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香港:海上明珠的心在何處?

6/29/2019

0 Comments

 
彭文逸

香港的“自由左”的沒落

               我對香港一直存有非常良好的感覺。從上世紀七零年代起,一直到九零年代中,我曾經在香港的幾份刊物上發表文章,包括早期由中情局資助的《祖國》,中間偏左的《廣角鏡》,《七十年代》和改名後的《九十年代》,《抖擻》,以及《明報月刊》。其中,有十幾年的時段是在兩個《年代》裏組織了《自由神下》的專刊,用彭文逸的筆名每月自己寫一篇評論,加上另外三位老友的供稿,其中的一位執筆者就是臺灣名作家,老友劉大任。主編李怡給我們的特別優待就是讓我們暢所欲言,絕不刪改。那的確是一段美好的記憶,也是我個人文字產量最豐富的時段。       
 
             《年代》是屬於所謂的“自由左”的刊物,也就是說,它是由擁有左傾思想的李怡,跟 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籌資創辦的。它在當時整個被右派勢力控制的香港,包括英,美,臺等利益集團和地下工作者的壓擠之下,生存空間非常狹窄。儘管如此,《年代》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銷路曾經是所有這類給知識分子看的刊物中最高。在國内當時的言論尺度極端狹窄的歲月裏,這可以説説極端需要的。據我瞭解,每月都會有幾百本雜志被送進國内,供黨内宣傳部門和其他部門參考。後來,因爲我在這份刊物上寫的一些評論,趙紫陽的青年智囊曾經到紐約時找過我, 交換意見。

               言論自由,毫無疑問,是香港這顆明珠綻放的一束巨大光芒。直到今日,包括臺灣與新加坡在内,在所有中國人居住的地方,沒有任何一處擁有香港那麽自由的言論園地。比較令人遺憾的是,由於香港的複雜環境,它的言論場也包括了太多不同利益集團的聲音,許多代表了外國利益,而到底背後是何種利益,我們不得而知。有的代表的是與共產黨有血海深仇的聲音,如黎智英的蘋果日報和《壹周刊》。黎是早年從大陸捨命游泳逃出來的青年,在香港自由經濟的環境下賺的盆滿鉢滿,然後開始了他個人的反共使命。幾乎每次群衆運動中都免不了有他的身影。

               有些人在意識形態領域,或者在個人身份上,應當算是英國人,而他們在香港這塊寶地上發揮他們親西方的運作能力,包括領導群衆運動。到底有多少錢在支持這些人,以及錢的來路如何,我們不得而知。

             但是,令我們非常遺憾的是,自九零年代初,《壹周刊》以色情加暴力加反共的姿態霸道出世,而同時,“機關左”(據我瞭解,主要是由新華社發號施令)也在那時極端愚蠢地杯葛自由左,使得整個香港的期刊領域完全被商業性低級趣味刊物和反中的挖糞刊物(爭鳴,前哨,動向等等,種類繁多)占領。這些挖糞刊物的特點是沒有廣告,所以它們背後必然有後臺,衹是不知是誰)。1997年回歸後,除了一本由明報集團支持的中立刊物《亞洲周刊》,你幾乎聽不到任何自由左的聲音。

             在言論完全開放的香港,言論幾乎完全被金錢和仇共,反共和不可知的外國勢力所把持。這是中共控制言論和不支持自由左派言論的悲劇。

反送中運動

             6月16日,《紐約時報》用一大半的版面詳細報導了香港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反送中運動。據它說,運動的導因是一名19歲的小青年,去年情人節時,跟他20歲的女朋友到臺灣旅游。在臺灣的時候,不知何故,他哪位已經懷有4個多月身孕的女友對他說,肚子裏的小孩不是他的,并且(這實在很絕)還把她跟前男友做愛的視頻拿來給他看。結果,悲劇了。他把女友活活勒斃,然後把尸體裝進一個粉紅色的行李箱裏,丟到一個地鐵站附近,然後就回香港了。

            事發之後,臺灣要引渡他到臺灣接受謀殺罪的審判,可是,香港與臺灣之間沒有引渡安排,所以這名小青年基本上逍遙法外。這就促使香港當局想要制定一個引渡法案。問題是,臺灣,按照法理,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引渡法也同樣適用引渡到大陸。這一下子,香港人就“人人自危”了,深怕有一天他們會被引渡到大陸去,所以就發生了這次“動亂”。

            當然,如果你拜訪過一般港人的居所,你就會覺得,他們,尤其是憤青們,大規模舉著陽傘上街,也可能是一種消磨炎炎夏日的辦法。淺水灣總是擠得要命。

            港人似乎忽略了一個重要因素:若要符合引渡條件,他們必須在大陸或者臺灣犯罪,并且可能需要犯重罪。既然如此,一般奉公守法的百姓,緊張個什麽勁?跟你沒有關係嘛!你可以不去大陸嘛!何必湊這個熱鬧呢?
            真正應當擔憂的是像肖建華之類的所謂替大陸權貴在香港洗錢的白手套,或者在大陸貪了錢的官員,毒販子,黑社會頭目…其他人,在香港過的好好的,擔心啥?

             也可能還有法輪功信徒,在香港設立辦事處逃稅的小生意人,在大陸養二奶的港商…?

            總之,在百萬示威群衆中,至少有99萬9千人根本是湊熱鬧來的。問題是,到底他們爲什麽要來湊熱鬧。難道他們是要維護殺人犯?還是中共喜歡用的説法:他們是被“一小撮”矇蔽了?

            我想,《紐約時報》說的不錯。主要是,他們對大陸“缺乏信心”。他們擔心的是,中共會”得寸進尺”,逐漸把香港變成“一般中國城市那樣”。

             儘管已經70年了,香港人依然存著“調景嶺心態”,也就是逃難者心態。每次有個風吹草動,他們就緊張的不得了,預備捲鋪蓋走路。因此,也很容易“受人利用“。或許北京當局應當列出一個如“可能會被引渡回中國受審的犯罪行爲清單”,這樣,哪些根本不具備被引渡資格的人也就不必自作多情了。

            可是,我們不能忽略一個最最根本的現象。那就是:爲什麽沒有與這一大批傻乎乎支持殺人犯的群衆對抗的,維護“正義”的自發群衆?過去,當香港還是英國殖民地的時代,香港曾經發生過多次“大暴動”,嚇得許多熱愛香港的商人逃到阿根廷,巴西,新西蘭和非洲。請問,現在哪些愛國工人跑到那裏去了?請問,當年“左校”的學生跑到那裏去了?悲哀呀!

            衹好說,香港的身體回歸了祖國,可是,這顆海上明珠的心呢?她的心在何處?
 

0 Comments

Youtube 視頻系列:中美論壇談台灣大選必須面對的問題

6/29/2019

0 Comments

 
 
2020台灣大選不僅將定中華民國的存亡,更將重大影響台海和平與衝擊美中關係,應 新民叢報的邀請,中美論壇社將在未來連續製作視頻系統來討論這個題目。首波五集已經上傳到YouTube,歡迎關注指教:

6月3日  臺灣人民的根本訴求是什麼?戰爭還是和平? 
https://youtu.be/ABz7RMr_bUw

6月4日 為什麼臺灣迷失了過去這30年 
https://youtu.be/ai-A56iFQB4

6月17日 如何從文化一中邁向"一中"
https://youtu.be/e22Qgnh7P4Q

6月21日 維持兩岸和平是中美的共同利益 
https://youtu.be/9l5Hz8TspH0

6月24日 台灣不能做美中大博弈的小棋
https://youtu.be/AlGp36z8AsI



0 Comments

油輪被炸,無人機被擊落等事件的聯想

6/29/2019

0 Comments

 
水秉和

到底是誰炸的?

            在接近波斯灣的海域上,繼上個月四艘油輪被襲之後,又有兩艘油輪於6月13日被襲。國務卿蓬貝奧第一時間指控伊朗,提供了國防部提供的證據,即一個模糊的視頻,顯示一艘伊朗的武裝快艇在一艘船被擊中之後向其靠近,取走一枚沒有爆炸的炸彈。

            但是,後來第一艘油輪上的日本船員說,炸彈是從天外飛來的,并不是水雷或魚雷。并且,第一時間提供救援的是伊朗船隻,救走了23名船員。接下來,蓬貝奧繼續被多方面打臉,指責他又在製造假證據。

            或許很多居住在美國的人難以瞭解,當前美國政府的公信率非常低,即使蓬貝奧説的是真話,絕大多數國家也不會相信。一位已退休的印度外交官,M.k.bhadrakumar,一位 對南亞和中東局勢的瞭解絕對一流,而且是快筆,三天兩頭就能在他頗受歡迎的部落格 indian punchline 發表深刻的分析文章,就油輪被炸事件指出,美國的指控不足信。他說,這是因爲美國在越戰之初製造了東京灣事件(Gulf of Tonkin incidence),以之爲藉口,開啓了美軍直接參與越戰(後來美國政府自己提供的證據和當事人的自傳均承認該事件是美國製造的)。在發動第二次伊拉克戰爭時,美國又提供了假證,并且是公然在安理會上提出假證,以之爲藉口,毀掉了伊拉克(前國務卿鮑爾事後表示,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憾事)。他還指出,非常巧的是,前不久,禁止使用化學武器組織(OPCW)才發表了調查結果,指出,2018年4月在敘利亞發生的化學武器事件很可能是自導自演的鬧劇(白頭盔慈善組織接受以色列和英國的捐款,非常可能導演了該次事件),以此作爲攻擊敘利亞政府的藉口。因此,這次油輪被炸事件也可能是某方面企圖嫁禍伊朗的事件。

到底是在何處被炸的?

            恰恰就在這個時刻,又一件可以嫁禍伊朗事件發生了:伊朗在霍爾姆斯灣擊落了美軍的無人機!突然,油輪被炸的事件完全失去了戰略價值:如果美國真想打伊朗,它有了更强有力的藉口。美國聲稱,無人機是在公海被擊落,而伊朗聲稱是在它的領海内被擊落。到底真相如何,可能永遠弄不清楚。不過,從白宮内部走漏的消息中我們得知,由於特朗普的國安顧問博爾頓想要促使他攻打伊朗,乃慫恿他派遣航母戰鬥群進入波斯灣,製造緊張局勢,使得并不想打仗,衹想極限施壓的特朗普非常不高興,想把他換掉,并且已經在暗中物色國安顧問的人選。問題是,特朗普面對著這種他的前任用以發動戰爭的事件,到底他要打?還是不打?

特朗普懸崖勒馬?

            過去,美國要對付一個敵人或者對手的時候,它必然會團結一大片,打擊一小撮,這次,特朗普反其道而行:他四面樹敵。我們不妨替他算一算,到底他幹了多少違背常理的事:他拒絕加入TTP,從而不能聯合日本,韓國和東盟十國一起抵制中國;他退出巴黎氣候變化協議,跟全世界唱對臺;他退出了伊朗禁核協議,跟美國的歐洲盟友對立,不准它們購買伊朗的石油(後者還包括日本,韓國和印度);他廢止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并且向所有盟友加徵鋼鐵(25%)和鋁材(10%)的關稅;他威脅要向歐洲和日本的汽車加徵關稅…此外,當然,他還專案對付伊朗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

            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樣,心中存著一個問題,那就是:特朗普這樣玩下去,會不會突然玩不轉,就像馬戲班裏面的小丑,兩隻手扔著越來越多的球,不但是球,還加上斧頭,菜刀等,并且扔的越來越高。問題是:會不會,突然,一把斧頭沒接住,刀鋒直直地落到自己的腳背上?然後,菜刀和球都稀里嘩啦地掉落下來。這樣,美國不但不是他所吹噓的第一,而是衰落的真正開始?

            對付中國,他的手段不可謂不狠:除了增加關稅之外,他還觸動中國的紅綫,在臺灣搞事(軍艦定期穿越臺灣海峽;增加臺灣軍購;高級官員跟臺灣官員會談;提升駐臺辦事處的地位),在南海搞事(硬闖中國島礁的12海里領海);扣押了華爲高管孟晚舟爲人質,以及全面打擊華爲的產業鏈…
​
            我們可以把對伊朗和中國的極限施壓視爲他向空中扔出的斧頭和菜刀,沒有接住其中一把就可能讓他的脚趾頭跟身體分離,徹底結束他的連任夢。6月19日在霍爾姆斯灣美軍無人機被伊朗擊落絕對是一把斧頭,而這把斧頭是直奔他的脚趾頭:美伊之戰一觸即發。但是,他終於拒絕了兩名鷹派顧問的建議,於20日晚間,就在向伊朗發動攻擊之前,懸崖勒馬,收回了攻擊令。    
   
           中美貿易貿易戰是哪一把仍然懸在空中的菜刀,而六月底將在大阪舉行的G20峰會,就是菜刀直落而下的時刻。特朗普主動打電話給習近平,顯示他急於跟習談判,以期達成貿易協議,幫助他明年的選舉。習近平需要做的,就是要爲特朗普接住哪把菜刀。也就是説,習近平必須要特朗普:1. 廢除過去增加的關稅和同意今後不得以增加關稅作爲威脅;2. 刪除協議文件中所有含有侮辱性的字眼;3. 拒絕美國派駐檢測人員對中國的執法進行檢測;4. 停止對孟晚舟的引渡要求和停止對華爲制裁的行政命令。如果特朗普答應了,那麽,習大大,飛步向前,一手接下了菜刀,危機解除,特朗普可以繼續玩他手中的球。

最新民調顯示,6名民主黨候選人的支持率超過了特朗普,他的處境的的確確是壓力山大。習大大絕對不能放過這次機遇,在特朗普節節退讓聲中接下這把菜刀。




0 Comments

​如何有效推動“帶路”開發計畫

6/22/2019

0 Comments

 
陳立家
 
中國有兩句格言,我覺得對“帶路“開發計畫很有啟示的作用。 一句是 前事不忘後世之師,另外一句是 失敗為成功之母。

75年前以中美英蘇為首的同盟國打敗了德日義大利為首的軸心國,勝利地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在美國羅斯福總統的倡議下,聯合國誕生了。 聯合國的作用,我認為至少他努力促使世界各地區的殖民地逐個地形成了獨立自主的國家,並且以平等的地位,成為聯合國的會員國。聯合國不斷的努力也使得世界基本維持了穩定和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兩者相距不到十年,現在已經過了75年了第三次世界大戰仍然沒有發生 ,這是人類社會一個重大的進步。 1948年美國國務卿馬歇爾鑒於歐洲許多國家都遭受到二戰嚴重的破壞,因而提出歐洲的重建計畫。 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馬歇爾計畫。 美國為了這個援助計畫總共提供了134億美元,相當於今天的1000多億美元。 這是美國近百年來對人類社會所作的兩件最大的貢獻。

40年前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的政策。 在這段時間裡,中國取得的進步和他的國際地位的提高,也是有目共睹的。 其中最為外人稱道的就是鐵公基(鐵路包括高鐵和城市的地鐵,公路,橋樑和隧道,以及各式各樣的基礎設施,包括通訊設施機場和港口。 )這些方面中國積累的豐富經驗,可以說是稱霸全球的。 也基於此,習近平在2013年在印尼和哈薩克斯坦信心滿滿地向世界宣佈中國的一帶一路計畫。 最近中國把它改名為帶路開發計畫。 因為這個計畫的龐大已經不限於一帶一路,而是多帶多路。 有人說這是中國的馬歇爾計畫,不過我感覺它的涵蓋更廣規模更大。

今年四月下旬以中國為東道主在北京召開了第二屆帶路開發的國際大會,參加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已經高達150多個,有38個國家領導人也參加了盛會。 充分顯示出帶路開發已經成為一個舉世矚目的國際性大合作,在短短的五六年裡面能夠開展出這樣子的盛況實屬不易。

我今天要說的不屬於錦上添花的讚歌,而是想檢視中國在過去的一些國際合作專案的失誤,檢討這些失敗的原因,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改進,取得更大的成功。

首先我想先談談在斯里蘭卡東南部新建的Hambantola港口,他在2008年開工第一期工程在2010年 11月完成。 初期投資 3.6億美元。 其中,85%是中方提供的信貸,現在在距離港口不遠的地方又新建了斯里蘭卡的第二個國際機場 Mattela。 它于2009年開工2013年初正式啟用。 這個機場的開發發金額是2.9億美元,其中1.9億美元是中國的貸款。 首相如此熱衷的推動這些專案,雖然它們的地地理位置處於東南方的貧困農業地區,但卻是他的老家。 這兩個專案在設計施工期間就發現有很多缺陷,但是那些修改補充的辦法,因為總統和總理以及其他閣員之間的內鬥未能付諸實現。 導致兩個專案投入使用後均遭受嚴重虧損,其所得無法支付巨額的債務。 為了解決還債問題,斯里蘭卡只好把港口的經營管理權轉讓給中國使用99年。 斯里蘭卡以租賃港口的所得去支付貸款的本利。 西方一些人士包括美國的副總統以及國務卿因而指責中國利用債務陷阱來取得合作國家的土地使用和其他的資源。

2017年三月馬來西亞前任總統 Najib 和中國政府簽約啟動,在馬國東海岸,而不是更繁榮的西海岸建造一重要的鐵路通道,一個原因是這是當時馬來西亞總統的故鄉所在,二是中國覺得那邊靠近馬來西亞的一個重要港口是中國想開發的。 不久,90多歲的馬哈蒂爾 重返總統大位,他聲稱專案的建設費用過高,不是馬來西亞負擔得起的需要暫時擱置重新談判。 他並親自訪問北京直接向習近平提出他的新構想,經過兩個多月的磋商,這一個長達688公里總投資為15.9億美元,下調到10.6 億美元。 這使得原有估計的總費用下降了三分之一可說是中國對馬來西亞的一大讓步。 最近中美貿易戰科技戰有關5G問題馬哈蒂爾堅決站在支持中國的立場,也可能與此有關。 但是此例一開,後期效尤者會越來越多,中國肯定會增加很多的麻煩。

基於以上,中國和斯里蘭卡以及馬來西亞進行投資合作的曲折經歷,我們可以仔細分析一下,導致這些必要調整的重大因素是什麼,從而吸取教訓,以便不再重犯同樣的錯誤。

第一個需要記取的教訓是不能因為這個專案是合作國家領導人心愛的專案,有時甚至於是他個人的私利,就不顧一切盲目的去推動。第二個教訓是對於任何一個專案,必須做翔實的可行性研究,以及經濟效益的分析,這個工作極為重要,不能虛應故事。 斯里蘭卡的機場和港口專案這方面的工作做得極差。 今年四月底以中國作為東道主在北京召開的第二屆帶路國際會議。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已經有意識的強調這方面的重要性。 第三個教訓是要分析與瞭解合作國家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有些國家雖然窮困,但是政經形勢相對穩定,並信守國際的承諾,有些國家政治形勢非常不穩定,執政掌權者隨時可能被取代更換,繼任者對其上任簽下的合同可能不認帳,這些都是值得考慮是否應該進行投資貸款合作的因素。
​
最後容許我回到開頭我所講的兩句中國格言 前事不忘後世之師,失敗為成功之母。 我以這兩句格言奉贈給中國帶開發計畫的決策領導,並祝願此一宏偉計畫,將來取得偉大的成功。

0 Comments

“反送中”事件的警示及對台灣2020大選的衝擊

6/22/2019

0 Comments

 
張文基

香港的“反送中”(反《逃犯條例》)事件在持續數天的騷動及不少警民受傷後,特首林鄭月娥於6月15日宣布暫緩推動該案,以便加强對民衆解釋、溝通和宣傳。

示威活動一開始就得到台灣島內及美國朝野不少呼應者,蔡英文甚至公開宣稱一旦接受一國兩制,臺灣就會失去捍衛自由、民主與人權的權利,也會失去選擇自己未來的權利。  很顯然的,這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法律問題,而成為了挑戰「一中」國際力量的大展現,在地緣政治層面上牽涉到美中博弈,在思想層面是圍繞「西方普世價值」迷思的鬥爭。

修法的起因並不複雜。 港男陳同佳在臺灣殺害了懷孕女友,潛逃回港。 儘管他承認殺人,但由於港臺之間沒有引渡協定,臺灣政府無法要求香港代為拘捕,把他送回臺灣受審,因此,港府不得不先修例。 雖然,香港回歸中國已經22年,香港和大陸及澳門仍沒有引渡條例,這是非常荒謬的。 以美國為例,跨州引渡罪犯是早就明文規定的。 這保障了相關地區人民的共同利益,否則,大陸居民在港犯法潛逃回內地,豈不可逍遙法外? 這難道不是保護香港居民的權益? 

香港目前與20個國家(主要是大英國協中的白種人國家,西歐,美國及印度)簽有長期的逃犯移交協定,讓這些國家可以要求香港政府代為拘捕和移交逃至香港的疑犯,送回申請國受審。 相關法律也訂明香港與除了這20個地區外的國家進行一次性移交,這些一次性移交的申請交由香港立法會審議,決定是否批准。

但目前的條文訂明,香港的移交逃犯法律不適用於中國大陸、澳門和臺灣。 這基本是歧視中國人及許多非白人的國家。 所以「送中」問題的本質其實就是清末民初洋人租界裡,是不是該有「治外法權」的問題! 回歸22年還讓這種不平等現象存在本身就顯示大陸過去的失誤!

反對人士的憂慮是什麼? 表面的原因是對中國大陸司法制度缺乏信心。 然而,就以美國為例,開發西部時的司法制度完善嗎? 1960年代時南方發生多起司法人員對人權運動者的謀殺事件,但是這影響美國的跨州,跨國引渡法嗎? 大陸的法治建設雖不完美,但是在迅速改善中,否則,怎麼能夠保障幾十年舉世無雙的進步呢? 今天在最高人民法院可以看到不同地方的法庭直播,有效阻止地方勢力干預司法。

有人擔心新法實施後港人將因政治立場而受到迫害,但是香港官員強調,修訂後的法例不會處理任何涉及政治或宗教的案件。

不可否認的香港有不少民衆因為對現狀的不滿而參加示威,自從回歸以來,香港的GDP維持高速成長,但是貧富差距加大,一般百姓被邊緣化,這是世界性的問題,主要是過去卅年美國模式歧形發展的後果。 回歸後大陸的投機分子和權貴利用香港的自由主義經濟環境湧入香港置業,炒高了房價,加上生活奢侈,增加了部分人的仇中心理,也造成社會不穩定的隱患。 中國今天已經認清必須不忘初衷為人民服務,走出一條新的發展道路,挑戰是嚴峻的但是方向是正確的。

台港反華人士披着民主政治,自由經濟,西方法治的“普世價值”批判中國,却無視西方長期用武力殘殺亜非拉人民,掠奪資源的歴史事實。1960年代後随着前殖民地的獨立,西方國家又以懴悔,痛改前非的姿態摇身一變成爲人權捍衞者。過去卅年,美國年年對不同國家發起戰争,造成世界各地殘破,數以百萬計人民的傷亡,千萬計難民的流離失所,國内的經濟衰退,而中國没有對外發動一次戰争,致力於經濟建设,幚助數億人民脱貧。兩相比較,誰的道路更正確?

如今中國綜合實力已是全球第二,美國為了抑制中國的快速成長發動貿易戰,科技戰,宣傳戰等。 華為事件就是一個例子:美國違背自己宣揚的民主法制市場經濟的傳統原則,公然以行政跨國干預司法,在加拿大機場逮捕孟晚舟,並企圖將她從加拿大引渡到美國,卻不見台港人權鬥士提出任何譴責! 這不是虚偽又是什麽?

美中貿易戰在5月11日談崩後的一個月裡,雙方博弈激烈,跡象顯示美國國內妥協的聲音越來愈大,川普為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必將在今年與中國妥協。 中國崛起的勢頭是不可阻擋的,台灣人民的最大利益是在2020大選選出承認九二共識的候選人,才能爲台灣带來和平與繁榮!
​

0 Comments
<<Previous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