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Home
  • 中文首頁 Chinese Home
  • Nonclickable 页
  • Nonclickable 页

美國籌組反華「新北約」能成功嗎?

5/21/2022

1 Comment

 
張文基
​
由於俄羅斯軍隊的表現不如預期,烏克蘭戰局陷入膠著狀態,這進一步鼓勵美國和北約加深對烏克蘭的軍事和經濟援助,鞏固了美國和歐洲國家的聯盟關系。 拜登覺得是時候將注意力重新轉移到中國,最近美國的一系列舉動很清晰的顯示美國正在積極運作不同層面的遏制中國戰略,包括將北約東擴到亞太,甚至組織亞太版的北約。 美國的意圖能成功嗎? 會促進亞太的和平嗎? 還是進一步的將世界推入一個充滿危機的時代?

美國近期展現的全方位對華遏制行動

原定5月5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11時在亞洲協會位於喬治·華盛頓大學主辦的一個閉門會議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發表一份“外界期待已久的”國家安全戰略, 以「應對中國崛起」,但是在4日宣佈因爲他感染了新冠病毒而不得不推遲。然而,他所要講的内容應該不難預測,因爲下列事實已經充分展現了美方的戰略企圖。

今年2月,拜登政府曾提出一項「印太戰略」,其內容包括向印太地區投入更多的外交與安全資源以應對所謂的「中國要建立地區勢力範圍的企圖」;但具体的對華戰略則因俄烏衝突的爆發而陷入停頓。

4月6日到7日,北約外長在布魯塞爾舉行一系列“全球合作夥伴”的會談,4個亞太國家也在其中,包括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紐西蘭。 這是日本外務大臣,也是韓國外長,首次出席北約外長會議,會議過程中主要討論的是全球性安全挑戰等內容,特別是“首次考慮到中國在全球舞臺上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和脅迫性政策。”  北約作為美國的地緣政治武器,其目標是十分清晰的,那就是要構建一套,基於美西方利益和價值觀的全球性安全體系。

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5月3日至6日訪問美國,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舉行會談。 岸信夫這次訪美,除了向美國表態強調跟歐美國家在俄烏戰爭議題上採取共同步調之外,主要是討論如何防範中國。 岸信夫指出,防止突發事件發生最重要的即是嚇阻,他期望與美方共同合作確保美國擴大嚇阻力,包括核威嚇,並從根本上加強日本防衛能力與美日同盟威嚇與應對能力。

5月5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英國首相詹森在倫敦會晤,雙方簽署一項新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防務協定——《互惠准入協定》,根據該協定,日本和英國將可以共同部署軍隊以開展訓練、聯合演習和救災活動。 英國政府稱英國是繼美國、澳大利亞之後第三個同日本簽署該類協定的國家,將強化其印太戰略。

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預定5月7日將出席在布魯塞爾舉行的G7外長級會議。 此次G7會議除了烏克蘭的議題,還將加強日本和北約之間的合作,以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

拜登將於5月12日至13日於華盛頓特區接待東盟國家領導人,舉行美國-東盟特別峰會。 此後,拜登還將於5月21日開始訪問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

北約峰會將於6月29日至30日在馬德里舉行。 這是韓國新任總統尹錫悅正式上任後出席峰會,這將成為繼21日的韓美首腦會談後,他與美國總統拜登的第二次會面。

總之,美國對付中國的多層次遏制中國的聯盟正在逐漸成型中:1. 安格魯撒克遜的美英澳同盟; 2. 擴大美日同盟到美日韓三邊同盟; 3. 美日印澳四邊機制; 4. 北約東擴;  5.  用製造業轉出中國到東盟各國做爲吸引力,及擴大南海島嶼主權問題,離間中國與東盟各國關系; 6. 製造兩岸敵對關系遲滯中國的崛起。

機關算盡太聰明 反算了卿卿性命

拜登團隊的做法看似把握時機爭取有利態勢,但是不論從“道”或“術”的層面看都是缺乏智慧而必然失敗的。

從術的層面看,美國胃口太大但是能力不足,希望做盟主,但是又没有足够的能力來滿足許多小弟國家的不同訴求。希望把烏克蘭戰爭延長下去,拖垮俄羅斯,搞垮普金,但是俄羅斯的經濟和社會秩序迄今沒有不安定的跡象,而普金的支持率並沒有下降的跡象。 更何況,普金知道俄羅斯的看家軍事力量就是擁有全球最大數量的核子彈頭,他也公開宣稱「如果俄羅斯不存在了,世界的存在就沒有意義」,擺明了如果逼急了,就同歸於盡。戰爭延長下去,烏克蘭、俄羅斯、歐洲各國,甚至美國人民都是輸家,也必將因此導致各地區的政治不穩定。 果如此,則他企圖利用烏克蘭戰爭拖垮俄羅斯,並剪除中國的側翼盟邦俄羅斯的計劃也必將失敗。

拜登企圖拉攏東盟國家反華也不可能成功,因爲首先東盟是一個鬆散的組織,內部利益分歧,更何況東盟是中國的最大貿易集團,與中國的實質利益關係緊密而且巨大,逼迫東盟各國在美中之間選邊站,不可能得到絕大多數東盟國家的支持。 5月10日菲律賓大選結果公佈,小馬可士當選總統,杜特蒂女兒當選副總統,因此可預期未來六年,杜特蒂的對華和平發展政策會持續,這嚴重打擊了美國在南海製造糾紛的企圖。

在台灣問題上,5月5日美國國務院又公佈了最新的對台關係的事實敘述,對2018年的舊版本做了重要的修改:消除了“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 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  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的句子,而改以“作為一個民主領導者和有力的技術基地,台灣是美國在印太的重要夥伴”。 雖然文中仍然宣稱一貫的“一個中國政策”,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美國進一步傷害“一中”的內涵。 美國在不斷的挑釁,但是美國並沒有準備好與中國立即發生一場全面的軍事衝突。 兩岸統一是中國的不可動搖的國策,但是什麼時候,用什麼方式解決,主動權在中國大陸,不在美國和臺灣!

從道的層面看,今天世界面臨天災、人禍,各國人民普遍渴望和平發展。 美國的根本問題就是嚴重的內部矛盾:貧富不均、通貨膨脹、種族歧視、施政效率低下、製造業外流,等等,企圖塑造外敵來轉移焦點,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只會加重危機。 美國現在正面臨40多年來最大的經濟危機,爲了控制通貨膨脹美國聯儲會不得不開始加息,並回收因過去幾年濫發的鈔票,然而,這可能導致今後兩年將發生前所未有的金融和經濟危機。

1991年蘇聯自動解體後美式自由主義原本有一個難逢的機會來展示自己的民主價值,造福世界,但是無止盡的戰爭害人害己,而拜登不能從中吸取教訓反而將進一步的加速世界的動蕩,逆勢而行豈能不敗!

拜登團隊就是紅樓夢中的王熙鳳,機關算盡太聰明,到時候不僅害了她自己也促成賈府的衰亡!



​
 

1 Comment
Jon
5/28/2022 05:45:12 pm

作者文中提及美國务院移除了“台湾是中國的一部份”,“不支持台湾独立”声明,但尊重”一個中国原则“等等。
我個人看其門道是: 美方介入,台湾不会统一,也不用独立,那剩下就是“恢复”(reinstate)ROC 的邦交,美方來主導 两個中國?看來亜洲版的乌克蘭即在台湾成战场?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y 2023
    April 2023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