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Home
  • 中文首頁 Chinese Home
  • Nonclickable 页
  • Nonclickable 页

長期經濟滯漲的經濟世界 : “如果特朗普在十月的時候仍然有勝選的可能的話, 那麼我們都要趕快清倉”

6/4/2016

0 Comments

 
艾花奇
最近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長了0.8%。過去五年的增長率不到2%。從2008年的大不景氣到現在已經八年了,而經濟仍然欲振乏力,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不單單是美國的問題。日本央行前不久宣布,將十年期政府公債的利率定為負0.1% 。歐洲中央銀行和瑞士中央銀行也開始採用負利率。這是說,你如果要買政府的債券,你不但拿不到利息,你還要付錢給政府。你說,這種賠錢生意誰作?其實,這些政府是要告訴你,不要存錢,要盡量花錢,趕快替我們刺激刺激疲軟的經濟吧!

這並不容易。利息太低,靠利息吃飯的老年人失去了消費能力,所以不花錢。經濟不振,年輕人的薪資不漲,也沒有多餘的錢花。真正有錢人,生活需要大致都已滿足,其中有些人不但有好幾處別墅,還有遊艇,私人飛機,他們有錢沒處用。這是說,貧富差距過大,要花錢的人沒有錢花,不需要花錢的人有錢無處花。

本來,真正應當花錢的是企業,因為企業存在的目的是生產和賺錢,所以應當投資,購買設備,搞營銷,僱用勞動力等。問題是,如果一般老百姓消費能力弱,企業花錢賺不到利潤,還要冒失敗的風險,為什麼要投資?這是雞與蛋誰先出來的問題。它們不投資,反而向政府低利貸款,購買自己公司的股票,增加虛的盈利,以抬高股價,增加公司高管的股票收入。或者去收購兼併別的企業。

到底我們面對的是供給側的問題呢?還是消費側的問題呢?

曾經擔任過兩位總統的經濟顧問,也曾經擔任過哈佛大學校長的著名經濟學家勞倫斯·薩默斯認為,我們現在經歷的不是普通的經濟周期的低潮,不久就會往上回升。也就是說,它既不是V型,也不是U型,而是L型經濟。我們現在面對的是所謂的長期滯漲。長期滯漲的增長率很低,甚至不增長,但是物價並不一定便宜。有些東西便宜了,如礦產,因為企業不投資建新廠,可是一般人吃的用的東西並不便宜。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當前面對的危機是通貨緊縮,不是通貨膨脹,也就是說,錢越來越值錢,而不是越來越不值錢。既然錢越來越貴,那麼最好不花錢,存起來才好。可是,存到什麼地方呢?大家只要看看股票市場和地產市場就會發現,它們的價錢都蠻高的。為什麼呢?因為,利息長期偏低,現在還出現了負利率,怎麼辦?只有投資到股市和地產才能獲得較高的回報。

最難回答的問題是,到底這會搞多久?總不能一直在低利和低成長的環境下無限期滯漲下去吧?再說,每個國家的負債都達到了歷史上難得一見的高度。難道我們要繼續搞量化寬鬆,繼續不斷地印鈔票嗎?難道濫印鈔票不會帶來泡沫和泡沫的爆破嗎?

自由派學者並不認為負債高本身是問題,問題在於怎麼利用負債所得到的資金。《紐約時報》的專欄經濟學家格魯曼是舉世皆知的一位凱因斯理論的堅決擁護者,他跟前面提到的薩默斯一樣,主張加印鈔票,推動基礎設施的建設來刺激經濟。這樣創造出來的就業機會和消耗的產能可以帶動消費,加速經濟發展,擺脫長期滯漲,甚至會有多餘的錢償債。保守派的經濟學家所關心的是赤字和負債過高的問題,認為如果不減少政府赤字和繼續發行公債與私債,泡沫無限擴大,就像2008年的次貸問題一樣,個人,企業,甚至國家,因無力償債而違約,導致利息飄升,使更多負債者無力償債,造成滾雪球現象,更多的企業破產,倒閉,裁員,大規模失業,以至於蕭條。這兩派的爭執也反映在民主黨和共和黨的經濟政策的嚴重分歧上。
​
現在看來,桑德斯贏得民主黨候選人資格的概率已經不存在了。不過,在年輕選民中,他在歷次預選中以70%以上的多數壓倒希萊莉,正是因為他主張減少貧富差距,上公立大學免學費,全民健保等傾向於社會主義的政策。希萊莉雖然沒有他那麼激進,但是,如果想要贏取桑德斯的年輕支持者,她應當會沿著自由派的道路走,甚至比奧巴馬還要激進一些。應回顧,薩默斯曾經是她老公的財政部長。如果她選對了副總統候選人而獲得大勝,則參眾兩院都有可能回到民主黨的掌握中。如此,自由派的經濟政策將繼續下去,基礎設施的投資會大幅度增加,而富人的稅率也會增加。
特朗普是一個未知數。雖然他顯然不像其他共和黨人那麼保守,但是市場最怕的是不確定性:到底他是否要遣送非法移民?是否要否定TPP(跨太平洋貿易夥伴協定)?是否要跟中國打經濟戰?他可以今天說東,明天說西。由於這個不確定性,如果特朗普在十月的時候仍然有勝選的可能的話,那麼股市必然動盪不已。對我們這些小老百姓而言,最妥善的辦法是清倉待變。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September 2023
    August 2023
    July 2023
    June 2023
    May 2023
    April 2023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