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烏克蘭(台灣)挑不起世界大戰的分析 兼談政治人物誤國愛國之別

2/26/2022

4 Comments

 
張一飛

     俄國陳兵俄烏克蘭邊界威脅烏不可加入北約軍事聯盟,美國爲北約盟主,雖與俄對話但不理會俄要求, 烏更是極力要求加入北約,放言不怕戰爭,美國則稱俄將於二月十六日攻打烏克蘭,雖然法國總統馬克隆與俄烏進行對話並表示俄不會侵烏,但美國向烏贈送軍事武器並要求盟國英法德跟進,並作撤僑動作,嚴然是期待俄進兵烏克蘭。這個情況把全世界都弄糊塗了,以至有政論人士解析說,美國受物價高漲,會產生經濟危機,影響十一月中期選舉的考量,要造成歐洲緊張,使金融回流美國股市,維穩經濟。此說不無道理,但是美國算計中沒想到,烏克蘭東部兩州內戰八年忽然宣布獨立,俄國居然立即承認,並答應幫助派兵維和, 也就是給了普丁出師之名。烏克蘭不走外交途徑解決問題還發狠話作戰爭行動,這就演變成今天的情況。俄軍已摧毀烏大部軍事設施,並進軍烏首都基輔。烏民眾驚慌逃亡。雖然戰爭打法是精準,但是也有超過百餘人死亡,民間恐慌妻離子散的景像真令人傷感同情。可笑的是據說有37個議員都逃亡出國,剩下的還是因為犯罪護照被沒收不能出國。總統澤倫斯基對外要求軍援沒有結果,還發槍要求全民備戰準備汽油彈,這是愛國嗎?還是害民?

     烏克蘭的情況嚴峻,但是從美國不出兵只發起制裁,不敢與核武大國對幹,法德領袖的溫和表態和中國的一貫立場及普丁在出兵之前根據歷史頗有說服力的長篇演說來分析,烏局引起世界大戰的可能性不大。我們再深層的分析有關各國在烏克蘭事件上都有什麼想法和求什麼?再確定為什麼大戰不可能。

一, 烏克蘭要什麼?

     烏克蘭地理位置在政治經濟上重要是限於其農產出口和歐洲油氣管經過之地,軍事上是美俄對抗中的棋子,如果不願作棋子必須聰明應對,可惜烏克蘭選出的喜劇演員澤倫斯基以自己在美國有知名度自豪,與美炒作選舉當選。人民要和平自由平等民主是全世界相同的但政治人物的思維和能力可是大不同的,任何制度下最重要的是能產生優秀人才。故而澤氏的極度親美,不解國際局勢,寧願不顧俄國政經考量,歐盟的擔心,而一廂情願要加入北約做美國棋子,如今美國縮頭結果就是今天的 慘況。

二,美國要什麼?

     基本上美國從成爲世界第一強權后,就是極力維持其霸權,甚至不惜代價使用欺騙,雙標和狡滑和用經濟武力爲后盾的作法。美國人民與全球一樣要和平自由平等民主,但是選出的美國政治人物並不都是優秀能幹正義的,因此她維持霸權心態不變但成功率就大大下降,相反的其他大國有超強的可能。在烏克蘭問題上,美國就是要利用烏克蘭打壓俄羅斯和歐盟不要他們超強自己。

三, 俄羅斯要什麼?

     俄羅斯在蘇聯解體之後,國家由世界頭等強國變成經濟崩潰的二流國家。她的共產黨在鬥爭中產生了普丁,他是強人,很能幹,洞識國際歷史,了解國際局勢,一面維持俄國局面,一面致力於經濟復興。普丁一心想加入歐洲共榮不怕競爭,故而曾經要求加入北約同盟以表沒有對抗之意,但是美國是北約領頭,拒絕俄入,相反的推動北約擴張包俄。俄羅斯自然感到安全危脅,烏克蘭是大國不是立陶宛如入北約對俄壓力更大,故而俄烏走向今天這一地步。

四,中國要什麼?

     中國近兩百年受西方和日本侵害,獨立后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建國,雖然遭到二戰阻擾及受外強分裂成兩岸,但是雙方建國爲人民過上好日子是相同的。所以兩岸有海峽分離七十年都沒有內戰。不像烏克蘭受到外來影響挑起內戰。中國對烏與其一向國際政策一致不加干預,但與烏有經貿科技關係,對俄也抱著互利爲基礎,並未結盟,但美國劍頭指向中國越來越厲害,各類打壓並玩台灣棋子,逼得俄中接近。烏克蘭情形可以看出中國不想看到戰爭但也不願插手,即使布林肯打電話給王毅求助,中國也只是發表了五點一貫立場,要大家用外交途徑解決問題。

五, 台灣人要什麼?

     很可惜,台灣人民要和平自由平等民主但選擇政治領導人物能力太差,這點與烏克蘭相似。這次台灣似乎沒有隔岸觀火的態度,有不少同情和作同病相憐的對比。更可惜的是台灣人民 倒底要什麼好像被美國的模糊政策手段弄的謎糊不清忘了根本。以至有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聲音,也有台灣人不是台獨,台獨害台灣不是台灣人的聲音。對於統一的問題完全被民進黨扭曲成仇恨問題,寧願做美國棋子。這點台灣可以從烏局勢看出棋子下場和爲什麼有政黨政客騙百姓走害台賣台的路,到戰爭發生妻離子散的慘景出現時后悔就晚了。台灣人民爲什麼要選美國支持的候選人?爲什麼不真正去了解大陸?

      烏國的慘狀是值得同情的,但也聽到活該自作自受的批評。說句玩笑話, 中國人是很喜歡烏克蘭女孩的,漂亮,直爽,要求不多,愛情心重,不少網友談很多烏克蘭美女到中國去,嫁中國人,一付羨慕之情。從美國自阿富汗撤軍撤僑和自烏撤僑和中國撤僑對比才看到什麼是國家力量,烏國民航都停飛了,中國仍然可以去烏克蘭撤僑,在烏克蘭中國國旗是保護傘,中國護照甚至台胞証是救命符。這才表現了國力和國家對人民保護的能力。

     所以,人民要求和平自由民主是相同的,但是政府的領導人物是有差別的,他們的能力應該表現在國家的能力上,能不能給人民平安,尊嚴,福利和保護。今天中國人不再是東亞病夫,全球受尊重,除了在政府反中抗中情形下,也只有美國還有企視亞裔的事件和台灣會對東奧体育代表黃郁婷穿中國衣服而發動政治迫害。全球的華人不能接受這種行為,以中國的力量為后盾,所有華人在世界各地都要申張正義保護尊嚴!





4 Comments

中美破冰之旅 – 尼克森訪華五十週年

2/26/2022

2 Comments

 
佟秉宇
 
     五十年前的二月美國總統尼克森出乎絕大多數美國政界人物的預料飛抵北京,與中國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會面,開啟了中美交往的大門,並達成了中美關係里程碑“上海公報”的簽署,雙方同意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鋪平了日後中美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的道路。
 
     回顧當時的國際情勢,尤其是中、美、蘇三大國之間的情勢,可以說中國、美國都希望改善與對方的關係。六十年代末期中蘇關係惡化,蘇聯從中國撤走專家,自1969年起蘇聯陳兵中蘇邊界多處,兩國之間還不時有小規模衝突。中國估量在全面戰爭,包括核子大戰的情況下中國恐難敵蘇聯,因此尋求與美國改善關係也是再自然不過的策略。
 
     美國在二戰之後雖然已是世界第一強國,無論如何從軍事或經濟層面來衡量,但是對於共產主義的擴張,由蘇聯擴展到中國,再繼續向南推進,有深層次的擔憂與恐懼。這是六十年代美國捲入越南內戰的原因。七十年代初期美國已打算從越南撤出,如果不與中國改善關係,可能亞洲會很快全面“赤化”,這是美國不希望看到的。再者,趁中、蘇有摩擦之際拉近中國對美國也是有利的戰略,如此種種考量促成了尼克森的訪華之行。
 
     我們來審視一下尼克森訪華之後的中、美、蘇三國關係的發展:
 
    美國方面大力促成尼克森訪華之行的美國官員中,除了眾所週知的美國國務卿季辛吉外,還有溫斯頓.洛爾德(Winston Lord),此人便是1989年六四事件時的美國駐華大使。
 
     提到六四事件我們應該認識到美國從來沒有放棄過改變中國制度的企圖,六四可以說是美國在中國進行的顏色革命,所幸有鄧小平果斷出手平息,沒有釀成大禍。
 
      然而美國在九十年代初透過軍備競爭與對蘇聯領導人物的誘騙,成功地瓦解了蘇聯,並從中獲得了巨量的經濟利益。
 
      二十一世紀初美國及其盟國同意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並同意十五年後自動承認中國為市場經濟體制,認為中國經濟蓬勃發展之後其政治體系必然會走向資本主義的民主制度。然而在十五年後的2016年美國及其盟國卻拒不承認中國為市場經濟體制,必然是美國認為在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與之前的兩位中國領導人在國家發展的政策與走向上有了不小的調整,並沒有變為所謂的市場經濟的民主體制。2017年底美國的國家安全報告已將中國列為第一競爭對手,2018年三月特朗普開始了對中國的貿易戰。
 
      拜登上台後在國際策略上對中國的打擊抵制比特朗普時期有過而無不及,還企圖聯合盟國一起對付中國,可惜結果遠非拜登所預期。美國在此同時也不斷與俄羅斯發生摩擦,最近拜登政府啟動全力來挑動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可笑的是俄羅斯與烏克蘭都說不會發生戰爭,只有美國撤僑撤領館人員,煞有介事地製造戰爭即將到來的假象,目的為何?企圖在歐洲製造危機,將美元吸收回美國以緩解美國十年來最高通貨膨脹之危!
 
     過去兩年多以來新冠病毒的滋擾改變了世界的局勢,美國的疫情以及死亡人數已創世界最高紀錄,國內兩黨形成意識型態對立,社會撕裂,經濟成長放緩,這將加速中國的GDP 趕超美國。估計五年之內中美兩國的相對勢力將產生質變。到那時,本著美國人“打不敗你,我就與你合作” (If I can’t beat you, I will join you!) 的習性,中美兩國合作的機會將會再現!有趣的是誰將是下一位尼克森!
 

2 Comments

華人對西方民主的一些迷思

2/26/2022

1 Comment

 
張文基

     本期史先生的大作相信代表了許多華人,特别是台灣岛内不少人的看法。毫無疑問經國先生是對台灣有極大貢獻的領袖,但是對於史先生有關民主的一些主觀上的認知,我有些不同的看法。 用美式民主來對抗統一絕非台灣之福!

     首先,該文说 “馬英九在2008年奪回政權,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在失去政權後還能再重新執政的例子。 ”,這是違反歴史事實的。 從大的角度看,朝代更迭又重新回歸前朝的例子很多,西漢被王莽篡奪後又重回劉氏,武周篡唐後又重歸李唐就是例子。 從一個王朝内部的角度看,不同政治理念和不同政治團體的兢争和更迭,更是屢見不鲜,如秦的儒法之争,漢時的儒道之争,北宋的王安石變法…… 。 當然,這些重新執政的例子不是透過選擧的方式,但是許多也是和平的方式。

     島內常自以為傲的是 “在台灣做不好,可以換人或換黨做做看”,這很好,如果換個人,換個黨能改善人民生活,但是不幸的是過去卅年,換來換去卻是持續向下沉淪。 不但臺灣如此,美國也是一樣,這也是美國今天面臨的最大問題!

     政治的最高境界是滿足人民的期望,真正的為人民服務,帶領人民走向更好的生活。 民主是大家共同的追求,但是民主的實行不可能只有一種形式。 民主制度跟世間萬物一樣都是不斷的演進、改正,也是千姿百態的。 美國的民主制度和英國不同,而今天美國的制度和建國時也有許多改變。

     許多人聲稱民主制度可以保証一個國家,一個政權的永恆存在,這本身就是不科學和違反歷史事實的。 如果民主是那麼完美的,古希臘,古羅馬又怎麼會滅亡呢? 法蘭西為何已歷經五次共和? 世間任何事都免不了生、老、病、死,一個能不斷更新,自我改正的事物就能有更長的生命,但是沒有永恆存在的東西,只有不斷地新陳交替,這就是中國人常說的"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

     今日西方民主制度起始於16世紀,也不過500年之久,但是中國的治理制度卻起始於秦漢至清末,長達2000年之久,所以西方民主制度是否能更有生命力猶待未來歷史的証明!

     中國制度由於長久的穩定,未能抓住現代科學發展的歴史機遇,所以遭受李鴻章所說的“三千年未有之變局”。 爲了民族生存,只有變法求生! 戊戌,五四,以後中華大地,全盤西化,習慣用西方的思維和價值來衡量一切,雖然取得許多成就,但是也面臨深層次"道"或價值觀的迷茫。 沒有“道”的凝聚,不可能真正的復興,而中國的最大挑戰是定義中國的“道”!

     民主是人類的共同追求,但是要發展適合中國的民主首先必須排除對西方的迷信,用客觀的、科學的方法檢視不同的民主制度,第一步是要區分本貭和宗教性的口號。

     英國首相邱吉爾有一個銘言被廣爲傳頌:“除了專制之外,民主就是最壞的制度!” 這句話看是謙虛,實則傲慢,而且既不嚴謹又不科學,就是一個口號,經不起嚴格的檢視。 首先,沒有嚴格定義他的民主是什麼?專制是什麼?世間的政治制度各式各様,所以,邱吉爾的銘言不就是說任何介於他所謂的民主(英式民主?)和專制之間的無限個可能的制度都會比兩者更好嗎?

     如果邱吉爾的原意是簡單的把世界衆多的不同制度二分爲民主(好)和專制(壞),那麽誰有權利來劃分呢? 如果是邱吉爾或他的代理人來劃分的話,那麽丘吉爾不就是代表典型的專制嗎? 這種自我矛盾就是今天西方世界精英階級的問題!

     美國今天面對的是一個爛攤子,兩黨精英都深知幾十年的積弊要改革豈能是一朝之功,所以必須穩定大局爭取時間重建美國。 對外主要目的是延緩中國趕超美國的時間。 策略是塑造中俄爲敵人轉移國內矛盾,具體的手段是:1. 高舉民主價值觀,組織以英美爲核心,5眼聯盟次之、G7和印度、澳大利亞及北約為輔的對中俄的不同層次的統一戰缐。  2. 利用台灣這個棋子牽制中國。

     爲了配合美國的大戰略,蔡英文加速做美國的棋子,在中華民國的名義下加速“去中國化”! 在意識形態領域用“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對抗大陸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 然而,如前面的論述,台灣人民必須拋棄对西方民主制度的宗教般的迷信,與大陸人民共同發展中國式的民主,這才是正道! 即使台灣人民現在不能接受大陸的制度,「一國兩制」就是滿足台灣堅持自己制度的要求,它不是毒蛇猛獸!

     台灣人民最大的共同希望是和平發展,而要想和平解決台海危機,必須回歸歴史事實,那就是兩岸現狀是中國內戰的延續,所以不存在主權的問題,因爲中國主權從來沒有分裂過,而僅是治權分裂。
​
     不接受這個一中現實兩岸就不可能有談判,那麽台湾就喪失最符合台湾利益的统一。台灣没有再多的時間來浪费了!



1 Comment

蔣經國的智慧

2/26/2022

0 Comments

 
史學穎

      小蔣在晚年取消戒嚴,回歸憲法,有人建言萬萬不可,因為一旦開放,國民黨的執政在短期還行,但總有一天會改朝換代丟掉政權,後來果然國民黨丟掉了政權,死忠者搖頭嘆息,認為這是小蔣晚年的失智導致,要不是如此,還會繼續執政。聽上去好像有一點道理,但是翻開歷史一看,就知道沒有一個朝代能夠永久執政。更沒有人在丟掉政權了以後,還能重返執政的例子 ⋯⋯

      直到馬英九在2008年奪回政權,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在失去政權後還能再重新執政的例子,原因就是小蔣放棄了專制統治,接納民主制度,如果像朝鮮金家一定要維持政權,就必須壓制言論自由,不能讓反對自己的言論出現,更要去掉反對自己的人,這樣自己的政權才能持續下去,問題在於既使是用了如此下策,就能永遠持續下去嗎?歷史已經證明了不可能,不但不可能,還因為自己當初為了硬要掌握政權的需要,於是管控言論+壓制人權+造假騙人就成為必要,這些行徑在被推翻後一定會被挖出,同時引來的是報復,歷史證明了專制統治者通常不但是本人被殺,家屬後代也會遭殃,連帶的執政團隊也被殺光,殺完後還會用宣傳機器把他說成荒淫昏君,人設崩塌,這就是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朝代在倒下之後能夠再起的原因。
​
      蔣經國能夠看透這點,非常不容易,因為專制統治者通常都認為自己能夠做到一直執政下去,既使自己百年後也能傳承下去,周遭包圍的馬屁精也讓他迷失,給了他虛妄的自信認為確實是可以永久執政下去的,其實真相是越專制就越危險表面!上看起來風平浪靜,但只要有風吹草動,就可能一發不可收拾,羅馬尼亞的獨裁者Ceaușescu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他鐵腕執政了24年,1989年11月大選中再度以近全票的高票連任,看起來像是鐵桶一般的江山⋯ㄧ個月後蘇聯解體,幾天後馬上被推翻,然後像一條狗一樣的被拖下去槍斃。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專制政權既使能掌控國內,外界的變化也是獨裁者無法掌控的,中國的明朝也是一樣的原因覆亡⋯⋯⋯⋯歷史證明了沒有永遠的執政者,只有開放民主,才能在倒下去之後也有翻身之日,只有在民主制度下,自己的子孫後代和曾一起打拼的夥伴同志才能在丟失政權之後還能夠保住性命,甚至能有一天捲土重來。

      看到蔣經國的孫子蔣萬安慢慢的崛起,我不禁要向小蔣說一句:你是對的。




0 Comments

谷愛凌只是爲了錢嗎?

2/26/2022

0 Comments

 
三清

     谷愛凌在北京冬奧場上和場外的靚麗錶像引起許多别有用心的人的惡意批評,其中之一就是她是為了金錢才爲中國出戰,真如此嗎?有錯嗎?

     三年前谷愛凌決定申請中國國籍時,她沒有多少代言收入,她現在有了,這有兩種解讀:1.她入籍時不是只為了錢,那麼許多華人公知的攻擊就沒有立場。 或2.代表她有眼光,願意放長線釣大魚,這不就是美國所鼓吹的自由主義經濟嗎? 可笑的是不論是華人鼓吹西方制度的公知,還是極右翼的美國媒體,卻以她的代言收入來攻擊她,這不是荒謬的否定自己的價值觀嗎? 為什麼不能接受另一個可能,就是她對中國有深刻的感情呢? 她在面對媒體的各項質詢中用純真、無邪的態度,標準的北京腔表達出他對姥姥、北京、和中國的感情,及她的初心是真誠希望鼓勵更多中國女孩參與雪上運動。

     也許骯髒的靈魂永遠不能理解一個高尚的動機!




​

0 Comments
<<Previous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