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Home
  • 中文首頁 Chinese Home
  • Nonclickable 页
  • Nonclickable 页

不了解一國兩制會造成大禍害 -香港,台灣實例-

11/23/2019

0 Comments

 
張一飛
 
一國兩制可說是一個政治概念, 一個變通的,活動的國家制度觀念,容許部分的人民和國土實行一個現行的制度,即使與其它部分或大多數的人民國土的制度不同,也能共存。一國兩制的邏輯當然是建立在一個國家要為其全民謀福利,全民能和睦共存的基本觀念上。人類文明是不停地進步的,國家的制度也應是在穩定中與時進步的。人民的福利來自穩定的社會,而穩定的社會必定是建立在一個穩定的國家制度上。所以任何國家制度的改進必須在穩定中漸進。這個情況下,一個國家才能為人民謀福,才能漸漸強大。從歷史上看最明顯的例子是兩個大國,中國和美國。我們可以分別分析一下求證於歷史。 中國自有國家以來的歷史比美國要長太多了,但是從中國合分,分合幾千年的歷史來回顧,中國的成長強大都是在國家社會安定時產生的。西元前春秋戰國后,秦統一中國(西元前403-206),西漢(西元前206-西元8),再從西元兩千多年來看,東漢(西元25-220),(唐(西元618-907),明(西元1368-1644)和清(1644-1912), 這四個朝代(漢唐明清)都是很長的帝國,也都把中國帶成強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直到清朝晚年遭西方外侵以至亡國。就在帝國制度下,只要社會安定平穩,也能民富國強。

中國成立共和國,很不幸路途坎坷。 再看美國,她建國不到二百五十年,一七七六年擺脫大英帝國控制成立一個共合國。幸運地,除了很短的南北戰爭(1861/4/12-1865/4/9)在美國本土發生,她國內一直都沒有戰爭。她可以平穩地實行和改進她的國家制度,推行民主。她由十三個州聯邦逐漸增加到五十州。早年美國只允許少數有地產的白人男人有投票權,黑人和其他人無投票權。直到一八零七年白人女人有房地產的才能在新澤西州有投票權,制度慢慢演變,到一八五六年所有的白人不論有無房地產才有投票權,但有些州仍然規定只有交税的白人可投票,同時,有些州反而明確規定自由的黑人(非奴隸)不能投票,顯然的歧視黑人和其他人種。直到一八七零年經過憲法修正案(15th amendment) 黑人男人才有投票權,而美國女人直到一九二零年經過第十九次修憲才獲得投票權。

上面的歷史陳述說明了一點,國家的制度不是一蹴而成的。更重要的是,制度的改進要在穩定中漸進,不然不但國家無法為民謀福強壯國家,相反地,國家會走入混亂。這就是為什麼美國的民主至少經過了二百五十年的漸進才到今天這個地步。而美國在其他發展中國家強力快速推行全民投票,多半未能成功。失敗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經濟不好,社會不穩定,人民缺少經驗。再加上民主的全民投票制度也並不是完美的,在有爭執的社會或國家利益議題上,就會產生利益集團,往往利益集團的力量不是一人一票而是利益集團后面的財力。用財力影響民主投票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現在的選舉,選舉人需要花費巨大的選舉費用,這是一個循環的現象,利益集團和競爭的選舉人都會不斷的加大金錢籌碼來影響選票,誰有錢就能贏。

 一國兩制的概念就是讓人民能在穩定的社會環境中作漸進的制度改進。兩制都始於現狀,只要在理性的考慮下,就能漸進成功。以香港來看,從歷史,現實,和未來來分析,不承認一國是不可能的,因為結果是混亂,災難甚至是戰亂,絕不是香港的選項。由兩制出發,不但使香港能在穩定中漸進,而且擴大了香港的空間,有兩個制度可以選擇,比較,和尋求進步。香港人民求取福利的機會多了, 影響兩個制度的可能性也高了。香港人必須了解一國兩制的意義和益處,反之,就會把香港帶入大禍亂中。目前香港的混亂就是不了解一國兩制的結果。解決的方案就是讓香港人真正了解一國兩制。不然的話,香港就只有接受一國一制,失去漸進改進的機會。

台灣是另一個一國兩制的案例,但是我們可以用同樣的邏輯思維來分析。首先來討論一國,從七十年來回顧,兩岸自始都是承認一國的。至於台獨或獨台的思維完全是政客政黨從私人權力利益延伸出來的幻想,明知不可能但總期望可以拖(假名為‘維持現狀’)可以保持權力和利益。但在現行的民主的全民投票制度下,只有一個黨派可以執政得到權力利益。這就是為什麼國民黨民進黨兩黨都在兩岸統一問題上作文字遊戲,忽悠人民。幾次政黨輪替下來,人民越來越無法選擇(投票)。因為選舉的結果不但不能改進兩岸關係,反而因爭權奪利,把台灣的建設,經濟,以至國際關係弄得每況愈下。如果選民能選回一國兩制,台灣人民就像以上闡述的可以在穩定中漸進。在台灣的現行制度下,面對兩制,就多了一個機會,用漸進來改進台灣的制度,同時有機會影響大陸的制度。不會像現在,不知如何選擇,看不到未來。所以,台灣人民也必須認識一國兩制的意義和利益,不能讓政客忽悠。

以上所說不是難懂的大道理。國家制度是有歷史,人種,血緣,語言,文化等的因素。這就是美國不輕易把佔有的土地人民納入為第五十一州,也說明為什麽美國總是常常背信棄義,為美國的自身利益而放棄她的盟邦。所以,香港人或台灣人期望美國幫助來搞獨立是非常荒唐的。一國兩制是最佳選項,希望香港人和台灣人認清一國兩制,向美好的未來漸進,成為一個強國的公民和富有的百姓。  

作者:張一飛,畢業於台灣成功大學,來美四十餘年,現已退休,仍致力於推動中美文化及教育活動。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June 2023
    May 2023
    April 2023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