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Home
  • 中文首頁 Chinese Home
  • Nonclickable 页
  • Nonclickable 页

台獨欲求海峡中線而不可得

10/31/2020

2 Comments

 
谢芷生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主权国家内部是不可能划下疆域分界线的。大陆与台湾既是同一个国家,自然不会在内部设下分界线。不论是大陆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或台湾出版的中华民国地图,都没有把大陆与台湾用分隔线隔开。但笔者注意到,自从台独政权上台后在公共场地,及机关单位已很少看到中华民国全图了。其用心显然是希望,民众能逐渐淡忘,两岸是属同一个国家。台湾海峡的所谓中线,据说是在美国督促下,于1951年划下的。当时大陆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空军。因此制空与制海权都还掌握在国民党手里。然则美国人要求划下中线,就不是为着防护台湾的安全,反而是为着防止台湾海空军进攻大陆了。这看来确有些奇怪。当时美国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呢?笔者认为,美国人却有深谋远虑,非一般中国人可以看穿。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出类拔萃的民族。历朝历代达到的辉煌成就,都非一般国家可以望其项背。这样的强盛直到鸦片战争后才逐渐衰落。但其原始内涵的部分,却并不会随国力的衰退而消失,改变。或许一般人不会觉察注意到,中华民族内涵本质不变的部分,但有战略眼光者却绝不会忽略,错过这些细小,却影响巨大,长远的因素。法国的拿破仑就说曾过,中国是一头睡狮,让她沉睡吧。她一旦醒来将会震撼世界。不管这是传说,还是真有其事。但中国这头睡狮确实已完全清醒过来了。但她并无意震撼世界,只想要回原属于她应有的部分。 在她还未完全清醒前,曾受过多少流氓恶霸的欺凌压迫。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苦难史。

西方帝国主义也好,霸权主义也好,他们是了解中国的过去及其潜力的。既然已把中国这头睡狮吵醒了,只能设法让她不致再发出震撼世界的威力。其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让其内部分裂,互相牵制,互相抗衡。李登辉执政时,不是曾配合日本右翼人士,提出过所谓“中国七快论”吗? 但在中共领导下的大陆,团结得像钢铁一般,根本没下手将其分裂的机会。只好利用,因国共内战而长期分裂的两岸对峙,于1999年抛出了欲长期分裂中国的所谓“两国论”。这一举动不论有意,无意都实际配合了西方帝国主义,及霸权主义长期以来欲割裂中国,削弱中国的意图。此一图谋一旦得逞,则中华民族将再无恢复国力,并实现其伟大复兴的机会。

笔者多年前曾在一篇拙文中写道,“台湾既不是一条船,也不是一只鸟,将永远无法飞离大陆”。台湾离开大陆太近了,除非获得大陆同意,是无法离开大陆的。即使在外力帮助下独立了,大陆也不难随时将其收回。这样简单的现实,难道台独分子就没有想到过吗?台独分子真不愿做中国人,何不离开台湾到外国去,还两岸同胞一个太平清净呢?

海峡中线并非一条实际存在的界限,它是在美国人主导下产生的。其性质犹如英国人于1914年,在中印间划下的麦克马洪线,是非法的。台湾一如大陆,都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两岸暂时分开的只是治权,而非主权。除非获得主权国家同意,否则即使经过一百年,主权也是无法撼动的。     
                      
                                                                     
​ 谢芷生,2020年 9月25日,维也纳
 
 
 
 

2 Comments
小龍
11/2/2020 04:15:19 am

我的观点:海峡中线的存在 --- 名存实亡 --- 消失的三个时期。

随着“前30年的兩岸对抗”,然后“中期30年”的中共進入联合国,兩岸开放交流,到 “後期30年”,兩岸進入融合回归期。
如果从世界来观看那芝麻大的小島,真的太小(只佔中国土地0.4%),“兩岸统一”是必然,必须,和必定的,海峡中线终必消失。雖然要经过80到90年,三个世代(父子孙)。有目标,有志者,事竟成!

Reply
台客
11/11/2020 01:20:23 pm

谢先生不用担心,記得台湾这鬼島出了多少骗子到海外去骗人,华侨回台去投资也被骗. 我看那边‘邪灵’太多,缺乏正义,只怕天然災害地震,颱风,雨水就給没顶,还搞台独,到那时全世界国家都会躲掉了,老百姓悲哀!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December 2023
    November 2023
    October 2023
    September 2023
    August 2023
    July 2023
    June 2023
    May 2023
    April 2023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