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 2017 年底以來中美在安全,貿易和臺灣問題上紛爭加劇,特別是關稅壁壘的加大,直接衝擊許多人的切身利益,因此近來海內外有一些雜音認為美中關係惡化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中國放棄了鄧小平「韜光養晦, 決不當頭」的政策,高調宣示「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積極推展「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和人民幤國際化,及宣示「中國製造 2025」計劃, 這些發展令美國感到不安。
然而事實上美中競爭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 川普的一些做為將加速中國的改革開放步伐。 世界上理性的人們都希望中美和平解決彼此面對的矛盾挑戰,問題是美中能夠拋棄對抗邁向建設性的競爭關係嗎?
1. 回顧過去卅年的錯誤政策導致美國所面臨的巨大危機和挑戰
最能反應美國的衰退和社會面臨的嚴重問題是三類型的數據: A. 貧富差距的擴大; B. 國債的飆升; C. 巨額的貿易逆差。
A. 貧富差距的擴大
過去幾十年美國的生產力成長很多,然而創造出的財富並沒有公平的分配到大多數人民的手中。 1973年以前工資與生產力幾乎同步增長,然而之後的43 年雖然生產力持續增長而工資停滯不前。 在1994年NAFTA(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成立,1995 年世貿組織成立後,和 2001 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情況更惡化。
到了 2016 年,美國最低的 40% 家庭的總收入是 1.58 萬億(兆)元,低於最高 1% 家庭總收入的 1.64 兆。由於個人收入的兩極化不可避免的加速了財富(淨資產)的兩極化,最低 40% 家庭的總資產是 2490 億美元,遠低於最高 1% 家庭總資產的 34.7 兆。
B. 國債的飆升
過去數十年美國國債迅速上升,擧例而言,1950 年 9月30 日美國的國債是 2570 億美元, 2017 年同日是 20.245兆美元, 67年間上升了近 80倍。 如今美國國債是美國國內年生產總值(GDP)的1.044 。 事實上美國的實際債務危機遠更為嚴重,如果包括聫邦政府承諾的義務開支諸如醫療保險,社會安全福利,聫邦退休金,等等, 為了擔負起這些開支所需要的本金就是隱形的債務。 2015年這些隱形債務估計在100 兆到 211兆之間,加上國債的 18.151兆,實際債務負擔在 118.151到 229.151 兆之間,是當年 GDP的 6.54 倍到 12.65 倍之間。 這是美國最大的危機!
C. 巨額的貿易逆差
美國面臨巨大的貿易逆差問題,它嚴重的造成了不同階層,不同地域人民的利益衝突,威脋到美國的社會穩定。 2017年美國對世界其他國家的貨物貿易總逆差是8075 億,服務貿易的總順差是 2552億,兩者相加,貿易總逆差是 5523億。 中國的3370 億元的逆差佔據第一位,其次是墨西哥的690億元、德國的680 億元以及日本的560 億元。 透過此計算方法,則中國占美國總貿易逆差額的59% 。
2. 2016年以來美國和世界人民的覺醒和疑問
1991年蘇聯和東歐許多史達林模式的共產政權,在瞬間倒塌,當時的許多領導者,包括戈巴契夫和葉利欽,及大多數東歐人民都完全擁抱了美國的價值觀和路線,這時美國是當之無愧的唯一超級強權, 也給美國價值在全世界展現風采的機會。為什麼在短短的 不到 30年陷入如今的困境?
近卅年美國在世界各地制造冲突,這些戰爭和動亂造成幾十個地區的殘破,幾千美軍喪失生命,近十萬美軍傷殘,給世界帶來超過百萬人民的傷亡,千萬人民的流離失所,幾兆美元的直接軍費。
同時世界性的金融動蘯也在各地加劇發生 :1990初開始在北歐的芬蘭,瑞典爆發,1994墨西哥,1997 到東亞,1998 到俄羅斯,1998 至 2003 席捲拉丁美洲諸國。這些動蘯往往是肥了國際金融大鱷,苦了各地百姓。 然而,就如同美國諺語所言,The chickens come home to roost,也就是中國人所說的自作自受,最終造成了2007 爆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給美國的廣大人民敲響了警鐘開始反思。
他們質疑兩黨精英階級所走的路線違背了美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只是維護金融寡頭集團的利益? 這導致2016年川普的勝利。
3. 川普兢選時重振美國的基本思路
要瞭解川普的基本思路最好的途徑就是細讀 2016年10月 25日在 Gettysburg 演講中給出的承諾。 川普的首要目標是明確的:讓美國再次偉大,透過各種政策使美國更安全,使得中產階級的生活改善,而美國的內外政策必須為此目標服務。
他認為過去幾十年美國領導建立的全球化規則和跨國組織都犧牲了美國人民的利益,因此他不惜以 威脋破壞的手段來逹成他的目的。在經貿領域他的最大敵人是TPP、北美自由貿易區、世界貿易組織、中國、歐盟、德國、日本、墨西哥、韓國、等等。
川普那時的外交理念和過去五十年以來的所有總統的最大不同是: 1.他反對自由主義的經濟全球化理論。 2. 他拋棄意識形態的闘爭,反對在世界各地發動顏色革命。 3. 反對違反美國人民利益的對外軍事干涉行動,例如過去十幾年間發生的伊拉克,敘利亞和利比亞戰爭。 4. 主張加強美國軍事實力做為保護美國利益的屏障。 5. 追求和平及繁榮而非戰爭和毀滅。
4. 川普為什麼改變了?川普政權已被新保守主義者掌控
川普面臨兩個根本矛盾:美國普通人民的利益和代表金融集團利益的兩黨精英集團的尖銳矛盾,和全球化治理體系及主權國家權利間的矛盾。
他就任以来幕僚的更動率和折損率是二戰後73年所有總統最高的,迄今已有35位高级幕僚離職或被免職。而他本人也面臨通俄門,及性醜聞的調查,甚至面臨遭國會罷免的危機。
川普原來沒有班底,他必須聚集一些代表不同利益的強悍人士,因此對外政策就充滿矛盾,這在過去兩年的美中關係的跌宕起伏中就可以看到。
在 2017 年 8 月時主導川普的外交團隊中有代表三種不同理念的群體: 1. 民粹力量及經濟民族主義者的Bannon, 貿易談判代表 Lighthizer,及白宮經濟助理Navarro. 2. 代表軍方務實派的陸戰隊退休上將國防部長Mattis和白宮幕僚長 Kelly,國安顧問陸軍中將McMaster 及 3. 支持經濟全球化的首席經濟顧問Cohn,財政部長 Mnuchin和國務卿Tillerson 。 後二群體的主導使得2017年的中美關係基本穩定。
2018年3月期间, Cohn, Tillerson 和McMaster先後被 Kudlow,Pompeo,和Bolton取代。2018年10月9日駐联合国代表Haley辭職,可能被另外一個新保守主義者取代,最近傳出Mattis和Kelly也將辭職。
如今三位新保守主義者:副總統Pence, 國安助理Bolton 和國务卿Pompeo 形成一個鐡三角將主導美國的對外政策,他們的以意識形態,價值觀為基礎的對外冒险主義將給美國,美中關係和世界带来災難。
今年九月四日華盛頓郵報發表了美國名記者 Bob Woodword 新書「 Fear: Trump in the White House」,引用川普高級幕僚的談話詆毀川普。 九月五日美國紐約時報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社論欄刊登一篇來自川普核心人士的匿名文章,聲稱川普高級幕僚及官員們企圖孤立川普,不執行他的政策及企圖秘密錄音川普談話以便做為將來罷免川普的證據,這是美國總統重未遭遇的事情。 這些緊密協調的活動,讓人不能不懷疑精英階級正在準備罷免川普擁立Pence.
5. 中美的結構性矛盾和巨大的貿易不平衡
中美之間存在結構性的矛盾:一個迅速上升的老二對現在老大的威脋。 雖然中國官方過去一致希望淡化,然而中國迅速發展的事實是不能掩飾的,如何韜光養晦都不可能讓美國精英階級放心,除非中國願意像日本一樣,基本上完全臣服於美國金融勢力所主導的體制中。 這不但不符合中國執政黨的利益,而正如前面所談,過去卅年的歷史也證明 它不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
自從 2009 年以後鑒於中國在各方面的迅速崛起美國精英階級對於自從 1972 年以來的對華接觸政策的成效做出了一系列的檢討,如今兩黨精英都認為過去的政策並沒有如他們所希望的造成中國的和平演變,反而成為一個強大的不同政治體制的第二強大競爭者,因此必須改變,這是必須認清的事實。
中美巨大的貿易不平衡是一個事實,主權國家改變規則的權力必須被尊重,但是必須以建設性的雙贏方式解決的挑戰,這點2016年的川普也是認同的。
6. 中國的大政策是順應世界發展大勢的
在面臨美國關稅壁壘政策的威脋下,很多人擔心中國會不會因為中美貿易戰的全面惡化,而導致其本身經濟的全面萎縮和內政的不穩定。
然而,最近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的一系列表態,顯示: 1. 中國將加強對民營企業的支持,駁斥了所謂國進民退論。 2. 堅定不移地推進經濟全球化,維護自由貿易,促進創新驅動。 3. 營造一個好的經濟環境,要健全權力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制度安排,打造平衡普惠的發展模式。 4. 加速改革開放而非閉關自守,通過降低市場准入的門檻,開放服務行業,諸如法律,金融,保險等允許外資的參與。 5. 要依法嚴懲,並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的不法行為。
全球化的進程是不可能被阻擋的,中國的大政策是順應世界潮流的,也將最終贏得世界大多數人的支持!
7. 正確的診斷錯誤的藥方:美國的政策大選後將面臨修正
川普對於造成過去卅年美國衰退的原因的診斷是正確的,然而他急於求成,四面樹敵,他的許多政策必將面臨修正。 最大的威脋將是經濟方面,國內物價必將上漲,利率將上升,國債將迅速上升,而築起貿易壁壘將嚴重影響美國的經濟成長,最近股市的大跌就是一個警訊。
大選後共和黨很可能失去衆院的多数黨地位,参院也面臨嚴重挑戰,選後川普的執政将面临更大的挑戰,甚至被罷免的威脋。
911後新保守主義者的政策是造成美國今日所面臨各種危機的最大原因,以美國的國力,特别是經濟力量,不可能支撑他們的野心。因此,今後兩年美國必定會重新修正新保守主義者的的對外政經策略。
今天的中美就是競争性的關係,就如同運動場上的競争,可以是促進進步的動力,相信两國有識之士必能妥善解决貿易纠纷回歸建设性的競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