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秋,筆者初至美國,便逢到聫邦總統大選,由共和黨人尼克森與民主黨人甘迺迪對壘。當時二人在電視上面對面的辯論,他們在批評對手政見時態度嚴厲,但言詞得體,不作人身攻擊。這令慣見台灣廟會式競選造勢的我油然起敬,覺得老美的民主素養的確遠勝老中。我將我的想法對鄰座美國同學說了,他對我說,在美國立國初期,政治人物的素養要更高。
後來在美國住久了,對其歷史也比較熟悉了,感到當年那位美國同學說得不錯, 美國開國先賢們的民主素質的確高超,他們為美國立下了極佳的政治典範,使這個新國家得以快速健康地成長。隨便舉幾個例子:華盛頓二任即止,是何等的氣度;在波尔政治叛變事件中,漢彌尔頓義助政敵傑弗生當選總統,是何等的遠見;而傑弗生與老亞當斯,晚年捐棄前嫌,結成心靈好友,又是何等的胸襟!
史家們多認為美國立國初期的“君子之爭”政治氛圍,是建立於下列三個客觀因素上的:其一,當年的政治人物都曾參與獨立革命,彼此間有“同志感情”。其二,開國先賢們均非政客出身,沒有政客的惡習,但他們卻極有政治理想。其三,當時只准擁有財產的白人男子參預投票,選舉時沒有民粹上的考量。
由於革命元勳們的凋零及選民條件的放寬,19世紀20年代之後,“君子之爭”的政治氛圍,便不復存在了。
彈指間過了半個多世紀,我如今已在美國居住了57年,其間經歷過12位總統的主政和16次總統大選。依我個人的感覺,在2000年之前,美國的政治氛圍,縱然比不上立國初期,但大體上還算平和,民主共和兩大黨間的爭議,仍能靠彼此溝通妥協來解決。
惟進入本(21)世紀後,美國兩黨關係日益惡化,尤其是川普總統當政後,他的支持者和反對者更是水火不容,美國社會,面臨撕裂危機!
21世紀美國的政治氛圍顯然在日漸惡化中,為何如此?愚見認為,這得歸咎於下列兩大主要因素:
第一,對21世紀的三位總統,小布希,奧巴馬, 川普,都有很多美國人始終不能接受他們。
第二,民粹思想在美國的抬頭。
先談總統之不被認可:2000年小布希之當選備受爭議,他在佛羅里達州得票與對手高爾相近,原須要以驗票來定何方得勝。在驗票中途最高法院下令停驗, 將佛州判歸於小布希,使他贏得大選。這令很多人難以接受。
奧巴馬在2008年大選中勝了馬侃這點無人否認,但有不少人忍受不了黑人當總統,不顧奧巴馬所出示的夏威夷州出生證,硬說他不在美國出生,根本無權選總統!
至於川普,他缺少傳統政治人物的風範,又常引用不實數據,胡亂發言,因此不少人根本瞧他不起。他之當選,令很多人既意外,又沮喪。“通俄門”更令這批人質疑川普的當選合法性。
次談民粹思想在美國的抬頭。二戰結束後,美國立下很多“進步”法律,諸如禁止種族岐視,資助弱勢群體,及維持窮人家庭最低生活水平等等。這類法律原也受到多數美國人的支持,祗是近年來美國製造業嚴重萎縮,大批藍領工作人員失業,其中包括很多中下層白人。這些白人多半學術和技術有限,只因出生在美國,又是白皮膚,便自認為是美國真正主人。現在自己失業,卻眼見少數族裔恣意享用政府福利;一群亞洲移民,佔據高科技職位,他們心中難免不平。此時如有人打著“反移民,反政府福利,反墨西哥,反伊斯蘭“的口號來兢選,這批白人便極可能投他一票。
結果是, “民粹”將川普送進了白宮,也降低了美國的民主素質。在“經濟學人”雜誌的民主評分榜上,2016年的美國政體,由過去的“完全民主”,被降為“有瑕疵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