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潘金蓮武大郎蓋棉被 為韓國瑜的精彩譬喻點讚

11/30/2019

0 Comments

 
范湘濤
                                  
韓國瑜去年在高雄一戰成名,靠的就是他本人講話接地氣,很多一般民眾都不瞭解的問題,韓都能三言兩語就可以讓他們瞭解其中的來龍去脈;譬如經濟不景氣,他就叫口號“貨出得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讓人民知道民進黨的鎖國政策是經濟蕭條的主要原因。譬如高雄長期綠色執政,他就喊“民進黨不是高雄人的爸爸,高雄人什麼都不欠民進黨”,讓大家覺醒沒有非投票給民進黨的必要。譬如他常常用“一支穿雲箭,我們什麼地方再相見”為自己下次要去造勢的地方打廣告,大家都還沒搞清楚穿雲箭是什麼寶貝,只覺得穿雲箭這個名詞有點意思,就跟著到指定的地點去趕場,弄得他的造勢活動場場爆滿。他的造勢活動每次參與者都超過十多萬人,比起趙匡胤,朱元璋當年打天下起義時的人數也差不多,這股力量是有改朝換代可能性的,後來事實也證明了他在高雄改朝換代的成功。
 
他自從宣布參選2020臺灣領導人以來,受到民進黨上下的抹黑,民調始終落後一大截,他知道自己如果想要打贏這場選舉,必須再次施展他的“韓式戰法”,要以最通俗的說法讓人民聼懂自己想要傳達的意思。什麼是“韓式戰法”?就是他去年對付王世堅和段宜康的進攻戰法,大家一定還記得他問王世堅“問世間情為何物”,把王世堅弄得團團轉,迷迷糊糊,不知所措,終於露出了他的那付又可憐又可嫌的儍樣;大家一定更記得他是如何修理段宜康的吧?他說:「段宜康非常隂暗,非常可憐,非常小鱉三,因為他爸媽都不知道怎麼會生出他這種東西,他太悲哀了,我不是用“肉眼”在看他而是用我的“屁眼”在看他。以我大男人定義來看,他這種人叫孬種,雜碎,他這種人天生器官比較小,膽子更小」;果然,段宜康被韓言中,器官小,膽子小,被修理後至今一年多時間,臺灣政壇上沒有再聼到段宜康的咆嘯聲,也算是韓國瑜為臺灣除了一個大害。
 
他從高雄市政府請假參選以來,在前些時在三重造勢大會上,重新開始了他的“韓式戰法”:他鼓勵支持他的群眾,看到抹黑韓國瑜的所謂電視名嘴,大家可以學一下鹿鼎記小說中康煕皇帝那句話「他奶奶的」!他更對那些黑韓的人嗆聲,「放馬過來」!「恁爸等你」!譲大家看到韓國瑜去年選舉時的豪情,韓粉們都興奮不已,民調跟著也上升不少。
 
在兩岸政策上,韓國瑜也提出一些化繁為簡的答案:譬如他提醒,臺灣要做有用的塞子,不要做沒有用的棄(棋)子;譬如他強調:「外求和平,內求公平」;「心中若有圍牆,很多路都過不去」。在青年政策上,他提出無息學貸,鼓勵游學;他提出青年要上職場而不是上戰場。在為政方面,他有以下幾個金句:「莫忘世上苦人多」;「做官的人可以作威作福,也可以做牛做馬」;「所謂韓(寒)流,能載舟也能覆舟,我戒慎恐懼」;「永遠不要忘記,當出頭天的時候,先看看腳下踩的這片土地」。在一次中秋節造勢大會上,他望著天上的月亮,感性的說「嫦娥呀,妳支持臺獨嗎」?來諷刺民進黨的去中華文化。        
 
以上所寫的是韓式戰法和韓式金句,韓國瑜還有另外一個秘笈就是他很會打譬喻,今年初,當吳敦義,馬英九,朱立倫,王金平四人準備角逐總統大位提名的時候,他便以四人玩麻將,其中有一個相公,譬喻不會有贏家;現在已經靈驗了。民進黨每次在黨內初選的時候,雙方殺得刀刀見骨,但只要選舉結束,馬上可以完全修好,一致對外,韓國瑜為此作了一個非常奇妙的譬喻,他把民進黨譬喻成「妖怪」,因為只有妖怪才有那種隨時可以修復自己缺了一條腿,少了一根胳膊的特異功能。他最近對民進黨可能推出的蔡賴配,又打了一個譬喻,他說蔡賴配是「潘金蓮武大郎蓋棉被」;本來這不過是一句歇後語,接下來是「頭齊腳不齊」,可是筆者認為韓的本意沒有那麼簡單,這裡面還有潘金蓮(蔡英文)給武大郎(賴清德)戴綠帽(受欺壓)的涵義,更深一層解釋,這裡面還有潘金蓮(蔡英文)的水性楊花,朝三暮四,和武大郎(賴清徳)的忍氣吞聲,委曲求全;這個譬喻,真的是穏準狠,弄得蔡賴兩人如芒在背,民進黨上下譁然,拿不出對策;足見韓國瑜的足智多謀,“行家有沒有,只要一出手”,筆者在此要為韓國瑜㸃一個特大號的讃!洪秀柱常說,聼韓國瑜演講,很提心弔膽,深怕他又講出什麼不得體的金句,但害怕歸害怕,每次聼完都覺得很爽;洪秀柱所說的「爽」和筆者所點的「讚」,大概都是異曲同工吧?
 
最後筆者要建議韓國瑜,韓式戰法是絕對正確的戰法,不要顧忌一些什麼“高級藍”的説三道四,千萬記住,民進黨就是一群流氓,而流氓最怕的就是兵,因為流氓的天敵就是堂堂正正的軍人,君不見,像段宜康那種小流氓,小孬孬,被韓國瑜一駡,就抱頭鼠竄,銷聲匿跡了嗎⋯⋯?
 


​
0 Comments

台灣三聖與懸崖邊的羊羣

11/30/2019

1 Comment

 
秦魏陽

李登輝先生的光環在台灣的綠營持久不衰:從阿輝伯、民主先生、台灣之父到台灣摩西( Moses)。如衆所周知的,摩西率領以色列人脫離埃及蘭姆西斯王殘酷的統治,在上帝的大能分紅海下,逃開了埃及追兵。摩西毫無疑問的是猶太人的國父,也是猶太教的第一聖者:他率領猶太人從埃及逃出,向迦南寶地前進。不錯,李登輝是台灣的基督教徒,但是台灣基督教長老會的政治色彩極為濃重,非但政教不分,反而變的如膠似漆:在施明德率領紅衫軍反對陳水扁總統貪污之時,長老會為了打擊他竟然公佈施在獄中寫下的悔過書,使他出盡洋相。雨果小說「悲慘世界」中的主角項華強偷了教堂中的銀器被警察抓回,神父卻說「你還忘了拿我送給你的銀燭台呢」, 項華強從此改邪歸正,這神父比起台灣長老會的行徑簡直是判若雲泥,不談也罷。

李登輝是中華民國第一任的民選總統,但在他任內(1992-2000)人均國民生產毛額的增長率為3.59%。與蔣經國時期(1980-1987)的12%比較相去甚遠,即使把經濟規模的因素算進去,也是難登大雅之堂。李登輝最令人詬病的是把曰本當成祖國:建議把中國分成七塊,多次強調釣魚島是日本的領土,以靖國神社為榮。他的老家在台北淡水郡三芝莊埔頭坑,祖籍是福建永定縣湖坑鎮;他是一位被閩南化的客家人(河洛客)。父親是日據時代的刑警,成功地改漢姓為日本姓岩里(Iwasato)。他似乎忘記了日本佔領台灣時反抗最激烈的是客家人:吳湯興、徐驤、姜紹祖、胡嘉猷等,他卻以做日本人為榮。根據戚嘉林教授著的《台灣史,2007年增訂版第427頁》中的資料顯示,1944年(昭和十九年)2月25日的「台灣日日新報」刊登有李登輝的 <血書志願的熱誠結實>內容如下:

住在淡水郡三芝莊小基隆岩里龍男(李金龍即李登輝之父 ) 的次子岩里正男(Iwasato Masao 即李登輝),現年23歲,目前是京都大學農學部經濟科的一年級生。前(一年) 曾提出表達要擊滅鬼米英(鬼畜的英國與美國)熱烈意志的血書,現已被錄取為陸軍幹部後補生,光榮入營成為若櫻(年輕的櫻花,在台灣指的是陸軍特別志顧兵, 見戚著)學徒,其兄岩里武則(李登欽後戰死菲律賓)也在去年參加海軍。岩里龍男表示他們兄弟兩一起成為無敵皇軍的一員,是無上光榮的事。孩子們出發前曾説,願粉身碎骨為君國殉死,為擊滅英美邁進,以報廣大無邊的皇恩。

李把棒子交給被他稱為約書亞(Joshua)的陳水扁,要把台灣民主(台獨)發展到登峰造極。舊約聖經中的約書亞,是在摩西升天後代領以色列人渡過約旦河征服迦南寶地的聖人,怎麼這位聖人卻被關在土城看守所這麼多年呢?陳被關後,李又背書守護台灣民主的女法官蔡英文。在舊約唯一的女法官是堅守以色列律法的黛伯拉(Debra ),在她的領導下,他擊敗了迦南的傑賓王。蔡當總統近四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只有3%出頭,這是上不了檯面的數值,卻說是20年來最佳,簡直是「白賊」。況且大部份的成長被大財團取得。最不堪的是年青人的平均月薪不到三萬元,只好去享受吃泡麵和茶葉蛋的「小確幸」。

李登輝對台灣的健保及總統直選雖然有一定的貢獻;但是他的媚日去中及聯手陳、蔡把台灣年青人變成自然獨,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大的罪孽。要知道學童時代的思想灌輸 (indoctrination)是一輩子也改不了的。說白了,台灣是面對中國東南各省的門戶,想要獨立幾乎是不可能的。李、陳及蔡把台獨推到今天的不歸路,受害的必然是這些無辜且無路可退的年青人。李春秋已高,陳、蔡屆時還不是腳底抺油一走了之,在道德上有著嚴重的瑕疵。他們慢慢地把羊羣趕到懸崖的邊緣,還暗自得意;最令人吃驚的是這些羊羣竟然毫無危機意識。這齣歷史的悲劇正在舞台上粉墨登場,而導演就是這些「聖人」及民主守護者。明春選舉正是「一選定存亡」的關鍵時刻,筆者現在可以預言:一著錯棋滿盤皆輸,再也沒有回轉的餘地。



1 Comment

國慶前夕來到北京

11/30/2019

1 Comment

 
謝芷生

帶著興奮的心情,於國慶前夕與部分“老保釣”一同受邀來到了北京。兩年前爲著參加大陸“臺灣同學會”年度研討會曾剛來過北京。發現北京這幾年確實變得越來越漂亮了。記得第一次來到北京是1973年四月份。當時是抱著一份對社會主義嚮往,有若“朝聖”般的心情前來北京的。我們被安排住進了位於長安街的華僑飯店。這可能是當時北京數一,數二的高檔酒店了。但與今日北京的高檔酒店相較,就顯得太簡陋了。連抽水馬桶的水箱都関不緊,連夜水漏不停。大陸物質建設的狀況遜於臺灣,這在我們到達廣州時就已然發現了。心想到達北京後景觀就會改變了。但沒想到來到北京後依然令人失望。加上滿街的行人幾乎都清一色穿著藍色的服裝,連婦女也不例外,就更加添了蕭條落後的印象。

我在來大陸前,曾不止一次對人講述,”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大道理。回去後還能有底氣和顔面繼續宣講嗎?難怪當時有幾位所謂”台獨左派“的學長,在沒有走完全程後,就失望地先行離去了。當年與我同來大陸參訪的,還有另三位同在西德留學的同學。我們都是當年在歐洲發起保釣,嚮往社會主義祖國,主張”和平統一“,才冒著得罪臺灣當局,以及不知何日方能再見爹娘,家人的風險來到大陸的。我們參訪後,雖有滿肚子疑問,但回到當時的西德後,我們並沒有就此放棄宣傳“社會主義和反獨促統”的理念。總覺得我們認識和嚮往的“中國大陸和社會主義”不應當是這個樣子的,這裏面一定有什麽蹊蹺,要不就是我們水準太低,看不透社會主義的深澳之處。當時我們中間確有人受宣傳誤導,接受了’’越窮越革命“的謬論。直到1976年”四人幫事件“爆發後,真相才逐漸被人看清了。每念及此,不得不感歎,幸好天佑中華,還給我們留下了當時可謂碩果僅存的鄧小平,否則經過十年動亂後的中國,還有恢復元氣,從新走向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嗎?這幾年到大陸去,每當看到大陸日新月異的可喜變化,就情不自禁地會想起鄧小平,想起他撥亂反正,重新導正中國發展航向的偉大功績。我們到北京正逢新中國建國屆滿七十周年,得以與全國同胞共同慶祝這一光輝偉大的日子,深感無比榮幸。

我早在兩年前到北京時,就發現了北京平坦寬闊的馬路兩旁,新聳立起了許多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它雖破壞了北京原有古樸的風貌,不無遺憾,但作爲一個擁有千萬人口的大都市,既已沒有了橫向發展的空間,則除了向空中發展外,還有什麽更佳的解決方案呢?其實大陸政府早已有了解決首都人口過密的方案,並正在付諸實施中。即將政府機關遷往離北京約三十餘公里外的通州新城。新城與北京有高速公路相連,來往很便捷。爲著安頓未來機關人員的居住,已興建起了許多美觀實用的住宅樓。我們曾被安排參觀了新城的模型,也看到了通州新城目前的風貌,留下深刻印象,它必將是一座美麗的花園城市。深感大陸政府辦事有計畫,有遠見,難怪這十多年來大陸會發展得如此神速,使許多原對大陸抱有成見和歧視的人,都不得不瞠目結舌,感佩不已。而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以及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道理,正在一步步獲得證實,已成為不容爭辯的現實。

我們雖不否認,我們是社會主義和新中國的堅定支持者,但我們內心真正關懷的,仍是臺灣的發展與前途。多年來我們一直受人誤解和指責,令我們長期深受不白之冤。其實我們所做的一切,歸根結底仍是爲著臺灣的前途與出路著想。希望大家能和我們一樣,早日看清,只有兩岸統一,臺灣才會有光明的前途。臺灣目前進行的大選固令人牽掛,但不論何人勝出,兩岸問題的最終解決,仍需取決於中美實力的對比與消長。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並應共同爲此做出相應的努力。

​謝芷生,2019年11月14日,臺北市
 
 
 
 
                        
1 Comment

對台灣青年文化與政治取向的初步觀察

11/23/2019

0 Comments

 
馬康莊
​                   
    青年世代的問題是一個社會的溫度計,最近青年問題因為香港騷動而成為世人的焦點。香港動亂平息是遲早的問題,但整個香港社會的重建卻必須儘早思考,尤其是作為香港騷動主角的青年世代究竟何去何從呢?本文擬針對台灣青年文化剖析其政治取向,並希望為青年問題提供思考方向。
 
    台灣在1980年代中期前是一個以勞力密集、出口導向為特徵的產業結構,台灣是以中小企業為主,不像南韓是以重工業為主。故長久以來南韓工會勢力強大,勞工的動員能力強,工會的影響力強大。台灣的工會規模較小,勞工人數最多的企業是國營企業,例如台灣電力公司。當時國營企業因為比照公務人員待遇,故國營企業工會有「閹雞工會」之譏,作風相對保守,致使台灣產業勞工的動員能力薄弱。至於台灣的職業工會勞工,雖然較產業勞工激進,但職業勞工是自營作業勞工,參加工會帶有一種工具性的心態,是以參加勞、健保為目的,對職業工會缺乏高度認同感。台灣的產業勞工保守,除國營事業外,工廠規模不大,職業勞工雖較激進但對工會缺乏認同,在產業大量外移之後,台灣的產業工會組織完全不足以帶動工運風潮。
 
    影響台灣工運不彰的因素很多,除了上述提及產業、職業工會軟弱的原因之外,台灣勞工缺乏階級意識也有關。台灣的勞工雖然薪資水平不高,但因為台灣的非正式部門(informal sector)活躍,使得勞工在低薪的勞動條件下依然可以謀生存、圖溫飽,所謂非正式部門可以用攤販做代表,非正式部門因為不必負擔高昂的房屋店面租金,也不必繳交營業所得稅,更不必負擔員工的勞健保費用,故可以用較低廉的價格銷售產品或服務,由於非正式部門如攤販或地下油行、白牌車行等的銷售價格便宜,使勞工得以降低其生活所需的最低維持費用,而得以生存。非正式部門降低了勞工最低生活所需的門鑑,使勞工抱持馬克思所說的「虛假意識」(false consciousness),而不能形成勞工被剝削的「階級意識」,減少了台灣企業調整勞工薪資的迫切性。2018年9月台灣的基本工資為23100元台幣,每小時基本工資為150元。
 
    此外,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台灣當時處於泡沫經濟之下,勞工短缺,政府引進外籍勞工因應勞工短缺。目前台灣約有80萬名外籍勞工,其中約有百分之十是違法居留的,外籍勞工跨國流動到台灣討生活,做勞動環境最差的工作,領台灣最低廉的工資,全年如不休假,每月大約可獲新台幣22000元左右,外籍勞工的引進與大量使用,也降低了資方調整薪資的壓力。台灣的低薪化最直接的原因,應是引進外籍勞工所導致。此外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後,也出現對外籍看護工形成依賴的趨勢。

    2018年,台灣執政黨民進黨進行影響深遠的年金改革,對軍人、公務員、教師、勞工及農民等之退休金或國民年金制度,以及退休軍公教人員優惠存款(俗稱18%)進行改革。年金改革整體內容,涉及軍公教人員退休金金額之調整等。而所得替代率、信賴保護原則、公平正義原則、世代正義等都是其中的爭議點。民進黨挾其在立法院內佔多數席次的優勢,快速但欠缺深思熟慮地通過了年金改革法案,除了尚遺留高達數十萬件行政訴訟持續進行之外,也造成2018年民進黨九合一選舉慘敗。年金改革讓軍公教退休人員的退休金約打七折,可預期收入減少,造成軍公教退休人員的消費裹足不前,民眾消費大量減少,台灣的經濟景氣當然低迷,此外由於退休前後可領取收入的差距增大,故軍公教人員願意提早退休的人數也大幅下降,可能會持續工作至法定退休年齡才願意離開工作崗位。這就影響不同世代之間的新陳代謝,高齡世代延後退休,使年輕人進入公部門職場發展的機會受到嚴重阻塞。
 
    年金改革減少軍公教退休人員未來的收入,其影響隨個人的年資、位階、退休前薪俸而有所差異,但一般而言收入減少約落在每個月2至4萬元之間,除了讓已退休人員的消費支出減少,還影響了父母世代對子女世代的支持和補貼。簡言之,是80萬個家庭的財富縮水。
 
    台灣的年輕人因為來自父母親的補貼減少,因此購屋意願也隨之降低,年輕人除了以租屋代替購屋外,過去年輕人購屋可獲得父母親補貼協助的狀況改變,使得全台灣房屋繼承的房屋棟數屢創新高,父母贈與房屋給子女的數量減少,而是改為等父母世代凋零後,再由子女世代繼承房屋。從宏觀面來看,退休的軍公教人員屬中產階級,其退休福利每月減少2至4萬元,每年減少24萬至48萬元,除了其消費減少,生活品質下降,整體家庭所屬社會階層也下滑,從中產階級的中上位置向中產階級的中下位置移動。
 
    台灣的年輕世代面臨薪資水平停滯20年,由於消費的水平一天比一天增加,而工資卻仍然停滯不動原地踏步,因而導致年輕人成為必須身兼多職的「斜槓青年」(slash)出現。斜杠青年(Slash)源自美國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雙重職業》。因為著重於專業化的工業社會,將人類訓練得愈來愈專一,以便於作為產業鏈中最有效、最無特性、局限於一隅的螺絲釘。然而科技發展和變化日新月異,往往在一夕間因為科技的創新,他們的專業過時,下一步該怎麼走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於「單一職業」的生活方式,選擇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稱他們就是「斜槓世代」。「斜杠青年」是必然的現象,年輕人要擺脫限制和束縛,追求有自我特質的人生。現代互聯網為大眾提供豐富的資訊、知識,自學的機會多,年輕人學習力強,他們只要用心地去追求,就能掌握、運用不同的技能。「斜槓青年」都是自由職業者,2016年,美國從事自由職業的人超過了5300萬,佔全美職場就業者數量的三分之一。在網上以「遠距方式」完成工作,每五個人之中就有二人不用上下班。
 
      台灣也有「斜槓青年」了,但一般來說,他們很多是為衣食奔波「不得不斜槓」,或「被斜槓」。因為工資過低不符所需,因此同時要兼作好幾份工作謀生增加收入,然而卻過著低消費的生活。處在這種情況的台灣青年非常多,仔細分析一下,他們都不是單親家庭或經濟弱勢家庭的孩子,這正就是一般台灣青年的日常生活寫照。有心要突破這個鬱悶停滯環境的青年,有的身兼多職,什麼活計都攬下來,只是在「窮忙」,賺不到什麼錢,必須過著省吃儉用的低消費生活。
 
       據學者分析,台灣的青年學歷愈高、失業率也愈高,此地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位居世界第二,收入穩定,工作滿意的年輕人不到三成。35歲以下年輕人的收入,其購買力倒退到二十年前的台灣水準。實際上多數台灣年輕人過的是「不得不斜槓」的低消費生活。有人更美其名,稱他們為「斜槓世代」。
 
      青年從事多重工作有的是為了興趣,但他們更多的是為了要生存下去。為了增加收入,晚上去開Uber、當保全人員、接外包項目,體力與精神不足,影響到專職工作的表現不佳,加薪與升遷的機會更不容易,於是更需要兼更多的差事,變成惡性循環。工作時間過長,沒有休閒生活,影響到生命節奏。工作不理想、不穩定、每天窮忙,成家、養育兒女的事就更不用談了。工作多, 無法專心常導致失業,失業率高會促成犯罪率等長,或是出現大批的「啃老族」。
 
       經濟已長久停滯中的台灣,「斜槓世代」的發展機會並不很多,變成相對剝奪感強,「地位不一致」的一個世代。地位不一致指涉高教育成就與低所得、低收入。斜槓世代需要兼好幾份工作,才能賺取多一點報酬,他們不再滿足於專一,而是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分。斜槓世代的變異性大,對單一公司或企業的認同度降低,從政治的角度看,斜槓世代的功利性和交換性會高於其他世代,造成從成本效益的角度決定是否投入。斜槓世代是政治認同不穩定的世代,是社會中不穩定的來源,斜槓世代特質的政治社會後果必須特別加以留意,將影響台灣未來發展的走向。臺灣成為四小龍之末已經好多年了,經濟在原地踏步,工作機會少,工資低,稱之為「悶經濟」。年輕人看不到出路,鬱悶的情緒與日俱增,他們對上一代的不滿,甚至產生怨恨,世代間的矛盾相當明顯
       
       目前的臺灣,在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處在萎縮沒落的狀態,當今敏感的年輕世代,當然感受到這個大環境的局限,承受著巨大的無力與無奈。憤怒、失望、怨恨相繼而來,都是可預料的必然結果。台灣的年輕人必須走出自己的困境,開拓自己的視野,趁著年輕力壯,跨出第一步來,在海闊天空的彼岸,盡情盡力的發揮才能。
 
   中國大陸宣佈31項惠措施後,又宣布了26條措施。依據大陸人力資源業者發布的2019招聘趨勢報告顯示,大陸2019年平均薪資水平達到人民幣6014元(約新台幣2.7萬元),已比台灣的基本工資高。其中上海基層職務薪資更高達人民幣8389元(約新台幣3.8萬元),相當具有吸引力。在大陸薪資水平提高的狀況下,再加上台灣薪資水平裹足不前,年輕人西進的誘因高度增加了。建議大陸可硬性規定企業中必須至少雇用1-2名台籍青年,如果有雇用則予以減稅若干獎勵,否則處以若干罰款,相信有助於協助台灣解決年輕人失業率過高問題,且有助於促進兩岸融合。而這點也可以做為未來香港青年工作的參考。

作者:馬康莊,玄奘大學廣電新聞學系副教授。
 
 
    

0 Comments

不了解一國兩制會造成大禍害 -香港,台灣實例-

11/23/2019

0 Comments

 
張一飛
 
一國兩制可說是一個政治概念, 一個變通的,活動的國家制度觀念,容許部分的人民和國土實行一個現行的制度,即使與其它部分或大多數的人民國土的制度不同,也能共存。一國兩制的邏輯當然是建立在一個國家要為其全民謀福利,全民能和睦共存的基本觀念上。人類文明是不停地進步的,國家的制度也應是在穩定中與時進步的。人民的福利來自穩定的社會,而穩定的社會必定是建立在一個穩定的國家制度上。所以任何國家制度的改進必須在穩定中漸進。這個情況下,一個國家才能為人民謀福,才能漸漸強大。從歷史上看最明顯的例子是兩個大國,中國和美國。我們可以分別分析一下求證於歷史。 中國自有國家以來的歷史比美國要長太多了,但是從中國合分,分合幾千年的歷史來回顧,中國的成長強大都是在國家社會安定時產生的。西元前春秋戰國后,秦統一中國(西元前403-206),西漢(西元前206-西元8),再從西元兩千多年來看,東漢(西元25-220),(唐(西元618-907),明(西元1368-1644)和清(1644-1912), 這四個朝代(漢唐明清)都是很長的帝國,也都把中國帶成強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直到清朝晚年遭西方外侵以至亡國。就在帝國制度下,只要社會安定平穩,也能民富國強。

中國成立共和國,很不幸路途坎坷。 再看美國,她建國不到二百五十年,一七七六年擺脫大英帝國控制成立一個共合國。幸運地,除了很短的南北戰爭(1861/4/12-1865/4/9)在美國本土發生,她國內一直都沒有戰爭。她可以平穩地實行和改進她的國家制度,推行民主。她由十三個州聯邦逐漸增加到五十州。早年美國只允許少數有地產的白人男人有投票權,黑人和其他人無投票權。直到一八零七年白人女人有房地產的才能在新澤西州有投票權,制度慢慢演變,到一八五六年所有的白人不論有無房地產才有投票權,但有些州仍然規定只有交税的白人可投票,同時,有些州反而明確規定自由的黑人(非奴隸)不能投票,顯然的歧視黑人和其他人種。直到一八七零年經過憲法修正案(15th amendment) 黑人男人才有投票權,而美國女人直到一九二零年經過第十九次修憲才獲得投票權。

上面的歷史陳述說明了一點,國家的制度不是一蹴而成的。更重要的是,制度的改進要在穩定中漸進,不然不但國家無法為民謀福強壯國家,相反地,國家會走入混亂。這就是為什麼美國的民主至少經過了二百五十年的漸進才到今天這個地步。而美國在其他發展中國家強力快速推行全民投票,多半未能成功。失敗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經濟不好,社會不穩定,人民缺少經驗。再加上民主的全民投票制度也並不是完美的,在有爭執的社會或國家利益議題上,就會產生利益集團,往往利益集團的力量不是一人一票而是利益集團后面的財力。用財力影響民主投票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現在的選舉,選舉人需要花費巨大的選舉費用,這是一個循環的現象,利益集團和競爭的選舉人都會不斷的加大金錢籌碼來影響選票,誰有錢就能贏。

 一國兩制的概念就是讓人民能在穩定的社會環境中作漸進的制度改進。兩制都始於現狀,只要在理性的考慮下,就能漸進成功。以香港來看,從歷史,現實,和未來來分析,不承認一國是不可能的,因為結果是混亂,災難甚至是戰亂,絕不是香港的選項。由兩制出發,不但使香港能在穩定中漸進,而且擴大了香港的空間,有兩個制度可以選擇,比較,和尋求進步。香港人民求取福利的機會多了, 影響兩個制度的可能性也高了。香港人必須了解一國兩制的意義和益處,反之,就會把香港帶入大禍亂中。目前香港的混亂就是不了解一國兩制的結果。解決的方案就是讓香港人真正了解一國兩制。不然的話,香港就只有接受一國一制,失去漸進改進的機會。

台灣是另一個一國兩制的案例,但是我們可以用同樣的邏輯思維來分析。首先來討論一國,從七十年來回顧,兩岸自始都是承認一國的。至於台獨或獨台的思維完全是政客政黨從私人權力利益延伸出來的幻想,明知不可能但總期望可以拖(假名為‘維持現狀’)可以保持權力和利益。但在現行的民主的全民投票制度下,只有一個黨派可以執政得到權力利益。這就是為什麼國民黨民進黨兩黨都在兩岸統一問題上作文字遊戲,忽悠人民。幾次政黨輪替下來,人民越來越無法選擇(投票)。因為選舉的結果不但不能改進兩岸關係,反而因爭權奪利,把台灣的建設,經濟,以至國際關係弄得每況愈下。如果選民能選回一國兩制,台灣人民就像以上闡述的可以在穩定中漸進。在台灣的現行制度下,面對兩制,就多了一個機會,用漸進來改進台灣的制度,同時有機會影響大陸的制度。不會像現在,不知如何選擇,看不到未來。所以,台灣人民也必須認識一國兩制的意義和利益,不能讓政客忽悠。

以上所說不是難懂的大道理。國家制度是有歷史,人種,血緣,語言,文化等的因素。這就是美國不輕易把佔有的土地人民納入為第五十一州,也說明為什麽美國總是常常背信棄義,為美國的自身利益而放棄她的盟邦。所以,香港人或台灣人期望美國幫助來搞獨立是非常荒唐的。一國兩制是最佳選項,希望香港人和台灣人認清一國兩制,向美好的未來漸進,成為一個強國的公民和富有的百姓。  

作者:張一飛,畢業於台灣成功大學,來美四十餘年,現已退休,仍致力於推動中美文化及教育活動。

 

0 Comments
<<Previous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