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中美關係的發展方向:中國站在十字路口

5/25/2019

1 Comment

 
余雲輝

編者按:中美貿易衝突面臨著決定性的時刻,美中關係也面臨40年來最大的改變。 經濟學博士余雲輝先生是安信信託獨立董事,廈門大學金融系客座教授,本文節錄自他的《美國發動貿易戰的真實目的與應對策略》一文,代表了大陸部分精英的反思,全文請點擊:HTTPs://mp.weixin.qq.com/s/-uhvrqgXfYveSBWiosf5bg
在中美貿易戰中,中國面臨著兩種選擇。


1、選擇之一:

第一種選擇是繼續維持中美之間現有的「攻守關係」,即美國繼續主動進攻,中國繼續被動防守退讓。 在經濟金融領域,從拱手讓出貿易主導權到拱手讓出產業主導權和技術主導權,最終拱手讓出貨幣主導權、匯率主導權和金融組織體系控制權。

基礎貨幣發行權、匯率定價權和金融機構控制權(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股市、期市、債市、大宗商品等定價權)是國家經濟統治權的核心組成部分,屬於國家經濟領域的頂層權力。

美國政府拒絕任何境外資本和機構染指美國經濟的頂層權力。 3月21日中國央行發佈公告歡迎和鼓勵外資投資協力廠商支付機構,允許外資通過支付機構掌握中國企業和個人的金融資料和行為資訊。 與此相反,美國政府則以國家安全為由斷然拒絕螞蟻金服收購美國小型支付公司——速匯金公司,不允許境外資本染指美國的金融服務中心,哪怕是小小的支付機構。 美國始終牢牢控制著美國經濟金融的制高點,拒敵于千里之外,而中國則把各類潛在金融殺手吸引到「金融紫禁城」之內。 市場經濟有週期性波動,有繁榮也會有危機。 中國經濟也不例外。 但是,不能只想到白天的風和日麗,不考慮夜晚的月黑風高、強盜打劫和殺手奪命。 美國的金融安全意識和風險防範意識值得中國認真學習。

根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的支付資訊資料:2017年10月人民幣在國際交易中的份額是1.46%,而美元是61%。 即使人民幣可以自由兌換也無法改變美元的霸主地位。 但是,只要人民幣可自由兌換,只要美國擁有了人民幣匯率走勢的話語權、擁有了金融機構的控股權,那麼,美國借助現行美元的優勢,就可以主導人民幣基礎貨幣的發行量以及人民幣的流動方向,就可以主導國內資本市場的漲跌, 就可以製造經濟虛假繁榮然後製造金融危機,就可以主導中國的產業興衰和財富分配,就可以圍剿國有企業和國內民營資本,就可以把中國改造為無法獨立于美元體系的經濟金融殖民地。 因此,美國真正最想佔領的地方不是南海島礁和臺灣,而是代表中國經濟金融統治權的金融高地!

在中美貿易戰的談判桌上坐著兩批人,他們不在相同的戰略層次上:中國要的是美國的錢,而美國要的是中國的命。 如果拿中國金融控制權與美國交換眼前的商品貿易利益的時候,這等於出賣了中國政黨和國家的未來。

金融從來就不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但金融從來就是社會財富最直接的分配者。 根據上海銀監局的統計,2017年12月末上海外資銀行資產餘額1.56萬億人民幣,預計至少從實體經濟領域分配拿走300億以上的國民收入。

更主要的是,金融機構不僅是財富的分配者,而且是實體經濟的主宰者。 金融機構掌握著實體經濟的運行資訊,控制著實體經濟的資金流向和業務興衰。 外資金融機構完全可以把所控制的人民幣資金資源主要服務于外資企業而拒絕服務于本土企業。 這一點在中國近代史上十分常見。

如果繼續維持中美之間的攻守關係,繼續維持美國得寸進尺、中國不斷退讓的態勢,那麼,在美國持續的立體化攻勢之下,中國必然會喪失經濟金融的制高點,最終導致中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的深刻危機。

2、選擇之二:

中國的出路在哪裡?中國應該把目前的「中美攻守關係」轉變為之前的「中美合作關係」,甚至做好不惜重回「中美對抗關係」的準備。 中國高層決策者必須鼓起不懼中美對抗的勇氣,做好中美長期對抗的佈局,拿出「丟下幻想,準備戰鬥」的態度,才有可能重新達成中美合作的關係。 新型大國關係就是以平等的大國合作關係替代現有不對等、不平等的大國攻守關係。 這是現階段中國必須做出的重大戰略選擇。

這是因為:在美國持續的立體攻勢之下,中美之間的「攻守關係」會導致中國退無可退,最終亡党亡國,但是,如果中美關係能夠恢復到當年的「合作關係」哪怕是重回「對抗關係」,中國的政黨組織、國家形態和經濟體系還是可以存在和發展的, 不會亡党亡國。 中國不追求中美對抗,但也不要懼怕中美對抗。 這一點,中國至少應該比朝鮮更加自信、更具底氣。

在當前和今後相當長的歷史階段裡,應該把處理中美關係的任務、目標和底線定位為:扭轉攻守關係(任務)、重回合作關係(目標)、不懼對抗關係(底線)。 這也是處理中美貿易戰的基本出發點。

講政治不僅要講國內政治,還要講國際政治。 在中美貿易戰過程中,中國經濟決策者必須懂得國際政治,必須認識到美國對華戰略的核心內容是控制並肢解中國;必須認識到現階段美國對華的政治攻勢、軍事攻勢和貿易攻勢不過是「球場上的打配合」,其真實目的是奪取對華的金融控制權, 即通過控制中國共產黨和中國軍隊的「錢袋子」,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之大戰略。 美國利用其自身的硬實力、軟實力和巧實力的組合已經成功肢解了前蘇聯,美國同樣具備充分的綜合實力肢解其它大國。 中國對此必須高度警惕。
​
如果在中美貿易戰談判中,美國提出全面進入中國的銀行、保險、證券、期貨、基金、支付等金融機構,提出人民幣自由兌換和資本專案自由化,提出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和自由化,那麼就可以斷定,美國發動貿易戰的目的不是來「要錢」,而是來「 索命」。 如果看清了對手的底牌,本次貿易戰應該換一個思路應對。 中國應該借力使力,利用特朗普發動的中美貿易戰,把中美之間的利益衝突引導到商品貿易領域,避免未來在貨幣金融領域的更大規模的對抗與衝突。





1 Comment

2020的抉擇:戰爭或和平?

5/25/2019

0 Comments

 
張文基

最近國民黨和民進黨都陷入黨內總統候選人提名制度難產的囧境,而柯文哲也靜觀兩黨的決定不急著表態,這顯示出島內對2020大選的焦慮, 因為這次大選將決定未來臺灣是走向和平繁榮還是戰爭毀滅。

去年九合一選舉的結果充分顯示臺灣一般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發展經濟改善生活、降低社會貧富差距、給年青人一個光明的未來。 韓國瑜洞悉時勢、以他特殊的觀察力和親和力喚起民眾心中的不滿,打破了台獨人士長期裹脅臺灣本土意識為反中的迷思,成為了英雄。而韓流所代表的民意必將開創新的兩岸形勢, 也必將迫使各種政治勢力必須清晰的告訴選民他們將把臺灣帶向何處? 不可回避的就是「九二共識」的「一中」認同!

臺灣人自認是中國人嗎? 因為兩岸分治的現實,大多數臺灣人民不認為自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但是絕大多數人認同自己是華人。 根據2018年10月18日臺灣競爭力論壇的民意調查,當民眾被問到「覺得自己是不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 」有87.3%回答「是」,6.8%回答「不是」,另有5.9%拒答。 有些台獨學者更認為,目前「一中」只存在民族文化的共同淵源,或者是共同認同的價值。

所以,現在和平統一的最大挑戰是如何擴大血統和文化認同上的「一中」到政治上的「一中」認同! 什麼是「九二共識」 的一中,按照習近平主席一月二日的講話,就是 「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 ,並沒有否定兩岸分治的事實也不存在消滅中華民國的問題。 如果不承認這個「一中」 不僅違背了臺灣的歷史承諾而且兩岸就不可能和平時, 相信絕大多數的臺灣人都會願意接受這個未來一中。

如果兩岸人民都認同「一中」並願意共同努力締造未來的一中,那麼就必須磋商如何具體實現這個目標。 由於長期的分治,兩岸有許多不同,需要時間來逐漸的走向最終的一制,「一國兩制」是在過度期間面對現實的對臺灣最有利的選擇。 至於兩制的具體內容是由兩岸人民和政府共同參與制定的,兩岸人民可以爭取各自認為最好的方式。

去年年底臺灣陸委會稱接受「九二共識」,就是要消滅所謂的「中華民國」,這代表蔡英文的立場也是綠營長期誤導臺灣百姓的言論。 在兩岸完成一中架構之前,中華民國不但會存在,而且在友好的氣氛下,中華民國的國際空間也會改善。 未來的一中將是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共同新生。

臺灣處於中美兩個相互碰撞的大鐵球之間,臺灣最好的立場就是不要作為一個擋路石,因為會被壓得粉身碎骨;要作為一個潤滑劑。 蔡英文政策的危險是把臺灣綁在美國對華鷹派的戰車上,但是歷史證明當美中將發生不符合美國利益的衝突時,臺灣必定會被拋棄而粉身碎骨!

中美關係和世界大局面臨全面轉型的時候,臺灣也有獨特的機會,這一點郭台銘有深刻的論述。 他強調,這次美中貿易的劇變,將帶給我們人類文明的另一次突破和挑戰,影響不但是空前而且是巨大的,這會是臺灣的挑戰,但也會是一個最重要的機會。

臺灣的機遇只有在和平環境下才能實現,而承認「一中」是維繫穩定和平的前提! 所有參選人,包括韓與郭都必須切記!
 


​
0 Comments

來自外太空的挑戰

5/25/2019

0 Comments

 
齊武

正當地球上的人們正在為美中博弈、美俄鬥爭、美國和伊朗的緊張對峙,等等而擔心時,很少人對4月13日美國海軍主管資訊戰的副司令辦公室發言人Joseph Gradisher 發表的一件有關海軍對不明飛行物體(UFO)或者軍方所說的 "不明原因的空中現象"的態度轉變的新聞有太多的關注。 然而,這是美國官方60幾年來首次不再完全否定UFO的可能存在。 為什麼發生這種態度的轉變? 人類是否有可能將面對來自未知的、比地球所有的文明更強大文明的威脅? 這會否改變地球內不同國家間的紛擾和衝突?

長期以來在世界各國中美國軍方對於UFO的態度是最保守的,很多第一手的資料在上報軍方以後就石沉大海,而且將事件列為機密,嚴令當事人不得對外洩露,造成一個氣氛使得 承認經歷UFO事件的人員,特別是飛行員,被看成是精神不正常而受到歧視,進而影響到個人的事業前途。 然而,近年來很多當事者在生命接近尾端的時候選擇了不再沉默,因為他們已經無所畏懼,所以最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可以互相佐證的資訊得到披露, 引起各界,包括科學界的反思。

促使美國海軍官方態度發生轉變的一個顯著例子就是2004年尼米茲航母打擊集團戰鬥機飛行員們與軍艦上的航管人員 們和一個不明飛行物體的雷達-視覺相遇事件。 十幾年來這次事件在海軍退伍人員及UFO社團間流傳,但是直到2015年在 figtersweep. com 上對這一事件的公開描述、對其中一名飛行員的採訪以及隨後的新聞報導開始吸引社會較大規模的關注。 2017年12月, 海軍當局向公眾公佈了這次遭遇的紅外鏡頭錄影,這是破天荒的政策改變。

2004年11月初美國海軍的第十一航母打擊群(CSG 11), 包括 "尼米茲號" 號核子航空母艦和普林斯頓號導彈巡洋艦(指揮艦), 正在南加州海岸進行遠航任務前的訓練演習, 兩週期間艦隊的先進被動雷達系統AN/SPY-1B 間歇的探測到多達20架次異常飛行器 (AAV)。 14日當同樣的事件再次發生時,普林斯頓號的艦長認為這架AAV將會是即將進行的空中演習的安全隱患,因此下令 已經在空中的兩架 F/A-18F 大黃蜂型戰機進行攔截。 飛機是雙座型, 每個飛行員都有一名武器系統軍官陪同,長機的駕駛員是第 41打擊戰鬥機中隊隊長Fravor中校,僚機駕駛員是Slaight 少校。

普林斯頓艦的無線電報務員直接指示飛行員改變航向, 飛向雷達觀測到的不明飛行物的位置。 當天是晴空萬里的無雲天氣和平靜的大海。 當噴氣戰鬥機到達艦上雷達指定的地點時, 4 個機組人員用目視和雷達都沒有看到任何東西。
然而, 他們向下看大海, 注意到一個動盪的橢圓形區域,面積有一架波音737飛機的大小,邊緣區域覆蓋著泡沫和泡沫波,而中心處顏色較淺海面也較為平靜,仿佛在水面之下有一個大的物體,海浪因而被打破而平靜。

幾秒鐘後, 他們注意到一個不尋常的物體在沸水上方50英尺處不穩定地盤旋。 Fravor和slaight後來都描述了這個物體是一個大的明亮的白色橢圓柱體,就像一個30 至46英尺 (10 至14米) 長的tic tac糖 , 沒有擋風玻璃, 也沒有窗子, 沒有機翼也沒有尾翼, 也沒有可見的發動機或排氣氣流。

Fravor開始了一個圓形下降接近AAV,該物體開始沿圓形的路徑上升, 保持與F -18固定距離, 反映了它的在圓圈的相反方向的運動軌跡。Fravor隨後進行了更積極的動作, 將他的戰鬥機俯衝到物體下方, 但此時不明飛行物加速, 不到兩秒就消失在視線之外。
隨後, 這兩架戰鬥機開始了前往作戰空中巡邏交會點(CAP)的新航線。 "幾秒鐘內" 普林斯頓用無線電對戰機說, AAV在60英里外的CAP點重新出現。 據大眾力學組織稱, 在所報告的時間內, 一個物理物體必須以每小時 2400 英里以上的速度移動, 以才能覆蓋此距離。

戰機飛去調查新的雷達位置, 但是當超級黃蜂到達時該AAV已經消失。 隨後, 兩架 F-18 都返回了尼米茲。

在第一組飛機返回尼米茲後, 第二組起飛, 這兩架飛機配備了先進的前瞻性紅外熱像儀 ( ATFLIR 艙)。 當天總共有6架F-18戰機與不明飛行物接觸。

科學家基於雷達筆記、飛行員證詞和 ATFLIR 視頻分析計算用來推導 AAV 機動所顯示的速度、加速度和估計功率。 計算出的 AAV 加速度從40g到數百g力, 根據1噸的重量估計功率從1到9千兆瓦不等。 沒有一個海軍目擊者以前見過具有這些機動能力的軍用或民用飛機。 F-22 和 F-35 等載人飛機加速僅限於9g, F-35 飛機的結構完整性上限是 13.5 g 力。 初步的研究結果表明 AAV 的能力超出了任何已知技術。

類似的入侵自2014年以來一直定期發生,海軍說, 最近, 不明身份的飛機每月多次進入美國東西兩岸指定的軍方專用領空,因此,海軍制定新的規則和程序讓飛行員報告與不明飛行物遭遇的過程。

海軍發言人Gradisher以安全和安保問題為由, 發誓要 "調查每一份報告"。 他說: "我們想弄清事情的真相。 我們需要確定誰在做這件事? 它從哪裡來? 他們的意圖是什麼? 我們需要設法想辦法防止它再次發生。”


​

0 Comments

臺灣大選攸關美國 ?

5/18/2019

2 Comments

 
伍世信
 
據世界日報報導,華盛頓自由燈塔(Washington Free Beacon)的新聞編輯克里格曼(Aaron Kliegman),近日發表題為「為何台灣的總統選舉如此攸關重大」(Why Taiwan's Presidential Election Is so Crucial)一文。
 
他認為,親北京的台灣領導人,將嚴重威脅美國利益。當然,身為美國人,他的一切論述都是,也可以是,完全站在美國人的立場,也可以完全只著眼於美國利益。可是作為住在台灣的中國人,當我們看這篇文章時,卻不可不了解,他的理論是立基於這一先決的偏見觀點。
 
克里格曼認為,韓國瑜忽視了台灣民眾對「主權」的渴望,以及中國以武力統一台灣的威脅。這一點我認為他的看法大錯特錯。正是因為韓國瑜了解台灣人民最關心的,是安逸與和平的生活,而不是和大陸無謂的鬥爭。他提出「發展經濟,海峽和平」兩個目標,滿足了選民的希求,因此贏得了被民進黨把持了二十年的高雄。選舉結果證明台灣民眾對「主權」的要求,不像美國人認為那麼重要。何況什麼是「主權」?作為一個省,有沒有主權?台灣現在還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卻事事受美國指手畫腳,隨時被要求收保護費。萬一成為人家的保護國(殖民地),那主權又何在?
 
克里格曼覺得,柯文哲對中國威脅,採用「既然沒用,(台灣)何必反抗?」的立場是不智的。柯學弟能夠想清楚這一點,顯然他的高智商不是蓋的。如果海峽戰火興起,戰爭發生在大陸的可能性非常小。換言之戰場必將在台灣。戰爭是要死人的。死的不光是軍人,也包括千千萬萬的無辜百姓。以大陸目前的軍事力量看來,要想用武力抵抗,借用克里格曼說法,是「不符合台灣的利益」。這種犧牲是無意義的。既然不能反抗,剩下的選擇,是找出一條和平共存的生路。
 
他認為中國統一台灣的決心,是堅定的。這一點,非常正確。大陸是會盡一切所能,達到這個目標。我們應該盡量避免用戰爭的手段,解決這分歧。借用老將的一句話,「和平未到最後關頭,絕不放棄和平。」
 
克里格曼認為,若台灣領導人相信中國是朋友、家人,並因此犧牲與美國的友好關係,那將是「蠢到最高點」。這個問題歸根究底必須得問,到底中國和美國誰比較可靠?美國是一個一切以利為準則的國家。他們不懂什麼是義,什麼是原則。為了利,他們視為立國精神的人權、民主都可以因為需要而改變。他認為「蠢到最高點」,我倒覺得是「明智的選擇」。
 
克里格曼在文末呼籲美國政府調整態勢,避免2020年台灣選出一個,願意用和平手段,解決兩岸問題的政治人物 。他的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原來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提醒美國早點佈局,影響2020的總統大選。這是赤裸裸的「外國勢力干涉民主選舉」。
 
克里格曼隔岸觀火,完全從美國利益著想。只要戰火不燒到美國,當然是唯恐天下不亂。西亞地區幾十年來,戰火頻頻沒有寧日,平民百姓流離失所,死傷無數,都是美國這種心態的後果。我們千萬不要被這種人,誤導了你的思想和判斷。更不要糊裡糊塗的,成了別人手中,隨時可以放棄的棋子。我們追求用和平手段解決分歧,又干卿底事?
 
​4/12/19

                  
2 Comments

您贊成韓國瑜 競選2020大位嗎?

5/18/2019

0 Comments

 
​谢芷生

​这个问题是今年四月初,在参加一次在台大校友会馆举行的,高中同学聚餐会上有人提出的。原因是,一位曾担任过台湾教育部高教司领导的老同学,发现我从去年11月起,便一连写了好几篇文章,力挺韩国瑜竞选高雄市长,因而想听听我的意见。从他的面部表情可以看得出来,他大概没有想到,我的回答竟然是“不赞成”。他立刻问道“为什么?”。我至今还没机会,就此问题公开发表过意见,刚好借此写出来,供拙文的读者参考。

其实我的答案,早在有人提出,希望韩国瑜出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初,便已形成了,连文章的题目都起好了,叫着“高雄的战略地位,其重要性犹胜于整个台湾”。想借此劝说韩国瑜,及积极鼓励他出选的人士打消念头,好好守住高雄。但文章写不到一半便写不下去了。因为年初回到台湾时,104岁高龄的家母突然病重,弟妹和我个人都不赞成将其送往医院,一时整颗心都被焦虑与忧伤所捆绑,感到束手无策,求助无门。此情此景,如何还能写出任何东西来呢?现在家母总算转危为安,而我也已回到欧洲一个星期了。

今年是“保钓运动”届满五十周年纪念,而我写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文章,也写了五十年了。有人为我统计过,大概已不下两三百篇了,但我的印象似乎还不止此数。反正是为两岸和平而写的,从未计较过,更没索取过半文稿费,甚至还愿意出钱买版面。早年香港某杂志社曾要求我将银行账户寄给他们,但为我所婉谢。作为一名书生,除了提笔写几篇拙文外,还有什么更能报效国家的呢?因此我写文章挺韩国瑜,其实挺的不是韩国瑜个人,而是两岸的和平,台湾人民的幸福,以及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究竟赞成还是反对韩国瑜出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如果大家能从两岸和平,台湾人民的幸福为出发点,便不会发生僵持不下的意见冲突,以致伤了同一阵营内部的和气。由于民进党的执政,已造成台湾内部,“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尤其导致两岸冲突的危机日甚一日,几已迫在眉睫。大家的焦虑与忧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即使如此,也无需乱了阵脚,出言不逊,相互攻讦。而应冷静下来,集思广益,找出共同点。现在的困难是,蓝营在政治上经数年来,一连串的挫败后,已失去自信心,已没有一个有足够威望,可以一言九鼎,足以领袖群伦的政治领袖。
​
韩国瑜去年底高雄市长“九合一选举”的胜出,使蓝营士气大振,逐重新燃起了夺回执政权的雄心壮志。其实台湾执政版图若能翻转,不论韩国瑜是否直接参选,他都同样功不可没,不但台湾人民,两岸人民都不会忘记他。但若出面竞选,则不但难以向高雄市民交代,且会横生枝节,争议不断,不但难以胜出,恐连高雄都会守不住。国民党较诸民进党,可谓人才济济,德高望重者不乏其人。何不坚守高雄,完成对市民的诸项承诺,尤其是填平前政府积欠的庞大债务,还有追查弊案的重责大任。至于地区领导人,大可放手党内其他有意愿者去竞逐。在选举中固不妨凭其声望从旁协助,但却绝不可轻忽高雄市政,以及对市民的千金承诺。  

​谢芷生,2019年5月4日,维也纳



0 Comments
<<Previous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