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各方新聞報導都說中國大陸的經濟下滑了,處於經濟緊縮情況。由於主要原因是失去打工國機遇,所以靠自力難以回振。
大陸改革開放四十年,經濟發展突飛猛進,靠的是接受西方國家的投資和設廠,將「中國製造」的外國品牌產品輸回投資國,也輸向全世界。同時大陸建立了與外資企業配套的上下游企業,並輸出自己的產品。於是建立了相當完整的產業鏈和全球進出口關係。在這過程中,獲得大量就業,也累積了相當的資本和產能。黨政政府憑藉掌握土地、資源、廠房、基建,通訊運輸,進出口、行政管理等資源,獲得高額收入,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政府之一。這「為人打工」而發展,與農民從鄉下到沿海打工而「脫貧」是同一模式。
由於中國(大陸)仍堅守蘇聯所傳的政治意識形態,與西方對立,彼此視為敵人。當GDP上升到一定程度,便口口聲聲要超越美國,要改變西方的國際秩序和普世價值;另一方面,美國主導的西方感到中國要顛覆西方所建立的國際秩序,並且是兼具經濟和軍事的挑戰者,比只是軍事強權的俄羅斯更危險。
美國和西方抑制中國的最佳辦法,是釜底抽薪:把國際打工機會從中國轉去其他國家,不再投資中國,並從中國抽出資本,遷出工廠,轉給印度、越南、墨西哥等其他國家,把市場也轉給那些國家的產品。中國失去大量外資企業,本國的上下游企業便面臨縮減甚至關閉的危機,失業上升,喪失購買力,整體經濟下滑。譬如沿海企業不再僱用某省農民工,他們便會面臨生計問題。
大陸一般不統計農民工的失業;中小城市打工族的失業情況也不明,但是大城市和大學畢業生的嚴重失業則成為新聞大標題。經濟下滑使得政府收入減少,財政困難;政府和民間的龐大債務無法償付,發生金融危機。進出口的減少,牽連其他國家的不景氣,引起世界性的關注。
除了失去打工國機遇,大陸還有結構性的基本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最近才暴露出來令人擔憂的,是未富先老和少婚少生。又因為三十年的一胎化政策和農民工死亡率高,形成人口劇減和人口結構失衡,勞動力迅速減少,幾十年後將有生存危機。
由於黨政基本不放心民營企業,近年給予重大打擊,國內企業也在緊縮和外移。加深了產業鏈斷鍊、失業、和經濟萎縮。
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收入少,底子薄,儲蓄少,缺少社會福利和保障機制,個人和家庭必須自己設法應付生老病死和各種意外的需要,在這困難時期特別不敢消費,更加深了經濟萎縮。
為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徹底進行多方面的努力,不是只突破幾個點就算大功告成。最基本的是提升全民教育,包括量与質,使高素質的國民有能力解決問題。世界上發達國家都是教育程度高的國家。任何經濟建設,最後都是靠人去完成,人的素質不足,任何方法都是空談。在教育的現狀下,為迅速提高經濟,應發掘現有國民的潛力。
1. 開放民企:
放鬆讓民營經濟發展,是救經濟和使經濟高速發展的鐵律。大陸承襲蘇聯的制度,注重國營企業,重工業,軍工業,不重視民生經濟。蘇聯的解體證明那是錯誤。俄羅斯是蘇聯的繼承者,三十年來,經濟繼續沒有起色。大陸的體制忌諱民間經濟勢力的興起,近年特別針對互聯網企業加以重手打擊,並以黨建普遍伸入民企,加以控制。民營經濟隨之不振。救經濟的第一要務便應是黨政政權放鬆對民營企業的管控和壓制。
民營企業是從下到上,植根於社會的需要,千千萬萬的人絞盡腦汁,日夜拼搏,尋找機會,因此產生普遍的生機和發展,新思維,新嘗試,在競爭中不斷改進失誤,互相學習,求新突破,日新又新,創造生產和就業,也最能創新、開創新產業,優質的企業逐漸壯大。民企基本能調和、調整各種問題。政府依法規劃管理,維護公平競爭,使經濟健康發展。直到前幾年,大概而言,民營部門的貢獻是: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經濟產出、80%以上的城鎮就業。
專政領導的決定不允許有異議;絕大多數是奉命執行的“幹部”,結果上下都不免思想僵化,有害於經濟發展。過去四十年採用資本主義,但在黨專政下變成黨壟斷資本主義,黨政不受規章制度約束;官商合作貪腐成風;黨政形成一個利益集團,照顧自身的利益,沒有自我調整的意願、眼光和能力。黨委的 「人治”」與經濟發展規律是衝突的。近年更在民企中設黨建組織,幹部的任務不是為發展企業,而是為管控;黨委通常不懂行,產生反效益。
同時,應該開放國企,讓民間參與投資和管理。聘請民間企業人士參與管理,提升管理效率,減少浪費和冗員,利用國企的巨大產能而推進民生經濟。國企民企優勢互補,避免彼此的弱點,糾正彼此的錯誤,可以大大提升民生經濟的活力、創新力、和競爭力,產生利益的最大化。
為使民企在國家經濟問題上有發言權,並有權參與決策和管理,需要建立制度上的機制,例如建立民企顧問委員會,由民企公開推舉組成,不但是最高層的黨政顧問,經常定期開會,就經濟問題參與建議和討論,並且其成員有權隨時公開主動提出建議,而且言者無罪。官民依法合作。
應修憲將民企顧問委員會列入憲法。雖然憲法實際上並不受遵守,但還是國家大法,有必要將民顧委入憲,成為憲政體制之一。
提升民企,就是提升民生經濟,孫中山先生早就主張民生主義,合乎國民真心的需要。民生就是個人、家庭、社會每天每時的生活幸福。
2 提升農民為平等國民:
讓農民不受階級制和戶口制(將人的身份鎖定在祖先出生地的封建性制度)的雙重約束,而獲得平等國民的地位,平等權利,平等工作、工資和平等福利,和發揮能力的平等機會。則經濟將得到幾億農民的智慧和拼搏精神的投入,立即勃發生機。農民和農民工是社會的最底層,最苦最無望。他們有強烈的改善生活,改善子女未來的願望。他們有吃苦耐勞的拼搏精神。將他們潛藏的智慧和能力被拋棄,乃是最大的損失。
農民工做雙倍時間的工,只得到勉強生活的一份工資。等於是他們貢獻了雙倍的勞動力,或者說他們只得到一半的工資。大陸因此獲得巨大的「人口紅利」,但是農民和農民工的身心受到無情摧殘。農民工在工作地點沒有最低的保健福利,又不敢請假,因此傷病死亡率很高,又因為種種限制使他們無法養家和生兒育女,所以生育率很低。這兩點促成斷層式的人口減少和生育率下降,以至專家們都認為中國未來的經濟必然走向衰退,更談不上競爭力。因此釋放農民工的潛能是當務之急。
中小城市的人所受教育較好,到沿海城市能從事技術工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在經濟發展中是居於中堅地位的精英。但他們同屬「打工族」,他們遭遇的不平和困境,所受的傷害,與農民工相同。他們也是雙倍時間工作只得一份工資。是他們對996工作制發出不平鳴,才引起社會的關注。他們中有人不堪996工作的壓力,產生「躺平主義」,問題更趨嚴重。他們一旦獲得提升到平等國民的地位,將產生驚人的經濟活力。
按照一個統計,北京2020年人口2089萬,其中外來人口841.8萬,佔40%。外來人口多半是農民勞務工和白領工的打工族。上海的外來工比例不少於北京。東莞是著名的打工市,常住人口1053.68萬,但有户籍的只有280萬。中國在國際上是打工國,在國內則大半人口是打工族:他們是沒有公民地位、權利、福利的次等國民,沒有機會發揮潛力。
提高打工族的平權地位,需要政府為他們的培訓和子女教育、居住、工作、勞動和社會福利建立基礎設施和福利制度大量投資。這些投資都會促發生經濟高速成長而高速回收,故總的財政負擔其實不大。
3 提高婦女地位:
男女平等,讓佔人口一半的婦女發揮智慧,能大大提升教育、經濟、和各方面的發展。男女不平等是丟失優秀的人才、阻礙經濟發展的又一弱點。
有一種學說認為,20世紀以來,人類的發展突飛猛進,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婦女開始普遍參加了社會經濟工作。理論上這能使勞動人口增加一倍,社會發掘出的智慧寶藏也增加一倍。聯合國早有研究,認為推進發展中國家發展最重要的途徑,是提高婦女的教育和參加社會經濟工作。婦女注重家庭、子女、教育、健康,她們富有同情心,強烈期望提升生活的幸福,是建設社會經濟的重要素質。先進國家都是女權較高,男女平等的國家。
中國婦女在政治、社會、經濟的參與率仍遠不如歐美。例如,美國內閣閣員24人,11人是女性;日本內閣閣員19人,5人是女性。中國有黨、政兩套領導班子,人數眾多,但沒有或極少女性。今年有好幾位重要人物訪華,如美國的財政部長葉倫,商務部長雷蒙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都是女性。中國對口接待的都是男性。
婦女可以勝任任何工作,不比男性遜色。今年的諾貝爾科學獎中,物理學獎和醫學獎都有女性得獎人。經濟學獲獎者是女性,她的研究課題正是婦女參加勞動市場的分析。即使在軍隊中,美國陸海空三軍都有女性上將。在智力經濟時代,婦女的長處更有發揮的機會。
結論:提振經濟,進而發展高效能、全民幸福的經濟社會,需要發掘社會上被埋沒的「人的資源」,發揮他們的生產和創新潛力。因此必須振興民企,重視釋放打工族和婦女的潛力。這些並不需要特別大的財政投入,投入也能很快回收。主要是牽涉到權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需要改變人們的觀念和心態。因此關鍵在於掌握權、錢的階層是否願意高瞻遠矚,為全社會的利益付出短時間的代價,以爭取長期的全民惠益。利人就是利己,最終能獲得更大的幸福。
任何國家都會面臨可以預知的經濟循環和不可預知的重大意外事故,導致經濟衰落。每一個國家如何因應,端視其是否國民素質高、身心健康、政治社會體制完善及全體國民是否都能夠共同參與挽救和復興經濟的努力。
作者:吳章銓,聯合國退休人員,是最早注意釣魚台群島問題的老保釣成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