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世界經濟劇烈動蕩的禍首 - 中國模式還是華爾街模式?

2/27/2016

0 Comments

 
張文基
2016開年幾個星期以來中國股市劇烈震盪,1月5日上海股市在開盤僅29分鐘後就因巨跌而停市,而美國道瓊及標普500指數也創造了歷史上最糟糕的開年頭5天和頭10天的記錄。世界主要股票指數普遍下挫10%左右,並呈現巨幅波動;人民幣/美元的匯率也呈現暴跌和暴漲的振動;Brent原油價持續18個月來的下滑,正在26到30美元間振盪。許多華爾街分析師,金融巨鱷甚至中國的一些專家學者,包括鳳凰衛視的評論員,都對中國經濟的前景以及它將把全球經濟拖入深谷而擔憂。 一時間中國經濟,中國發展模式成為罪魁禍首,而開出的藥方是加速金融市場自由化改革。 本文以客觀的歷史事實來說明華爾街模式才是造成一切問題的根本原因。 是的,中國必須繼續金融市場改革才能更有效率的為經濟發展服務,但是華爾街所推銷的市場自由化改革只能帶來災難,絕對不是中國和世界所需要的!
 
中國經濟面臨許多重大挑戰: 1. 製造業和房地產過度投資,造成產品滯銷和產能過剩,積聚太多的不良債務,導致國家不良貸款規模的上升;2. 影子銀行急劇膨脹; 3.一胎政策的影響造成今後工作人口將逐年下降,使得工資上升;4. 人民幣/美元匯率偏高影響產品出口競爭力;5. 如果人民幣兌美元大幅貶值將加速資金外逃; 6.中國經濟結構面臨轉型期。 這些挑戰的形成,主要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政府扛起挽救全球經濟免于崩潰的重任,加大政府財政刺激所導致。 原來是希望透過中國的努力能夠提供時間讓世界,特別是發達國家恢復需求,全球經濟得以健康復蘇。 果能如此,中國現在的危機就不會發生。 不幸的是發達經濟體的結構性問题是如此沉重,即使美,歐,日的中央銀行過去七年採取了負利率和釋放了大約10兆(萬億)美元的量化寬鬆的極端政策,世界經濟依然低迷。 所以真正的禍首是主導世界金融規則的華爾街模式!
 
然而中國的股市危機為何在此時發生呢? 回顧歷史,2009年6月30標普和上證分別是987.5和3412.1;2014 年6月1日分別是1960.2和2048.3。 這段時間美國經濟是艱難前行而中國經濟是全球最大亮點,然而,標普狂升而上證卻重挫;可見股市和實質經濟沒有必要關聯,股市只是金融業的投機遊戲。 中國股市的加速狂升始于2014年11月5日當時上證是2417.3,2015 年 6 月 12 日達到高峰, 5166.4 ,迅速下跌到今年 1 月 28 日的 2655.7 。 製造泡沫是華爾街模式的必然,因為沒有起伏他們怎麼能取得暴利,世界大多數人理想的太平盛世是他們的夢靨。 然而,針對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製造泡沫可能有更深的全球戰略意圖! 我沒有任何直接證據,只是提供過去兩年的一些事實給讀者思考:1. 美俄在烏克蘭和敘利亞的衝突加劇; 2.美國及其盟友對俄羅斯發動石油戰爭來制裁普金,但是低油價也衝擊石油業的就業並造成一些油公司的貸款和債卷違約,直接影響了金融業;3. 中國與俄羅斯加深合作; 4.習近平的一帶一路戰略得到世界許多國家的支持;5. 人民幣對美元的威脅加劇; 6.美國東亞政策的轉變, 南海局勢升温。
 
也許有人會問,中國是一個金融相對管制的國家,華爾街的金融大鱷如何能夠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呢? 他們一方面是透過各種力量要求中國採取華爾街的模式將金融自由化,然後透過開放的管道來製造波動。 另一方面,也是更危險,更有效的方式是透過對中方官員,學者及市場參與者的洗腦,認同華爾街的思想,採用他們的模式,甚至使用他們操作市場及金融衍生產品的軟件而不自覺的幫助外面勢力達到華爾街所希望的效果。 看來他們是相當有成效的。
 
美國建國以來本土力量曾與國際金融勢力展開長達百餘年的鬥爭,直到 1913 年 Wilson 總統任內成立了受國際金融勢力主導的紐約銀行家控制的聯儲會,一個私人組織卻有巨大而不受節制的權力。 六年後Wilson總統就後悔了。 金融寡頭是真正的國際主義者,他們痛惡接受主權國家的節制,然而却深知需要控制一個強大政權才能有足夠的武力來保護他們的利益。 經過百年來的努力他們成功的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論和制度,將美國變成一個遠離建國理想,被金權控制的,為華爾街服務的,普通百姓無力改變的國家機器。 過去50年隨著美元和黃金脫鉤及石油美元的建立,財富的累積和實體經濟的收益越來越無關,造成越來越嚴重的泡沫經濟。 在這種變形的自由主義制度下,美國國債飆升,中產階級萎縮,貧富兩極化,美國及整個世界動盪加劇。
 
2008 年的次貸危機後,美國百姓渴望求變,奧巴馬以改變為號召取得政權,然而所做所為不能擺脫華爾街的控制,因此美國百姓更迫切求變。 2016年的大選看到了美國人民的普遍覺悟,民主黨參議員Sanders直接將焦點對準華爾街,追求「根本的改革」,意外的得到廣泛的支持。 共和黨方面,體制外的候選人Trump和Cruz 將體制內的寵兒Bush打得落花流水。 而中國也致力於建立一個不同于以往強權的模式:習近平的一帶一路倡議強調基於和平發展互利共榮的合作方式,以基礎建設為出發點發展實體經濟來促進繁榮,得到世界各國廣泛認同。世界的發展需要新的發展模式不可重蹈華爾街模式的覆轍,希望中美合作共同為世界建設新的模式和新的「道」。
 
0 Comments

由失去外蒙古的歷史去警惕台灣局勢的發展

2/27/2016

0 Comments

 
印鐵林
台海今日所處的情勢本極複雜,由於主張台灣獨立的民進黨於本年一月十六日的大選獲得空前的勝利,獲得行政立法全面執政權;美國亞洲再平衡政策之下,日本也完成了為軍力擴張、恢復過去帝國光榮野心的一切法律與民氣準備;而美日均視台灣為其戰略重要一環。 因此,於今而後的台灣問題發展,將加速度地複雜化、尖銳化。 筆者自青年時期起,就是個歷史的愛好者,感到從歷史中才能發現最接近真理的瞭解。 筆者讀近代史,最覺蹊蹺、痛心者為日本宣佈投降當日,中國與蘇聯簽訂條約,承認廣大領土外蒙古獨立,相信這也必是所有中華民族兒女思之心痛的歷史事件,是人類歷史少有僅見的戰勝大國卻放棄大片領土的事件。 這個結果的發生是國民政府犯下戰略層面的嚴重錯誤,今天從新討論這個歷史事件是希望臺灣及南海問題的發展不會犯歷史性的戰略錯誤。 

中國如何失去外蒙?

數十年來,國人議論為何中國是二戰戰勝國反而失去大片領土外蒙古,並正式承認其獨立的不尋常事件,往往語焉不詳,強調被羅斯福出賣,被蘇聯壓迫云云。 長久以來個人以其不合歷史常情,必有蹊蹺,而有下面的探討分析。

雅爾達會議舉行於1945年2月。 是時德國敗局已定,亞洲戰局尚未結束,日本仍圖頑抗,鑒於太平洋日軍對美作戰堅決,美國估計進攻日本土需要100萬美軍,於是認為如無蘇聯參戰必不為功。 蘇聯挾擊敗德國之餘威,史達林當然會利用此戰略機會,擊敗已為強弩之末的日本,報日俄戰爭(1904)失敗之仇,奪回日本當年從俄國獲得之利益,恢復俄國在亞洲之戰略地位;由於當時中國軍事力量衰敗,羅斯福只能要求蘇聯參加擊敗日本;由於史達林是個有企圖心,有眼光,有能力的戰略家, 我以為斯的舉動在國際政治歷史上是最普遍的現象,過去如此,現在依然,未來也看不到本質上會有改變的可能,只是形式或有不同,深淺時有變化而已。 

雅爾達會議羅斯福的戰略思考為何? 美與日在亞洲血戰數年,最後爲了全面擊敗日本,認為需要蘇聯軍力的參加,遂同意史達林恢復日本對其日俄戰爭中奪去的利益,為其報酬。 至於史達林對外蒙古的要求是保持現狀(即多年來有半獨立之地方政府),斯的意思很明顯,二戰後,由於中國之貢獻,及民族主義的力量必將高漲,中國必將主導東亞,全面收回並徹底統一外蒙古,將為自然的結果;所以在此只提出「保持現狀」的要求;不可能,也不切實際提出要求外蒙古「 主權獨立」,此即承認中國對外蒙擁有主權;羅未反對,卻明言維持現狀協議亦必須獲得中國同意方可。 筆者的評論是:羅斯福認為需蘇聯參戰打敗日本,同意恢復俄國被日本從日俄戰爭中奪去之利益,應屬正常;至於有涉中國主權的外蒙古問題,史達林只提出「維持現狀」而已,亦屬並未過份;現狀以後如何發展,當然是主權國中國的問題,羅斯福、史達林均未否認中國對外蒙古擁有主權。

中蘇訂立「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簽字於1945年8月14日,莫斯科時間與日本15日正式宣佈無條件投降為同日(日本因時差早一日);之前,6日與9日連受兩次美國原子彈轟炸,舉國惶恐, 已準備無條件投降。 此時簽訂這個條約是無戰略思考的喪權辱國行為。

雅會時,羅斯福欲借蘇聯之力打敗日本;中蘇談判訂條約時,日本已受兩次原子彈轟炸,就在準備投降。 中蘇談判條約時,史達林仍以雅爾達會議為張本說事,完全欺負國民黨代表之無能,軟弱。而且 即使雅爾達協議亦無要求外蒙古獨立之內容,只要求中國同意外蒙古維持現狀,如前述。

中蘇談判條約時,杜魯門為美國總統,杜是反蘇的,戰略局勢既然已變,不需蘇聯出兵打擊日本;史達林乘日本要投降之際,出兵東北,杜必不以為然,以歷史常理判斷,杜當思考抵制蘇聯策略,此時史達林並無理由及國際局勢背景可以壓迫中國代表超過雅爾達條件去放棄外蒙古主權,而蔣竟然答應外蒙古獨立,條件為蘇聯答應在內戰中不援助中共;蔣為內戰而放棄了大片領土主權;如堅拒,斯當不敢強壓,如果強壓,美國必然站在中國一邊抵制其力量擴張,而蘇聯急需戰後重建,對外十分謹慎 ;對中國利益而言,條約亦無簽訂之必要。 (歷史的真實是:在蘇談判期中,杜魯門即不止一次致電蔣介石嚴厲譴責其對蘇過分退讓,可印證此戰略形勢分析。 )

台灣問題發展的幾個複雜因素          

第一,最大內因禍首是內戰,國民黨蔣介石爲了不可靠的外部因素,居然不必要地答應外蒙古獨立。 如今台灣政局複雜,台獨思想及力量高漲,其危險性更有甚於當年內戰;第二,當年國際戰略情況複雜,二次大戰方結束,冷戰已然開始,然而格局卻極分明,美蘇均以戰勝國對待中國。 今日台灣局面,美日聯盟環伺,而且較量首在海上,為中國弱項;第三,二戰東亞戰局源於東北九一八事變開始之日本野心,今日禍亂極可能仍然源於日本對東亞之野心---朝鮮半島及台灣一線,南海亦為其制華馬前卒呼應之地,台灣為戰略中心點。 第四,對國際戰略之分析運用,需要高瞻遠矚,進退有為,如不敵外人,局勢將更加如履薄冰。可幸中國國勢比過去強大甚多,但問題也同步增加不少。對外戰略運用之微妙,存乎一心,此一心之基礎乃革除貪腐媚外使上下一體而有「道」所整體表現對中華民族之忠心也。 
 
0 Comments

南海風雲的契機

2/20/2016

0 Comments

 
吳章銓
美國在南海再三近距離試探中國的島嶼,其目的不僅是維護在南海的“自由行”權利,更是向南海各國表示美國是他們的朋友,有能力保護他們,幫他們對抗中國,從而鞏固與東盟的關係。

日本也乘機積極與南海各國示好,將軍事力量伸進南海,表面上是履行美日軍事合作的條約義務,協助美國,實際目的是拉攏各國為日本的朋友,遏制中國。

美日的突出行動,是因為南海出現在島礁領土主權和主權權利的爭議。

中國根據歷史所有權而擁有領土(《聯合國海洋法》第15條承認歷史所有權。領土主權的本身並非《海洋法》所規定。),從而有權擁有領海和專屬經濟區。中國并根據傳統使用而擁有海域使用權(第47.6條和第51.1條),以九點線劃出其範圍,他國的“專屬經濟區”不能排除其權利;中國也不排除其他國家的權利。但在中國內部多事時期,越南等國紛紛佔據南海各地島礁,自稱擁有主權和主權權利,否認中國的主權和權利。

越南與中國本來應當是兄弟國關係,但是出於政治因素,越南對中國心存敵意,與中國面和心不和。越南佔奪南海的島嶼最多,與中國的對立最尖銳,轉向美國。

菲律賓走向法庭,引用《海洋法》不同的條款(121.3條)主張:南海島嶼都是不能自行維持生活且沒有民居的礁嶼,因此不是可以作為“領土”的島嶼,不可以擁有領海和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權利。而菲律賓根據60.1條(a),可以全面擁有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並有權在區內建立人工島嶼,等等。美國海軍進入中國島嶼的領海,便是支持菲律賓的主張。

二.       挑戰:

中國(大陸和臺灣)在南海面臨巨大的挑戰。近年大陸高唱“大國”地位,南海各國感到威脅,大陸的任何動作都引起反彈。

馬英九一月視察太平島,證明太平島的確是自然海島,是領土,與其他中華島嶼領土,歷史上從來沒有人反對;美國也曾經同意。《海洋法》第46條(b)還承認歷史上密切相關的島嶼構成政治上的實體,即享有領土的主權和主權權利。雖然美國對馬英九的視察提出抗議,但其主要目的可能是警告其他國家不可效尤,以免危機升級。

南海的核心問題,是領土、領海、以及專屬經濟區的爭議。領海和專屬經濟區是附著在領土的主權而產生的。領土和專屬經濟區便是爭議的兩個問題。同時,南海涉及極其重要的國際政治、國家安全、海洋交通運輸、軍事霸權等等,美國便必然介入。所以,南海問題不僅是中國和南海各國的關係,也是中美關係,兩個層次的問題必須同時解決。

南海危機很深。但危機出現時,也是探索解決方案的契機。

三. 解決方案:

南海的和平與安全機制,必須中國、南海/東盟國家、美國三方適當合作。同時,必須台海兩岸合作,巧妙促其成功。

解決南海問題,首先必須決定中國在世界上定位的問題。中國是要爭霸,還是要與鄰邦以及遠方大國維持和平?是要排他性的獨享,還是願意與遠近友邦分享?

這兩個問題似乎都不是問題:中國大陸早就再三聲明,中國不稱霸,要和平、平等地與各國共同發展。中國大陸和臺灣都聲明南海島嶼將不設為軍事據點和軍事用途,期望與各國共同推進和平發展。

在這個基礎上,中國如果提出具體倡議,邏輯地應當遵循兩個最高原則:一.  與東南亞國家建立一體化機制,例如參加東盟經濟共同體。在這框架中建立多種具體合作的實務機制。二:與美國保持最友好關係,不與美國爭地位。只要中美友好,東南亞和全世界就能維持和平與安全、繁榮的大局。這是中美雙方對世界的嚴肅義務。

這兩個原則應當是沒有選擇的,不可能有任何其他選項。

四. 國際合作機制:

                  中國可以提出一系列南海倡議Initiative,並推動實施。首先,中國和東盟共同設立南海合作委員會,協調各國各種實務機制的國際合作,共同研究制訂各種基本規則和規章制度。這一重要的多邊國際機構,可仿照聯合國,規定不論國家大小,一律平等;重要文、武職員由各成員國輪流擔任;總部、分部分設在各成員國。

在全面合作的框架中,中國和東盟各國建立各種多邊國際合作機構,例如關於:海洋生態環境與氣候、海洋資源、能源的勘探、開發、管理、保護與利用;海空搜救、救災;海上後勤服務;信息網;國際海洋大學和科研機構等。經貿性的企業可以建立國際聯合航運、航空公司、物流網、各行各業的多國聯合企業等。鼓勵各國公、民營企業自行組合。這些聯合企業,由多國業者共同擁有與經營,不同於目前流行的在全世界設分公司的一國跨國企業。

由南海各國共同建立南海國際聯合海巡隊,共同維護南海航行安全。在海洋的上空,中國與各國共建 “南海多國航空識別區”。航空識別區是冷戰產物,原來含有防衛和假想敵概念,針對某“對方”。未來的多國海巡隊和多國航識區不以任何國家為假想敵,專為管理日益複雜的南海交通。

中國以開放、容納、合作為宗旨,不妨坦然邀請各國新聞記者和海事人員采訪在南海的設施。合作機構的人員可以上島常駐,參與運作。這不會妨礙中國的主權,安全,或利益,只會讓中國贏得更多的信任和朋友,贏得對中國島礁主權的確認,贏得各國共同來參與擴大設施,增加填海造島、布置浮島、進駐民營企業人員。將來南海各國所主張的島礁,都將隨著全面開放。這與在陸上建立經濟合作區同樣是約束主權而擴大合作與分享。

五. 開放性:

1.  應該邀請所有東盟國家、不論是否沿海國,都一體參加多邊合作機制,共享南海。形成中國和東盟合作中的一個有特殊功能的南海共享區。

東盟國家中比較客觀、溫和、中立的成員,將中和那些懷有防華、抗華心理的國家。全體東盟國家參與制訂行為規則,參與分配收穫,他們會感到集體力量的安全,也是中國與東盟長期合作、共同安全的意願。東盟的團結必然是逐漸鞏固的。中國與東盟的團結也必須日久彌篤,結為不可分的生命共同體。在南海建立彰顯這一特質的機制是理所當然。

2. 邀請美國參加所有各種機制的理由很明顯:只有美國參與,在國際機制內共同努力,才可以化解中美兩國間的互不信任。同時,南海各國必然要求美國參加,不可能不接受:只有美國參加,才能使顧慮中國的南海各國敢於參加,並使想參加的國家不會被懷疑是傾中疏美,遭致美國反對。美國海軍是全世界海洋的護航者,美國的經貿文化力量早已經深入東南亞。美國的參加是必然的,是不可能排除的。而美國的參加將抑制任何走極端、走衝突路線的動作。中國不必擔心美國成為南海的一員。中國將來同樣會進入其他區域的海洋空間。

3. 邀請臺灣參加南海各種機制非常重要。一則,表示大陸對臺灣將不會採取武力行動,而是坦然在國際上合作,從而兩岸關係得以穩定。二則,更重要的是,大陸對臺灣寬容,乃是向南海各國釋放明確信號:大陸對南海各國必將互相尊重,平等共享在南海的權利。這將使各國放心參加大陸的倡議。臺灣的參加是南海機制是否可行的試金石。

通過各種多邊的南海國際合作機制,中國和東盟/南海各國的人員在共同生活和共同工作、共同學習與科研、共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化解人與人間和國與國間的疑懼,促進友誼;沖淡某些雙邊關係中的摩擦和衝突,化猜忌、防範、對立為友誼合作。朋友多必然比敵人多更有利於提高國家、國民的安全、發展、幸福。在合作過程中,即使偶然小有吃虧,最後必然是贏。不是獨贏,是眾贏共贏。

六.中國的使命:

南海倡議,必須中國挺身去推動;任何其他國家辦不到。如果美國出頭倡議,中國一定不肯接受,認為是美國搶奪中國的地盤,或意圖聯合各國制中。如果南海各國提出,中國自持大國,不願意被領導。但是中國可以從高瞻遠矚的胸懷去想:只有中國做得到開放共享,別的國家才做得到。相反地,各國都死命頂著幹,誰都不讓,都會落得精疲力竭,沒有一國得到真正勝利。

中國根據自身的經驗,深知民族主義精神是不可阻擋的力量。設身處地,應當理解南海各國和中國一樣,都有民族主義的激情和衝動。中國必須首先冷靜思考,為未來長遠的大利益著想:模糊主權爭議,推進平等合作;化國家對峙為區域合作。這是世界的潮流。

古語說,“退一步海闊天空”。中國發揮主動,乃是歷史的使命。成功將是所有國家的成功;失敗也將是所有國家的失敗。
 
吳章銓,聯合國退休人員,是老保釣中最早對美國歸還冲繩而產生的釣魚台歸屬問題提出質疑的人之一。後來的保釣運動就是從他們的質疑開始的。
 
0 Comments

南海圖片- 1

2/20/2016

0 Comments

 
图片
中國在南海主要島嶼位置圖
图片
​方塊內是永暑礁礁盤露出水面的部分。
图片
​2014年8月的永暑礁。
图片
​
2015年11月已經是永暑島。截致目前,中國在南海共建了7個島,分別是:美濟島(最大島-6平方公里);渚碧島;赤瓜島;東門島; 華陽島;南薰島。
图片
永暑島有全南海最長的飛機跑道,運輸機;偵察機;戰鬥機及轟炸機等均可起降。
0 Comments

“保钓”是“中国梦”能否实现的试金石

2/20/2016

0 Comments

 
李景科
自1644年李自成进攻北京,崇祯在煤山自缢,明朝灭亡,到今天已经有472年了,自此以后,中华大国的亿万人民有过几个至今被传承下来的奋斗口号“反清复明”“天下大同”“振兴中华”“保钓”和今天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反清复明”延续了一百年以上,是逆潮流而动的,不可能实现。太平天国的“天下大同”是要建立一个理想的人人平等的神话般的“共产主义”,其本质却是天王们比帝王还腐败和更草菅人命,自然是半途而废。但太平天国起来革命的行动却影响深远,在20世纪初诞生了孙中山,他提出了“振兴中华”的伟大口号和号召,经过无数次的起义,斗争,流血和牺牲,终于是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国的人民在全国响应掀起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运动,推翻了延续几千年的中国封建制度,建立了共和。然而,这辛亥革命没有彻底成功,民国有名无实,中国更进入了封建复辟,军阀内战,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14年的长期抗战虽然结束了,而海峡两岸至今也还没有真正统一,但中国实实在在是前所未有地强大起来了。

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没有彻底归还全部被非法占据的领土和海疆。钓鱼岛就是一个问题,而由此引发的中华爱国者们推动的使钓鱼岛回归祖国的保钓运动,现在快50年了,而时光如白驹过隙,跨越百年不解决也是有可能的。保钓运动和“保钓”一词,中国人人人皆知,要求保钓岛回归祖国的口号,已经成了两岸三地及世界各地所有中国人的共同民族愿望和标志性符号了。“保钓”问题不解决,不等于“中国梦”的实现。

展望未来,保钓是一定会前仆后继进行到底的,这是中华民族的毫不动摇的意志。但回到现实,如何能够解决钓鱼岛问题,却是全民族值得思考的大问题。首先是要把传统的民族信仰和精忠报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重新回归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心灵深处,因为,没有信仰,没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坚定意志,就没有自主的动力,就没有觉悟,那“保钓”就是纸上谈兵的“精神胜利”,社会必须净化,大陆实行文明社会建设有几年了,社会大众文明素质整体提高了多少,还难以估计,但社会民众的文明素质的整体大幅度提高与“保钓”成功和“中国梦”的能否实现有绝对的直接关联。

现在看到的现实是,美日在钓鱼岛问题上已经进入军事同盟并以钓鱼岛问题为切入点,企图与中国全面军事对抗已经成为现实,在最近的将来,钓鱼岛问题也有演变成地区军事冲突或全面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也是可能的。但中国老百姓是不怕美国日本的,人民会为了捍卫自己祖国的疆土拼死到底,自古以来的传统如此,因为,“保钓”已经深入中国人的人心里,“保钓”已经成了“中国梦”能否实现的试金石!
​
李景科, 民革党员,历史研究者,55岁,著作《丹东历史探微》(2013年,哈尔滨地图出版社),《钓鱼岛的动物和植物》(2014年,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等。
0 Comments
<<Previous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