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懷念那些工程師治國的日子

5/30/2020

0 Comments

 
萬岳乘
 
馬英九-法律系,陳水扁-法律系,蔡英文-法律系,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法律系;國發會主委陳美伶-法律系。
我不是對法律系有什麼意見,只是懷念那些工程師治國的日子。
 
中華民國來台灣,曾經有段非常輝煌、由工程師治國的時代。
 
什麼是工程師呢?務實、對症下藥和講究效率,有過實務下鄉,也知道人間煙火。這很重要。
 
前總統嚴家淦,聖約翰大學理化學系畢業,到鐵路局上班,現在被尊稱「新台幣之父」,當時民生凋敝、萬事俱頹,用新台幣支付,金穩稅改,是何等的貢獻!
 
比起彭淮南畢業後一路從央行專員平步青雲到 14A總裁,嚴家淦應該得幾 A?
 
細數早期幾位財經和經濟首長,尹仲容畢業於上海南洋大學(後來的交通大學)電氣機械系,1954 年擔任經濟部長,終生相信自由貿易,任內扶植私人企業,生活卻要人接濟,據說死後還要張羅喪葬費。
 
民國 47 年的經濟部長楊繼曾,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師畢業,回國投身政府軍工部門。在抗戰時期,他在後方建立的國防重工業基地,對打敗日本鬼子起了關鍵作用。
 
這是我們的偉大的經濟部長幹的,楊繼曾到晚年還做汽車、擔任工程師學會理事長。楊繼曾還有一個發明「科學養豬系統」,把豬糞和尿導入系統,灌溉到種在豬舍旁邊的甘蔗田,使得台灣甘蔗又長又甜,就是後來的台糖。
 
接任楊繼曾的經濟部長是李國鼎,畢業於中央大學物理系,到英國劍橋大學做低溫超導的研究。李國鼎到台灣後先造船,後來創立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被稱為「科技教父。」
 
這段歷史大家應該熟悉,所謂的「台灣經驗」其實是「李國鼎經驗」,他退休後以 K. T. Lee 名義設立的講座不知多少,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可見他「化腐朽為神奇」的名聲之遠播,在還沒有 Line 和爆料公社的時代,卻已世人皆知。
 
念科學工程的好處是凡事要搞清楚,要追根究柢,李國鼎創立的「外貿協會」,把政府定位在在替企業服務,有企業才有飯吃,他早就提出企業是國家發展的主軸。
 
所以你現在在信義路看到的台北世貿中心,包括展覽大樓、國際貿易大樓、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及台北君悅大飯店 4 個部分,那種大氣魄的量體,直到 30 年後還是台灣最驕傲的建築,不知要感到榮幸,還是悲傷。
 
2001 年李國鼎逝世後,記者訪問他兒子李永昌對父親的記憶,他只記得:「家裡很窮」。
 
早期理工人當官的下場都是:生活清貧,身後無幾。
 
李國鼎之後的經濟部長陶聲洋,上海聖約翰大學土木工程系、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機械工程畢業,可惜接任不久即癌症過世。
 
再來就是孫運璿,念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後就去搞電廠,參加南京湘潭湘江電廠建設,抗戰期到湖南參與興建湘潭電廠,再跑到西寧蓋了青海第一座電廠。
 
抗戰後的故事大家比較熟,台灣電力在幾波大轟炸後幾乎全廢,一片漆黑,當時沒有 call-in 節目,他就帶著一些技師和學生,幸好,當時也沒有性好毆人的里民和里長,所以技術條件雖然克難,但還是逐步走完台灣,完成復電使命,幸好,當時也沒有善於押人的立委。
 
也幸好,我要諷刺地說,幸好當時沒有地方民代、環保團體、文學家、雜誌專欄作者和自然生態作家,他才能搶先蓋完日月潭發電所、烏來發電所、立霧發電所、德基水庫,
 
使 40 年前台灣就有了 99.7% 的發電率,老太太平安過馬路、陳水扁有光讀書;也幸好,他趕在鄉民文化發達之前,搶先搞十大建設,成立工業技術研究院,你才會聽過什麼張忠謀、曹興誠、蔡明介等人,如果你曾經隱約聽過什麼台灣經濟奇蹟或亞洲四小龍的傳說。沒關係,忘了也沒關係。
 
幸好有這些「搶先」,現在才有老本可以蝕。
 
講到孫運璿不能不提費驊,當時他擔任行政院祕書長,某天在南陽街的小欣欣豆漿,邀來他的同學電信總局局長方賢齊、美國 RCA 研究所所長潘文淵,和孫運璿,討論半導體(積體電路)作為台灣未來發展的目標。
 
費驊什麼出生?民國 23 年交通大學土木系畢業,25 年畢業於美國康乃爾大學,是土木工程碩士,在大陸造路造橋出生。
 
而接費驊當行政院秘書長的張繼正,德國賜城大學土木系、美國康乃爾大學土木工程系博士,後來也當了財政部長。
 
繼任孫運璿的經濟部長是清華大學化學系畢業的張世光,可見當時總統和行政院長頭腦仍然清晰。
 
張世光後來就是趙耀東,武漢大學(北洋學院)機械系,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碩士,大家都知道他叫趙鐵頭,理工人剛正個性。
 
現在滿街的麥當勞,就是他在當經濟部長時開放的,不畏朝野反對的聲勢浩大,他看重的是國際企業最新的管理和行銷技術,後來影響台灣甚深。
 
趙耀東是個帶頭衝鋒的人,甚至不斷打擊蔣經國,拒絕他的指示,反對援助瀕臨倒閉的企業,他可不怕蔣經國,因為是蔣經國求他回來辦鋼鐵廠的,但中鋼最後的成功、短短幾年成為全世界生產力最高的鋼鐵廠,即是因為趙耀東堅持要有「中鋼公司特別管理辦法」,要求人事權自主、會計權自主、採購權自主,你再比較一下現在政客和民代,在跟國營企業生吞活剝要錢的嘴臉。
 
我想,趙耀東少年時父親跟他說的一句話很重要,這句話後來也幫助了整個台灣,他父親告訴他:「什麼科系都可以唸,就是不要唸政治」。
 
感謝趙耀東的爸爸。
 
這句話每個家庭應該當作傳家之寶。
 
後來徐立德,唸政治的,蕭萬長,外交系畢業的,宗才怡等等,乃至經建會錢復唸政治的,到馬英九這些搞政治、法律的世代崛起,我說,對人才的思維的改變,國運改變了,人運也跟著變了。
 
如同現在都交給文組的去發想電力,發想工業政策,發想科技金融,但我可沒有批評的意思。
 
並沒有不喜歡現在的日子,但蠻懷念那個些工程師治國的日子。


​
0 Comments

國安法問世!

5/30/2020

0 Comments

 
彭文逸

            5月22日召開的人民大會第十三屆三次會議通過了“國安立法”,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將香港的安全問題直接劃歸中央管轄。這是基於兩個事實:一,過去二十三年,香港議會一直無法通過基本法第23條;二,去年6月開始,群衆運動擾亂了香港治安長達半年之久,其主要訴求是香港獨立。

            這使我想到1989年的六四,特別是當政府釋放善意,邀請民運領袖面談時,當時絕食的伍爾開希躺在床上,面對李鵬,舉起拳頭,拒絕妥協的鏡頭。

            後來 許多民運人士潛逃出大陸,其中有不少認爲,群衆運動的自然邏輯就越走越極端,而最極端的人很自然地會被推選爲領袖,他們會把運動帶到絕路。因爲,如果你想推翻一個政府,那麽政府爲什麽不跟你硬拼呢?爲什麽不想一想,如果你跟政府硬拼,你拼得過嗎?

            有的時候,群衆運動能夠硬拼而勝利的,那就是革命成功。但是,絕大多數的時候,政府會贏的。

            在亞洲,香港的人均收入僅次於一個產石油的小王國和新加坡,雖然貧富差距非常大,但是那是香港本地的社會問題,對象不是中國。群衆運動的真實動力來自意識形態的差距和外力介入。從客觀的角度看,香港的群衆運動絕對不應當堅持獨立,因爲他們應當知道,獨立是死路一條。我們可以肯定地說,美國或者任何外力都不願意也沒有能力使香港從中國獨立。所以,獨立運動擾亂了香港的金融和旅游,以及人民的正常生活,是一種自殺行爲,也是一種愚蠢行爲。

            國安法制定之後,相信北京已經從根本上解決了港獨問題。早些時候,疆獨問題已獲解決。現在就剩下臺獨了。


​
0 Comments

疫情進行中的一些事兒

5/30/2020

0 Comments

 
水秉和

楊安澤與袁征

               如果衹看美國的電視新聞,或者美國報紙,你幾乎看不到中國或中國人的影子,除了特朗普和龐培奧爲自己的不作爲脫罪而甩鍋中國以外。可是,中國人和中國在這次疫情中發揮了巨大的正能量。

               首先,楊安澤,Andrew  Yang,一位華裔美國人。雖然他已經退出了2020 年的總統選舉,可是他的政見,即每月發給每個成人1000美元,居然成爲拯救疫情的基本政策。他自己一直說,他的政見是放眼未來,當社會進一步擴展人工智能以後,必然會有一大批人失業,而每人獲得固定收入變得必須。任誰都沒有想到的是,當新冠肺炎肆虐,在兩個月裏出現3600萬人申請失業救濟之後,他的政見居然提早變成現實!

               影響更大的是另一位華裔美國人,名字是袁征(Eric Yuan),虛擬會議軟件ZOOM的創始人。這位被美國移民局拒絕簽證8次而仍然契而不捨的中個人現在走紅了。當無數的企業都需要居家工作和舉行虛擬會議時,他們依賴的就是ZOOM。他的股權財富飆升到70億,超過特朗普三倍。

               特朗普爲了掩蓋自己的遲遲不作爲,在美國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都取得世界第一時,他就到處甩鍋,而中國成爲他主要甩鍋對象,這當然是因爲甩鍋中國已經是共和黨年底大選的核心策略。這也可能是美國媒體普遍不談中國正面貢獻的原因。實際情況是,中國在兩個月内控制了疫情之後,開始向全世界運送醫療物品。口罩,防護服,呼吸器都是以億或萬的單位向全世界運送。美國甚至還攔截了中國本來要運往德國的醫療用品。此外,中國還向全世界百多個國家派遣醫療隊,幫助它們控制疫情。在美國的媒體中,除了出現中國產品不合標準的負面新聞以外,對這種正面的信息則避而不談。

               儘管如此,我們應該以中國人和中國在控制本國疫情之後進而向世界提供援助而感到驕傲。

中國式的居家隔離

               我的堂妹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前不久難得地打電話,問我在疫情中的情況,順便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她的小學同學,最近從美國回去,回來後把經歷告訴她。同學說,她一到北京機場就被通知,需要隔離。她選擇在自己的公寓隔離,而她是單身回去,所以疾控單位派了一個人從機場一路陪她到她的寓所,并且把她的門從外面反鎖。凡是她想買的東西,和她叫外賣的食物,都由社區内的人送到門口。這樣,她被鎖了兩周。這應當算是中國式的居家隔離的方式之一。

               在武漢或者其他地區,隔離的方式可能不盡相同,但是其嚴格和徹底的程度可能差不了多少。或許有人會說,這完全剝奪了個人自由。的確,自動自發的自我隔離更好,表示對人民的信任。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種從上到下隔離的效果立竿見影。在全國境内,中國使用手機上的健康碼來管控疫情,這也是西方社會關注隱私權而不願意嘗試的。我們可以把它歸在文化差異的類別之下,因爲臺灣和韓國也都使用手機的信息來進行病情追蹤。

               網報Asia Times 的作者Andrew Salmon 於5月中寫了一篇題爲“爲什麽東方在Covid-19的表現完勝西方”。該文分上下兩部分,分析非常全面。他指出,在儒家文化系統下的國家和地區,包括大陸(每百萬人的死亡率:3.3,下同),臺灣(0.3),韓國(5),日本(5.4),越南(0),按人口比例,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都遠低於歐美各國,(西班牙,580;意大利,514;英國,499;美國,260;還在繼續上升),而它們的政治制度和操作方法卻并不盡同。西方媒體從一開始就懷疑中國疫情的統計資料偏低,可是,他說,如果放在整個東亞的框架内, 中國大陸的數字跟整個區域的數字是相當一致的。

抗疫?還是復工?

               大陸,臺灣,韓國,新加坡,香港,越南,日本,都能夠有效地和迅速地控制住疫情;歐洲(衹有德國比較成功),美國,俄羅斯,以及許多第三世界國家,未能及時控制疫情。這個分別可能極端重要。東亞地區是在抗疫成功之後才復工,而其他國家是在疫情還沒有受到有效控制的時候就急於復工。美國的鍾南山,即傅奇醫生,在參議院的咨詢中指出,“一個真正的風險就是,你可能引爆你無法控制的傳染病爆發…” 他説,沒有充分的檢測,病情追蹤和治療,復工是很危險的。我們都知道,他是在承受著極大壓力的情況下,本著醫生和專家的良心這麽説的,因爲特朗普從一開始就跟他和其他絕大多數專家作對,甚至在宣佈專家的抗疫綱要的時候,嘴巴說應當戴口罩,居然連著6次說他自己是不會戴口罩的。

經濟學家稱這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爲經濟休克:生產和消費同時停頓。對24小時運轉的現代社會,供需同時切斷,其打擊之巨大是無可比擬的。以美國爲例,3,600萬人已經申請失業救濟;第一季度GDP下滑4.8%,可是這衹是不到一個月的居家隔離的後果。高盛估計,第二季度GDP可能下滑40%。美聯儲和財政部雙管齊下的救市已經出臺了大約6萬億,而衆議院又提出了另一項3萬億巨額的援助議案等待通過。

爲了不讓經濟徹底崩潰,越來越多的國家在沒有控制住疫情的情況下就要復工了!這就開啓了一個新的未來。東亞大體上可以不受疫情干擾地復工,而歐美與拉美等地區的復工可能會繼續引爆疫情,很可能使經濟陷入走走停停的尷尬局面,而抗疫者與復工者之間的衝突可能長期造成社會不安。

有疫苗,沒有疫苗,都要上!

               就在傅奇在參院發出警告的當天,特朗普在白宮草地上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中宣佈:他相信,“疫苗會在年底問世”。專家普遍認爲,疫苗的發展至少需要12到18個月,所以記者對他的樂觀説法提出質疑。他發橫了,他説,“有疫苗,沒有疫苗,我們都要上!”

               特朗普可能非常清楚,新冠肺炎這隻黑天鵝的橫空飛來,以及經濟與股市因此受到的沉重打擊,使他的連任夢陷入危機。在疾控專家的一再警告之下,他堅持復工。5月底,美國幾乎所有50州都開始某種程度上的復工。復工之後,如果第二波疫災在秋天大規模出現,那麽他的連任夢就會炸得粉碎。可是,如果疫苗果真在年底之前試驗成功和大量生產,那麽,不但他本人將深受其惠,并且,擴大而言,在當前的大國博弈中,中國與亞洲的東風也就未必能壓倒西風。到底新冠肺炎這個大傳染病是否會改變世界的格局,關鍵,非常詭異地,可能要取決於疫苗出現的時間。




​
0 Comments

新冠病毒後美國農民的覺醒

5/23/2020

0 Comments

 
何平 選譯

编者按:4月25日和26日席勒學會召開了“人類須要新的世界觀”國際遠程會議,第四個分會邀請了農民團體的代表,他們以親身的體驗談到美國所面臨的一些根本問題,由於我們的讀者大多對美國農業現狀並不熟悉,因此選譯部分内容分享,完整的會議視頻見:https://schillerinstitute.com/blog/2020/03/29/conference-mankinds-existence-now-depends-on-the-establishment-of-a-new-paradigm/#p4
​

ROBERT BAKER, 席勒學會農業共同聯絡人: 世界現在面臨著歷史上最大的糧食危機.六個月前在歐洲,成千上萬的農民駕着拖拉機並排游行在柏林、巴黎、馬德里的街道上;幾個月來,他們封鎖了歐洲城市和數百英里的高速公路.去年,在美國,數百名農民也集會示威,為什麼? 為了生存!世界其他地區也是如此,從南非、南美洲到中東人們都走上街頭,他們吃不起! 在非洲,整個大陸幾乎有一半人不得不依賴糧食進口,而用正確的政策和技術,它可以養活整個世界。

所以,我們絕對要用一個新的生產體系來取代這個已經崩潰的邪惡,華爾街,倫敦金融城的投機體系.農民在這方面可以發揮特殊的作用,因為他們有作為糧食生產者的權威.我們正在協助一個主權國家體系的重生,每個體系都有自己的自給自足的糧食供應,因此,沒有任何國際銀行或公司壟斷會再次掠奪糧食生產者和勞動人民.這是真正的利益和諧,就像亞伯拉罕·林肯的經濟顧問亨利·凱里呼籲的。

現在,你會聽到來自美國各地的聲音:中西部,來自印第安那州,密蘇里州和堪薩斯州,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從高平原,蒙大拿州和科羅拉多州;和從加利福尼亞.我自己來自愛荷華州,我全家大多數人在那裡種植玉米、大豆、養牛和豬。我們必須採取行動,如公平的定價,不再玩弄一個國家對付另一個國家的權謀.不再有大型食品卡特爾;不再剥削消费者.我們必須採取行動,全球饑餓大流行與病毒大流行一起構成真正的危險。

JOE MAXWELL: 我是家庭農場行動聯盟的聯合創始人.我是美國的第四代家庭農民.我的農場在密蘇里州,在密西西比河以西約100英里處.今天,我們都受到威脅;大流行病帶來的威脅.這種威脅對我們家庭的健康以及我們的鄰居,和世界各地的健康構成威脅.這也是對我們的經濟,對我們生活方式的威脅.世界各地的許多人都被解僱了.農民和牧場主不再有市場.消費者正在雜貨店被高抬的物價剥削.這種威脅不僅來自這大流行性病更是由于壟斷企業控制了市場和控制我國的經濟。
今天我們經濟面臨的威脅源自於我們的政府長期以來一直允許這些全球巨人存在.例如:全球最大的肉類生產商JBS,上個季度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22%,而家庭農民、牧場主、小商人和婦女正在全球破產.作為密蘇里州的前副州長,我可以告訴你,這種被大壟斷所佔領的經濟,是因為我們的政府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我們看到的世界性的大流行病如果能带來任何好處,那就是促使我們聯合起来發出同一個聲音,農民、牧場主、勞工、小商人們站在一起,要求改變發展觀念; 轉變我們的經濟,把它從JBS這樣的企業巨頭手中解放出來.這個經濟屬於人民,我們有權要求變革;這様大流行病的壊事中可以產生出好事。

BILL BULLARD: 我是R-CALF USA的首席執行官,這是美國最大的生產者貿易協會,專門代表美國養牛戶和牧場主.美國養牛業是美國農業的最大部分,每年通過出售牛和小牛創造約670億美元的收入.因為它是最大的,而且養牛者廣泛分散在所有50個州,我們的養牛產業可以說是美國所有農村中最重要的基石。

然而,我們的養牛業正在迅速萎縮.在不到半生中,我們失去了50多萬個養牛人.1980年存在的每10個養牛業者中,到今天就有4個已經離開.我們的牛群規模縮小了15%;我們母牛群的總數減少超過500萬隻,我們已經失去了75%的獨立養牛户.我們行業活牛供應鏈的收縮,是由于我們行業營銷結構中出現大規模整合和集中.我國四分之一的本地和地區活牲畜拍賣場已經消失,許多牛肉包裝廠已經衰落,四家大公司控制了美國每年收穫的2500萬頭左右餵養的牛的85%的屠宰。

由於貿易政策失敗,我們的活牛供應鏈也在收縮.過去25年來,他們為進口廉價的牛肉和牛提供了便利,而美國養牛戶和牧場主卻無法將本國生產的牛肉與較便宜的進口牛區分開來.只是在歷史上的一小段時間,美國養牛商才獲得了牛肉產品上強制性的國家或原產地標籤,這一短暫時刻,才允許他們在自己的市場上競爭.我們的美國養牛業是美國唯一的還能够兢争的畜牧業,它們仍然擁有足夠多的競爭行銷管道,可以開始重建一個有競爭力的行業.我們的豬、家禽和綿羊產業已經只剩下骨架,因為現在它們只剩下很少的參與者,因此必須從零開始重建.當然,我所說的骨架化是縱向的整合;這扼殺了競爭.美國的豬肉和家禽業現在由跨國肉類包裝集團控制,從雞蛋到盤子,或從誕生到盤子。

我們的活牛業是跨國肉類包裝商最後一個征服的邊境,但是我們不會讓他們征服我們的行業.我們在許多戰線上反擊:在美國國會,我們正在尋求改革,通過禁止肉類包裝商的行為和做法來重建我們破碎的市場,這些行為和做法造成了養牛者和包裝商之間的市場根本失衡.在我們的行政部門,我們正在尋求對貿易政策進行改革,這些政策現在不利於養牛業者,有利於跨國公司.在我們的司法部門,我們正在執行我們的美國反壟斷法,對四個最大的牛肉包裝商提起歷史性的集體訴訟,指控他們非法串通壓低生產者價格,同時抬高自己的利潤。

TYLER DUPY,堪薩斯養牛人協會執行主任: 獨立農業目前已超越危機,我們正處於一場空前規模的災難之中.養牛戶和農民每天都要面對逆境;但是,我們在非天氣方面所面臨的是立法和監管政策,這些政策促進大公司如此貪婪的追求利益,以至於我們面臨重重不公的處境.如今,找到獲得資金的機會不僅難,而是幾乎不可能.在大多數部門,大公司群控制著進口和金融資源.聯邦法規使傳統銀行信貸幾乎不可能實現.在推銷我們的商品時,期貨市場的投機性質在整個行業引起漣漪反應.芝加哥和紐約的交易者把口袋都裝滿了,而生産者則完全空手而歸.我們今天必須採取步驟,防止農業鄊村進一步收縮和避免美國大企業將控制所有的食品和食品生產。

FRANK ENDRES: 我和我的兩個兒子在這位於北加州,薩克拉門托谷的西側的農場養牛和種糧. 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引起了許多人關注食品安全.導致我們糧食安全擔憂的原因之一是農田的流失。每天有超過5000英畝的土地從食品生產轉變為商場、學校、停車場和住房,等等.大片主要農田正被用來放置太陽能電池板.這加劇我們現在耕地减少的威脅.此外農業人口的老齡化.現在35歲以下,僅占農業人口的5%,而65歲及65歲以上則占農業人口的65%以上.另一個,也是最大的威脅是低商品價格.就生產者的購買力或平價而言,目前平均農產品的平價價格為百年前的30%,低於1933年大蕭條時期,當時農產品的平價價格為64%.如今,農民和牧場主已經失去了70%以上的購買力.彌補這種損失的唯一方法是借的更多,這導致農民自殺率現已超過1980年代。

JAMES BENHAM: 我是印第安那州農民聯盟的州主席,我還是全國農民聯盟全國理事會成員.我是個農民,我種玉米和大豆。

我想談談我們得到的兩種病毒.顯然,一個是冠狀病毒,它正在給世界造成了毀滅性破壞,它確實在全世界造成了數以十億甚至萬億美元的損失, 這包括失去了工作、收入和機會。第二個是我們有的華爾街病毒。他們繼續通過他們的投機和對市場的操作而讓我們流血.農民們無法控制價格——價格上下如同玩扯鈴.我們過去的供求理論在那個投機議題下已經隨風而去了.我們需要打破華爾街銀行的壟斷,讓這個過程回到農民懂得的,該借什麼,如何借錢,把錢交到需要錢的人的手中。

從長遠來看,我們如何滿足全世界人民的需求? 人民需要吃什麼? 我們要為他們生產什麼? 如何防止我們出現糧食短缺?這場危機是我們研究長期糧食和農業系統解決方案的機會! 這包括調查我們市場内的價格操縱,和肉類包裝業如何濫用它的市場力量,以及將正常的供求機制帶回牛奶市場,以滿足需求. 農民們正因為不是自己造成的錯誤而受苦,他們手頭上的所有產品都無處可去.所以,他們中的許多人正在用犁推倒該收成的蔬菜;農民們正在將他們的動物安樂死,因為他們買不起飼料。

更糟糕的是,我給你舉個例子。農民的份額,例如一磅培根熏肉,零售價是5美元;農民的份額是63美分!你看看小麥,一條麵包是兩磅;零售價是3.99美元,農民的份額只有12美分!我可以給出更多的例子,對於那些喜歡喝啤酒的人來說,六瓶啤酒的零售價為9.99美元;農民的份額是4美分。所以,這些事情都只是一般人聞所未聞的。
是時候做出改變了。我們需要作為一個全球產業共同努力,並設法制定適合全世界每個人的糧食價格,這是一個合理和公平的機會,必須消除投機問題。
 
 
 
 
 
 
 
 
 

0 Comments

避免文明衝突預言的實現 覺醒! 人類需要新思維!

5/23/2020

0 Comments

 
張文基

2020年中影響最深遠的事件就是一個小病毒, 卻無情的打破了西方長期經營的大神話,它將根本性的改變世界大格局,無可避免的將加速了美中的全方位兢爭,甚至衝突。 27年前,杭廷頓發表了文明衝突論,當時也受到許多攻擊,特別是中國學者的駁斥,然而,他的許多預言都應驗了。 美中的全面衝突肯定會帶來全人類的災難,所以我們的挑戰是如何走出杭廷頓的魔咒,忠實的,誠懇的檢討過去,尋找合作的途徑。 這就須要人類拋棄舊的世界觀、人生觀和發展觀,也就是英文的paradigm shift!

1.應對新冠病毒西方國家爲什麼如此無能?

截至5月13日世界確定的感染人數是442萬,死亡人數是29萬8千,美國高居全球第一,分別佔32.3%和28.6%。 考慮到各國人口的差異,和測試能力的不同,一個比較客觀和可靠的標準是每一百萬人中的死亡人數,東亞的日、韓、星、中分別是5、5、4、3;美國是257,排名13,剔除之中的西歐4個城邦小國,高居第九,而前8名都是西歐大國:比利時、西班牙、義大利、英、法、瑞典、荷蘭和愛爾蘭。 爲什麼文明發達,醫療先進的美歐各國,除了德國以外,在瘟疫面前表現的這麽差? 瘟疫對這些歐美國家經濟也給了沉重的打擊,爲了穩定社會各國中央銀行和政府已經釋放了超過10萬億美元的貨幣。
新冠病毒在歐美的爆發晚於武漢近兩個月,爲什麼歐美各國未能善用這個寶貴的時間做好準備? 否則也不至於發生比武漢初期更狼狽、更危險的局面! 也許是傲慢和無知,朝野認爲病毒只會對東亞病夫有威脅豈能危害優秀的白種民族! 不尊重科學導致悲劇的發生!

抗對疫情的不同態度和結果也清晰的反應出不同文化的影響。 在歐洲人中德國人是最有紀律、科學和團隊精神的,所以德國的死亡率在歐洲最低。 東亞民族傳統上就是比較注重集體利益的,這也反應了儒家精神的仁、義、禮、智、信,所以整體,包括港、澳、台,都表現優異! 現代西方的個人自由主義社會在病毒面前曝露了它的軟肋!

2.美國不可戰勝的形象嚴重受損

西諺"形象往往比真實能力更重要!",這次病毒對美國一個最大的傷害就是辛苦建立的神話般的形象嚴重受損。 美國獨霸全球的三大支柱形象就是:軟實力(價值觀或世界觀),美元和金融霸權,和不可戰勝的軍事和准軍事硬實力。 三者中最根本的就是形而上的價值觀,而後二者是維繫價值觀的重要手段。

由於價值觀的偏差,造成過去卅年的窮兵黷武,赤字和貧富兩極化,也因而成就了川普的橫空出世,而川普上任後:1. 不斷挑戰和攻擊二戰後建立的價值觀及維持價值觀的國際組織如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2.持續稱媒體,一種維護價值觀的重要工具,是假新聞製造者,嚴重傷害了美國的軟實力。 美國應對疫情的無能,進退失據和朝令夕改更傷害了美國的軟實力。

爲了減輕疫情對於社會安定的衝擊,美國聯儲會和財政部將釋放10萬億左右的美元,將原本就非常嚴重的國債和赤字問題推到未來難以維持的境地。 2020年美國僅僅聯邦國債就一定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1.5倍,而年度國民赤字更將達4萬億美元,這必將嚴重衝擊美元做為全球貨幣的地位,因而動搖美國的金融霸權地位。

瘟疫嚴重的衝擊美國各軍種,特別是海軍的戰鬥力,美軍太平洋艦隊的4艘航母都趴窩了,這原本也不完全是個意外的事,然而圍繞著羅斯福號航母艦長Crozier被免職事件卻透漏出更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職業軍官和政治任命的文職上司之間嚴重的觀念分歧。 當羅斯福號軍艦發現一些水手受到感染後,得到允許回到了關島,然而經過多日的與代理海軍部長的交涉,官兵還是未能獲准上岸隔離,而染病率持續上升,在萬般無奈下艦長發出求救信給熟悉的高級軍官,最後被洩露到媒體,導致他被免職。 後來川普的介入迫使代理部長提出辭呈,而海軍軍令部門在詳細複查了案件後建議將Crozier官復原職,但是又被國防部長要求再審查,如今還沒有最後結果。 問題的癥結是文職官員認為Crozier將海軍的弱點公開了,影響他們希望維持的對華強力施壓的企圖。

疫情也曝露了美國准軍事部門的嚴重弱點。 過去兩年美國在國務院和中情局,緝毒局的主導下,動用了一切手段想用政變或准軍事力量顛覆委內瑞拉的馬杜洛政權,而一直沒有成功。 在瘟疫早成最嚴重的損害的時刻,5月11日新聞報道委內瑞拉政府防止了一個美國幕後主導的類似50年前中情局豬灣事件,60個入侵者中8人被打死,其餘被俘,包括兩位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的退伍軍人。 據悉,美國花了2.1億美元製作了這一個公然違背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的非法事件。 再一次的曝露了策劃者濫用美國納稅人的信任,花天價幹驢事。 它不僅激起委內瑞拉人民團結支持馬杜洛,更讓其他國家看到美國的無能!

3.未來一年美中關係將充滿危機

新冠病毒也曝露了川普抗疫的無能,和進退失據,在嚴控和鬆綁之間反覆,跡象顯示美國的疫情將持續到明年初,這將進一步的損害美國的國力和國際影響力。 當一個人頻臨崩潰的時候,內心深處的醜陋面盡顯無遺,推諉、卸責、不尊重科學、耍無頼,都是他直覺的反應,由於擔心11月大選的失敗,川普和共和黨必將加速製造美中間的衝突,因此美中系關將雪上加霜。

自2018年以來,美國已將中國定位頭號敵手,將採用一切非戰爭手段全面對付中國。 今天美國相對於中國的最大優勢就是軍力,但是除了傳統的局部武力衝突外,美國需要避免和中國全面開戰,因爲打起來一定兩敗俱傷,更將加速美國的衰敗,所以用的策略就是恫嚇心理戰,以達到孫子所說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 而施加壓力的兩個地點就是台海和南海,利用台灣和越南這兩個棋子,然而,誰又能保証這不會失控而陷入一場毀滅人類的熱核戰爭。 這是人類須要共同避免的!

4.人類唯一的希望,重新建立基於全民福祉的世界觀

美國建國的基礎是反帝國主義和反金融寡頭的,並且與他們做過百餘年的堅決和血腥的鬥爭的,但是隨著1913年違美國憲法精神的聯儲會的建立和代表歐洲金融寡頭的力量控制了聯儲會,美國開始背離了建國初衷。 金融寡頭的鼻祖,Mayer Rothschild 百餘年前的名言:我不在乎誰是制定法律的議員,只要我控制了鈔票的發行權。 70年代美元與黃金脫鉤和石油美元的建立,80年代全面受到新自由主義經濟教條的控制加速導致了今天的世界性危機。

人類必須拋棄失敗的西方的"普世價值觀"重新建立基於全民福祉的世界觀。 美國必須回到其反對大英帝國的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前言的精神,那就是成立聯邦的目的是爲了全體民眾的普遍福利,和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精神。 這也是今天中國習近平主席所一再強調的植根於中國古典文明的天下為公理想。

美國必須回歸美國建國初期的亞歷山大·漢密爾頓經濟的真正傳統, 這種模式包含許多原則,包括A. Hamilton, Friedrich List and Henry C. Carey 的思想,其基礎就是用科學的方法發展實體經濟,這也是今天中國正在走的路。
​
新冠病毒大流行病、世界饑餓危機、即將到來的金融危機和全球産業的蕭條相結合造成了壓倒性的危機,只有在全世界,特別是其他工業化國家,支持下的美國和中國的通力合作, 才能擺脫這場危機, 從而創造確保醫療所需的能力, 基礎建設工業和生產和食品生產。 努力實現這一目標符合每個人和每個國家的生存利益。 全世界必須團結合作,共創美好的未來!
 

0 Comments
<<Previous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