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則故事,對經常關注財經新聞的人,可能不是新聞,因爲彭博社,《華盛頓郵報》等美國媒體以及兩岸三地的媒體都曾經報導。作爲趣聞,仍然值得在此梳理一下,供不關心財經事務的 讀者們欣賞。
巴斯(Kyle Bass)創立了一個總部設在達拉斯的對沖基金Hayman Capital Management。2008年,因爲猜中次貸風暴的必然爆發,大賺了一筆,基金暴漲了一倍多,乃聲名大著。投資者湧入,資產額最高時曾高達10億美元。後來又多次在世界各地做空,有得有失,成績遠不如前。此人政治上極端反中,看衰中國經濟,并且是川普的堅定支持者。2017年,他賭人民幣將會大幅度貶值,乃做空人民幣,導致基金損失高達19%。當時,美國股市 上漲19%。顯然,不是很聰明的投機。
過去幾年,香港出現獨立運動,這是我們都注意到的。2019年3月,由於反送中事件的激發,港獨運動更是如火如荼地爆發。巴斯是該運動的幕後支持者之一。當香港警方開始强力對付這批動亂份子時,包括巴斯在内的美國極右派乃敦促川普,敦促他取消對港元與美國挂鈎。他們相信,一旦川普廢除挂鈎,香港的金融市場必然崩塌。(川普沒有廢除挂鈎,很可能是因爲有很多美國企業把亞洲總部設在香港,他們反對脫鈎,而他們對川普的影響力可能遠超過巴斯與班農等反中派)
大概是通過班農牽綫,巴斯跟郭文貴也建立了密切關係。去年六四,郭文貴宣佈成立新聯邦中國(New Federal State of China),其宗旨是推翻中華人民共和國。到底他聯了多少“邦”呢?我查了一下維基百科,發現支持他的衹有一個邦,叫作喜馬拉雅的非政府組織。此外,班農擔任該“國”的顧問,巴斯是它的贊助人,是兩個美國人,不能算邦。他還有一對奧運夫婦的支持,和一位被封爲發言人的路德(Lude)。既然是“國”了,我們姑且擡高他的身份,稱他爲宣傳部長吧。總之,這是一出圈錢和沽名釣譽的鬧劇。
也就在這段時間,曾被譽爲財經界天才的巴斯,成立了一個新基金,叫做海曼香港機會基金(Hayman HK Opportunities Fund),其唯一目的就是做空港幣。據彭博社10月13日的報導,該基金以200倍的杠桿做空港幣,而郭文貴利用他手中掌控的,由非法集資手段取得的資金(SEC,也就是美國的證券與交易委員會,正在調查郭的基金,并命令郭退還投資者巨額的投資),向這個香港機會基金注資一億美元。彭博社指出,由於去年至今,港幣一直維持在7.7對1美元左右,從來沒有跌到7.8,所以這項大手筆的投機已經損失了95%。也就是説,去年,巴斯,郭文貴和班農以爲可以趁亂打劫香港,大賺一筆,結果弄得灰頭土臉,大敗虧輸。
過去幾十年,美國幾位最著名的做空專家,包括索羅斯,查諾斯和巴斯,都在做空香港和做空中國的大手筆交易中遭遇到慘敗,鎩羽而歸。或許他們能夠終於瞭解,拿西方哪一套財經理論,找一批常春藤學院訓練出來的高智商電腦運算專家,是破解不了東方的神秘運作邏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