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11月9日是美國著名華裔女作家、歷史學家和自由撰稿人、{南京大屠殺)一書作者張純如女士逝世十三周年。
董玥先生以此文向張純如表達內心的哀悼和敬意,同時期盼世界永遠沒有戰爭,人類永遠溫馨和平相處。
由於中美論壇報紙版面有限, 全文不能在報紙刊出,只在中美論壇網站上發表,持此向董先生致歉。
今年11月9日是美國著名華裔女作家、歷史學家和自由撰稿人張純如逝世十三周年,謹以此文深表哀悼和敬意,同時期盼世界永遠沒有戰爭,人類永遠溫馨和平相處。
——題記
張純如紀念館離我家僅一河之隔,位于古淮河的北岸,與母愛公園兩兩相望。每次經過此處,我的心裏都會對這位生于美國,長于美國的淮陰籍女作家充滿無比的敬意。我敬仰她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滿腔熱忱和民族大義;敬仰她尊重歷史、尊重事實,勇敢寫作的務實作風;敬仰她不畏强暴,還原歷史,警醒世人的大無畏精神。在張純如逝世十三周年前夕,我再次走進張純如紀念館,緬懷她短暫而絢爛的一生。
張純如紀念館典雅、清新,一如她文靜、亮麗的氣質。紀念館坐落于韓信廣場上,周邊栽植著諸多花草樹木,翠柳依依,玉蘭潔白。紀念館占地3.6萬平方米,布展面積約1000平方米,布展費用600余萬元,以現代風格爲主,以藍紫色爲主基調,2016年底布展完成,今年4月10日對外開放。它是世界範圍內第二個南京大屠殺題材的紀念館,也是全球首家全景式展示張純如一生業績的專題館。紀念館上的“如”字的“女”偏旁,書法家寫得格外用心,猶如一個女子。表達著人們對她無盡的熱愛和思念之情。
走進紀念館,簡潔明朗,樸素沉靜的氛圍頓入眼簾。展廳以勿忘國耻、珍愛和平、懷念英雄、勵志後人爲宗旨,以“不能忘却的紀念”爲情感紐帶布局、展陳,分爲“大洋彼岸的父母之邦”、“海外赤子的中國情結”、“直面真相的《南京大屠殺》”、“激情燃燒的歷史捍衛者”、“不能停止的求索之旅”、“光照人間的正義天使”等六大板塊。在大廳,我們向張純如塑像敬獻完鮮花之後,便徐徐踱步,開始重溫一顆偉大靈魂的足迹,同時沐浴一次特殊而厚重的心靈洗禮。
張純如生于美國,長于美國,却有著濃重的“中國情結”實在令人欽佩。她祖籍淮安淮陰區,系書香門第。1968年,她出生在美國新澤西州。抗日國軍將領張鐵軍是她的祖父,後任臺灣《中華日報》總主筆。她的父母都是理工科高材生,均是畢業于哈佛大學的博士。父親專著《量子場論》在美國理論物理學術界頗有影響。母親也一直從事著生物化學研究工作。身爲中國人,張純如的父母經常給她講述中國歷史。耳需目染,雖出生美國,小時候,她就非常關心祖國的歷史文化,常常以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參觀到這裏,我禁不住想起有些國人來,他們一旦出了國門,就恨不得馬上染起黃頭髮,換上白皮膚,塗成藍眼睛。連咳嗽、忸怩都模仿外國人。下了飛機,說空氣比中國好,望著空中月亮,羡慕比中國亮。更有清華女生破解“北斗”,換取外國虛榮的事發生,對此,她的一些同學居然還公然叫囂:“別用你的愛國來綁架我!”悲哉!一個生于海外,長于海外的華人女子尚能如此眷眷不忘自己的根,爲什們我們這些國人竟然“吃裏扒外”,對祖國充滿的却是冷漠和無情?我真的不知道,數典忘祖的他們,假如有一天能來到張純如的墓前,該是多麽的醜陋、卑鄙、無耻!
張純如寫作《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幷非出于一時衝動。童年時,父母就經常跟她提到遙遠的1937年,在大洋彼岸一個叫南京的城市裏發生了些什麽,她的祖父如何逃離那個人間地獄,滔滔長江水如何被鮮血染成了紅色……像聽過的許多故事一樣,“南京大屠殺”,當時幷沒有給張純如留下深刻的印象。直到1994年12月,時值南京大屠殺57周年之際,在加州的庫布提諾,已是26歲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的張純如第一次目睹了56張血淋淋的大屠殺歷史圖片,照片上那些滅絕人性的罪惡告訴她,兒時聽過的“南京大屠殺”幷不是什麽“故事”,而是血淋淋的事實。“的確有南京!的確存在大屠殺!”張純如在心裏喃喃自語,“但是爲什麽有人否認它,而且在所有的英文非小說類書籍裏,居然沒有一本提及這段本不應該被遺忘的歷史?”張純如被這個奇怪的現象震驚了,“幾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希特勒的罪行,爲什麽却無人知曉日本人在中國進行的大屠殺?”她的胸口陣陣心悸,憤怒讓她熱血翻騰,不能自已。瞬間眩暈後,她便意識到,雖生命易逝,但這種對待生命的漠視和殘忍,是人類文明多麽可耻的巨大倒退!瞬間一個念頭從她腦海中升起,像子彈,像烈焰:“我要寫一本書,把歷史的真相公之于世,爲死去的冤魂代言!”張純如從小就喜歡寫作,“作家夢”自小就植入了她的心底。對于“作家”的含義,她有著自己的詮釋:“寫作是傳播社會良知。真正的作家不是玩文字游戲,而是應該通過文字來傳達社會所需要的思想和感情。”她的這個想法一傳出,馬上引來很多人的訝异。因爲在美國這樣的物質社會,年輕人的“正業”都是爭分奪秒地奮鬥賺錢、成家立業,而一個年輕女孩却要花幾年時間去寫一本歷史著作,實屬异類,且不可思議。但是,張純如就是這個异類,勇氣,是她身上最寶貴的特質。爲了良知,爲了正義,爲了歷史,她孤擲一注、義無反顧。當時只有25歲的她只有一個念頭:“這本書能不能賺錢我不管,對我來說,我就是要讓世界上所有的人瞭解1937年南京發生的事情。
《南京暴行》是全球第一本用全英文撰寫這一事件的紀實文學。張純如深知它的分量,視它超過自己的生命。同時,她懂得寫作是一項繁瑣而耗費心力的職業,無論寫作真實或虛構的故事,百分之九十的精力需要花在收集資料和研究上。爲了增强說服力,她收集來自中文、日文、德文和英文及一些從未出版的日記、筆記、信函、政府報告的原始材料,甚至查閱了東京戰犯審判記錄稿,還通過書信聯繫日本的二戰老兵,進行實地采訪。在南京,她一待就是25天。當時天氣很熱,加上氣候不適應,她經常感冒,但她一點也不顧自己的身體,把大部分時間用在采訪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尋訪日軍暴行發生地以及翻閱國內資料上,每天工作時間有10小時以上。翻開《南京暴行》,我們看到全書兩部分共十章二十多萬字的內容裏,竟有588處引用了參考文獻。我們知道她意在告訴世人:這本書的每一字都確確實實,日軍在南京犯下的血淋淋的罪孽真真切切,决不可否認!
在收集資料過程中,張純如最大的收穫便是幫助中國人民找到了“中國的辛德勤”——約翰•拉貝先生,找到了拉貝詳細記錄南京大屠殺的日記。今天,這本詳細記錄著五百多起慘案的《拉貝日記》已經被翻譯成中、英、日各種文字,保存在德、日、美、中等檔案館裏,成爲歷史的見證。同時被她發現的還有一份珍貴的史料:《魏特琳日記》。20世紀30年代,明妮·魏特琳女士擔任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院長和教育系主任,身後留下了一部日記,其中詳細記載了她親身經歷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罪行,以及此後數年間日軍在南京實施殖民統治的情况。如今,《拉貝日記》、《魏特琳日記》,與《南京暴行》一道,成爲向世界人民昭示侵華日軍南京暴行的鐵證。
張純如在創作《南京暴行》這本書的時候,其漫長與艱難是遠遠超出人們想像的。那些滅絕人性的暴行,常讓她失眠、厭食,頭髮一掉就是一團。過度投入還讓她産生幻覺,仿佛置身那場巨大的恐懼中,噩夢不斷。一向鼓勵她的母親實在心疼,問她是不是別再寫了。那段時間裏,日本知名政客、學者在鐵證如山面前依然頑固否認的嘴臉,又强烈地激勵著她。她堅定地回答母親:“我要寫,我必須爲那些無辜慘死和還在痛苦中煎熬的幸存者討回公道!”
1997年11月,儘管遭到一些蓄意阻撓,《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還是在南京大屠殺60周年紀念日前夕正式出版。這部全面記錄侵華日軍在南京所犯暴行的英文著作,連續14周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再版15次,印量近100萬册。人們認爲,正是她從檔案館裏挖掘出的海量原始資料,幷糅合了特別的文學趣味,才令這本紀實文學與衆不同。
伴隨著《南京大屠殺》的出版,後來的張純如不斷受到來自日本右翼分子的抗議和威脅,加上日復一日超强度的工作而導致失眠,最終她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2004年11月9日,她在自己的車內結束了年僅36歲的生命,讓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爲之扼腕嘆息。
正如張純如至始至終堅信的那樣:“一個人的力量也可以改變世界。”她的著作發行兩年後,南京大屠殺總算在世界史中展現了早就該有的真實一頁。在書店,人們欣喜地看到,最新出版的20世紀歷史的多本著作中,都寫到了南京大屠殺,好多人引用了張純如的著作。 在國際上,她的著作也産生了廣泛的影響。2005年日本想進入聯合國安理會成爲常任理事國時,短短幾周內,全球數千萬人簽名請願,原因就是日本沒有向“二戰”罪行道歉。許多報道都提及張純如的《南京暴行》這本書,最後成功阻止了日本。隨後的幾年裏,《南京暴行》先後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文字,世界各地也舉辦了許多紀念這段歷史的活動。加、美、德、法等國家還製作了關于張純如和那段歷史的電影,在國際上轟動一時。日本企圖篡改歷史的陰謀終于徹底破滅。
走出張純如紀念館,館長張建軍告訴我們,張純如之名“純如”,出自《論語八佾第三》,意爲純正和諧。我想,張純如用短暫的一生,已經對這兩個字作出了最美的詮釋。她把帶血的頭顱放到了天平上,使所有苟活者失去了重量。她是人類二十一世紀出現的偉大的民族英雄,她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作家。她以年輕美麗的生命爲代價,對《南京暴行》作出了真實記錄。書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都燃燒著她的血泪和仇恨。
在展廳,我們欣喜地讀到著名詩人趙愷專門爲張純如寫的一首詩。他在詩中寫道:“記錄被屠殺者靈魂的書/站立是《墓志銘》/鋪展是《安魂曲》/二百八十五個頁碼/半部《聖經》”;“一顆子彈飛行了七十年/終究追殺了第三十萬零一/忘記屠殺就是第二次屠殺/天堂之門上/鐫刻人性隱喻/”。是的,歲月無聲流逝,歷史却從未走遠。張純如永遠存活在中華兒女和全世界所有熱愛和平的人的心中,她的名字永遠在維護世界和平和人類正義事業的長卷上熠熠生輝!
董玥,20歲,大三學生。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青少年作家協會副會長。“全國十佳小記者”、“全國好少年”、“語文報杯”全國十佳文學少年、“雨花杯”全國十佳文學少年、“葉聖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在《北京文學》《兒童文學》《少年文藝》《文學少年》《中國校園文學》《讀者》等文學期刊發表小說、散文1000餘篇。出版作品集有《我當小記者》《青春的風鈴》《十六歲的天空》(新蕾出版社);《大陸女孩在臺灣》(臺灣大元書局)。
223300 江蘇省淮安市黃河花園16—2—505信箱
電話:1377049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