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冤仇無解。人類自古互相殺戮,主要是因為爭奪稀有資源的生死之爭,底線是“你死我才活”。失敗者被滅國滅族是中外都有的。今天科學發達,生產力上升,地球已經可以養活遠比古代多的人口。而且人道主義興起,不允許將敵人趕盡殺絕。滅絕種族是公認的最大人道罪行。即使戰爭的殺人技術突飛猛進,公然大規模殺戮是絕對不可的。今天的文明要求人們接受新的觀念:我活你也活;我有體面的活路,你也有體面的活路;Live and let live。
今天世界上的各種爭執,主要是“爭霸”。恐怕只有以色列-巴勒斯坦之間,是爭取一小塊生存空間,有你無我,有我無你的生死之爭。生存是自然的權利,因此是無法解決的。由於牽涉種族和宗教,以巴問題還是廣泛的猶太-阿拉伯、基督教-伊斯蘭、以及世界權力集團的鬥爭,任何短期、零敲碎打的解決方案都無效。
1. 中東巴勒斯坦地方,處於人類文明最早發源區域,自古就是許多大大小小帝國的必爭之地,許許多多民族進進出出,佔領建國,又被滅亡被驅逐,根本不可能說誰是唯一的真正主人。宗教又是所有帝國和種族爭執中的重要因素: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把巴勒斯坦中心的耶路撒冷視為自己宗教的聖地,三教千百年來的生死爭戰一直延續到今天。二十世紀再增加東西方的全球性爭霸,包括爭奪石油資源,中東成為戰略必爭之地。以色列二戰後突然無中生有地在巴勒斯坦建國,就成為一切問題的核心。
在巴勒斯坦地方,猶太人曾經在幾千年前一度建國,但被外國征服統治才是歷史主流,包括古埃及、新亞述帝國、新巴比倫帝國、波斯第一帝國、希腊馬其頓帝國、托勒密埃及、塞琉古帝國、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波斯第二帝國、阿拉伯帝國、法蒂瑪王朝、塞爾柱帝國、十字軍(耶路撒冷王國)、埃及馬穆魯克王朝、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最後,一戰後的國際聯盟於1922年委托英國托管。兩千多年來,居民此來彼往,換了不知道多少次,混居混種也無從說清。最近居住最久的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其中也有少數阿拉伯猶太人。
猶太人在羅馬時代便被驅逐,流亡到中東和歐洲各地。歐洲各國信仰基督教後,視猶太教為異端,猶太人是賤等民族。歷史上沒有一個國家不曾排猶和壓迫、驅趕猶太人。今天世界各地的反猶風潮仍此起彼伏,繼續不絕。猶太人在非常艱難困苦的環境下掙扎求生,產生生物競爭,適者生存的結果,善於在困難中適應生存,變得聰明智慧,努力堅忍,堅持信仰,注重教育和學習。近代以來,在各國政治、社會、經濟、教育、科學、學術、乃至娛樂界,人才輩出。到一次大戰中,猶太人的貢獻終於使大英帝國的首相貝爾福於1917年發表貝爾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允許協助他們在戰後回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家園。
猶太人返回巴勒斯坦,不但要建立家園,並且要建國,便排擠住在巴勒斯坦幾百年的當地人。巴勒斯坦人完全不是對手,流落他鄉成為難民。在約旦、黎巴嫩、敘利亞、加沙及包括東耶路撒冷和西岸地區,約有500多萬,無家可歸,接受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近東救濟工程處)提供教育、醫療、救濟及社會服務而艱難生活,已經70年。巴勒斯坦人與猶太人很可能同屬古老的閃族,應該算是兄弟民族。但分別經歷各種混血和外族統治,有不同的宗教信仰,成為不同的民族,為爭奪在同一塊土地上生存的權利而成為死敵。
聯合國早已參與處理這個死結。1947年11月29日大會通過181號決議,提出聯合國巴勒斯坦托管地分割方案。建立兩個臨時國家,猶太國和阿拉伯國;還建議區域性經濟共同體的框架;又提出成立耶路撒冷獨立體,委由聯合國治理。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根據分治方案宣佈成立;但伊斯蘭國家都不承認。西方則不接受讓巴勒斯坦建國。於是以、阿間發生多次戰爭。以色列在各次戰爭中都獲全勝,奪取了更多巴勒斯坦領土,但不可能全部消滅巴勒斯坦。阿拉伯國家想要推以色列下海的希望也破滅。其中主要戰爭有5次。
1948年第一次;以色列守住了國家,並擴大佔領面積。
1956年第二次,即蘇伊士運河之戰。
1967年第三次,又稱6日戰爭,以色列大勝,控制整個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戈蘭高地及西奈半島。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淪為流亡政府。
1973年第四次,以色列先敗後大敗埃及。這次勝利影響深遠。導致1979年3月,貝京和沙達特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達成《以色列-埃及和平條約》,埃及退出戰爭。
使埃及退出的一個可能決定性因素是:埃及阿斯旺高壩於1970年基本建成。埃及在73年的戰爭中得到的痛苦教訓是:無法防止以色列的空軍將來對水壩的毀滅性攻擊,那將是對埃及全國生命財產經濟社會不可承受的毀滅性打擊。
埃及不得已,只能冒伊斯蘭世界的天下之大不韙,國內外的巨大阻力,在美國總統卡特的斡旋下,總統沙達特於1977年與以色列總理貝金簽訂《大衛營協定》,79年簽訂《和平條約》。以、阿規模性的國際戰爭從此結束。沙達特為國家安全和中東和平付出代價:埃及喪失在阿拉伯國家中的領導地位,他自己也在1981年被同胞激烈份子刺殺身亡。以色列獲得南部安全,便將所佔領的西奈半島還給埃及。西奈半島有6萬平方公里,都是沙漠,不適合人居,但土地是最寶貴的資源。有科技能力早晚會有辦法開闢利用,而以色列是有科技能力的。雙方都為和平付出重大代價。可見和平才是最大的無價之寶。
1982年第五次,以色列入侵黎巴嫩。
1988年,流亡在阿爾及爾的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宣布巴勒斯坦國成立。但以色列和西方主要國家不承認。從此國際上出現讓巴勒斯坦建國的兩國論。1993年底,挪威促成以色列與巴解簽訂《奧斯陸協議》,以色列承認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成立,是巴勒斯坦所控制領土上的實際政府;以色列允諾撤軍;巴解也承認以色列。雙方激烈份子都不承認。1987年巴勒斯坦發生大起義intifada。1995年以色列總理拉賓被本國激烈份子刺殺。
1994年,約旦成為繼埃及之後第二個承諾與以色列和平共處的阿拉伯國家。2012年11月29日,巴勒斯坦獲得聯合國非會員觀察員國地位。
伊斯蘭各國民間感到極度悲憤,極端份子感到生不如死,紛紛採取“時日曷喪,吾與汝偕亡!”的悲壯自殺式攻擊。他們往往只有能力攻擊敵人的平民洩憤。以色列和西方指稱為恐怖分子。但是,以色列不能讓身邊有他人酣睡,巴勒斯坦人視以色列是奪取了他們土地,財富,生活,並且一步步要將他們逼到滅亡。雙方都視對方是不共戴天的仇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