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普遍放緩,可能出現又一波不景氣recession(Slowbolaization)。中國不例外。中國由於在世界生產鏈和供應鏈中的地位,轉而影響著不少國家的經濟放緩。中國過去幾次經濟面臨疲弱的時候,便以巨大的基建投資去拉大經濟,頗有成效。但是,以赤字擴張某些物質建設,除了債務問題外,還造成若干部門產能過剩,陳舊設備過多,產品質量低,產業不平衡,貧富差距拉大,貪腐等等問題。中國今年的GDP成長幅度規劃在6%-6.5%之間,是30年來最低,還有可能達不到。於是面臨擴大財政投資的抉擇。
當前的問題是在哪方面投資?
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平均人均所得居於世界很後列,基礎建設和生產、消費,都還有待強力提升,但是過去的經驗顯示,財政刺激有後遺症。一波刺激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又產生新一波刺激的問題,解決困難的代價很大。
其實,最重要的基建,亟待大規模投資的:是教育。投資教育刺激經濟的效果迅速而後遺症極少。
投資教育,立刻需要進行最基本的物質建設:幾萬個各級學校各類教學樓和師生宿舍;教學、學習和研究設備和教育用品;相關的交通與服務等配套設施,將普遍拉動城鄉的經濟建設。由於二三線城鄉的教育落後最大,涉及兩千多縣兩萬多鄉鎮需要擴、建新舊學校;沿海和大城市幾億農民工的幾千萬子女入城讀書,也需要大舉擴充學校。教育需要提高質量,需要建立和擴大與教育設備相關的教育產業,並且動用外匯,進口教學與科研的用品與設備和制造業。教育投資不僅是短期的,也是長期地刺激經濟。這些基建都非常龐大,足以刺激整體經濟,帶動的連鎖消費與生產,其乘數效果可觀。
投資教育最顯著的是大量增加就業。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師、職員、相關人員,以及配套物質基建的人員,將增加幾百萬幾千萬就業;公費資助義務教育學生和補充義教學生入學,等於增加就業;總數將達幾億人,他們的收入將大幅度增加基層的生活消費,從而強勁地增加內需經濟活動,刺激生產。
一般認為教育是百年大計,教育投資見效遲緩,實與事實不符。學生讀書,初中、高中、專科、大學、碩博士,每三、四年間就完成一個階段,對個人的經濟效益便立刻實現。全社會提高教育水平,社會生產力和產品素質的提高同樣迅速而且持久。
未來社會的最大“產業”是教育,教師也是最大類的行業。教育的“產品” 是人,人是一切其他產業的基礎。環視世界,教育投資是最佳的基建投資。據國外研究,教育投資導致的社會效益增值率可達7%。初期發展的增值率必然更高。所以教育是最高效刺激經濟的投資。
中國的教育基礎低是公認的,教育投資也是最低的,教育的各方面都有待大力提升,正是救經濟,擴大財政投資的絕佳方向。不妨簡列如下:
1. 最優先的投資應當是擴充師範學校和師範大學:中國需要提升幾億學生的教育,需要增加幾百萬專職專業教師,培訓幾千萬兼職教師,使所有各級各類學校,從學前教育到大學都有充足而優秀的教師。有好的老師才有好的教育。師範教育必須全部是全公費,以吸引優秀的、特別是有志而貧寒的學生讀師範。
中國有大量的師資“資源”擱置不用。各級機關、公司、廠礦工程人員和專業人員、退休人員中,不乏有志於育人為樂的人,可以接受短期教育課程的培訓,擔任部份時間的兼任教職員。特別是職業類教育和補充義務教育需要數千萬的兼職教師。所有後進國家追趕先進,都必須鼓勵已有的人才盡量兼差教學,以滿足對師資的需求。先進國家的企業人士、工程與專業人員、政府退休官員,在大學兼課的,也比比皆是。兼職教師的知識和經驗得到利用, 教學的同時,也提升自身的學養,從而有提升經濟的作用。
2. 學前教育:應當將三年學前教育列為全免費和義務教育。兒童智力開竅不是從小學開始,是學前已經開始。世界先進國家無不特別重視學前教育,中國完全落後。目前的少數學前班,往往只是為富有人家照顧孩子。學前年齡的學生有幾千萬,真是可惜。
3. 小學和初中:現在小學和初中基本是免費的義務教育。但是全國水平不一,不少貧窮地區的教師缺員達40%,一班六七十人甚至七八十人的現像常見,同時配套設備不足。全國2萬鄉鎮,需要加強的小學初中有十幾萬所。需要增加的老師職員幾百萬人。
4. 高中、中職: 高中是現代國民必須具備的基礎教育,否則絕不可能成為現代國家。必須把建立高中/中職免費義務教育制度提到最優先的日程上。將高中納入義務教育,是不可延誤的投資,否則對不起幾千萬的及齡學生。
中職應當針對社會經濟的需要訓練具有職業技能的學生,只三年就能產生一批畢業生,十年便有八個年級的初、中級技工畢業生。現在中國大部份中職的質量很差,學生繳三年的學費,只上兩年課,第三年打工,畢業後很難獲得所學專業的工作,可謂大量誤人子弟,損失人才。德國、日本、韓國等,都是以注重職業教育而發展迅速。中國應當學習,大力投資,紮紮實實辦好中職教育。
5. 大學:中國大學數量不夠,質量也有待提高。據2019年英國泰晤士報的世界大學排名,前100名大學中,中國大陸只佔3個,和香港持平,跟歐美國家比是瞠乎其後。而且中國最好的大學仍是大學級 (college),亟需大筆投資,包括外匯投資,引進外國優秀大學和研究所。這是提高高等教育的捷徑。所謂三年制大專也是交三年學費,只上課兩年,第三年號稱實習;又是誤人子弟。
6. 補充義務教育:中國大陸遲到二十一世紀才開始義務教育,大約是2007年普及小學義務教育,幾年後普及初中;高中全部不是義務教育。因此,在貧困的城鄉,成年婦女幾乎全部是文盲,男子大半只有小學水平;而義務教育的初中生,由於經濟困難等原因,很多是初中沒有畢業就出去打工。總計中國十幾二十幾歲以上,因失學、輟學而教育水平低的國民,數達幾億,亟有必要增加一種補充義務教育的制度,給這幾億的青、壯、老年人補充提供相當於小學到高中各級的義務教育。這些人絕大多數已經在工作,對他們提供補充教育,對刺激經濟是立竿見影的。
吳章銓,聯合國退休人員,是老保釣中最早對美國歸還冲繩而產生的釣魚台歸屬問題提出質疑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