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台灣正摸著石頭過海

12/3/2022

1 Comment

 
楊雨亭

《今周刊》今年6月9日號報導「台積電公司2020年宣布,將在亞利桑納州建立一座5奈米半導體晶圓廠(21廠),2021年動工,預計2024年投產。之後美國境內將有最先進的晶片製程技術,客戶能就近獲得世界級晶圓以及產業周邊供應鏈的效益。」據悉,台積電在美國建廠計畫的資本支出將近4000億台幣。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產業周邊供應鏈」,也就是說,不只是台積電本身,相關的晶片設計、封裝測試以及晶片製程中所需原料、設備等整條生產鏈,皆需全數移轉至美國本土,尤其是包括人才。

近日來,不時傳出台積電將有計畫、分階段地轉移台灣廠內部分相關技術與管理人員至亞利桑納州鳳凰城台積電新廠工作。今年11月3日第一批台積電員工和家屬已搭包機離台赴美。可以想見,台積電除了提供赴美工作人員優渥薪資福利,美方還將給予其家屬之合法居留證,也就是一般所說的「綠卡」。合理推測,美方對於相關供應鏈企業至美設廠,願意赴美工作的人員亦將給予同等待遇。

在美中衝突與台海戰爭威脅下,美國為保障關鍵戰略產業的晶片生產,今後台積電與供應鏈企業轉移至美國工作的人口包括家屬將以萬計。台灣的「護國神山」主脈將搬遷到美國,變成了美國的「晶片神山」,而台灣的「神山」則可能日漸夷為丘陵。如果美國再計畫將筆記型電腦、蘋果手機與網通產品等代工產業中的生產線及主要技術與人員移轉至美國,未來十年內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空洞化難以避免,消失的年外銷訂單將高達10兆台幣之譜,對於台灣的稅收、經濟發展、科技產業與人口結構影響甚鉅,甚有可能產生如日本般長時間的發展停滯。由此,台積電今年以來股價跌落三分之一,短期內看不出台積電有任何利多消息,而政府對此束手無策。

如果這是純商業的考量,外人無法置喙。事實上台灣的高科技產業長期高度依賴對美代工與外銷,根本無法對美國政府與企業說「不」,顯示出我產業的無根狀態。當美方基於自身的需要時,要你搬你就得搬,我政府無計可施,甚至不敢對美方表示意見,反映出台灣政治與經濟發展的殖民性格。

1978年底美國政府突然片面宣布與中華民國斷交,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1979年4月美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我國固然得以依此美國國內法在國際上繼續生存發展,卻使得台灣日益「去國家化」,而實質上成為美國的保護國。今年美國國會執意通過《台灣政策法》,其中擬將台灣列為「類北約同盟國」,以便在台海戰事時,美軍出師有法可依。這樣的情形,台灣一樣沒有選擇,形同飄萍。因此,在此面臨急遽動盪之際,我們應深刻反思:我們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國家?我們如何找尋到下一個安穩的石階?1980年代,鄧小平說中國的改革開放,是「摸著石頭過河」;40年來,風水輪流轉,現在換作咱們台灣是要「摸著石頭過海」了。想起來,驚險無比!



​

1 Comment

​曠世奇才  馬斯克

10/29/2022

1 Comment

 
  范湘濤
                    
     前幾天在報紙頭版上看到一則新聞“國防部長邱國正宣布不再購買特斯拉汽車”,臺灣居然有高官出來對美國貨喊“不”,筆者當然要為他點贊叫“好”!但發現他所購買的數量只有區區七輛之後,要在“好”之後再加上一個字“好笑”!邱部長你知道特斯拉年銷售量多少嗎?他們會在乎你不買他的七輛車嗎?在他九條牛的身上扯下一根牛毛,便義正嚴詞説要“抵制”他,會吸引到他來在乎你嗎?

     眾所週知,特斯拉的老闆馬斯克對政治十分熱衷,經常在媒體面前和川普,拜登,普丁等總統級領導人打口水戰。十月初,馬斯克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表示,台海衝突不可避免,若發生衝突會導致世界GDP損失30%。馬斯克認為為防止衝突爆發,應該要把台灣變成「中國一個特別行政區」(和中國政府主張的一國兩制相同),引發爭議,臺灣民進黨政府尤其不滿,邱部長選這個時機來“抵制”特斯拉,當然不是爲了“搞笑”而是要為民進黨政府出一口鳥氣⋯。也是十月初,馬斯克對於俄烏核武危機發表了他的“馬三條”:1,克里米亞正式歸屬俄羅斯。2,俄羅斯新接管的烏東四個州在聯合國監督下重新公投其政權的歸屬。3,烏克蘭永久保持中立。“馬三條”立刻引起烏克蘭駐德大使梅克尼爾的抗議,他叫囂“馬斯克滾蛋,不會再有烏克蘭人買你的特斯拉破爛”!(和邱部長的搞笑異曲同工),這一次不同的是,馬斯克還真正聼到了梅大使的聲音,真的從烏克蘭滾蛋了(把星鏈衛星從烏克蘭斷鏈),引發全烏克蘭上下一片哀號哭泣⋯;(星鏈衛星曾幫助烏克蘭全境的網絡運作,還幫助烏克蘭擊沈俄羅斯旗艦和斬首俄羅斯將領)。馬斯克忙裡偷閒,在推特上回了梅大使一句話“我是烏克蘭的粉絲但不是核戰爭的粉絲”,妙哉!

     對於馬斯克的生平介紹大家一定知道很多,就此按下不表;在此只談談有關他的幾件趣事:

     小馬哥有點石為金的本事,十一歲那年就編了一個電子遊戲軟體(Blastar),賣給雜誌社,得到報酬五百美元(原因可能是南非那個窮地方賣不出好價錢,也可能是大人欺負小孩被殺價);二十四歲時,他的網路軟體公司ZIP2,賣了近四億;二十九歲時,他的線上付款系統公司PAY Pal 賣了十五億,他都是見好就收;現在除了TESLA,SPACE X,TWITTER之外,他還擁有許多自創品牌的公司。他手下有一大批想跟他一起發財的財迷,他說比特幣(bitcoin)好棒棒,比特幣就好像鯉魚跳龍門一樣,從兩萬多一下子就漲到五萬多,有一天他忽然説了一句“老子不玩了”,比特幣立即被打回原形;他玩狗狗幣(dogecoin)也是如此這般,在小馬哥“養,套,殺”的魔法之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沾了他的光,更不知道有多少人倒了他的霉?

     小馬哥在2004年投資六百三十萬元入股特斯拉,並成為公司的CEO,2008年開始向客戶交車,2010年上市;許多行家都不看好其未來,有好幾次被玩家們做空,幾幾乎到了破產邊沿;2018年,小馬哥忽然有了“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的領悟,進而認識到“西方不亮東方亮”的大勢所趨,於是替自己取了一個中文名字“馬誼郎”(誼郎者 ELON也),到中國註冊公司,並得到上海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取得貸款,土地,稅率種種優惠方案,於是特斯拉的超級工廠成立了,現在它的年銷售量達到百萬輛,股價在四年間暴漲了十幾倍,小馬哥在2021年,成為了世界首富。小馬哥能有今天,對中國當然心存感激,不斷在他的社交平台上對於中國人民的勤奮,中國政府的效率讚不絶口;在美國各類智庫演講時,他都強調中國的實力不容小覷;在過去幾年西方媒體瘋狂炒作新疆人權問題時,他故意在烏魯木齊開了一家很大的特斯拉展售中心,表示他對中國的支持;如今他在臺海局勢中提出與中國政府“一國兩制”相同的主張,我們當然不奇怪了。

     小馬哥不但多“金”,“精”也不遑多讓,他有幾個前妻之外,與明星名模的各種緋聞也不絕於耳,最奇葩是最近的一次,某天晚上他到Google 老闆布林(Brin)家中做客,他居然“偷吃”了他的老婆,布林被戴“綠帽”後立即把老婆休掉,小馬哥知道“代誌大條”,下跪請求布林原諒,布林當然沒有答應。世界首富馬斯克和世界第九富翁布林閙出這種醜聞,真的“此事只有美國有”,Only in America,哈哈!

     值得一提的是,馬斯克的母親梅伊(Maye Musk),十五歲那年己經是小有名氣的模特兒,二十歲那年贏得南非選美皇后,不久之後,和他的大學同學(小馬哥爸爸)結婚,沒有想到的是,老馬斯克竟然是一個家暴慣犯,動不動就對梅伊拳打腳踢,忍無可忍之下提出離婚訴訟,沒想到南非那個鳥不生蛋的地方連離婚法律都沒有,她只好帶著兩兒一女逃回加拿大老家,獨自扶養三個孩子長大;曾經在最苦的時候打過五份工,兒女從她身上都學到了“勤工儉學”的好志向,日後個個都成了一方諸侯,身價都從億萬起跳。梅伊在困苦生活中,還沒放棄學習,在爭分奪秒的時間裏,居然能夠抽出時間取得營養碩士學位,取得營養師認證執照。現在的梅伊雖然年過七旬,但她年輕時候選美皇后的身材,氣質和美貌在她身上依舊隱然可現,為了重溫舊夢而做出重操舊業的決定,再次投入模特行業,在全球首富的加持下,梅伊終於登上了超級模特兒排行榜。恭喜梅伊,祝福梅伊!

     ​對於馬斯克的評語,筆者只能用四個字“曠世奇才”來形容他,他生性好動,年輕時經常在一些電影和戲劇中客串過癮,我們不能排除他日後收購迪士耐等大型娛樂公司的可能性;他現在巳經擁有Twitter ,佔到了他日後“打嘴炮”的戰略高地;他熱衷政治,不能排除日後參政甚至組黨的可能性(可惜他沒有參選總統的資格),如果有朝一日他真的組黨,筆者鉄定會加入為其黨員,因為環顧全美,在混沌朦朧的政治氛圍中,唯一能看清世界現實,有能力解決中美矛盾問題的人物,可能只有馬斯克一人而已矣⋯⋯。




​
1 Comment

命運多舛,成就天宫 - 中國航天二三事

7/3/2021

0 Comments

 
王文軍
 
2021年4月29日中国航天在海南文昌基地用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送入预定轨道,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至此中国航天实现了本世纪初的预定目标,下步就是在本世纪中叶前实现载人登月。
 
中国的航天事业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56年二月开始的,当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1956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航空工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创业的开始。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任院长。这就是中国航天史上著名的“老五院”,也是中国航天创立的日子。
 
成立伊始,聂荣臻元帅(时任副总理)对向中央报告“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1956年10月17日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批准了这个方针。这就是老五院的建院方针。六十多年来,在这个方针的指引下,中国的导弹、航天事业战胜的重重困难,不断发展壮大,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发展之初,中国政府寻求前苏联援助,苏方只同意接收50名火箭专业的留学生和提供两发教学用的P-1模型导弹(即苏联仿制的德国V-2导弹)。1957年根据“十月十五日协定”苏联相继运来几种导弹样品和相关图纸、工装、设备和几批技术专家,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奠定了发展的基础,然而在学习、研究和仿制的过程中,1960年8月12日在老五院的苏联专家全部撤走,中苏关系破裂。
 
在这种情况下,聂帅指示老五院:一定要争气,依靠我们自己的专家,自力更生,立足国内。仿制P-2导弹决不能动摇,无论如何也要搞出来。
 
断奶的过程是痛苦的,然而也是成长的过程,是走向独立自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第一代航天人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仿制中学习,从学习中独立研制,走出了中国航天自己的路。从仿制P-2开始,打造出赫赫有名的东风系列战术、战略导弹,”东风快递、使命必达“成为火箭军响亮的口号。
 
在发展导弹的同时,为人造卫星发射而研制的运载火箭也开始了研制,运载火箭与战略导弹大同小异,研制工作比较顺利,于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从此中国航天事业开始军民结合的道路。
 
1984年4月8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火箭发射了东方红二号试验卫星,4月16日成功定点于东经125°赤道上空,是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星上配置2个C波段转发器,可在每天24小时内进行全天候通信,包括电话、电视和广播等各项通信试验,开始了使用我国自己的通信卫星进行卫星通信的历史。
 
转眼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1985年6月4日,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四化总得有先有后。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只有国民经济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才有可能。所以,我们要忍耐几年。”这就是后来的“军队要忍耐”。
 
由于中国航天与中国军队的特殊渊源,这段日子也是航天最晦暗的日子,大量基地、工厂关停并转,培养多年的科技人才、优秀技工离开航天。保留的科研院所、基地和工厂也无军品任务,各种型号下马或者搁置,大面积发不出工资,有病无法治疗,内部矛盾激化,发生不少悲剧。当时有句流行语:“做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就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
 
航天为纾解困难,更为留住人才,同时军队也要养人,同时也是为裁军需要。于是,1986年沙特亲王来到我国商谈购买弹道导弹事宜时,沙特的金钱对于中国来说也是天降甘霖,雪中送炭,双方各取所需,一拍即合。最后,经过一年左右的谈判,沙特以35亿美元的天价购买了我国36枚去掉核弹头的东风3号弹道导弹。要知道当初的35亿美元可是全部的外汇储备,所以,在当时算是解决了我国缺钱的燃眉之急。
 
这期间也是中美蜜月时期,航空工业与美国有过“和平典范”项目(又称“和平珍珠”计划,国内称82工程)。世界向中国打开一条门缝,看到了差距,然而刚刚开始的市场经济,眼花缭乱的外部世界,让一些人认为能买来一个现代化,认为为西方世界打工能换来一个现代化,”和平典范“计划中就放弃了大飞机的研制。
 
而航天工业方面为保有科研与生产骨干,开始面向国际市场要饭吃,因为中国长征火箭的可靠性、先进性与价格低廉,获得了国外订单。
 
1988年6 月28日,澳大利亚卫星公司与休斯国际通信公司签订了,价值高达3亿8000万美元的合同(当年北京人年薪才2000元人民币)。卫星是美国为澳大利亚制造的,是美国最高科技的产物。美国政府对此次发射顾虑重重,他们非常害怕中国借机偷学卫星技术!1988年12月7日,中美两国签署了有关卫星发射服务的三份备忘录,其中《关于卫星技术安全的协议备忘录》就是限制中国科技人员的行为。在这些规定下,中方人员没有任何单独机会接触美方制造的卫星。
 
1990年4月7日21点30分,发射由美国休斯公司制造为亚太区域通讯服务而研制的区域性通讯卫星,亚洲一号”卫星。中国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这是我国第一次国际商业发射,结果非常圆满。
 
1992年3月22日,我国按照合同,发射了澳星B1卫星。在按照程序发射期间,两台助推火箭发动机没有成功点火,导致发射失败。根据合同,我国必须将卫星送入轨道才算成功,那么我们必须再次发射。1992年8月14日,澳星B1再次发射并取得成功。
 
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1992年12月21日19点20分,“长征二号E”搭载澳星B2升空后,澳星B2却发生了爆炸。
 
1996年2月15日,新型长征三号乙大推力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国际通信卫星708。由于一个电子元器件的失效,使得惯性基准倾斜,火箭按错误的姿态信号进行姿态矫正,导致火箭在飞行22秒以后,触地爆炸,星箭俱毁,发射失败,造成8死57伤,是中国航天史上一次重大事故。
 
此次事件使中国航天对外发射服务彻底陷入低谷,直接导致中国航天部门彻底进行质量整顿。其实这一切与当时人才流失的大环境有关,因此出台了《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强化科研生产管理的若干意见》(简称“72条”)以及《关于强化型号质量管理的若干要求》(简称“28条”),它们和此前总结出来的“双五条归零标准”等一起,成为了航天领域质量工作的指导和规范,与之配套是待遇的提升,并迎来了此后运载火箭发射15年的连续成功。
 
中国航天真正的转机发生在1991年,当年一月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了战争,称海湾战争。完全现代化的立体战、信息战,打醒的军队高层机械化、大步兵军团、火炮致胜的思维。
 
”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成为中国军队的新时期建军指导性思想。信息化的首要条件是什么?卫星通讯,GPS定位,数据链的收效传输,这都离不开航天。在军队要忍耐的前提下,一些搁置下马的项目开始恢复,航天开始重新规划,由此中国航天开始涅槃重生,一发不可收。
 
人说十年磨一剑,航天人是三十年砺箭。
 
嫦娥五号,北斗系统全面建成,天问一号,高分十四号卫星,长征五号B火箭,长征八号火箭,长征十一号火箭,神舟系列飞船,直至天宫空间站顺利运营,标志中国航天终于成为世界上最顶尖的航天强国之一,而且是完全独立自主发展起来的中国技术中国制造!
中国航天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国人自信自强的象征!与中华民族复兴同步发展!

作者:王文軍,1968生於重慶,1989年北京航空學院三分校肄業。2007年參與保釣活動。世界華人保釣聯盟創會會員。
 

0 Comments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