老兵,和美国率领的联合国军敌对过,父亲在晚年也没有仇恨,所以,我弟弟后来到美国学习和工作一段时间,他很高兴,说战争是过去的事了,冤冤相报何时了呢!
前几年, 我在陕西汉中拍摄师先生纪录片(他的大学母校因为中日战争迁到那里继续办学),那里是穷乡僻壤,有一座建于一百多年前的教堂,里面还有很多传教士的墓碑,碑上面的名字已经模糊。我当时非常感慨,这些洋人当年为何要来到这里,而且埋骨他乡? 仅仅是宗教信仰的原因吗?
我想,即便是宗教信仰,试想一下,先生您能做到吗? 至少我做不到。我想,石碑上的人一定是心地很善良,很纯正, 心里有人类大爱。他们手无寸铁,就像前面提到先生一样,他们对中国人的友善,是作为一个人的友善,只不过, 他们付出的爱,对于穷苦无助的人更加多。
我虽然是无神论者,但是,我认为这样的信徒是令人尊敬的。(这样的好人还包括前面提到的老罗斯福总统,两位美军中尉,老Watson夫妇,以及那几位中国科学家,两位吴姓中国女人,他们都是有良知,深明大义,善良厚道的人。)
我不懂贸易战,外行就不添乱了。然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总统先生,我很喜欢您和我国主席在海湖庄园散步时的温馨画风,也非常认同我国主席的一句话:“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我认为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应该成为两国相处的共识,别的都是浮云。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用过去照亮了现在和未来,让我看清来时的路,如果我们遗忘历史,对于后代将是不好的榜样,最终也将被后人遗忘。
最后,希望总统先生有空读读美国历史上两位罗斯福总统的传记,也许有所感悟。(除了上面提到的老罗斯福总统,小罗斯福总统Franklin D.Roosevelt,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支援中国抗日战场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恕我啰啰嗦嗦,圣人云,人之患好为人师,这些话都是我这两天纠结于心想到的,不吐不快,请谅!
祝您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刘深
2018年8月20日于中国深圳
刘深 祖籍沈阳,现居深圳。深圳报业集团资深记者,作家,独立导演,纪录片《25个字》获第45届休斯敦国际电影节长片、纪录片单元铜奖。25个字微博创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