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中美論壇》544期佟秉宇先生《是時候统一繁體及簡體漢字了》一文,認為佟先生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不過由於政治因素、個人習慣,再加上一些人散佈情緒性的言論,不是在短期内容易達成的。
因為對文字學的興趣,二十年前曾寫過一篇關於簡體字的短文,現在略加修改,提供關注此議題的朋友參考。我對簡體字的意見可總結為兩項:
- 簡化是中國文字的歷史方向,所以贊成簡體字減少筆畫,簡化字形。
- 不過現行簡體字有兩點應該改進:
2.反對把兩個甚至三個意義不同的字,合成一字。
中文有一個經過甲骨文、金文、篆字、隸書、行書、楷書,長期由繁至簡的過程,採用簡體字完全符合中文在歷史史上的簡化趨勢。很多簡體字是繼承了宋、元、明、清以來民間長期使用的「俗字」。
大部分的簡體字是簡化偏旁,如﹕级(級)、记(記)、银(銀)、闹(鬧)等,都是從行書而來。也有整個字採取行書或草書的形態,如﹕书(書)、车(車)、鸟(鳥)、马(馬)、发(發)等。
絕大多數中文字是形聲字。很多簡體字把聲音那一部分簡化,如﹕迁(遷)、亿(億)、钟(鐘)、纤(纖)、疗(療)、优(優)等,改成更簡單的形聲字,仍然遵循六書原則。有些比繁體字更合理,譬如「進」從「閵」聲(各家說法不同,此從《說文》),但把「閵」的「門」省掉,結果只剩下「隹」,反而念不出「進」來;而簡體字「进」,與「井」的聲音則相似。其他如态(態)、胶(膠)、迟(遲)、递(遞)、邮(郵)、达(達)等字,以現代讀音而論,都比繁體字合理。
也有少數會意字,如﹕尘(塵)、宝(寶)。這些都完全符合中文造字的原則。還有些字用了古字,如﹕无(無)、从(從)、弃(棄)。《易經》和《莊子》都用「无」,《說文》用「从」,《史記》用「弃」。
漢字也有由簡到繁的例子,幾乎全是加了偏旁,而不是純粹增加筆畫。很多都因為一字假借成別的意思,新義掩蓋了本義,而把原字加上偏旁,來表達本義。這種把一字分成兩字的做法,增加了中文的字數(使得中文裏的形聲字數目大增),而不是使字體變繁。
這種加法,有時反而畫蛇添足,違反了造字原則。譬如「州」本義是川中之島,本來就有「水」(川),假借成「區域」之義後,再加「水」成「洲」,來代替原字。「暴」本來就有「日」,假借成「暴力」後,又加「日」成「曝」。「然」本來就有「火」,假借成「然而」後,又增「火」成「燃」。「梁」本來就有「木」,假借成地名、姓氏後,又增「木」成「樑」。「奉」本來就有「手」,假借成「奉養」後,又加「手」成「捧」。
這種加偏旁的做法,在語言變為更複雜的過程中,某種情形下,可使文章的含義更為清楚。簡體字約有三十幾個例子,用一字來取代同音字,與這種趨向不合。但絕大多數的字,都只是減少筆畫,合於中國文字演變的方向。
除非兩字意義相近,(如「遊」與「游」,「飢」與「饑」),在原則上,我反對把不同的兩字併為一字的做法,因為一字多義有時會讓文義不清楚(尤其是文言文)。但反對簡體字的人攻擊這是「破壞中華文化」的說法,卻不成立。因為很多字在古書上就通用。譬如﹕
- 「後」簡為「后」﹕《禮記.大學》「物格而后知致,……國治而后天下平。」
- 「裏」簡為「里」﹕《素問.刺腰痛論》「肉里之脈。」
- 「餘」簡為「余」﹕《周禮.地官》「凡其余聚以待頒賜。」
- 「穀」簡為「谷」﹕《新語.慎微》「捐骨肉,絕五谷。」(李廷梧本作「谷」,宋翔鳳本作「榖」。)
- 「範」簡為「范」﹕《荀子.彊國》「刑范正,金錫美。」
- 「繫」簡為「系」﹕《淮南子.精神》「系絆其足,以禁其動。」
- 「禦」簡為「御」﹕《詩經.谷風》「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爾新昏,以我御窮。」
- 「遊」簡為「游」﹕《荀子.宥坐》「百仞之山而豎子馮而游焉。」
有少數幾個字,採用了當時民間已使用的簡體,如厂(廠)、广(廣),改變得比較大,也不合六書原則。但那是約定俗成,採用了已在用的字,不能用幾個字而否定整個中文簡化的成績。這也是我認為少數簡體字需修改的例子。至於有人說「厂」、「广」根本不是中國字,則是信口開合,因為《說文》上有﹕「厂,山石厓巖。」「广,因厂為屋也。」
如果挑幾個特別的簡體字來攻擊,那也可以用這種攻其一點不及其餘的論點來攻擊繁體的楷書。寫篆字的人可以指責楷書左右不分、閉口能言、未老稱壽、臨喪不哀。因為在篆字裏,「左」字有左手,「右」字有右手,但在楷書裏都成了左手。篆字「曰」不封口,「壽」從「老」,「喪」從「哭」,楷書都沒有。甲文及金文家可以嘲笑楷書畫虎不成,因為大部分象形字,在楷書裏已不像所畫的對象了。難道因一些楷書失去了原本造字的因素,就要回去用篆字?
常見一些毫無文字學知識的人,因政治原因,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話,攻擊簡體字,反而鬧笑話。譬如:
采(採)無手:「采」從木從爪,上部就是手。《孟子》:「有采薪之憂」。
須(鬚)無毛:「頁」原意為頭,「須」是象形字,面上的毛。《史記》:「美須髯」。
云(雲)無雨﹕《說文》:「雲,……,古文省雨。」「云」是雲的象形。
乡(鄉)無郎:「鄉」本義為「向」,兩人對食,不從「郎」。
爱(愛)無心:「爱」從行書而來,王羲之、蘇軾、文徵明等大書法家早就這樣寫了;魏碑上也有類似的楷體。
通常還有幾種反對簡體字的理由。一是說學簡體字的人不能看古書。如果要做專門研究,要看早期的版本,那當然要能看繁體字。但如果只是要讀些古文、古史,則通見的古書,都有簡體字版。不但四書五經,諸子、二十五史、資治通鑑、唐詩、宋詞,大陸都出了簡體字的版本。有些書甚至只出了簡體的新式標點點校本,只會看繁體字的人,只能看沒有標點的古版影印本,反而不方便。
如果說,一定要看作者寫作時的字體,那我們讀四書、五經、諸子,豈不是必須讀金文、籀文了?
另一種說法,電腦時代打字,簡體字並不省時。但學生在學中文時,必須要記憶一字的筆畫,簡體字容易得多。平時也不是完全用電腦打字,仍有時須要手寫。何況農村的學生,也不是人人有電腦。中共建國後中國文盲大減,推行簡體字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會繁體字的人,一、兩星期就能學會簡體字。會簡體字的人,如想學繁體字,也很容易。我認識的大陸留學生,會看繁體字的就不在少數。對知識份子,繁、簡都不是難事。但採用簡體字,增快了大批農村學生學習的速度,節省了他們書寫的時間。對中國農村的發展,拉平城鄉的差距,有重大的作用。
作者簡介:胡承渝 美國釣魚台基金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