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Home
  • 中文首頁 Chinese Home
  • Nonclickable 页
  • Nonclickable 页

台灣心、中華魂、世界夢 – 台灣才能走出困局

10/7/2023

0 Comments

 
張文基
 
     步正兄老驥伏櫪壯心不已,近年來致力於發揚早年創辦“大學雜誌”的精神,聯絡台、港及美歐各地志同道合之士,創建“新大學政論網站”,影響力與日俱增。 今年他决定收集幾年來朋友們的代表性文章,編輯專書,希望在這個紛擾的世局和巨變的時代中,爲台海兩岸的和平、和解、盡書生之力。 遵從他的要求,讓我寫序,分享我們這批台灣長大,住在美國幾十年的華人知識份子的感受和對世局的看法。

     五十多年前大學雜誌創辦於台灣島內政治轉變的闗鍵時刻,大學雜誌透過它的文章促進了台灣的本土化,美式民主化,也培養了許多後來影響臺灣政治的明星。 相對於世界上其他許多地方,臺灣的政治轉型是相對和平、理性和成功的。 然而,它成功背後的負面影響,幾十年後也是顯而易見的!由於台灣急於複製美式民主的表像,而忽略了美式民主的本貭,它不可避免地複製了今天許多異化後的美式民主的缺陷:政治腐化、口號化、虛偽化,而直接結果就是社會貧富加劇,和年青人對未來喪失信心!

     台灣本土化的另一個盲點就是非常愚蠢的、危害本身長遠利益的“去中國化”,雖然,這有它的特殊歴史因素和時代背景。 台灣的獨特歷史和中國的近代史是不可分割的,它和大陸的分離是由於1895年甲午戰爭中國的失敗,1945年它的回歸中國象徵著中國邁向全面復興的第一步,1949後的再度與大陸分離,也是國共兩黨對於如何採取西方文明來復興中華的路線不同而產生的矛盾:國民黨選擇了美式的自由主義民主制度,共產黨選擇了蘇聯共産主義。 1991年蘇聯和東歐共産國家的解體,標示著斯大林式共產主義的失敗,美國成爲了世界唯一的超強,美式的 “自由民主” 價值觀成爲了全世界,包括俄羅斯和中國,都擁抱的學習典範。

     美國的新保守主義著名學者 福山,甚至在他1992年出版的廣爲流傳的書,《歷史的終結和最後的人》中,預言自由民主可能構成人類意識形態進化的終點,並代表人類政府的最終形式。 在這種情势下,台灣和大陸的留學生無可避免的迷信“美式民主”。

     然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卻始終頭腦清醒的在尋找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除了重申“不忘爲人民服務的初心”,更是堅持國防、金融和高科技領域的獨立安全性。 因此,它必然的成爲主導美國政治的金融財團打擊的主要目標。 任何客觀理智的人都會貭疑用“民主與威權的鬥爭”來詮釋美中矛盾的本貭是正確的嗎?還是一個具有強烈欺騙性的宣傳口號,用來欺騙美國人民,及世界各地人民?

     没有人反對民主,但是把民主定義爲美式民主,就是不客觀的,何況把定義民主的權力局限於西方國家,這本身就是不民主!

     蘇聯解體後,美國有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來展示美式民主的優越性,但是他們失敗了,卅多年來,世界變得更不好、更動蕩、貧富更兩極分化,而美國本身也是如此!1991年後,美國領導的西方國家集團在世界各地發動無休止的戰爭,造成數以百萬計的傷亡、幾千萬的難民流離失所、幾十個國家和社會的動蕩。 美國本身因爲這些戰争的額外軍費開支就超過7萬億美元,造成國內嚴重的通貨膨脹、巨大的貧富差異、失控的治安環境。 2023年美國的聯邦赤字高達1.4萬億美元,這意味着聯邦政府可任意支出的1.6 萬億美元預算中的1.4萬億是須要借的(2023年美國聯邦政府的總預算是5.8萬億美元,但是許多是強制性的支出諸如退休人員的社會安全金。)。也就是美國須要借錢才能维系包括國防、安全等各領域的正常運做,這就是世界首富,首強的國家?

     有人驕傲的說美式民主好,因爲如果當政者做不好就可以換人,換黨做做看!然而,如果換來換去都是一樣的糟,那就是制度的問題!最新蓋洛普的民意調查顯示僅有10%的美國人民對於美國民主的重要機制,美國國會,仍有信心! 美式民主的失能才是美國的根本問題!

     本書的海外作者們,許多人早年都参與保衛釣魚台運動,當時也有不同的政治傾向,有支持台灣的,有同情大陸的,但是幾十年後,許多昔日的對手卻有一個相同的世界觀:不再迷信美國精英所宣傳的“美式民主”,認爲世界須要更開放的、接受不同制度的和平兢爭,彼此學習,才能撥亂反正帶來進步!

     爲什麼幾十年後我們會不約而同的有類似的結論?因爲我們親眼目睹了美國的衰退!我們到美國的時候,美國正是接近巔峰,美國人民普遍有信心,因為自信就產生了濃厚的自由民主的氛圍,和理性的討論及面對不同的制度。然而,幾十年來卻每況愈下,爲什麼? 一個主要的原因是美元與黃金的脫鉤,和石油美元的建立,從此美國告別了實業建國的國策,走向靠擧債、靠金融炒作來製造無根的“財富”!

     越来越多的美國人覺悟到美式民主走错路了,希望改變!今年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出现了一個不一樣的候選人,小羅伯特·甘迺迪。 根據六月十四日《經濟學人》和YouGov發佈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甘迺迪在所有現任2024年總統候選人中擁有最高的好感度。 49%的受訪者表示對他有正面的感受,而僅有44%的受訪者對现任總統拜登和前總統川普有好感。 而各種民意调查也显示約20%的民主黨選民支持他成爲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

     他對過去卅年美國價值觀的錯誤提出尖锐的批评。甘迺迪的出現和被許多選民接受,代表了美國部分人民的覺醒:他明確的指出最近幾十年的美式民主被金融寡頭竊取而成為了危害世界和平繁榮的最大威脅!必須回歸美國憲法所闡釋的普遍福利的進步民主思潮。如果大多數美國人民醒悟了,世界的和平才有希望。

     今天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各地人民都看清了“民主與威權鬥爭”論述的虛偽性,慢慢覺醒了。 一個例子就是最近金磚國家的擴容,邀請沙特、埃及、阿聯酋、阿根廷、伊朗、衣索比亞正式成為金磚大家庭成員。一個直接的影響是它將直接冲擊美國霸權的基礎,石油美元!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77國集團和中國”峰會9月15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開幕,這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合作組織,成員國超過130。 古巴國家主席迪亞斯-卡內爾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當今世界面臨多重危機,國際經濟秩序受到嚴重衝擊,“77國集團和中國”肩負著在國際舞臺維護大多數國家利益的巨大責任,應團結爭取發展權,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 他強調,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這一包容性倡議順應了建立新的公平公正國際秩序的時代潮流。

     我們有幸正處於人類歷史上一個闗鍵時刻:蘇聯解體後的32年,二戰結束78年,鴉片戰爭後180年,西方主宰世界500年,中華文明成熟3000年。 它涵蓋了軍事、經濟、金融、科技和思想各領域的轉變。 更深刻的說這是人類文明重要的轉折時期,從500年來基督教文明主導的世界,或300年來盎格魯薩克森為主導的文明,回歸到歴史上各古老文明的復甦和融合的時期。 而主導的力量之一就是復興的中華文明。 這必然會带來不安和動蕩,而我們正處於這個時代之中。

     對於許多我所認識的朋友們及我個人而言,五十多年來,我們唯一不變的信念,就是對中華文明的熱愛和信心,深信中華文明在歷經百餘年的危機後,在吸取西方文明的優點後,必定會在21世紀重新崛起,成爲促進人類進步,造福世界絕大多數人民,的一個重要力量!

     我個人的信心來自於在我少年時代非常幸運能讀到錢穆先生的有關中國歷史精神的論著,讓我在全面崇拜西方思想的時代浪潮中,保持了清醒的態度。 雖然,對中華文明需如何昇華,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認知,但是信念始終如一。 即使在1991年蘇聯和東歐共産政權瓦解,美國價值觀成爲不可挑戰的標準時,我們的信心依舊。1992年,在華夏政略研究會成立時的宣言中,我們清晰的表逹獨特的觀點:“我們相信解決人類所面臨的許多問題,有賴於東西文化和思想的良性結合。 一百五十年來,飽受摧殘的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將會振衰起弊,在廿一世紀發出新的光芒,促進人類文明登上另一個高峰。”

     ​許多人在當時可能認爲這是虚幻的夢想。 然而,過去卅年的發展証明了金融寡頭控制下的美國和西方的虛偽、貪婪和走向衰退。 我們有幸正處在人類歴史的重要轉捩點,台灣人民尤其必須珍惜和掌握這個機遇,懐着台灣心、中華魂、世界夢,不要迷信“民主”和“集權”的標籤式口號,務實的看世界,才能追求持久的和平、繁榮和公義。
唐代禪宗大師 青原行思 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這也許代表了我們許多人的相同領悟。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November 2023
    October 2023
    September 2023
    August 2023
    July 2023
    June 2023
    May 2023
    April 2023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