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军队从中印边境锡金段入侵中国西藏洞朗地区已经一月有余,中国军队与入侵印军现处于武装对峙阶段,双方外交交涉,媒体喊话外,也同时调兵遣将,针对性演习,动作频频,不排除擦枪走火,由边境冲突引发中印两国局部战争的可能性。
虽然印度最近各方发出不同的声音,特别是印度高层有“双撤军”声音传出,国内有些人以为,这是解决边境此次边境争端暂停的可选择方式,毕竟大雪封山后,军队极难长期驻守。
从东海争端,再到南海争端,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印度屡屡从中作梗,并联合美日在印度洋演习,拉虎皮做大旗,向中国强化印度想称霸印度洋的意图,也是告诫中国,印度有实力随时能切断“海上丝绸之路”,切断中国能源大动脉。
由此,从战略高度考虑,非但不应相应“双撤军”,而且还应利用这次机会强化在洞朗的主权存在,加快洞朗公路建设,设立主权碑,建军事基地,起码设立团级驻军点。 洞朗应该是我们“破局”印度问题的机遇点。既然印度将把中印边境问题摆在世人眼下,我们就要向世人展示一下,我们是怎样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彻底收复藏南,恢复锡金主权,清除印度在不丹的影响力。
同时我们要破解国内、国际上一些人的误区:
其一,保“经济战略机遇期”。避免战争。既是“经济发展战略机遇期”,也是国防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两者相辅相成,经济发展给国防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物质基础,国防发展给经济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战略机遇期是积极争取来的,而不是单纯“保”来的。1962年在国防实力不如人的情况下,我们仍敢于“亮剑”,抓住美苏古巴导弹危机时间差,“打”出几十年的战略机遇期,现在我们的国防实力今非昔比,印度就不要以为联手美日,以及与俄罗斯的传统利益,就低估我们维护国家主权的实力和意志。国内一些人,就不要以为战争会拖后经济的发展,必须弄清战争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其二,“和平崛起”就意味放弃战争。和平崛起不等于畏惧战牌,不等于“土地换和平”,实行绥靖政策,被逐步蚕食。上世纪30年代日本从蚕食到全面侵华殷鉴不远,国民政府的退让,并没有获得和平与发展。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非正义战争,我们坚决反对,正义战争,我们大胆应对。“和平崛起”与“非和平”崛起的最大区别并不在于“拒绝战争”,而在于“为什么而战”,“战争的底线和目的在哪里”。凡是掠夺战争就是非正义的,凡是保家护土的战争就是正义的。别人的领土,我们寸土寸水都不要;但自己的领土,寸土寸水我们都不能丢。“界限即底线”正是这个道理
其三,“搁置争议”,就是放弃主权。主权问题不容讨论,邓小平有言:“我们要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即主权至上。我们提倡用和平手段通过外交谈判来解决国际争端,但问题是人家不跟你和平谈判怎么办?人家不搁置争议怎么办?藏南问题再也搁置不起了,印度已经开始试图掐断我们的大动脉,遏制我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因此解决中印边境问题的政策主张要与时俱进做一些调整,将“搁置争议”变为“坚持主权,寸土不让,解决争议”,以印度入侵为契机,收复藏南被占领土。
其四,“不打第一枪”就是等着被动挨打。这是机械的理解了“不打第一枪”的含义,是死读书读死书。“打第一枪”有战略上“第一枪”和战术上“第一枪”之分,印度侵犯我领土在先,印度军队进入我领土懒着不走在先,这就是在战略上打“第一枪”,它要为此付出代价,决不能让开这个先例,好像挑衅完了就没事了,经过一番谈判又回到原点。只有让挑衅者明晰“失大于得”,它才能知难而退,而且下次不敢再来。否则,试探中国“底线”将成为常态,“底线”也就成为戏言。
“洞朗事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对外宣传,印度是在入侵中国领土,藏南是我们的,我们在中印边境问题上是最大的受害者,我们必须维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很难想象,其他大国能容忍像印度这样国家的军队强占土地,任意将军队进入邻国领土并长期滞留。在对印边境斗争中,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将中印边境的历史文件广泛在世界宣传,破除印度强词夺理的谎言。同时积极调动军队,做好收复藏南,打击印军支援部队的军事装备,虽然印度在洞朗挑衅,但是从哪里开始反击却不是印度说了算。让印度知道与中国作对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如果印度想舍弃未来的发展机会,那我们奉陪。我们只要对外宣布我们只是收复失地,绝不觊觎别国领土,就会得到国际社会理解。
即使有大国干预与制裁,又有什么可怕呢?!中国即使埋头发展,不也一样还有大国不守承诺的挑事吗?比如最近美国众议院通过的“容许美军军舰停泊台湾港口”。
由印度挑起的“洞朗中印边境争端”如何解决,战争还是和平,中国政府在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日后,必见分晓。以武止戈,捍卫和平才是军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王文軍,1968生於重慶,1989年北京航空學院三分校肄業。2007年參與保釣活動。世界華人保釣聯盟創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