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中國空軍運20大型運輸機鯤鵬展翅

5/14/2022

0 評論

 
 成吉鹿
                 
二十一世紀初,國產小型載重20噸的運輸機運-8及運-9是中國空軍空中運輸的主力,我國以往的中型運輸機是從俄羅斯進口的20多架載重52噸伊留申IL-76,在訓練演習及搶險救災任務中頻繁使用,倍感我國遠程運輸力量的不足。因此中國空軍迫切需要具有負重致遠能力的大型運輸機。

【研製經過】

2007年,中國啟動了載重66噸的運20大型運輸機工程,代號鯤鵬,全部的設計,研發、製造,主要在陝西的西安飛機工業集團進行。 2013年運20首次飛行測試成功。 2015年研製及試飛全部完成,2016年正式服役,接替伊留申IL-76。目前已有40架運20服役,加上正在生產線上的,估計很快可以達到70架。

【引擎優化】

4具引擎的運20最初使用俄製的 D-30KP-2發動機,推力12.5噸。一度使用仿照 D-30KP-2改良型的國產渦扇-18發動機,推力13.2噸。2021年起逐步換裝國產渦扇20發動機,推力16噸,重量更輕。

【執行任務】

2019年10月,運20出現在建國70週年閱兵的空中輸機梯隊。

2020年1月,運20機群運載大量的醫療人員及物資,飛抵新冠疫情爆發的武漢,支援抗疫,是首度大規模投入實際使用。

2020年期間,中國派出運20機群向巴基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柬埔寨、菲律賓、越南、寮國等國家運送抗疫物資,並多次承擔赴俄羅斯軍事運輸任務。

2020年9月,一架運20從南韓仁川國際機場起飛,將117位韓戰中陣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士兵遺骸運返中國。

2021年2月,一架運20從北京將國藥集團生產的60萬劑新冠病毒疫苗運送至柬埔寨金邊國際機場,緊急援救柬埔寨。

2022年1月,南太平洋東加王國海底火山爆發造成災害,兩架運20從廣州起飛,飛往東加王國救援。東加王國距離廣州 10,564公里,運20機隊分別在印尼,新幾內亞及斐濟加油。

2022年4月,三批各6架運20從西安起飛,向塞爾維亞交付其購買的紅旗22 FK-3 防空導彈。塞爾維亞距離西安  6,841 公里 ,運20機隊飛越中亞國家,在土耳其降落加油,再飛越保加利亞,到達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

【西方緊張】

中國建立了戰略運輸機部隊,具備了遠程軍力的投送能力,與美國俄羅斯三強並立。最近運20機隊跨國飛行,尤其引起美國及北約的緊張。真是雄鷹展翅嚇壞鬼魅。

兩架運20飛往東加王國之後,中國和附近的所羅門群島兩國又簽署了安全協定。距離東加王國2000公里的澳洲立即出面譴責中國把軍事力量伸進南太平洋,危脅澳洲的安全。距離東加王國10000公里的美國立即出面召開南太平洋島國峰會,並將在所羅門群島設立大使館。

32架次運20飛往塞爾維亞之後,美國及北約都譴責塞爾維亞購買中國的武器,譴責土耳其協助中國軍機落地加油,譴責保加利亞對中國軍機開放領空,危脅歐洲的安全。

【空軍強國】
​

中國的殲20是世界頂級的五代戰鬥機,足以對抗美國的F22。運20是世界數一數二的戰略運輸機,媲美美國的C17。轟20戰略轟炸機將在2022年首飛,足以對抗美國的B2。直20在2019年已經服役,媲美美國的黑鷹直升機,用於突擊,運輸以及後勤支援的任務。中國在戰鬥,運輸,轟炸,低空的空中武力已達到世界大國應有的強度。

尤其是運20戰略運輸機,跨國越洲的機群編組飛行,遠地的氣象掌握,以及軍機飛越多國領空的外交能力,都展現了完美有力的大國風采,怎不令人振奮。



0 評論

茶壺風暴看法國大選

5/14/2022

0 評論

 
盛嘉麟
                        
 法國自17世紀以來其思想文化科學曾經引領世界,孟德斯鸠的三權分立,伏爾泰的自由平等,盧梭的社會契約,以及巴斯德的細菌論述,笛卡爾的解析幾何等等,對世界大有貢獻,法國人引以為傲。

1812年拿破崙一世發動法俄戰爭,圍攻莫斯科,幾乎征服了整個歐洲。帝國全盛時期,海外领土包括亞洲的中南半島,廣袤的法屬西非洲,法屬赤道非洲,以及今天的非洲南部的不少國家。今天仍然保有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以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諸多岛嶼。

【文化墮落國力衰退】

二戰開始後法國在六週內即被徳國征服,對盟軍的勝利幾無貢獻,但是戰後法國取得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名不符實。

1954年越南奠邊府一戰 ,法國奠邊府指揮官卡斯特里將軍投降。1956年英法两国對埃及發動蘇伊士運河戰爭,因美國干預而失敗。自此,大英的帝國隕落,法蘭西的帝國不再,都淪為中等國家。

近半世紀,法國對於北非中東來的移民非常歧視,國內的穆斯林移民多次抗暴,引起社會動盪的暴亂。法國巴黎查理周刊因經常諷刺伊斯蘭教創始人真主穆罕默德,2015年遭報復襲擊,20人死亡。限制穆斯林女性在大街不能穿黑袍,在海灘必須穿比基尼。

【落魄王孫不改傲慢】

我們歷史課本上尊稱的列強英法徳意諸國,淪為中等國家之後,1993年懷著歐羅巴帝國的夢想,共創歐盟,在世界上以強國自居,以道德自許,歐洲領袖及議員叫囂自由民主人權,落魄王孫不改傲慢,其實只是跟隨美國狐假虎威。

歐盟內部是一個組織鬆散、西歐東歐南歐矛盾相向、種族歧視、經濟參差、財政混亂、軍事散漫的組織,處於類似中國的戰國時代的前期,和統一中國的大秦帝國相比,相差甚遠,而且是白日夢。

【法國大選茶壺風暴】

雖然法國是歐盟裡最讓美國頭痛的國家,但是實際上法國的國力撼動不了美國的歐洲戰略。所謂的法國總統大選只是歐洲的幾把茶壺中的法蘭西茶壺裡的風暴。因歷史光環而承襲了的列強之名,今雖已黯淡,大選一事仍被熱烈討論,其實茶壺裡的風暴根本影響不了世界大勢,大國搏奕。

馬克宏是法國政壇兩個極端政黨,梅郎雄領導的極左翼「法國不屈服」,以及勒龐領導的極右翼「國民聯盟」中間的中左及中右的中間力量。這次大選的第一輪投票,三位候選人囊刮了超過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選票。馬克龍得票27.8%,勒龐得票23.1%,兩人進入第二輪對決,得票22%的梅郎雄被淘汰。目前第二輪對決的民調是馬克龍56%,勒龐44%。

【自由主義的馬克宏】

2012年馬克宏是奧朗德前總統領導的社會黨政府的閣員,2016年他成立了「共和國前進」政黨,並且在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中勝出。馬克宏是沒有一貫立場的靈巧政客,一邊指責中國在新疆種族滅絕,叫囂制裁俄羅斯,一邊奔走於巴黎莫斯科之間調停俄烏戰爭,典型的只記得帝國的偉大,忘記了現在的份量。

【國家主義的勒龐】
​

2011年瑪麗娜.勒朋 Marine Le Pen 從父親手中繼任了極右翼的「國民聯盟」的主席,持反美國,反移民,反歐盟,反北約,親俄羅斯,溫和對待中國的主張,這次因能急民之所急,強調經濟民生之苦,才爭取較高的初選票,得票23%,距離馬克宏的27%不遠。進入二次對決仍然以41.5%敗给馬克宏,但是比起2017年大選勒龐的33.9%大有進步,法國的極右翼勢力的崛起不可小覷。

勒龐的口號是恢復法蘭西的榮光,獲得右翼民眾的支持,可以說又是一個要恢復奧圖曼帝國的榮光的土耳其的總統埃爾多安。但是現今的強國條件,要同時維持在 軍事,經濟,商貿,工業,科技,太空,醫療,體育,文化...諸多領域的強勢,必須具備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幾億的人口,廣泛豐富的資源,才能參與強國搏奕,法國幾無機會。

馬克宏已經當選連任,其實無論馬克宏或勒龐當選,都是茶壺裡的風波,只會影響些許歐盟及北約的情勢,但對於世界大局影響有限。


​

0 評論

​俄烏交戰   誰是贏家

5/14/2022

2 評論

 
范湘濤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的「特別軍事行動」,己經持續了兩個多月,仍然沒有停火的跡象;很多政治評論家認為這次俄烏交戰最大的贏家是美國,這種觀點在短時間 內是對的,但往更長的時間去推測卻不一定,筆者認為美國“小時候胖不是胖”(麻將術語),結果可能遠遠超過大家的想像。

    美國是目前俄烏衝突的贏家,是因為它利用烏克蘭為代理人戰爭,挑動了歐洲小弟們對俄羅斯的恐懼神經,再利用其本身的強大實力,表示願意為小弟們提供保護傘,威脅利誘之下,以“西方價值觀”為口號,完美的構成了對俄“統一戰線”。美國利用代理人戰爭,“死道友不死貧道”,避免了國內反戰抗議浪潮。美國利用本身的信息優勢,提供烏克蘭軍事情報,造成“俄羅斯”號旗艦被烏克蘭飛彈炮轟沈沒,一架俄羅斯最新型戰機也被擊毁。美國利用西方在輿論上的絕對優勢,發動對俄羅斯的新聞戰,如蛇島幾十名烏克蘭守軍英勇戰亡的消息(結果俄方曬出他們的投降照片),俄羅斯艦五百多人被炸死的新聞(結果俄方曬出他們受勳轉業的照片),“不恰”俄軍屠殺平民事件的新聞特輯(結果西方媒體自己曬出一位漂亮妹妹,自己以為是作公益活動在其中扮演死人,而今復活的笑話);總之,不管你信還是不信這類新聞,美國在鼓舞烏軍士氣和搶佔道德制高點上都得到了不錯的效果。歐洲眾小弟們在美國老大哥慫恿下,大量購買援烏的武器,讓美國軍工業大發戰爭財;由於戰局動盪的影響,大量美元從歐洲回流美國,為美國經濟注入了一股活力⋯。

    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引起美歐四十多國的圍剿,發動五次制裁,一次比一次兇狠,想要把俄羅斯往死裏打,但沒想到的是俄羅斯“老神在在”,兵來將擋 ,水來土掩,借力打力,見招拆招,原來俄羅斯對於這些制裁把戲已經早有防範準備,俄羅斯早己利用自己本身在糧食,能源,軍工的巨大優勢,將自己建成了一座“末日堡壘”,根本不害怕制裁,反倒是它對制裁作出的反制裁卻讓美國的那些歐洲小兄弟叫苦連天。俄羅斯供應歐洲約40%天然氣,30%石油,三分之一的糧食,可以說是歐洲的“衣食父母”,如今歐洲卻要響應美國號召去制裁俄羅斯是不是有點“豈有此理”?

    俄軍佔領馬里烏波爾之後,外長拉夫羅夫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除了要在烏克蘭去納粹化,保持其中立,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獨立以及克里米亞歸俄之外,另外一個最大目標是要終結美國獨霸的終極世界,透露出俄羅斯為了改造世界新秩序“揭竿而起”的決心,擺明就是要“革美國的命”;由拉夫羅夫在發布會上那種意氣風發的姿態可以看出“北極熊”要和西方玩真的,俄羅斯人也活用了中國人那句老話“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所以筆者認為這次的「特別軍事活動」,笑到最後的可能是俄羅斯,它們將會是最大的贏家:
​
  1,普京只派20萬名二流部隊,消耗一些陳舊的庫存軍備,便輕易的控制了烏東和烏南;烏克蘭有歐洲第二大的天然氣蘊藏量,全部在烏東,有歐洲第三大的煤礦出產量九成也都在烏東。天然氣+煤礦的總價值+烏東的重工業價值,遠遠大於這次戰爭的花費,怎麼算俄羅斯都穩賺不賠。

  2,歐洲嚴重依賴俄羅斯的能源和糧食供應,對俄羅斯制裁無疑是“自作孽不可活”;歐盟主席馮德萊恩苦苦哀求普京放行黑海運糧船(理由是:晚了會造成歐洲飢餓的人道危機),德奧義暗地裏使用盧布購買天然氣,現在連美國的“鐵哥兒們”英吉利都忍不住了,公開宣示從五月起也將用盧布購買天然氣。歐美對俄羅斯的五輪制裁,仍然有效的制裁可能只剩下禁止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了;其它全部破產,看官們,你們說可笑不?「特別軍事行動」引發能源價格高漲,正是俄羅斯夢寐以求的事,每天出售能源的額外收入比戰場上的開銷大得多,歐羅巴的胳膊終究是抵擋不住俄羅斯的大腿,這埸「特別行動」拖得越久誰越倒霉,由前文已經看出了分曉。

 3,從匈牙利,賽爾維亞等國親俄總統候選人勝出,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最近的選舉中險些兒“陰溝裏翻船”,德國法蘭克福數千人在歌劇院前廣場高揮俄羅斯國旗,大聲高唱俄羅斯國歌⋯,都可以看出歐洲大勢所趨的端倪;當歐洲小弟們緊隨美國老大的好處縮水到了生死紅線之下時,可能都會對美國反水,美國不能不警惕,早一點收回對俄羅斯的制裁令,早一點命令烏克蘭傀壘接受俄羅斯的停戰協議,才不會重蹈覆轍,再次遭到阿富汗式撤退的那種羞辱。

 4,俄羅斯以5000盧布兌換每克黃金掛鈎,徹底打破了美元霸權,美國失去了美元霸權就像一位勇士失去了其左膀右臂,命雖然沒有被俄羅斯革掉,但要再次以自己武功去一統武林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世界秩序從“終極”演變成“多極”的時代已經是指日可待了。

    兩千多年前,孫子說過:「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筆者非常佩服中國大陸領導人在用兵方面的謹慎態度,沒有利用這次俄烏交戰之際對臺灣發動閃電一擊,因為他們知道,多極世界終將來臨,美國要管世界吃喝拉撒的大小事,也會越來越力不從心了,與其早幾年武統,傷害同胞感情,還不如等晚幾年,利用本身那一“極”的影響力,到時候水到渠成,以“不戰而屈人之兵”和統臺灣,豈不是更加美妙,更加洋洋喜氣⋯⋯。





2 評論

俄烏戰爭的教訓

5/7/2022

2 評論

 
吳章銓

      俄烏戰爭是冷戰後牽動國家最多的最大戰爭,打了兩個多月,俄國不能迅速攻下基輔和幾個主要城市,消滅烏克蘭的軍隊和抵抗意志,改變戰略,將搶奪和鞏固烏克蘭東部和東南角的領土,將來據為己有,同時以長距離的飛機飛彈轟擊城市,企圖摧毀民生而挫折烏克蘭的鬥志,也牽制烏克蘭的軍力。俄國軍力和軍備龐大,足以不斷增援,保持主動攻擊。烏克蘭依靠全民抵抗的精神和西方的武器彈藥支持,以本土游擊戰術使俄國陷入難以全勝的泥淖,有能力長期抗戰。雙方進行了五次會談,沒有一方能強迫對方接受己方的條件。目前戰勢和前景都不明朗,但是旁觀者已經可以從這兩個多月的戰事中汲取若干重要的教訓。

      第一:用武力征服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武力不可能完成征服。歷史證明,現代民族主義是不可征服的。大量殺傷和毀滅不可能挫敗弱者一方的民族主義精神和戰鬥意志。我們中國的抗戰就是最好的證明。二戰後幾次大國強權對弱小者的軍事攻擊也都不能成功。那些小國得到外國支援,堅韌不屈。戰爭擴日持久,大國計窮,只好退出。蘇聯和美國先後入侵阿富汗,結果都鎩羽而歸。其他戰例的結果類同。無論帝國主義時代的船堅砲利和物質文明,或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或自由民主的普世價值,在全世界各民族普遍覺醒的時代,都不能發揮我武威揚的作用了。民族主義鼓舞人們為爭取獨立自主,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不計犧牲,拼死抵抗,是不可戰勝的力量。今天,已經不再有可以征服的弱小國家了。俄國依循傳統的軍事征服手段入侵烏克蘭,顯然犯了時代性的錯誤。

      許多國家內也出現不同民族的獨立訴求。發生許多內戰,有的持續十幾年幾十年無法解決,是非對錯無從公正判斷。即使先進國家也難免。曾經輝煌的大英帝國的本土三島中竟出現蘇格蘭獨立運動。倫敦不敢用武力解決,避免自相殘殺而加深民族內部的仇恨。至今得以避免分裂,顯示其政治制度和國民比較成熟。俄羅斯聲稱烏克蘭是他的一部份,有權去打他。但是那種父母可以打自己小孩的思想也是過時了。今天所有國家的法律都不允許父母打小孩。

      第二:孫子說,“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在這次俄烏之戰中得到實踐。歐美都節制,不直接以武力對抗武力,避免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轉而採取經濟制裁和提供武器彈藥的方式協助烏克蘭抗俄。看來確有助於阻止俄國獲得勝利。

      想要不戰而屈人之兵,必須有謀。在今日複雜國際關係中,就是在國際上建立朋友多,敵人少的格局。美國拜登上任後就大力恢復被前任特朗普所撕裂的各方盟友關係,主要是加強與歐盟和北約的合作,那正符合歐洲國家的期望。美歐集團形成對俄羅斯的絕對優勢,足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俄羅斯方面,原來蘇聯和東歐集團內的各國,仍對俄羅斯深具戒心,紛紛投向歐盟和北約,以求自保。不是北約東擴,而是東歐西靠。不僅政府西靠,民眾也“用腳投票”,向西移民和發展。這次最積極支持烏克蘭的便是原來東歐集團的成員,他們恐懼烏克蘭如果不守,隨後就輪到他們。他們成為協助烏克蘭的前鋒。相形之下,俄羅斯只有白俄羅斯一個盟國。中國雖然在普金參加冬奧後更表現親俄作為回報,同意普金採取特殊軍事行動,但是考慮到不能切割與全球的經貿關係,援俄有顧忌。

      為積極鞏固朋友群,美國總統頻頻與各國元首通話,國務卿更僕僕風塵,到處訪問。都是謀而後動的。中國顯然也漸漸注意到這個訣竅。習近平忽然與英國首相,南非總統、柬埔寨總理以及還沒有上任的韓國統統當選人尹錫悅通話。外交部長王毅緊接出席在巴基斯坦的伊斯蘭合作組織外長理事會之後,立刻去訪問阿富汗和印度。是同一思路。

      雙方努力的下一步,可能是轉向聯合國去爭取大多數國家的支持,以取得最佳的和平協議。那就必須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即尊重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這個立場能夠爭取最多的信任和最多的朋友。

      第三個教訓是:建立經濟貿易密切關係,是建立國際友誼的要素。經貿不僅是政府間的關係,更是民間經濟一體化和民間人際關係的紐帶。在全球性產業鏈,供應鏈,大規模集體合作的時代,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完全自給自足。大自飛機、汽車、互聯網產業,小至衣服、玩具,全是多種甚至千百種的專利設計、部件生產的合作成果。正如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產生所有的科學家、發明家、企業家;也沒有任何國家可能擁有一切必要的資源,所有的經濟、科技、文化、軍事產能。因此各國都必須大量與其他國家密切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害與共。擁有與世界上最多密切友好關係的國家,便擁有優越的實力,才是上上策。俄羅斯地大物博,是世界上唯一敢稱自給自足的國家,不怕經貿制裁,還擁有兩洋一極的戰略優勢,游刃有餘,所以敢於用兵,然而正是因此犯了最大的戰略錯誤。

      以任何脫鉤分化的手段,製造我方自給自足的陣營,也是損人不利己的“戰略”。

      在經濟方面應汲取的相關教訓是:不可輕易使用經濟制裁。經濟制裁和軍事攻擊都是廝殺的利器,能夠傷人也會傷己。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公式同樣適用於經濟領域。經濟來往是建立利害一體關係的基礎,利人利己。一旦制裁 ,便適得其反,不僅傷害敵人,也傷害自己,傷害友邦,還傷害其他國家,擴大負面效應。必須特別慎重。

      經濟制裁往往打擊不了敵方政府,卻傷害對方的無辜老百姓,失去最寶貴的民間友誼。美國特朗普時期,對外隨便進行經濟制裁,尤其以中國為第一敵手,結果傷害美國自身的經濟,把本來密切的經濟夥伴推為敵人,形成對美國的長期性傷害,非常不智。中國誤學美國而對澳大利亞經濟制裁,也是不智。起因於澳大利亞主張調查新冠病毒的起源,這本來是科學調查,無關政治,理應坦然贊成,歡迎參與調查。但中國小題大做,對澳洲大舉制裁,禁止進口煤等重要商品,結果反而使中國市場產生重大失調,損失慘重。更促使本來關係良好的澳洲感到有安全問題,響應美國的號召,成立四方安全對話,儼然是亞太北約的雛形。

     華人談華人的議題,從以上三點出發,引申出幾點聯想。

     1, 中俄中美關係。由於歷史、地理和經濟原因,中國絕不能與俄國交惡。俄國對中國是重大軍事與戰略威脅,但中國依賴俄國的武器、能源、資源、糧食、以及需要租用俄國遠東區的耕地種糧,必須謹慎保持中俄友好關係。但又不可過於偏靠俄國,與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關係惡化,其後果是中國不堪承受的。中國不能失去全球化提供的資源、技術、產業鏈與市場。中國還必須與美國和全世界合作,處理人類共同面對的重大挑戰,如氣候變化、地球生態惡化和資源消耗、病毒防治等等。中國在這些自然災害中是受災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與“西方”維持友好關係應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美-歐和俄/蘇/俄的爭鬥有幾百年的歷史,與中國無關,中國不必加入任何一方,有害無益。中國宜在美、俄兩頭之間保持中立,與雙方都合作,不但符合中美俄三方的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國的期望和全球利益。

     2.  中國要爭取朋友,最重要的當然是東南亞國家。中國不可學俄國:周邊國家都怕他、防他,個個想方設法去靠歐美以自衛;俄國失去朋友。也不可學美國過去的“門羅主義”:直到今天中南美還有國家餘恨猶存,抵死也要反美。俄、美給自己製造了敵人,那都是前車之鑑。中國對東南亞國家不可有任何霸凌、欺凌的言論和行為,更不可炫耀武力。甚至應當吃點虧而贏得東南亞各國的友誼,讓他們深信“友中”絕不吃虧。中國必須自我約束,不可趾高氣揚,氣勢凌人。在實際來往中,官民都不宜處處斤斤計較,佔便宜,因小失大。在最關鍵的南海問題上,應尊重其他沿海國同樣擁有歷史和經濟的傳統權利。最好開誠佈公,開放南海島礁,與沿海各國交換共用共享,中國即使在一對一的交換中提供的較多,所得的較少,但總的結果不會有什麼損失,而贏得的友誼無價。在友誼的護衛中獲得安全。

      對於其他周邊較小的國家,中國應該採取“以大事小” 的國策:不必要求平等互利,不妨多讓利而換取友誼和經貿一體關係。英國曾有外交名言: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中國傳統的交友原則則是重義不重利。歐洲重利,戰爭特別頻繁;然而現在也成熟了,追求合作。追求重義的國際關係,能獲得較高的安全。

      3. 有的評論者把烏克蘭和台海兩個問題相提並論,因為中、俄是同一個制度,也都要以武力去完成的偉業。因此兩者有可比性。在台海兩岸關係中,大陸一直宣稱台灣要搞台獨,鼓動對台灣的仇恨,不斷加深文攻武嚇,強調最後必然是殺戮式的武統。年復一年,結果反而使得台灣人感到大陸對台灣毫無親情,殺氣騰騰。台灣對大陸感到恐懼,但不會因此而投降,而是要找外國撐腰。由於台灣在亞太戰略位置上的重要性,外力已經是不請自來;和烏克蘭情況一樣。相對於台獨大後台的日本對台灣之做足軟功夫,大陸恰恰是加勁把台灣更推給日本。大陸明顯失策。必須改弦更張,以同胞手足的友愛和寬容精神,爭取台灣同胞的向心力,才有統一前途。

      結論:武力不能解決問題,經濟制裁也不能解決問題,確保安全與自衛的上策是多交朋友,少樹敵人。在全球化人際來往越來越頻繁的今天,最重要的自處和處人之道,是在國際上和在國內,都寬容接納多元化,尊重他人的人格、思想、權利和利益。共存共贏。有容乃大。天時地利不如人和。有人和才有和平,才有安全。

吳章銓,聯合國退休人員,是最早注意釣魚台群島問題的老保釣成員之一

2 評論

陳立家先生和他的遺作《陳立家口述風雲往事》

5/7/2022

1 評論

 
周大偉 (學者、作家)​
 
2022年4月3日,收到陳立家先生的妹妹陳慶年博士發給我的電子郵件,信中說:家兄立家不幸于4月1日在美国洛杉磯因病去世,享年83岁。
 
驚悉此唁文,我深感愴痛。
 
陳立家,美籍華人,祖籍浙江天台,國民革命軍抗日名將陳克非之次子。早年畢業于臺灣大學電機系和美國堪薩斯大學電機系,獲電氣工程碩士、博士學位。曾經在美國AT&T和IBM公司擔任工程師。1979年初,應試成為中國領導人鄧小平訪美期間的美國國務院特聘譯員。隨後加入企業家哈默博士的美國西方石油公司,擔任該公司副總裁一職至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直接參與中外合資企業在山西平朔露天煤礦的投資開發專案。後來,他在祖國投資興辦大連萬事通電信電纜公司、華美水產公司和亞美利達釀酒公司;在故鄉浙江天台創辦製藥公司。退休後與家人居住在美國加州洛杉磯市。
 
我和陳立家先生的相識,缘自陳先生的一部私人口述史的寫作。
 
兩年多前的2019年12月中旬,我受北京大學出版社的委託,專門從三藩市灣區飛赴洛杉磯市拜會陳立家先生。在陳立家老師的家中,我們一起連續做了四天的口述史訪談,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兩個半小時時間,訪談內容主要以錄音的方式保存,部分內容亦有視頻錄影。陳先生當時已經是個坐在輪椅上的病人,但他依然精神矍鑠、興致勃勃地完成了口述訪談。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當時的場景仿佛就在昨天。 

Picture
​每當我在寫作和閱讀這本口述史的書稿的時候,兩年前在洛杉磯和陳立家先生夫婦一起共同暢談的情景就會不由自主地浮現在自己的腦海裡。立家先生的從容淡定、儒雅隨和,立家夫人孟博士的賢淑優雅、細緻入微,我們的合作從頭到尾都是那麼順暢自然、恰到好處,實在令人難以忘懷。如果不是這個令人討厭的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肆虐不止,我應該一定還有機會和立家老師夫婦在洛杉磯相聚暢談。
​
Picture
​2020年下旬,《陳立家口述風雲往事》一書完成初稿。2021年上旬經由北京大學出版社編輯排版後交付有關部門審閱。大陸的出版界目前規矩繁瑣,目前仍在等待出版審批。
 
這兩年的時間裡,我和立家先生通過微信語音方式敘談多次,我們不斷就書中的若干細節反復討論。我深知立家老師身體虛弱,不想過多去打擾他。每遇到書中的疑點,我儘量去查找歷史資料或找相關當事人核實。例如,《鄧小平年譜》、《李鵬電力工業日記》、《高楊文回憶錄》、《哈默傳記》等都是必備的參考書籍。
Picture
​我和北京大學出版社的朋友一直心懷著一個實實在在的願望 —— 希望陳先生能夠在生前看到這本書的付梓出版。一直以為,陳先生患的是一種慢性病,根治很難,但治療時間或許會拖延很久。然而,我們一直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沒想到立家先生就這樣突然與我們永別。此時此刻,同樣是遠隔千山萬水,卻彼此已經陰陽兩隔,實在令人扼腕歎息。立家老師生前沒有見到這本書付梓問世,實在太遺憾了。
 
陳立家先生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和見證人。《陳立家口述風雲往事》這本書的內容,涉及到上世紀80年代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初期發生的那些激動人心的往事。其中出場主要人物有鄧小平、卡特、雷根、康世恩、哈默、高楊文、福布斯、陳逸飛等。中美關係、外商投資、高層互動、商場博弈、文化交流與碰撞 ……,其中很多細節都是陳立家先生自身的獨家視角和感受,內容精彩紛呈,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
 
Picture
​我個人認為,此書中最精彩的是如下幾個篇章:
第五章         我的所見所聞 —— 鄧小平訪問美國的九天
第八章         鄧小平在北京與哈默董事長的六次會見
第九章         中美合作開發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礦的來龍去脈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立家先生已經為自己丰富多彩的人生經歷留下了詳實的口述記錄。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珍貴,完全可以給後人帶來很多有益的啟示。接下來我們一定會盡最大努力,不會辜負陳立家老師生前的遺願,爭取讓這本書早日付梓問世。
 
陳立家先生千古!
 
附:《陳立家口述風雲往事》目录(口述:陳立家;執筆编撰:周大偉)
 
第一章            我的父親陳克非將軍
第二章            從臺灣到美國
第三章            在美國參加“保釣運動”
第四章            成為鄧小平訪美期間的美國國務院特聘翻譯
第五章            我的所見所聞 —— 鄧小平訪問美國的九天
第六章            在美國接待康世恩副總理和其他中國高級代表團
第七章            哈默博士其人和他的第一次中國之行
第八章            鄧小平在北京與哈默的六次會面
第九章            中美合作開發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礦的來龍去脈
第十章            福布斯先生在中國騎摩托車、放熱氣球的故事
第十一章        哈默的藝術品收藏和中國畫家陳逸飛的畫作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周大偉
2022年4月13日於北京 
1 評論
<<上一步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