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Home
  • 中文首頁 Chinese Home
  • Nonclickable 页
  • Nonclickable 页

俄烏衝突加速歐洲衰退東亞崛起

10/8/2022

0 Comments

 
張文基

最近幾個星期圍繞俄烏衝突有許多重大的新聞:1. 西方加劇對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的制裁。 2. 俄羅斯的東方2022軍演和第七屆東方經濟論壇顯示俄羅斯加速擁抱東方。 3. 烏軍閃電收復烏七千平方公里失地。 4. 習近平和普金舉行見面峰會。5. 俄羅斯正在所佔領的烏克蘭四個州舉行加入俄羅斯的公投,並局部動員卅萬預備役軍人。這些發展引起了一系列的問題:俄烏戰爭是否進入一個轉捩點? 能源戰爭誰將是最大的贏家?

俄烏戰爭是否進入一個轉捩點?

幾週前在美國和北約的支持下,期待已久的烏克蘭的反攻取得出乎大多數人意料之外的成功。 短短幾天烏軍已經收復烏克蘭東北,主要是Karkiv州內Oskil河兩邊的約7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北邊烏軍前鋒已經抵近俄烏邊境。 這顯然是俄軍的重大挫折,也是美國、北約和他們所支持的烏克蘭軍隊的重大成功。

面臨這個嚴重的挑戰,普金採取兩個激烈的措施:1.局部動員卅萬後備軍人企圖稳定戰塲局势,但是這也促發國内的反戰力量;2.推動四州人民的入俄公投,這必將造成和平解决俄烏衝突之路更加艱難。而且此舉公然違反聯合國憲章,使得普金在國際間空前孤立,連友好的國家如中國、印度、塞爾維亞、許多中亞國家、蒙古等等都不支持。

普金爲什麼走此險棋?  也許戰事不利的程度可能超越外界的認知,必須有最壞的準備。  將四州納入俄羅斯版圖,如果烏克蘭繼續進攻,普金可以用保護領土完整爲法理根據大程度地升高戰争規模,甚至動用核武器攻擊,與美國同歸于盡,而核武力量是俄羅斯唯一可以對抗美國的利器。

然而,烏軍閃擊戰的成功是不可能改變烏克蘭的根本形勢:烏克蘭不可能打敗俄羅斯,而普金也無力令澤林斯基屈服。 俄烏衝突發展至今證明了一點:依靠閃擊戰希望一劍封喉幻想的破滅,這包括戰爭初期俄羅斯的軍事閃擊戰,和美國開始時淩厲的對俄經濟貿易金融閃擊戰。 爲什麼? 因爲,戰爭的真正對手,美俄,都是資源、幅員遼闊而且擁有令世界毁滅的核大國。

所以,美國的戰略企圖就是拖垮俄羅斯,在內部造成普金政權的不穩定,在外部鞏固歐洲統一戰缐,擴大北約的影響力和向心力,順便打擊統一歐洲對美的威脅。 迄今,美國的戰略是成功的,所以不可能會改變。 然而,長期而言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決定未來成敗的是經濟、金融、貿易和政治力量的消長,而短期的焦點就是對俄羅斯的能源,特別是石油和天然氣的戰爭,闗鍵的轉捩點就是今年到明年初的冬季。

今天的國際政治和經濟形勢與1970年代末期有驚人的相似處,因此要想理性的預測未來,必須回顧四十多年前的歴史和國際格局。 今天的美國類似當時的蘇聯,表面非常強勢但是內部問題嚴重,而中國的實力卻是真正令美國擔心的對手。

1970的兩次石油危機和通貨膨脹

直到1970年,20世紀的全球油價通常在每桶1.00美元至2.00美元之間,經通貨膨脹調整後,這大約是今天的10美元/桶至30美元/桶。 當時美國是世界主要石油生產國和消費國,這給予它决定原油價格的獨特能力。
    
然而,由於加速捲入越戰的龐大軍費開支,自從1967年後聯邦赤字飆升,美國無法承擔35美元兌換1英兩黃金的承諾。尼克森於1971年將美元和黃金脫鉤,開啟了一個無節制發行美元的時代。 1976年聯邦赤字逹到740億美元,首次超過1943年二戰時的550億美元。 同時黃金的美元價格以50%/年的速率狂漲,爲了保護收入,OPEC直到這個時候,才開始展示其定價實力。
        
歐佩克於1973年停止了對美國的石油出口,其主要目標是提振油價,它還想懲罰美國在贖罪日戰爭(1973年10月6日至25日) 中支援以色列。 1974年OPEC對美國的禁運就終止了,然而,繼之的是1979年親美的伊朗巴勒維政權被推翻,兩伊戰爭的爆發和伊朗的對美石油禁運,油價再次飆升到37美元/桶。 美國開始了高通脹時代,從1974到1981,年通脹率都在10%左右,直接造成了高失業率,GDP低成長的嚴重經濟問題,也直接導致卡特總統的連任失敗。

爲了解決通脹問題,聯儲會從1977年開始迅速加息直到1990年,基本利率都是在6.5%以上,1980年逹到20%的峰值。 1981年後雷根上任,採取了1979年上任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的新自由主義政策,減稅和加大政府支出,開啟美國之後20年的股市和經濟繁榮,並促成了蘇聯的解體。 然而,它的代價是美國的國債/GDP比從上任時的31%到離任時的51%,到如今的124%,也造成貧富不均,製造業流失和對外的常年用兵。

歐盟的寒冬和東亞的崛起

爲了打擊俄羅斯維持戰爭的經濟能力,此前,G7國家達成一致,要限制俄羅斯石油出口的價格,隨後歐盟積極回應,並且比G7做得更絕,不只是想限制俄羅斯石油的價格,還想限制俄羅斯天然氣的價格。 根據美媒的消息,歐盟希望將俄羅斯天然氣價格限制在每兆瓦時50歐元,比當前價格的五分之一還要少,相當於是要求俄羅斯打2折出售天然氣。

這種做法是非常荒謬、虛偽而且不可能成功的。 美國領導的G7一向標榜是自由主義秩序的維護者,堅決反對非市場力量干涉市場秩序,然而卻理直氣壯的要限制俄羅斯的能源售價,這按照自由主義的“聖經”,是不可能成功的,因爲市場終究會找出逃避限價的方法。 其次,這必定會加速全球市場的分裂,對所有國家都不利,然而,最大的輸家就是歐洲。 今年冬天,如果氣候寒冷,許多歐洲中下階層人民面臨無法取暖,加上通貨膨脹,生計艱難,必將衝擊各國政局,甚至導致許多美國盟友改變追隨美國的政策。

俄羅斯也明確的聲明,俄羅斯的能源將只賣給友好國家,大多數都是非白人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 石油和天然氣也是重要的工業原材料,它們的匱乏和高價必將促成歐洲地區產量的減少和價格的高昂,無法與亞洲廠商兢爭,加速了亞洲,特別是東亞國家的成長和歐洲的衰落。

在形勢所迫下,普金政府加速面向亞洲,特別是中國,的合作。 就如此次俄羅斯的東方2022軍演和第七屆東方經濟論壇所顯示俄羅斯加速擁抱東方,特別是加強在糧食、石油等領域的合作。 俄羅斯宣佈將建新的天然氣管道到中國,每年可新增500億立方米的供氣量,而且將以50%人民幣和50%盧布結算。 這直接衝擊了石油美元的地位也提高了中國能源和糧食的安全。

九月中旬習近平參加上合峰會並與許多元首,包括普金舉行面對面峰會。 由於新冠疫情習近平已經接近三年沒有出國訪問,在20大召開前不到一個月的時侯,習近平出訪不僅展示了掌控國內政局的信心,更是表逹在美國組建反華陣線的形勢下對上合組織盟友的重視。 這次峰會上合要在不同層面擴大許多成員,包括伊朗、土耳其、埃及及許多美國傳统盟友,海灣産油國家,顯示亞洲大陸的整合朝前邁進重要一步。

結語

俄烏戰爭已經成爲改變未來世界格局的重要歷史事件,決定成敗的是經濟及政治領域。 今天世界,特別是美國,都面臨相當於1977年的通貨膨脹所引發的各種問題,那時代的歷史告訴我們,今後幾年西方所面臨的經濟問題將更為嚴重。 然而,與當時年不同的是今天的西方世界面臨的形勢遠比當年嚴峻:高通脹、高負債。 西方不能承受透過撒切爾-里根的減稅、擴大政府赤字、和高利率來解決問題。九月廿五日意大利國會大選结果是右翼反歐盟力量獲得前所未有的執政權,嚴重衝擊歐盟和美國在歐洲的布局。 所以俄烏戰爭的拖對美國未必有利!


​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December 2023
    November 2023
    October 2023
    September 2023
    August 2023
    July 2023
    June 2023
    May 2023
    April 2023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