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台灣時事短評

9/29/2018

0 Comments

 
台灣時事短評(一)
是誰扼殺了促轉會?!


台灣島內最近幾天最夯的新聞、非促轉會副主任委員張天欽的「東廠」說莫屬。

促轉會:是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的簡稱, 原本的用意是要將國民黨當年執政時,運用戒嚴時期的警備總部以不正當、不正義的方式羅織罪名、大搞白色恐怖,希望能夠查明真相平反冤曲,讓台灣島內族群融合。

熟料自許為天縱英明的促轉會副主任委員張天欽,人如其名(奉天承運、接旨欽此),竟然異想天開在內部會議時肆無忌憚口出狂言, 把促轉會自諭為東廠(會議時有錄音),同時更直言民進黨立委是側翼部隊,一定可以擊跨侯友宜,整倒國民黨。

天啊!!!今夕何夕、今年何年,都已經解嚴30多年了,竟然蔡英文總統會任命這款的特任官。據悉張天欽的妻子,也是小英總統提名的監察委員,夫妻倆均貴為高官厚祿之人,若非彼等長袖善舞趨炎附勢,焉能攀上層峰,享盡榮華富貴,否則就是小英總統識人不明,要不然怎麼會在年底九合一選舉將屆之時突然拋出東廠說。

此說一出,果然禍從口出、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在政壇上引起軒然大波,民進黨有這款的豬隊友,今年年底的選舉想要贏、恐怕難如登天,這不是綠色恐怖什麼才是綠色恐怖!

雖然張天欽在東窗事發之後立即自行請辭,想借此一舉措消彌社會輿論之撻伐!未料事與願違、除了行政院長賴清德親自出面向國人道歉之外,參選新北市長的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更是急得跳腳,直呼官員口無遮攔不適任,要下台,蘇前院長今年老驥伏櫪,代表民進黨在新北市和侯友宜對陣、已經打的氣喘吁吁,好不容易民調稍有起色,被張天欽突如其來的「東廠」說倒打一耙,內傷之重可想而知。何況「東廠」說的外溢效應、更有可能影響全台各縣市長的選情,民進黨中央切勿等閒視之。其後遺症之嚴重,11月24日開票時將可見真章。(連石磊)
 
台灣時事短評(二)
藤井實彥應該要認罪、要道歉、要賠償。

數日前有個不入流的日本觀光客,名字叫藤井實彥的,來台觀光(還是台灣政府花錢補貼他)到了台南市一家日本百貨公司對面,國民黨台南市黨部旁,一眼瞧見豎立的慰安婦銅像,竟然不假思索的抬起狗腿踹向慰安婦。

此一魯莽行徑,經媒體報導後、立即在台灣島內引起軒然大波,更有甚者在台、日之間盪起原本平熄已久的諸多紛爭(如釣魚臺島的主權之爭、琉球地位未定論等),更激起台灣人民對日本在二戰期間種種暴行的記憶。義憤填膺之餘又適逢台灣今年底九合一選舉正在進行中,因此諸多政黨的侯選人正好拿來當成最佳的造勢題材,紛紛集結人馬、前往慶城街的日本在台交流協會、表達嚴正的抗議。

藤井實彥於踹後次日即匆忙搭機返回日本,這個小日本鬼子絕對始料未及,他的狗腿一踢、竟然踢出陣陣漣漪。

日本政府自二戰結束迄今為止,對當年日軍的獸行導致東亞地區週邊國家深受其害的痛苦,一直沒有誠懇的面對現實,不認罪、不道歉、不賠償,依然我行我素,這種喪心病狂的心態,只有讓日本引以為傲的大和民族蒙羞。

藤井實彥回到日本之後,雖然透過媒體解釋說:他是因為腳麻而抬腿,並不是要踢慰安婦銅像,可惜附近的監視器系統會說話,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事實勝於雄辯,誠心誠意的道歉、認錯,方為上策。見微知著、由小看大、難怪日本政府在中、美、俄、韓、台、泰、越、緬、菲、星、馬、印,等國家之間,一直無法取得良好的關係。自作孽不可活,我由衷的奉勸日本政府盡快幡然悔悟,虔誠的認罪、道歉、賠償。如此才能彌平傷口,讓慰安婦的尊嚴、正義公理得以伸張。(連石磊)
 
 
台灣時事短評(三) 
9/1/2018 中国大陸对台湾人民發“居住證”一事

 
這是大事亦好事,但台湾陸委會却挖苦說要小心,打手指印,中共更易控制人民了。想當年,留學生不是拿了”簽證”,才可以入境美國,然后申請“居留”(绿卡),我在當地警局不但作了十個手指,另加兩掌的纹路記錄,警局還轉送资料去FBI。五子登科,最後就要歸化”入籍”了,圓了此三部曲夢,美国不也是控制所有人民的個资。中国所用的“台胞證”(簽證),“居住證”(相當於绿卡),最後成为中国公民的三部曲,不也是接軌世界的潮流嗎?没有國家强迫你,人的自由意志選擇,陸委會可真是井底之蛙,却夜郎自大。台独的FAPA, 40多年前首先改變兩岸现狀,在美國會大搞‘独立建国’的统戰嗎?馬不知臉長,没學過中國歷史,真丢臉!(曹忠華寫於達拉斯9/3/2018)


​
0 Comments

中美經貿較勁真正焦點 - 中國製造2025

9/29/2018

5 Comments

 
張一飛
 
中美關係歷史變化
中美關係自十九世紀有正式接觸以來,相較於其他西方殖民侵略國家而言,中美關係算是較好的。美國雖也是八國聯軍之一,但她對中國的態度是比較溫和帶有同情心的,這從美國把給她的庚子賠款用在建大學和供給華人留學美國來看,中國人民對美國是比對其他西方國家要好,多年來留美華人也對促進中美關係有正面的影響。二次大戰中美聯手抗日,更加強了中美合作互助的關係。 二戰后,中國內部分裂,蘇聯支持的中國共產黨最終統一大陸,而美國支持的國民黨退居台灣。美中關係因而複雜,首先中美捲入南北韓戰爭,加強美國助台以求顛覆大陸政權,繼而面對現實,承認共產黨領導的中國,轉而把台灣當作抗衡中國的棋子,美其名為維護自由民主的政治理念,而實際是為保持美國二戰后建立的全球霸主地位,1990蘇聯正式解體,但國際情勢變為多頭經濟強國,美國從佔40%全球經濟降到20%,而在國際政策上屢有失誤,造成國際領導地位動搖。近三十年中國韜光養晦,極力推動經濟發展,變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並有系統的開發中國成為全球製造強國。相對地美國製造工業退縮,著重金融操作服務,以致對大部分貿易伙伴入超。對中貿易逆差達1223億美元(2017)。再加上美國政府每年財政超出預算,靠舉債度日,造成巨大債款,使美國產生恐慌。在此中美當前情勢背景下, 把中國列為敵人, 美國啟動貿易戰,是不難想像的。
 
中美當前情勢分析
美國黑馬特朗普當選第45屆美國總統,以「美國第一」,「再強大美國」為競選口號。 當選后,以商人打算盤思維,來扭轉美國國運。中國的高速崛起,對美大額出超,就變成特朗普的頭號目標。他推出50, 500, 及2000億關稅加於中國輸美貨品,首輪已發動,第三波聽証會已過,即將發動最大一輪的關稅。 中國的反應非常冷靜,美國以往對其他國家的經濟戰, 譬如80年時代對日經貿戰,給了中國教訓,以目前觀察,中國的奉陪到底似乎是她的決策。可是特朗普上任總統必須面對美國歷年來的國際策略,尤其是中國政策的歷史包袱。他能不能有突出,有改變,目前還不能預料。可是他周圍的幕僚,國會的中國台灣情結,歷代政權延續的搖擺式中國政策對他自然有影響。目前特朗普不參加APEC, 想把中國推出WTO, 要各國列出中國企業對他們的損害,要使中國不再強大,都是台面上的台詞。相反的中國似乎很堅定,對付美國經貿戰很小心謹慎,不刺激美國,國際外交照既定政策進行。對台灣政策倒是有了基本的改變,把台灣做為美國棋子的情況有了明確的分析和了解。兩岸統一問題已經是從無時程表到有時程的定案,屬於國際外交,中美關係中的一環。
 
中國撐得住美國對華經貿戰嗎?
先看看最早的交峰,中國輸美貨品(硬產品) 比美國輸中的服務業(軟產品)多許多,關稅戰不對襯,美國加進口稅,中國必須要用其他法子。美國每年賣給中國大量大豆, 中國不買美大豆以對抗美貿易戰,打擊美國中西部支持特朗普的農民, 改向巴西購買, 巴西因旱產量不夠,向美國購買轉賣中國加成賺利。同時日澳表態要買美大豆, 因而美國豆農並沒有受到大的損害。相反地,天公不作美, 中國天旱小麥玉米減產,因雨而大豆生產降低。大豆不夠,也影響到豬肉生產,近日中國發生‘非洲’豬瘟事件的新聞,對民間頗有影響。中國糧食不夠囤糧會造成通貨膨脹。美國先對500億中國產品加10-25%關稅,下一波要對$2000億中國輸入貨品加稅,在貿易戰中,美國似乎佔了上風。(有估計美國得利+$3.5兆美元,中國失利-$2.1兆美元)所以在這次中美貿易衝突中, 與以前中日,中韓,民意情緒高漲的貿易衝突不一樣,沒有抗議,沒有拒買,在文宣方面,放低姿態,儘量忍耐不刺激美國,甚至有人認為像“利害了我的國”和“中國2025”是導致美國發動對中經貿戰的原因。
 
但是實際上中美貿易逆差并不是主要爭點,美國多年與許多國家都有貿易逆差。美國注重的是“國家利益”,說白了是美國全球領導地位。美國把一切國際事務與美國國家安全一起考量。美國對中國的防堵一直沒有放鬆。美國去年的國家安全白皮書,指名把中國當作國家競爭對手。最近美國把投資法與國家安全卦勾, 給與外貿委員會權力去調查,拒絕中國來美的投資,購買美國企業。同時限制美國企業向中國供應科技技術。其目的是全面對中國發動經濟戰,要打趴中國。除了發起關稅制裁,還想催毀中國(紅色)制造鏈,鼓動供應制造工廠由中國撤出搬到越南,印度和日本。并掐住關鍵技術阻止中國的科技工業制造的全面創新升級。台灣的六大代工在大陸工廠已有變遷,但要注意不要因近利而損失長遠利益。
 
中國製造2025是真正中美衝突焦點

據新聞報導,中美貿易談判,最大關鍵議題就是美國要求中國停止「中國製造2025」計劃,而中國拒絕。此項計劃是中國要把製造工業的技術檔次提高,這個方向是任何開發國家必走的方向。像已開發的德國,他就有他的德國製造4.0. 就連東盟國家也提出了他們的4.0 計劃。提高技術,當然要取得技術或者研發技術。任何國家在沒有技術的時侯都會想盡方法引進技術,美抄英,日抄美,實例可循。而有了技術時就提防別人抄襲和趕上。美英歐日都是過來人,如今中國趕上來了,專利申請已耀居世界第一。她要繼續提高技術是必然的結果。美國有了警惕,感受到中國崛起的壓力,對中國開始了貿易戰,經濟戰,是可以預期的。其實近期的經貿戰最大的作用還是打醒了自己,當然更打醒了中國。美國對於中興(ZTC)的芯片禁售就完全打醒了中國半導體工業,必須要有芯片的整套原料,設計和製造的技術,才能保障中國製造業的前途,因爲半導電子電路,處理器,記憶體是所有製造技術和產品的基礎。技術不斷進步,提升,技術競爭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中國製造2025」是中國不可取消的國家政策, 也是美國擔心提防的所謂國家安全問題,從商業經濟到國防軍備。
 
美國在半導體工業一直領先,但是日本緊跟在后,先進國家盡量控制著關鍵技術,像晶片原料,紫光刻光機,大型及高功能集體電路設計, 超高速計算機, 航空技術等。另外要在新的領域裡要有創新的能力,譬如,超導技術,衛星通訊,量子計算,在中美之間已經成為競爭項目, 造成兩者為全方位的對手。貿易戰解決不了競爭的問題,軍事戰在核威下也不是選項,而是只有在競爭中找合作,找共贏。譬如在智能電話,網絡通訊上已經進入第五代(5G), 中國有近一億人用智能手機及網絡通訊。蘋果雖為手機高檔產品,通銷全球,但是不得不向市場低頭。任何技術發展出產品,最終要靠市場, 華為在5G技術上佔了先機,又有中國的龐大市場為后盾,即使美國排斥華為不讓它進入美國市場,也並不能抵擋華為成為世界龍頭老大。
 
中美經貿戰的結局
美國可以向中國打貿易戰和經濟戰,可能得近利,也可能會使中國很慘,但是也會把美國經濟拉垮。在不能有核子戰爭兩敗俱傷,世界毀滅的前題下,中美經貿戰是不會持久的,也不可能持久,一個北韓經貿制裁對抗核武開發的問題都拖了數十年, 不能解決,遲早還得以多方談判來解決。中美是兩個大國,互不有利的路是不能走太久的,不但對雙方經濟有害,而且對全球經濟有大影響,可能帶來全球經濟蕭條。任何政體都會受到壓力和打擊。中美兩國就在這種背景下不得不妥協, 經貿的較勁就變成了政治和外交的較勁。以上述歷史變化,情勢分析,及經貿戰焦點 -「 中國製造2025」 和中美全方位競爭來看,長期競爭中尋找短期的妥協是必然的結果。至於這個短期會多短,會多頻繁,那可能要看中美民間,企業間的互動,越多互動越多了解,就能產生越多妥協, 因爲真實的民意,不是假新聞,最后是會影響政治的。中美經貿戰最終是在政治外交妥協下解決!

張一飛,畢業於台灣成功大學,來美四十餘年,現已退休,仍致力於推動中美文化及教育活動。

5 Comments

​從「花臂男」反殺案談貿易戰

9/29/2018

0 Comments

 
王文軍

火熱的八月,人比較氣躁,海那邊的特朗普咄咄逼人,揮動著貿易戰的砍刀,對中國說:零關稅,全面開放,撤銷所有壁壘,同時也有其他政治要求。海這邊的蘇州昆山,上海的後花園,人間天堂最富裕的地區,一個花臂男(中國文化裡黑社會形象),在等紅燈時開寶馬車駛入慢車道,撞到騎電動自行車,不僅不道歉,接著下車毆打自行車男,還從車中取出砍刀砍殺自行車男,結果,砍殺過程中,砍刀落地,被自行車男撿到後,奮起反擊,反殺花臂男。

此案在國人中是否屬於正當防衛,還是防衛過當的爭論。雖然最後檢方認定為正當防衛,卻也被認為是輿論的勝利,而非法律的公正。

在國人的傳統習慣裡,遇到侵害時,只能跑,然後報警,等待警方制止傷害或者等待警方事後判罰,反抗的結果不是被傷害就是防衛過當,遇到事躲著走,成為習慣。

在美國遇到此事會怎麼樣呢?正好7月美國也有一個這樣的案例:美國佛羅里達州克利爾沃特,一名女司機佔用殘疾人停車位,47歲男子邁克爾上前理論。女司機男友馬格斯聞訊趕來後將邁克爾摔倒在地,邁克爾認為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脅,掏槍還擊,馬格斯身亡。根據美國佛羅里達州“不退讓法”,警方並沒有逮捕邁克爾,認為其行為是正當防衛。

再過來看中美貿易戰,美國認為中國發展威脅其安全,所以發起對中國的貿易戰,在其看來是「正當防衛」,也是天然正義的,是法律賦予的天然權力將可能的傷害扼殺在萌芽中。中國認為,是美國挑起爭端,中國沒有傷害美國利益,中美貿易是互補行為,大多貿易都是為美國打工賺點苦力錢,對美國沒有威脅,是美國胡攪蠻纏,妄圖扼殺中國經濟,獲得更多和長久的利益。

於是乎,美國乾脆俐落,先扣小偷流氓的帽子,再挑起膀子直接幹,WTO規則,綁住手腳,乾脆甩開,與各國強勢談判,單邊貿易協定,也不要什麼貿易組織啦,想和美國做朋友做生意的,就和美國單獨談判,我的利益就是我的規則!

再觀中國,尋求WTO談判,爭取大多數國家的道義支援,試圖延續規則。滿世界高喊委屈,高喊,我不怕流氓,我們是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我們賺的都是血汗錢。

可有用嗎?當對方已經不在乎規則,我即是法的時候,喊員警有用嗎?傷害已經造成時,事後找員警有用嗎?在能反抗時不反抗,尋求警方介入有用嗎?也許像「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這句黑色幽默。當傷害已經造成不可逆的結果時,遲來的正義與缺席有什麼區別呢?

說到底,實力即是正義!

啥時能拿起刀反殺過去,猶如自行車男反殺花臂男,有勇氣抗衡,實現即時正義,才是真正的正義!

中美貿易戰也是如此,要憑實力說話,卻也像中美法律界定「正當防衛」,中美民眾理解的「正當防衛」不同一樣,對貿易問題的產生和解決方式也是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唯一共同追求利益,而不是共同的價值觀。

此次爭端現階段唯一能看到的是中國在世界貿易中已經有話語權,讓美國感到「威脅」的苗頭,開始「正當防衛」!而中國的「正當防衛」,恐怕要等到被傷到「流血」,還要讓他人看見「流血」才會開始!

作者:王文軍,1968生於重慶,1989年北京航空學院三分校肄業。2007年參與保釣活動。世界華人保釣聯盟創會會員。
 

0 Comments

​保釣運動及亞太事務專刊

9/29/2018

0 Comments

 
 陳憲中
Picture


 美國貿易戰大棒全球狂掃,現在塵埃逐漸落定,果然真正目標只有一個──中國(其他只是陪打)。價碼有如拍賣場上,愈喊愈高,現在已經喊到2000億了。這場雙方都清楚沒有贏家的戰爭為什麼要繼續打,而且愈打愈激烈?張一飛和王文军兩位先生從不同層面分析,結果是這埸還真不能不打,除非雙方「同時」醒過來。
中國在這場戰爭中是處於劣勢,但有個最大的收穫──「終於醒了」。光靠低附加值的產品是站不直的。向高端產業進軍,附以廣大內需市場,還要怕誰?
美朝之間的交集隨著特朗普的抽風行為及貓戱老鼠的心態,好像有點玩不下去了。好在朝韓首腦的交流非常積極。説實在的,雙邊簽訂「終戰協定」,停止敵對行動,真沒有美國什麼事了。Dr. Wordman 提到的半島和平協議是徹底解決半島問題的關鍵所在。
連石磊先生繼續提供兩篇台灣時事短評,也歡迎曹忠華先生加入。
 
本期责任編輯 陳憲中, e-mail:  schen1939@gmail.com

                                            

0 Comments

​亞太4週大事記(2018.08.26~2018.09.22)

9/29/2018

0 Comments

 
 
0827 美国农业部(USDA)27日表示,其农业救助方案中将包括向农户直接发放47亿美元补贴,以帮助抵消本作物季期间外国的报复性关税措施对美国农业出口造成的损失。

0831 英国「海神之子」号船坞运输舰在前往越南胡志明市的途中,未经中国政府允许,擅自非法进入中国西沙群岛领海。 这是美国域外盟友首次派舰闯入中国南海岛礁12海里。
0902 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今年11月不会前往新加坡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出席东盟峰会和亚太经济合作论坛(APEC)两场会议 。

0904 菲律宾“德尔皮拉尔”号军舰搁浅南沙群岛半月礁附近海域事, 据中方现场值守的海警船报告,菲方已于4日凌晨将搁浅军舰拖拽返航。
安倍「努力改善对华关系」话音刚落,日本又开始渲染「中国威胁」。 点名中国去年「在日本附近空域和海域单方面加速军事活动」,「是日本防卫的重要关切」。

0906 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了减少美国的贸易赤字,欲加强对日本的施压。
美印“2+2”部长级对话6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双方部长当天签署了一项协议,允许印度从美国采购部分敏感军事装备 。

0907 美国国务院9月7日宣布召回驻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和巴拿马的最高使节,就「有关最近决定不再承认台湾一事」进行磋商。 台当局外事部门对此事回应却非常低调。
中国与尼泊尔在加德满都签署运输协议,允许尼泊尔使用中国4个海港和3个陆港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这一消息引发印媒关注,纷纷以「中国打破印度对尼对外贸易垄断」为标题进行报道。 

0909 据《金融时报》9日报道,马来西亚取消了三个「一带一路」项目,这些项目已在7月份被暂停。

0912 普京突然提议,在今年年底前与日本签署和平协定。安倍在现场雷动的掌声中,没有说话。 但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12日在东京回应称,日本不改变立场,要先解决两国领土争端,才缔结和平条约。
日本「慰安妇之真相国民运动组织」代表在台湾岛内脚踹慰安妇铜像的事件引起公愤。

0913 尼泊尔日前突然决定退出由印度主导组织“孟加拉湾多部门经济技术合作计划”(BIMSTEC)反恐联合军演, 其后,尼泊尔又宣布将与解放军在成都举行联合军演 。

0915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会见了美国驻菲律宾大使金成,探讨菲美共同目标,包括国防重点及菲美经济伙伴关系。金成表示,虽然杜特尔特总统继续发展与中国、俄罗斯等关系,美国与菲律宾的同盟关系仍「坚不可摧」。

0920 朝韩领导人今天签署了《9月平壤共同宣言》,阐明了实现半岛无核化、改善北南关系、缓解军事紧张的意志。韩国总统文在寅20日从朝鲜回国后举行记者会介绍访朝结果。 文在寅表示争取年内发表终战宣言。
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投票結果,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63岁)获得553票,击败对手石破茂(61岁),连续第三次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
沙特阿拉伯同意以100亿美元的投资加入这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CPEC)项目,这个项目将得到大力推动”,《巴基斯坦日报》9月20日披露了这则消息。
​
0921 中国海警船今年第18次进入该海域进行执法,不过中国海警的正常巡航遭到日本海上保安厅船只的阻挠和干扰。

0 Comments
<<Previous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