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Home
  • 中文首頁 Chinese Home
  • Nonclickable 页
  • Nonclickable 页

中俄不可錯過建立長遠公平的戰略夥伴關係

7/29/2023

0 Comments

 
張一飛
                                               
                                 
 *** 運用AI制作视频***   中俄不可錯過建立長遠公平的戰略夥伴關係   
 
     中俄為世界兩個大國,任何大國對世界的影響都是很大的,中俄自然不是例外。尤其大國與大國之間的關係好壞不但會影響到兩國的自身發展,也會影響到各國與其它國家的互動因而產生的不同后果。中俄兩國是緊鄰,有長遠的歷史淵源,兩國在國際上都是舉足輕重的大國,有其一定的影響力,當然也就會對全球的未來發展前景有相當的影響。當今世界局勢從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到美蘇長達四十多年的冷戰再到新冷戰的來臨,使美中俄走向複雜的關係。美國自冷戰后(1991后)成為世界第一強權,在國際舞台上習慣了以霸權行徑處理國際事務和外交關係。一面繼續打壓蘇聯解體後的俄國,又一面封鎖阻止中國的發展。這使得中俄關係產生變化。本文就在此問題作一探討,並分析中俄為何要發展長遠公平戰略關係來防止世界大戰和維護人類和平繁榮。
 
     從地理關係來看,中俄與美加相似。俄加在北,中美在南。美加國界從東到西約為8890 - 9256公里, 世界第一長國界。中俄國界在東亞只有大約4300公里,但是由於中國割讓外蒙古後認其為獨立國,造成了中俄之間的緩沖區形成大約4千多公里的緩沖界, 再加上往西亞,中俄緩沖區還有哈薩克斯坦等國 (俄哈邊界是世界最長不斷的陸地邊界, 6818 公里)。所以歷史上中俄邊界因戰爭產生的變化比美加之間大許多。美國的獨立和擴張由東岸向西直到太平洋和往南從墨西哥得到大片土地,往北只納入了米蘇里,以致至今保持9千多公里美加國界。美俄相似處是它們均為擴張國。但因美俄自二戰后進入冷戰分別以民主自由和社會主義互相對抗, 冷戰后美國雖勝但不願看見中國崛起故而將戰略改為同時抗俄抗中,以致中俄不得不聯手應對美國。
 
     目前美國持續領導北大西洋公約軍事同盟。北約是二戰后(1949)對抗蘇維埃聯邦共產組織所成立。 後來蘇聯反對西德參加北約而組織了華沙條約組織(1955)與北約對抗。華沙到1991年隨冷戰結束蘇聯解體而終結, 但北約並未解散其軍事同盟, 反而由1949年的十二個會員國增加到16(1985)隨後接受華沙解體國和其它歐洲國家增至當今(七月十日, 二零二三)的三十一會員國(包括芬蘭今年七月加入, 瑞典尚待土耳其国会十月正式同意)。 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表明任何會員國受到攻擊就等於全體會員國受到攻擊。此條約在2001年美國被恐怖組織襲擊后引用過,這是許多小國尋求保護傘的主要原因,但是當一個有戰爭可能的國家加入北約,就可能把北約從防衛組織變成攻擊組織。目前烏克蘭與俄羅斯有衝突,美國鼓勵烏克蘭申請加入北約就有造成北約與俄羅斯發生戰爭衝突的可能。美國利用北約對抗俄中,已從美國動員北約支持烏克蘭與俄繼續戰爭,和促使北約向亞洲擴進威脅中國表露無疑。這是中俄關係必須進入戰略合作的一個重要原因。
 
     歷史上中國受過俄國侵略,割讓土地, 在美俄鬥爭中,中國也曾以自身發展的利益與美國共同經濟制裁過俄國。中國雖然希望保持中立,不拉邦結派,但是美國的霸權主義不容中國和平崛起,以致發動同時抗中壓俄戰略,仗著它有許多軍事同盟,保括北約,幻想能同時摧毀中俄。此想法有可能實現,但必須有兩個條件:一是美國的盟國極力團結支持美國,二是中俄不合作共同抵抗美國。
美國的結盟戰略包含:一, 堵中第一島鍊,南韓,日本,菲律賓(並利用台灣政權),二,四方聯盟(美日印澳), 三, 澳格斯 (美英澳)及四,北約入亞 (美北約加日韓)。如果上面第二个條件成立,則中俄分別抵抗第一條件將是堅苦持續之鬥,全面抵抗美國的經濟,技術和金融打壓之外,還得應付美國與其盟友的軍事壓力。但是如果中國能掌握中俄合作應付共同敵人的情況,小心發展中俄長遠公平戰略關係,那對付美國結盟抗中將不難取勝。
 
     最近中俄在日本海和海參崴海空軍聯合軍事演習,就是解除第二條件而產生相反的中俄長遠戰略關係的實質行動,韓日菲不得不表現了謹慎行事和應付美國壓力。中俄聯手,聯合的海洋潛艇威力,就不必在意四方和澳格斯聯盟。致於北約來亞洲抗中本來就無邏輯基礎,歐洲國家的安全考量從地緣上根本牽不上中國,如果中俄有戰略關係,歐洲更無理由抗中惹俄有藉口進歐。法國早已不滿美國霸道行徑,也了解中國崛起誠如拿破倫所說,中國是只睡獅, 現在醒了,故馬克隆不支持北約入亞, 中俄如果建立長遠戰略關係,只會讓歐洲國家都接受利弊事實,認知多極世界乃自然結局不容一國獨霸。從另一方面看,如中俄聯手合作太空探索,那進展必定更快,這也會促使歐亞美非接受多極共贏世界概念。

     中俄發展長遠戰略關係的機會就在眼前,稍縱即逝。一則有幸中俄現今領導人均洞悉世界局勢並難得地互為知己,二則恰逢美國政壇當今領袖和未來幾年可能選出的領袖皆深受美國霸權主義影響,及兩黨政治互鬥垢病的感染,盲目追求美國第一,世界獨霸的不得國際認同之不歸路, 把美國帶入衰退。故此時此刻正是中俄要把握機會建立長遠公平戰略關係。從民間,政府,學界,工業,軍界,全方位建立友好合作戰略夥伴關係。如此方能為人類創造永恆的和平繁榮世界!



作者:張一飛,美國中美論壇專欄作家,畢業於台灣成功大學,來美四十餘年,現已退休,仍致力於推動中美文化及教育活動。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November 2023
    October 2023
    September 2023
    August 2023
    July 2023
    June 2023
    May 2023
    April 2023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