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Home
  • 中文首頁 Chinese Home
  • Nonclickable 页
  • Nonclickable 页

黑天鵝滿天飛,G7 的好日子到頭了!

7/23/2022

0 Comments

 
彭文逸

      約翰遜被迫辭職,安倍被刺死,G7的兩個最挺美國和烏克蘭的國家出事了。不要忘記,這兩個國家也是對中國百年災難貢獻最大的國家。所以,兩人出事的象徵意義絕對重大。安倍雖然退休,可是他是自民黨中最大一派(安倍派)的領袖,影響力仍然非比一般,而他退休之後加倍努力鼓吹修改和平憲法,暴露了他由他戰犯祖父岸信介處遺傳下來的軍國主義思想,而在任内隱藏的反中心態退休後也暴露無遺。他使日本徹底跟隨美國的外交政策則是他的政治遺產。

      約翰遜被稱爲英國的特朗普,他的中學老師就曾批評他慣於説謊,在擔任記者時期,因製造虛假訪問答復而被炒魷魚,可是此人文筆流暢,發言出口成章,遠超過特朗普小學水準的語言能力。可是,最後他終要爲他的狂傲,違法,包庇同黨和内政不修而被趕下臺來。

       這兩人出事的時機及其意外性和突發性使它們成爲今年最大的黑天鵝事件。

      人去了,雖不意味政策會大幅度改變,可是兩個强勢人物消失於政壇,小變無可避免。我們中國傳統上喜歡看趨勢,然後從趨勢看國運。看勢就傾向於看突發事件,也就是黑天鵝事件,因爲這些事件不受人們主觀意志的影響,來的時候不知道它爲何而來,衹能說是命運,或國運,受到冥冥中的力量的影響。

      如果這種偶發事件像抽獎,是無序的(random),那麽就不會給我們很大的想象空間,也就不會引起我們的注意,更不要談什麽趨勢了。但是,當這種黑天鵝事件多集中發生在某一個地區,或者某一個集團,那就會引起很多聯想了。當前的情況正是如此。

      2016年,當特朗普當選爲美國總統的時候,全世界的所有評論都說,那是個黑天鵝事件。毫無疑問,它是一隻巨大無比的黑天鵝,他的橫空出世徹底打亂了美國戰後内政與外交的秩序。内政方面就不多說了,衹需要指出,去年,他輸了選舉不肯認輸,并且發動了暴力政變,雖然沒有得逞,可是直到今天仍然餘波蕩漾。近期的報導說,他可能於最近宣佈參加2024年的總統選舉。可見,他的破壞性遠遠沒有消散。

      在外交方面,我們熟知,他退出了:TTP,伊朗禁核協議,巴黎氣候公約,世界衛生組織等。如果不是被强大的建制派擋住,他甚至想退出北約。他指控其他國家都在占美國的便宜,然後用國家安全爲藉口,向全世界許多國家,不管是盟友還是貿易夥伴,增加關稅。2018年3月起,對中國發動的一輪又一輪的貿易戰,對美國的通脹作出不小的貢獻。總之,此人的不按牌理出牌增加了拜登上任之後的諸多困難。

      中國的一句老話: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用來形容特朗普,可能太重了一點,可是對美國而言,他絕對是一個壞消息(bad news)。他把他在商場上慣用的仗勢欺人的手段應用到外交關係上,引起了全世界的不滿,大大削弱了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國普遍抱有的好感。就在全世界都在懷疑,美國選民怎麽會選出這麽一個不靠譜的人的時候,新冠病毒——第二隻黑天鵝——陡然降臨。這隻黑天鵝的威力,加上特朗普的不作爲,對美國,以至於對G7中的另外6國,都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黑天鵝事件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們會跟正在運行的社會發生逆勢互動,考驗社會處理黑天鵝事件的能力。就以新冠來説,它最初的最大受害者應當是中國。可是,中國的集體主義雖然有這個和那個缺點,但是它發揮全民總動員的能力卻是舉世無匹的。中國在兩個月的時間就控制了新冠,是經濟受到最輕打擊的大國。新冠卻精準地攻擊了西方自由主義的弱點,那就是老百姓各行其是,不肯爲集體利益做出犧牲。令我們感到奇葩的是,歐美各國都有反對戴口罩的示威游行,甚至出現暴力行動。這當然是對自由觀念的扭曲,然而,加上特朗普的不作爲和傳播假信息,新冠給予G7國家沉重的打擊。

      2019年,澤連斯基,一名電視喜劇演員,就像特朗普一樣,沒有任何行政經驗,當選爲烏克蘭總統。當時,他衹能算是微不足道的黑天鵝,但是,誰又能想到,在2022年,他成爲扭轉世界大趨勢的,影響力可能還超過特朗普的黑天鵝呢?

      俄烏戰爭打了四個多月之後,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澤連斯基的威力了。他決心加入北約,拒絕中立,不但把整個烏克蘭搞到生靈塗炭,哀鴻遍野,并且使G7,歐盟和北約的歐洲國家都飽受其害。根據最新公佈的資料,G7發達國家受到能源短缺和通膨的影響,物價高漲,經濟都在衰退,赤字不斷增加,日幣英鎊歐元狂貶。德國,歐洲的最大出口國和經濟體,出現了30年來首次的貿易赤字。反過來,俄羅斯卻賺的盆滿鉢滿,第一季度的順差高達530億美元。中國也跟著猛賺。要知道,俄烏戰爭頂多才打到一半,後面還有更大的的演變空間。

      安倍和約翰遜的下場具有極大的指示性意義,它們似乎告訴我們,歐美諸國幾百年的舒適日子可能正在向另一個方向轉變。



​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y 2023
    April 2023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