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貿易戰的非貿易因

8/25/2018

1 Comment

 
水秉和
 
“挺到2020年”
 
       十一月六日,距今不到三個月的時間,美國將舉行一次可能是歷史性的中期選舉。目前,參議院一百席的三分之一,亦即34席,將輪換式地參選,加上一席遞補病重的麥肯恩,共35席。眾議院的435個席位全部要進行兩年一次的重選。參議院參選的席位中有26名屬民主黨,超過他們現在擁有的席位(49)的半數,所以維護已經不易,若想從共和黨的席位中再挖出兩個或更多的席位,以取得多數,那就更難。眾議院中,共和黨與民主黨的比數是248比192(包括華盛頓特區和波多黎各的代表),如果民主黨想取得多數,它至少需要捍衛自己原有的席位,再奪取24個共和黨的席位。由於歷來擁有白宮的政黨在中期選舉中都會失去不少席位,所以,民主黨贏得眾議院多數和掌控它的概率比較高。
 
       這是目前許多政治分析師的看法。
 
       由於特朗普在共和黨黨選民中的支持率一直高企(80%—90%),甚至在他赫爾辛基跟普京會面時矮了半截尷尬局面也沒有使他失去支持率,所以儘管共和黨內許多議員對他不滿,可是為了選舉勝利,幾乎沒有一個敢明目張膽地跟他劃清界限。因此,對於特朗普的胡言亂語,到處欺負人的霸凌行為,以及對盟國和對手一律增加關稅的貿易戰,只可能由反對黨來制衡,而制衡的途徑就是在這次中期選舉中民主黨至少取得參眾兩院之一的多數。這是貿易戰的非貿易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個。
 
       這並不是說,民主黨反對特朗普就是對北京有所偏向。當然不是。民主黨在奧巴馬任內推動了一系列壓制中國的政策,包括挑起釣魚島糾紛,慫恿菲律賓在國際仲裁法庭挑戰中國的南海主權,以及組建排斥中國的TTP(泛太平洋貿易夥伴)等。而是說,特朗普減稅的主要對象是跨國公司和大富翁們,而貿易戰抬高關稅的受害者則是農民,勞工階層和一般消費者,因為中國銷美的大部分產品是他們的生活必需品。這些人本來屬於民主黨的票倉,不過被特朗普的“美國第一”的口號給忽悠和劫持了。今年十一月是他們回歸民主黨的機會——如果民主黨能夠打醒一大批盲目的低下收入的白種選民的話。
 
       第二個非貿易的重要因素當然就是特別檢察官穆勒對“通俄門”的調查了。對於這項調查是否能夠建立特朗普溝通俄國打擊對手的確鑿證據,我們不得而知。即使有了充分的證據,穆勒並沒有權力提出告訴,他必須提交眾議院審理。如果民主黨在中期選舉獲得眾議院的多數,並通過了彈劾總統的決定,那麼它將組建一個類似委員會的經理組,向參議院提出告訴。經過參議院審議,並且得到三分之二的多數,總統才會被彈劾。
 
       所以說,即使民主黨在中期選舉中獲得眾議院的多數,能夠達成彈劾特朗普的決議,一旦提到參議院,不管它是否也贏得多數,它也得不到三分之二的席位,所以彈劾案必然會被擋住。基本上,穆勒的調查除了讓特朗普精神緊張,亂發推特之外,並不會改變他穩坐白宮四年的現實。
 
       只不過,如果他先發制人,炒了穆勒的魷魚,造成憲法危機,或者證據公開,暴露了他跟俄國打交道的可能醜聞,那麼,2020年時,無論共和黨選民再糊塗,大概也會把他拋棄了。
 
       上面說的是兩個關鍵時刻,一是今年十一月的中期選舉,一是2020年的總統選舉。也就是說,不論貿易戰的談判進行的如何,有沒有解決,它會因為共和黨和特朗普在這兩次選舉中的失利而獲得解決。
 
       其實,在2020年以前,更重要的因素可能是經濟。上一季度美國經濟的成長率高達4.1%,讓特朗普在群眾大會上得意非凡,自吹自擂。可是,這多半是無以為繼的。《紐約時報》在最近兩月的社論中曾公開預測,明年或者後年美國經濟將陷入不景氣。其他許多經濟分析師也有類似的看法。只要在2020年下半年的大選之前,經濟出了問題,特朗普的政治生命也多半完蛋。
 
       這裡我難免要提到貿易戰了。增加關稅的意思就是抬高進口貨物的銷售價錢,對一般小民而言,那就是壓擠他們的荷包,降低他們的購買能力。物價上升會帶來通漲。為了對付通漲,美聯署的辦法是加息,而它本來說好了就要加息。物價升高,利息升高,消費必然降低,經濟必須衰退。貿易戰只是在加速和加強這個趨勢。我幾乎可以在此跟大家打賭一塊錢:在2020年以前,美國經濟必然轉弱。
 
       所以,特朗普想要坐四望八,那是沒有希望的了。
 
       貿易戰屆時可能早已結束。如果還沒有結束,它也將自然結束了。所以,習近平需要做的是:無論如何要挺住,挺到2020年。
 

1 Comment

​期待後特朗普時代的到來  “多元化的大趨勢將無可逆轉”

8/25/2018

0 Comments

 
彭文逸
 
土耳其的金融危機

            下面是土耳其總統厄爾多安前不久在<紐約時報》論壇版文章裏一段廣被引用的話:
            “在局勢無可挽回之前,華盛頓必須放棄一個錯誤的看法,以爲我們之間可以存在不對等的關係,而需要面對一個現實,那就是土耳其是有選擇的。“

            爲什麽要發表這麽嚴肅的聲明呢?那是因爲特朗普又在發橫了。他要求厄爾多安釋放一名居住在土耳其23年之久的牧師,而厄爾多安沒有答應,指該人曾參與兩年前失敗的政變,所以,特朗普就揮起制裁大棒,使土耳其陷入金融危機。       

             那麽,厄爾多安的選擇是什麽呢?難道是脫離北約?

            土耳其是北約的成員,擁有北約第二多的軍隊,把守住歐洲南邊的大門,并且還有美國的空軍基地,地理位置極端重要。脫北選擇的後果無比重大,其時機顯然不夠成熟。但是,受到制裁的打擊,土耳其的里拉迅速下滑,加上過去幾年的慢速下滑,它已經從最高時2 里拉兌1美元曾一度狂跌到7兌1,也就是跌了60%以上。最近獲得卡塔爾150億美元的支援,危機暫解,里拉回升至6,但仍屬極低。這是因爲,過去十年,它纍積了天量的美元債務,一旦受到制裁,外國投資者和本國人立馬套取美元開溜。現在,土政府處於金融危機之中。它需要還債,也需要去美元。怎麽辦?有辦法!何不引進人民幣呢?

            這顯然就是厄爾多安的選項之一。他正在跟中國商談在中國發行熊貓債券。當人民幣跟里拉可以直接兌換,趁此里拉狂跌的機遇,中國企業和游客肯定會大批湧進土耳其。因此,有些論者認爲,最大的受益者將是中國。過去,在某些發展中國家出現金融危機的時候,美國企業就會大規模湧入,賤價收購優質產業,也這就我們通常聽説的“剪羊毛”。當然,這次大規模湧進土耳其的將不是美元,而是人民幣。不過,中國不是“剪羊毛”,中國乃是拯救友邦於危難之中也(:-))。

里海(Caspian Sea)協議

            里海雖然被稱爲海,它其實是世界最大的鹹水湖。圍繞著它的是五個國家:俄國,伊朗,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和土庫曼斯坦。由於里海擁有極豐富的石油資源,因此這五國之間曾經發生相當尖銳的爭執。經過二十年的談判,最近它們終於簽訂了一項協議,規定每個沿岸國家的控制範圍和共同擁有的海域。這樣一來,本來是五國間衝突的來源,現在它卻變成推動五國互助合作的力量。

            一位巴西籍的名記者Pepe Escobar,多年來追蹤一帶一路發展,對此協議在Asia Time 網報上發表了“里海向歐亞整合邁進”。他説,“衹有五個岸邊國家的武裝船隻容許在里海的水中航行。”也就是説,北約國家的軍艦休想進入。他指出,這五個自然資源大國的合作對中國發起的一帶一路產生了積極作用。

特朗普撕毀伊核協議之後

            特朗普對伊朗施展出他慣用的伎倆,那就是先施以威脅,然後邀請對方談判。對朝鮮,這麽做似乎達到了他跟金正恩面談的目的,可是當他撕毀了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法律框架下達成的《伊核協議》之後,又說要跟伊朗談判的時候,他就喫了個閉門羹,伊朗的最高領袖霍梅尼明確表示,拒絕跟美國談判,伊朗外交部長則表示,在今年九月參加聯合國大會開幕時,也不會在場外跟特朗普或者龐貝奧談判。伊朗外交部長Zarif說,那是因爲“美國不誠實。”這句話直搗特朗普政府的核心弱點。我們中國人說,人無信不立。同理,國無信也不立,或者,國無信則衰。特朗普一而再地出爾反爾,以爲沒有後果。後果絕對會有,并且經常是在人們預想不到的時候出現。

            特朗普發出警告說,他對伊朗的制裁將於11月4號生效,届時將對所有跟伊朗進行貿易的國家施以制裁。他自己違反了安理會決議,反而要制裁哪些遵守協議的國家,比他退出《巴黎協議》更可惡。此可忍孰不可忍?所以,連美國的盟友都宣佈,將支持跟伊朗進行貿易的企業,中俄兩國也聲稱,將繼續維持跟伊朗之間的正常貿易關係。而就在這個時候,也就是在8月2號,東盟十國在新加坡舉行外長會議的時候,伊朗跟它們簽訂了一項友好協議,促進雙方的經濟合作。連東盟都敢不買美國的帳了!

            儘管如此,跟美國有巨額貿易量的一些歐洲大企業,如法國的Total石油公司和德國的西門子等,因擔心特朗普報復,仍然決定退出伊朗市場。據新聞報導,中石油將接手Total 退出的開發南帕爾斯油氣田。它被稱之爲世界儲量最大的油氣田。

            看樣子,爲了支援友邦,中國又要乘人之危坐收漁利了。

南中國海

            上面説到,伊朗跟東盟外長在新加坡開會期間簽訂了友好協議。外交部長王毅也參加了該盛會,并發言。他重點提到東盟與中國就南海的《行爲準則》達成了所謂的“單一磋商文本草案”。似乎過去雙方是各説各話,各有各的立場,而現在已經有了共同語言,取得了共識,接下來就可以簽約了。這當然是重大發展,這有點像前面提到的里海協議,亦即某一個區域内的周邊國家取得了共識,準備共同管理一個海域。不同的地方在於里海是一個封閉的内陸水域 ,而南海是極爲繁忙的海道。儘管如此,繼續演變下去, 東盟和中國如果能夠共同管理南海,那麽,美國再企圖收買一國來藉機插手的機會當大爲減少,它自己想要無端插手的時候也會受到區内所有國家的抵制。

            不但如此,中國還第一次跟東盟舉行了軍事演習。這些都是良性發展,雖然到最終解決南海問題還有一段路要走。

期待後特朗普時代

            特朗普的任期還有兩年餘。我們幾乎可以肯定,當他離開白宮的時候,國際關係已經會發生相當深遠的變化,相信史家們將會發明一個新詞,稱之爲“後特朗普時代”。現在或許有人還存有幻想,以爲那個時代會是美國“更偉大”的時代,但事實很可能恰好相反,美國的經濟力量會大不如前,它的國際影響力也會大爲縮小。後來者想要再恢復美國的獨霸地位,將沒有可能。

理由至少包括下列:
  • 氣候變化,或暖化,以及人類的行爲它負的責任,是國際上從上世紀九零年代就追求解決的議題。由於它牽扯到極端複雜的經濟利益,一直拖到習近平和奧巴馬兩人負責兩個最大的空氣污染國時才獲得解決,達成了《巴黎協議》。這是關係到全人類未來共同命運的大事。特朗普上臺以後輕易地就將它撕毀。這不同於他作爲一個流氓商人,連續破產賴賬的私人行爲。他根本不懂得公益與私利的差別。他還撕毀了《伊核協議》,TTP,北美自貿協定等一系列經過長期談判達成的妥協。他根本不瞭解什麽是信用。這是特朗普政權最根本的問題。現在,連緊鄰加拿大和墨西哥,以及數十年的共患難的盟友都不能信任他,也無法信任美國的政策。
  • 制裁其實是一把雙刃劍,當美國獨霸天下,受到制裁的國家別無選擇時,它的威力極大。可是,當對方有其他選擇時,它會隨著對方選擇範圍的擴大而逐漸減少或失去影響力。歐元和人民幣的興起,和它們的金融機構的擴大,直接影響了美國制裁的力。可是人民幣又與歐元不同。歐元過去一直跟著美元跑,所以不是選項。人民幣是當前唯一的選項。中國還設立了一個獨立於SWIFT之外的CIPS(跨境支付系統),使國家間轉賬匯款不再受美國控制。特朗普的制裁雖然仍然會使得被制裁國的經濟受到打擊,但是也同時增加別的國家避免使用美元的意圖,和增加人民幣和歐元的影響力。現在明顯看到,俄國,伊朗,委内瑞拉,一批非洲國家,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個人民幣集團。土耳其正在加入。
  • 貿易戰。如果繼續打下去,它絕對會壓抑消費,降低GDP。目前,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受到貿易戰傷害的人和產業都屬少數,可是一年以後,後果將會非常明顯,不景氣的發生率將會擴大。
  • 後特朗普時代應當是國際多元化的大勢,而這個趨勢將無可逆轉。
           
            
0 Comments

色厲內荏 貿易戰川普必將妥協

8/18/2018

1 Comment

 
張文基

川普已經開啟了中美貿易衝突的接觸戰,今後幾個月是否演變成全面大戰,還是以雙方恢復談判收場,最後決定權在川普手中,這個決定將對中美關係甚至世界大局有深遠的影響。 觀察川普的性格,政治意圖及所面臨的困境,雖然表面聲勢洶洶,但是必將在11月初美國大選前求得妥協。

中美貿易衝突必須放在整體中美利益的角度看,川普也許加速了衝突的進程但是決對不是衝突的原因。 最近半年多以來中美在安全,貿易和臺灣問題上紛爭加劇,許多人認為這衝突是由於川普總統推行「美國優先」,和習近平主席推行「 中國夢」的直接碰撞,但是我不同意,因為這些衝突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即使沒有川普也遲早必須面對。
川普的崛起及世界各地的「川普現象」 (最新的例子就是7月1日非主流的Obrador當選墨西哥總統)就是一種不流血的革命, 代表了世界各地人民對現狀的深刻不滿。 今天美國及世界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平衡金融集團所主導的精英階級和大多數人民間的利益。

川普的中心思想就是過去幾十年美國走錯了,必須修正精英階級的誤國政策。川普的首要目標是明確的:讓美國再次偉大,透過各種政策使美國更安全, 使得中產階級的生活改善 ,而美國的內外政策必須為此目標服務。

他認為過去幾十年美國領導建立的全球化規則和跨國組織都犧牲了美國人民的利益,因此他不惜以威脋破壞的手段來逹成他的目的。 在經貿領域他的最大敵人是,世界貿易組織,北美自由貿易區,TPP,中國,歐盟,德國,日本,墨西哥等等。 貿易戰的序幕正在展開,他希望迅速減少貿易逆差,同時迫使在外地的美國製造業回流,這些訴求也漸漸得到越來越多美國人民的支持,但是他的最大危機是四面樹敵,而且急於求成,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麽複雜的, 牽涉國內外眾多利益衝突的問題怎麼可能有立竿見影的妙方? 如果失控將直接危害他的政治生涯,今後半年將決定他的成敗。

他在赫爾辛基的雙普會的發言在美國國內遭到普遍的譴責,他的前任,多年的律師 Cohen已經公開反叛,將會提供許多不利川普的內幕資料,可以預期精英階級將加緊對他的全面緊逼。 如果11月的中期選擧共和黨失去了參衆兩院的控制權不僅他的改革將夭折,連他自己和子女都將面臨一系列的訴訟。  所以他必須盡一切力量追求選擧的勝利。
最能提升他的聲勢的就是在對外關係上製造戲劇性的高潮事件使得他可以宣稱取得偉大的改革勝利。 從川普的歷史看他最大長處就是製造議題,創造新聞焦點。 在對外貿易方面他對世界主要國家宣戰提出許多對方難以接受的要求,但是也給他自己保留解決問題的最終主動權。 從朝核問題對金正恩的前倨後恭到對伊朗的毁約,制裁到求談,都可看出他漫天要價就地還銭的本色。

中美全面貿易戰在 11月前不會開打,因為這會嚴重衝擊美國的經濟,股票市場,並直接影響美國許多人的利益,最近美國國内反對的聲音就已經逐漸蔓延。 而事實上中國最近的許多貿易自由化的改革和廣大的市場對世界各國都是一個巨大的吸引力。 所以決對不能排除中美在十一月大選以前逹成休戰協議的可能性,而元首外交也許是最好的平臺。

然而,中美關係及兩岸關係面臨從量變到質變的歷史轉型期,短期的休兵不代表衝突的解決,世界面臨重大的價值觀和治理結構的問題,必須改變,中美唯有在這個深層次的問題上取得諒解和共識才能如川普所願:為今後四十年的美中關係 ,甚至世界格局奠定堅實的基礎。

本文的簡潔版刊登于2018年8月1日(臺灣)中國時報

​
1 Comment

​美中戰略博弈的序幕--貿易戰

8/18/2018

2 Comments

 
佟秉宇

今年三月美國總統川普拉開了對中國貿易戰的帷幕,兩國有關官員在北京與華盛頓之間來回奔波談判了數次,看似談成了的協議,沒幾天又變成了廢紙。對川普的善變,不只中國,可以說現在全世界都習以為常,但這並不表示各國不再為這未來的不定性揪心了。筆者認為是時候大家該探索一下這紛紛擾擾的背後有什麼玄機!

先從中國2001年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說起,中國代表經過十數年長期艱苦的談判,終於獲得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及非市場經濟體系的地位進入了世貿組織。在進入世貿組織的協議裡得到各國同意,中國在進入世貿組織15年後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國家的地位。估計當時同意的各發達國家認為中國的經濟體系在世貿組織的遊戲規則下會自然而然的變得與西方國家無異,不言而喻的是你中國的政治體系也將會朝“自由”“民主”方向大幅挪動。然則2016年底中國進入世貿組織滿15年後,美國、歐盟、日本等異口同聲的拒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為什麼?我們不妨來看看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尤其在2001年以後的變化。

中國經過十年文革動亂經濟發展滯留不前,整個國家這列大車已快要從路的左邊衝下山溝,幸得鄧小平及時打轉了這列大車的方向盤,向右行駛,開始重點發展經濟,國家開始展現蓬勃的生機。雖然1988-89年中國體驗了高度通貨膨脹,而美國又不失時機的鼓動了學生運動,導致了“天安門事件”,使得中國遭受了一段時間的西方國家抵制,但是整個發展的勢頭並未受太大的影響。

九十年代的中國已是由江澤民領導,他的悶聲賺大錢政策持續將中國這列大車向右行駛。中國經濟以兩位數字的增長高速發展, 於此同時國內腐敗現象已開始大量滋生並蔓延。2002年底/2003年初中國國家領導人由胡錦濤接任,但在相當大程度上江派影響力仍隨處可見,各個利益集團透過各種關係大包大攬了中國經濟發展的碩果,中國這列大車早已越過了大道的中線繼續快速偏右行駛。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這段時間裡也樂觀中國如此發展,這是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初就如此設計的!

到了2012年底2013年初習近平接任為中國國家領導人,他對於中國各方面發展的亂象早有所洞察,開始大刀闊斧的整治,反貪腐、強化金融業監督與管理、加強軍隊建設、強調環保、開始一帶一路經濟建設等等措施,避免了中國大車從右邊翻下山溝的危機。對內強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外提高了中國在國際事務上的話語權。凡此種種看在西方國家的眼裡,不諦是如夢初醒,意識到中國現在走的是一條不同的道路,要想夥同中國的菁英階層共同魚肉世界的想法,已是黃粱一夢,不可能實現。於是有了2016年底發達國家在世貿組織裡拒絕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地位(美國正式於2017年11月中旬向世貿組織提交了這項決定,11月30日被公開)。接下來美國會怎麼辦?遏制,全方位遏制!2017年底川普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明確定位中國為第一競爭對手。

軍事圍堵與挑釁、大幅度利用台灣牌、貿易戰輪番出籠,更有甚者,美國在六、七月份發動了所有可動用的美分、公知、漢奸對中國社會、中南海發起了惡意的造謠中傷,甚至到處散播習被逼宮的謊言。此外 北京的美國大使館爆炸案 也是疑竇叢生。 這事發生在使館內,且只有嫌犯受傷。眾所周知美國大使館進出安檢極為嚴密,炸彈/炮竹如何帶入?凡此種種現象不禁令人懷疑是否皆是美國對中國大戰略下不同層面的表現。

關於貿易戰具體數字的討論在美中各大報章雜誌都有大量的論述,筆者在此就不再贅述。下列是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1.   中國2017年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價值5000億美元,佔中國當年GDP的4%,即便全數不能出口美國,
         也不是一個承擔不了的大數。
   2.   貿易戰手段不限於關稅的徵收,而是全方位的經濟力量博弈,包括兩國在對方境內的製造業與服務業。
   3.   美國貿易逆差的根源不在於中國,而是:
         3.1  人民儲蓄率太低,而普遍超前消費;
         3.2  金融集團控制美國經濟、媒體、軍工業,只考慮自身利益而非國家社會利益;
         3.3  製造業萎靡不振,即便減少從中國的進口,仍需轉由其它國家進口,且部份產品恐不易找到中國
                 以外的供 貨來源。
   4.   貿易戰沒有贏家,現今已出現美國農產品大豆、肉類、糖、柳橙汁、櫻桃出口銳減,為補助農民生計
          及為十一月選舉考量,川普要求國會撥款120億美元補貼受害的農民。
   5.   世界產業分工細密,牽一髮而動全身,貿易干擾受害最重的國家與地區將是一批小國/地區諸如台灣、
          匈牙利、捷克、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愛爾蘭等。雖然美中之類的大國可能比較容易應付貿易
          變化所帶來的影響,但整個世界的經濟秩序已被打亂。

在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轉的今天,唯有建立更合理而又適合未來發展需要的貿易規則才是解決問題之道。


​

2 Comments

​中美貿易戰面面觀

8/18/2018

0 Comments

 
陳立家
 
在談這個問題之前,請容許我為大家介紹一組相關的統計數字。 2017年,美國從中國進口了5060億美元的貨物,中國從美國進口了1310億美元,而美國對中國的服務業出超380億美元。中美貿易美國的逆差,自1985年六億美元,其後逐年的增加,特別是在2001年之後,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中國對美貿易順差,逐年增大。到2017年累積已經達到4.7萬億美元,這占美國對外貿易逆差總額的一半以上,中國在對外貿易的順差中屬於美國的貢獻超過了78%。 2018年四月到七月中美的金融市場有關中國部分,證券市場已經下降了將近20%,人民幣的匯率 從1 美元兌6.3人民幣貶值到1美元給6.7到6.9左右,相對的美國市場在證券方面升多降少。美元亦是相對的堅挺。 這說明,中美貿易戰對中國的不利影響很大, 相對的對美國卻沒有那麼大的影響。 2017年中國的GDP是12萬億美元,而美國,19萬億美元。 所以,無論是中美哪一國的GDP,兩國之間的貿易總額,在一個其GDP總數上僅是一個極小的比例。  
 
以上的統計資料大部分來自于美方,對此中國方面有相當不同的看法。 首先,中國認為美國貨品進中國,不僅是直接從美國啟運的,也應該包括那些從日本、香港、臺灣、南韓各地轉口運至中國的。 這樣以原產地為美國,包括轉口的計算,美國出口到中國的數量就會大很多。 此外,就中國出口到美國的中的絕大多數的商品是有外資企業製造的,其中很大部分的是美資企業。 所以中國出口說,賺得的很多是屬於外資投資方的利得,,中國組裝的蘋果手機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他的銷售所得僅有極小部分是中國賺到的利益。 所以2017年為例,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不是三千 七百多億美元而只有 一千億左右。
 
中美貿易問題的存在,可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國之所以能在對美的貿易上存在巨額順差,主要是歸功於2001年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因為在參加時,中國享有發展中國家的待遇,因此他對和發達國家的貿易享受低關稅的優待。而中國享有發達中國家的地位在其進口關稅上,可以得到高於發達國家的優待。 18年下來,中國早已躍居世界 經濟強國的第二位。 理應列入發達國家之列。 當時同意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西方主要成員國是希望中國能在短期內,可轉變為一個市場經濟體制的國家。 但是他們直到現在都不認為,中國已變成市場經濟為主導的結構,而是一成不變的國家資本主義為主的國家。這是中國和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的貿易中存在的最大的問題。 川普說的沒錯,導致這個問題的長期存在,是他前任歷屆總統都忽略了。 而他們所以不重視這個問題主要的原因有2001年美國遭遇到911的恐怖襲擊,所以之後的是長時間美國的主要注意力是放在對付恐怖主義和恐怖組織。 二是美元是世界貨幣的優勢,造成了美國對貿易逆差的無感。 美元之所以成為世界貿易的主要貨幣主要歸功於尼克森總統在1971年 廢除了美元與黃金掛鉤,而在1975年促成了石油貿易要用美元,使之成為世界的主要貨幣。 這就造成了美國可以無限量的發行美元,對他的貿易逆差和政府赤字不太感受到痛處。 同時也驗證了基辛格的兩句名言,大意是誰控制了世界石油的供應就會左右世界的局勢,誰掌握了世界的金融,誰就能主導世界的秩序。
 
川普上任不久之後,接二連三地,有關美國國家安全報告和美國國防戰略報告均強調,在今後美國不再把恐怖組織作為最大的對手,而把中俄列為主要競爭對手。 在經濟的層面上,中國位居第二,俄國連第10名都排不上,所以中國就變成美國的主要矛盾。
 
中美貿易戰終於在7月6號由美國開響了第一槍。宣佈,對中國價值340億美元的貨品加征25%的關稅,而中國也對應的對美國進口的貨品,同額加征同稅率的關稅。 這第一回合的第二招是在160億美元的貨品上做文章。 中國也做好以牙還牙的準備。 川普在7月20號放話說,如果中國不在美國所提出的條件下(諸如降低關稅取消補貼、保護知識產權,允許外資企業的全資擁有等等)做出讓步,美國很快就會把關稅應用到所有5000多億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10%關稅。 到那時,中國已失去對同額的美國進口產品加徵相同稅率的還擊辦法。 勢必得想出其他的對付辦法,諸如關稅高於25%。 或者對付美國在中國投資的企業。
 
中美貿易戰是美國對外貿易戰的一部分,美國對外貿易開戰的對象還有歐盟,加拿大,墨西哥,土耳其,日本,南韓等等。 美國這種同時間發動對世界各個交易夥伴的開戰,實屬不明智之舉。 犯下兵家之大忌。 其獲勝的幾率可謂少之又少。
 
中美貿易戰美方是挑戰的一方,而中方是應戰的一方。美方威脅要向中方進口的物資全面徵收關稅只是他的手段,目的是要打擊中國制造2025計劃的技術升級轉型發展。 我覺得他的方法是錯誤的,加征中國進口的關稅,不見得能降低美國進口的逆差。為了滿足美國消費者的需求,阻止了中國商品的進口,很可能被其他國家的商品進口取代,因此無助于其逆差的減少。要保持美國技術的優勢正當的途徑,應該是加強美國對自己技術優勢研發上的支持,而不是橫蠻的干預中國轉型的努力。中美貿易戰能否以双方恢復談判收場,目前很難判斷,因為美國國内對此有分歧很大的争議,最後决定權在川普手中,他的反復無常,出爾反爾,令人難以琢磨。
 
我同時也認為,中國為了自己長期的利益,並不是在貿易戰上和美國以牙換牙式的奉陪到底。中國已是WTO的主要成員國,應該以身作則,堅持貿易的全球化,多元化和规範化。 同時,在國際貿易和經濟政策上,儘量減少政府的干預,使其他國家對中國也是以市場經濟為主來處理彼此的貿易問題。 妥善處理好知識產權的維護,保障外資企業的合理權益。 不做過度的對國營企業的補貼和保障。以中國現有的經濟實力,中國應該大力鼓勵內需,減少對外貿的過度依賴。 這樣的發展途徑,既能解決中國本身的內政問題,也能解決跟世界其他國家存在的爭議,共同為世界的繁荣和和平努力。
 
 

0 Comments
<<Previous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