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蔣介石日記讀後感

1/2/2021

2 Comments

 
傅中

2005年蔣介石日記開放至今已有14年之久,大陸的學者去閱讀過的人根據登記記録上,已超過900餘人,而臺灣去的學者卻至今才100人左右,可能是臺灣的學者認為,蔣介石資料我們那有不知道的?

蔣介石日記自1915年寫到1972年為止,(因陽明山一場車禍而停止再寫)總共長達57年之久,世界上的國家領導人,有此恆心一天都不間段去記載每天的事務,不易找到第二人! 蔣介石日記幾乎全用毛筆書寫每天一頁或兩頁每天共一百字到兩三百字而己,從未間斷過。 日記儲存多年,由蔣家人第三代捐出,由宋家媳婦安排運到舊金山史坦福大學,胡佛學院, Hoover institution 儲存。    紙張達1000多頁. 並且己成紙磚塊. 史坦福大學校方化了近百萬美元,用高科技方法一頁一頁分開來,再複製成8.5"x11"紙張,每月一小檔案,每年一大檔案,供人去閲讀。 進入圖書館,不准帶手機不凖帶帽子或皮包不可複印或照相,完全由舘內提供的紙及鉛筆,一邊看一點點抄。

蔣日記是當今參考抗戰及國共內戰唯一可靠的第一手資料,至於有人質問這些日記之可考性? 大陸一些著名學者如北科院揚天石教授等,在最初開放時由大陸政府出了經費住在史坦福大學附近店,花了兩三年抄寫,原先目的在於希望找出一點蔣介石的問題,以便作負面宣傳,結果這幾位學者看了被感動,發現蔣介石日記的歴史真實性,並是對國家民族,既有功勞且愛國的情操。 最後寫了幾本書不敢在中國大陸發行而去了香港發行,而幾乎觸怒了官方,此消息被傳開大陸一般人及學者及各研究機構去香港看了這些書,也紛紛自費或公費到舊金山史坦弗大學去閲讀,讀後也無法去歪曲蔣介石其人及抗戰歷史. 否則會被那前面那幾位名學者笑話。
 
10年下來,這900人的著作和資料散佈至大陸,幾乎已無法讓大陸學人,去否認蔣介石的為人及主導14 年的抗戰之歴史,否則會被人認為程度不夠及對歴史的無知!
​
所以最近㡬年在大陸己沒有人再稱,“蔣介石與國軍不抗日的說法!”。




2 Comments

拜登勝選,兩岸對抗將會降溫

11/21/2020

0 Comments

 
謝正一
​
          美國民主黨拜登,終於獲得過半的選舉人票當選總統。拜登勝選,未來數年的美國和世界大局將呈現相對穩定的局面,因為拜登出身於傳統的美國精英政治,同時又擔任過歐巴馬的八年副總統,應當熟知美國的國內外政策,因此,國家利益,國會關係,國際關係等,拜登肯定會處理的很好,加上他個人一生的遭遇,年輕時的家變,一場車禍失去了妻子和女兒,此外在政治上遭遇各種不同的挫敗,幾年前長子因病去逝, 這一年串的打擊,拜登都能克服,否極泰來,因此,他能深知人間疾苦。這個經驗,增加他處理政務的同理心。

          兩岸關係,個人認為會有相當的轉變:

           一,  台灣當局,近兩年走向極端反中,甚至立了反滲透法,恐嚇台灣人民。基本上是民進黨和蔡英文,受到川普的鼓勵和支持。台灣當局在反中的旗幟下,獲得空前的紅利,蔡英文和民進黨,繼續贏得台灣執政權,一步登天,走上一黨專政的道路。忘了台灣是一個以民主為自傲的華人地區 。台灣當局更變本加厲,落入反中仇中抗中的漩渦裡,同時運用媒體,向台灣人民洗腦,特別是對年輕人,說大陸將武統台灣,美國也會協防台灣。更藉此激勵民眾支持民進黨和蔡英文。 幸好,美國的官僚體系,有自己運作的底線,嚴重警告民進黨和蔡英文,別以為美國支持台獨,因此才有台灣當局外交部公開聲明,不尋求建立美台外交關係,不期望美國協防台灣。 然而川普的不確定個性,讓台灣民進黨當局仍存在希望或許川普會支持台獨.。現在拜登勝選,台灣當局的莫名其妙期望,可以說是全面落空,台灣失去美國川普的靠山,只好默默面對崛起的大陸,自己做自己受,因此,兩岸對衝情況會降低。

          二,  因為拜登是傳統美國政治人,所以他會迅速銜接美國川普失去的國際關係,拜登會走向重返亞洲,務實面對中國大陸的崛起,美國會重新加入TPP,《跨太平洋戰略夥伴關係協議》,中國大陸也有可能加入。在這樣的趨勢和現實下,台灣只有被迫降低姿勢,主動尋求大陸妥協,因此兩岸關係的對抗非降溫不可。         

​           三,  美國的基本政策是希望台灣海峽保持穩定狀況,維持現狀對本區所有國家都有好處。因此,美軍穿梭台灣海峽及南海這件事,理應會降低,美國將以全面合作和談判來取代對抗,兩岸劍拔弩張的情況會消失。

           四,  國家發展基本盤是老百姓要過得好,民進黨政府不顧大陸一百五十萬台灣人和台商的利益,只想騙取台灣的執政權, 然而台灣以及兩岸互動是小氣候,美中互動才是大氣候。拜登勝選後的美台關係必將降溫,美國也不會支持和利用台灣當局這種有可能往台獨暴衝的棋子。因此會由美中的協商來制約台灣當局,因此兩岸對立的降溫是可以預期到的。

          最後,我們認為兩岸關係的走向,基本上要靠兩岸當局的善意。現在兩岸關係已經走入交惡的境地,民進黨必須先表出善意,兩岸唯一的交集也只有九二共識,這個問題如向去克服,那是民進黨和台灣當局的事,否則兩岸關係仍將停滯不前,但至少台灣當局和民進黨惹起的對抗,將因為拜登勝選而降溫了。

謝正一,台灣工黨名譽主席,中华两岸事务交流协会会长,台灣佛光大學教授。

0 Comments

台獨欲求海峡中線而不可得

10/31/2020

2 Comments

 
谢芷生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主权国家内部是不可能划下疆域分界线的。大陆与台湾既是同一个国家,自然不会在内部设下分界线。不论是大陆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或台湾出版的中华民国地图,都没有把大陆与台湾用分隔线隔开。但笔者注意到,自从台独政权上台后在公共场地,及机关单位已很少看到中华民国全图了。其用心显然是希望,民众能逐渐淡忘,两岸是属同一个国家。台湾海峡的所谓中线,据说是在美国督促下,于1951年划下的。当时大陆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空军。因此制空与制海权都还掌握在国民党手里。然则美国人要求划下中线,就不是为着防护台湾的安全,反而是为着防止台湾海空军进攻大陆了。这看来确有些奇怪。当时美国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呢?笔者认为,美国人却有深谋远虑,非一般中国人可以看穿。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出类拔萃的民族。历朝历代达到的辉煌成就,都非一般国家可以望其项背。这样的强盛直到鸦片战争后才逐渐衰落。但其原始内涵的部分,却并不会随国力的衰退而消失,改变。或许一般人不会觉察注意到,中华民族内涵本质不变的部分,但有战略眼光者却绝不会忽略,错过这些细小,却影响巨大,长远的因素。法国的拿破仑就说曾过,中国是一头睡狮,让她沉睡吧。她一旦醒来将会震撼世界。不管这是传说,还是真有其事。但中国这头睡狮确实已完全清醒过来了。但她并无意震撼世界,只想要回原属于她应有的部分。 在她还未完全清醒前,曾受过多少流氓恶霸的欺凌压迫。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苦难史。

西方帝国主义也好,霸权主义也好,他们是了解中国的过去及其潜力的。既然已把中国这头睡狮吵醒了,只能设法让她不致再发出震撼世界的威力。其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让其内部分裂,互相牵制,互相抗衡。李登辉执政时,不是曾配合日本右翼人士,提出过所谓“中国七快论”吗? 但在中共领导下的大陆,团结得像钢铁一般,根本没下手将其分裂的机会。只好利用,因国共内战而长期分裂的两岸对峙,于1999年抛出了欲长期分裂中国的所谓“两国论”。这一举动不论有意,无意都实际配合了西方帝国主义,及霸权主义长期以来欲割裂中国,削弱中国的意图。此一图谋一旦得逞,则中华民族将再无恢复国力,并实现其伟大复兴的机会。

笔者多年前曾在一篇拙文中写道,“台湾既不是一条船,也不是一只鸟,将永远无法飞离大陆”。台湾离开大陆太近了,除非获得大陆同意,是无法离开大陆的。即使在外力帮助下独立了,大陆也不难随时将其收回。这样简单的现实,难道台独分子就没有想到过吗?台独分子真不愿做中国人,何不离开台湾到外国去,还两岸同胞一个太平清净呢?

海峡中线并非一条实际存在的界限,它是在美国人主导下产生的。其性质犹如英国人于1914年,在中印间划下的麦克马洪线,是非法的。台湾一如大陆,都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两岸暂时分开的只是治权,而非主权。除非获得主权国家同意,否则即使经过一百年,主权也是无法撼动的。     
                      
                                                                     
​ 谢芷生,2020年 9月25日,维也纳
 
 
 
 

2 Comments

我對台灣回歸的看法和反思

10/10/2020

1 Comment

 
陳天璇 (松石居隨筆)

一、把複雜的糾葛,變回簡單

“台灣如何回歸”,實現“中國統一”,原是“台灣如何解放”的老問題。那本是世界二戰後,國共爭雄“內戰”延續,至今“未完”的膠狀態。七十年過去了,“台灣如何解放”,依然是要解決但又依然未能解決的事。究其原因,說複雜,也複雜;然而,最大和最棘手的問題是因為美國從中作梗。過去如此,現今仍是。所以,要解開這困局,先把它變回簡單化,“我們必須解放台灣”,這是當年口號,如今不忘初衷。第一、敢於應付美國的作梗和變化;第二、敢有貫徹解放的目標和膽色。“台灣如何解放”,在對壘時是內戰,在管治時是內政,中國的事,中國人自己去解決。

二、把雙手綁起來,不叫對打

當1979年中國北京政府與美國正式建立邦交後,副總理鄧小平應邀到美國訪問時,他被美國政要追問的一個敏感題就是,中共將會如何解決台灣的回歸與中國統一問題,鄧小平的回答曾是“爭取和平解決”,“但不排除動武”。他明白地表示,他不能“保障不動武”,因為若然如此,台灣當局不來和談、又不理會,豈能解決中國統一問題,又若然“保障不動武”,便等如自己“把雙手綁起來”,這萬萬做不到。於是,他定了三條“動武的”底線。這是在卡特總統訪華時重新鄭重講的,那時美國已通過“與台灣關係法”,變相地在與台“斷交”後,繼續從中作梗“保護”台灣。

三、把互談作較量,怎分輸贏

中國國共已往爭雄,也涉種種談談打打。其特色是,“談”是拖延,至“打”才分勝負。由此可見,“談”是表面上、大體上謀取“維持膠狀”;雙方有暗動作,互相挖牆或滲沙子。只有“對打”,才分高下;至少是大眾能見的公開勝負,出現另外一個定局。所以,在「中國與美建交、美國對台斷交」後,兩岸所舉行的種種會談,始終只是“談談”,是“拖”字訣, 是“膠”着狀,對「台灣回歸與中國統一」無具體的“成果”,這也有目共睹,這樣“談”與“拖”又維持了四十年。因為“談”的特色就是“維持現狀”。互相爭取時間空間,預排“決勝”之道,好戲“只在”後頭。

四、把恩讓為對策,敵方無恐

中共在中國大陸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已逾七十年了,台灣解放問題至今懸而未決,除了美中不足,也是遺憾的事。因為這宗未能解決的事,既使兩岸華人對立,也使海外華人分裂。中國北京政府在過往七十年中採取過多種多樣對策,企冀解決台灣問題,但是一直未能奏效。毛的年代,以“威”為主,惜因美國處處插手,功虧一簣。鄧的年代,以“恩”為餌,卻換來藍營的分贓內鬥,助長台獨,統一免提。這無疑是中共對台“統戰”的大失算。同時,今時北京所面對“解放台灣”的“對手”已不是蔣家國民黨遺臣,而是賴美國、日本扶持壯大的“媚外”台獨勢力,及被去國化的年青一代。

五、把和平置首位,美麗拖延

長期以來,海外保釣運動催生了中國統一運動後,於中美建交後不久也出現海外和統會。可以說是從八十年代起,它以鼓吹和平解放台灣,推動兩岸交流,舉辦有關活動。這彷彿是,承接了鄧小平所說“爭取和平解決台灣回歸中國”的退求其次的方向。然而,四十年下來的結果就是,“和平”是達到了,“回歸”仍然無期。其實,大家清楚,“和平統一”是一把雙刃劍,既“強調”了“和平”,就“排除”了“動武”,何能導致“解放”,所以難達“統一”。這也是的確如此的事實。海外最熱心推動和統會的人是來自台灣的高知人士。它在支持中國統一的口號下,“聽”是美麗,“行”是拖延;這也是“和平統一”只達到“膠着不前卻退”現狀。

六、把目標當任務,勝是一切

我在2016年曾訪遊台灣,也曾與海峽評論社宴聚,面會王曉波、毛鑄倫、曾健民等台灣統派領軍同輩,對台灣的政情,得聞其中難易。眼前現實,眾人努力是一回事,統戰成效是另回事。據遠望雜誌的估計,自認中國人的台灣居民已跌到百分五,再下滑,就到零。這就是台灣統派成績單,令人遺憾。這就像我接觸過的台灣保釣人士所倡教育取向,同樣難堪,因為它的保釣內容避談“統一”,也不指責罪魁美國、日本,我無法想像釣魚台“問”誰才可“要回來”?保統運動至今五十年了,保統目標至今仍處空談。察前觀後,主要分歧均在目標。搞統一的,樂於維持現狀;搞保釣的,安於開學習班。台灣問題是回歸與統一,這項任務達到,才是有功勝利。

* 轉載自《 老保釣閒話家常 》 

1 Comment

政治力操作 台灣人變中國人敵人

10/10/2020

3 Comments

 
楊雨亭
 
台灣近年有個反常的現象,一些支持台獨的外省人成為島內分裂族群的急先鋒,引發了中國人和台灣人之間的仇恨,實質上造成了「求戰」的效果;反而是偏統的一些本省人卻不希望中共軍事攻台,以免產生了不必要的傷亡。那麼,是誰真的愛台灣呢?

這也不是省籍之分,多年前,王曉波在北京對中共對台事務官員即表示極力反對武力統一台灣,王曉波的母親是共產黨員,來台後被國民黨逮捕,不降,處決,而王曉波豈不是愛中國,也愛台灣嗎?

多數主張台灣獨立者,目前不願意接受中共的制度,筆者認為是合理的反應,但是這並不表示長遠以後一直要反對做中國人,而只要中國大陸的政治改良,未來的情形是可以商議的。這和受日本殖民教育而不願意做中國人的台獨是不同的。

中共在解放以後的三十年中,確實曾以極左思想與施政方式造成中華民族相當嚴重的傷害。文革以後中共力求改變,這四十年來,大陸人民生活水準普遍上升,然一方面大家記憶猶新,另一方面,近年來中國日益富強,有崛起之勢,卻在政治控制方面愈加收緊,給予美國右派有機可乘,川普選情不穩,一再下重手壓迫中國。而台灣是其最佳棋子,民進黨卻認為這是台灣獨立的良機,一再配合美國演出,成為刺激中共與中國人民的馬前卒,而不知中共鷹派亦認為此刻是統一台灣的契機。在美國右派、台灣獨派、中共鷹派「願望的交集」下,戰爭非常有可能發生。

在三○年代,國民黨殺戮不少共產黨員,造成共產黨與國民黨的深刻仇恨,因此在國共內戰及中共建政後,迫害國民黨員與其族人者不計其數,可見仇恨必須制止。文革以後,中共對台政策守「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原則,惟有自外於中國民族,甚以異族自居且引外力介入者,不論在大陸是何種政權,對此「勾引蕃戎,困我生民」者,無不將士用命,予以平亂。
 
在此台海戰火升高之際,是戰是和,只在一心,我們是不是中國人?台灣人也是中國人,認為台灣人不是中國人者,是在李登輝主政中期以後施政方針變化所致,從此「台灣」與「中國」日益對立,台灣人演變為中國人的敵人,完全是政治力操作的結果。

*轉載自2020-09-29聯合報


3 Comments
<<Previous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