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難免會遇到必須做出抉擇的時候,例如考大學時,究竟要選擇念理工,還是念文法。一旦選擇錯誤,可能會影響個人終身的前途,因此必須謹慎為之。個人在做抉擇時,往往必須考慮到主,客觀的條件與因素。筆者在臺灣念高中時,同學中十之八九都希望將來能念理工,畢業後容易找工作,還可到美國去留學,學成後也可望在美國找工作,繼續留在美國。因此從客觀上來講,選擇念理工是對個人前途比較有利的。但若個人數理成績不好,或對之不感興趣,則就不具備念理工的主觀條件了。
以上所舉例子是僅就關係到個人前途的抉擇而言,即使抉擇錯誤也只會影響到一己的利益與前途而已,牽扯不大。再說,既是自己的抉擇,一切後果自應自負,既不可怨天,也不可尤人。1970年前後,在歐美留學生中爆發的“保釣運動”,就令許多人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必須對自己的人生做一次重大的抉擇。這尤其是對來自臺灣的留學生而言,它意味著,一旦投入運動後,可能將從此回不了家,見不到親愛的父母與家人。當時臺灣的政治環境的確令許多人陷入了天人交戰的情緒中。
個人抉擇的錯誤一般情況下只會直接影響到個人,但例外的情況下,也可能間接牽扯到父母與家人。筆者上世紀七十年代參加“保釣運動”,就令先父與二妹都丟了工作,令我至今想來仍惶惑不安。但即使如此,對個人及家人雖然是件大事,但對整個國家,社會而言,卻如一粒小石子投入池塘中,連清晰的漣漪也不曾泛起過。但這僅是就對個人的影響而言,絕不意味著“保釣運動”的意義不大。恰恰相反,時間愈久,它產生的影響力愈加明顯。“保釣運動”對兩岸和平發展的作用與貢獻,必將載入史冊,與“五四運動”一樣被後人傳頌不絕。周恩來總理當年就曾對回國參訪的保釣留學生說,“保釣運動“比“五四運動”具有更重大,深遠的意義。
抉擇與押寶性質不同,前者是經過理性的研究分析後作出的選擇。而押寶則純粹是一種投機冒險的行為。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在賭場下注的賭徒。他們或押大,或押小,或押紅,或押黑,往往孤注一擲,傾家蕩產在所不惜。奧地利是個十分美麗的國家,人民個個溫文爾雅,彬彬有禮。來過奧地利的人,無不讚不絕口。但遺憾的是,他們是允許賭博的。意志力不夠堅強的人,往往沉迷其中無法自拔。賭徒固然可悲,可歎,但他只會影響到個人或家庭,並不會影響到國家與全民的利益。但政治人物,尤其是居高位的領導者則不同,他們為著押寶,往往拿國家與全民的生命財產做賭注,因此茲事體大。
此次美國總統大選,由於現任當局有“押寶”希拉蕊的傾向,而於11月9日選舉結果揭曉,由共和黨的特朗普勝出後,引起臺灣內部不小震動,普遍擔心此將會為臺灣安全與經濟帶來負面效應。相信每個人對希拉蕊或特朗普都會有不同的偏好,但作為領導人則必須比普通人多一分城府,不可輕易顯露自己的傾向。領導人做政治上的押寶,往往會影響到國家與全民的興衰榮枯,是萬萬不可為之者也。
謝芷生,2016年11月25日,維也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