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反中的民粹政治已到竭澤而漁

9/25/2021

0 Comments

 
謝正一

      蔡英文日前在外交部主辦的「凱達格蘭論壇-2021亞太安全對話」,提出中國大陸是我們的「NEIGHBOR」,翻譯成中文應該是〈鄰居〉,這樣好像也沒什麼太大的問題。但蔡的中文版卻是「鄰國」,到現在也看不到蔡進一步說明?不過,個人覺得,這個論壇,只是台灣當局自己爽辦的論壇,起不了什麼太大的波瀾。連中共國台辦也不想當一回事來回應。但是也看出台灣民進黨當局是吃了秤砣鐵了心,隨時隨地好像不忘往台獨的悲願前進。其實我們看到的是,民進黨當局藉由台獨的訴求,一次又一次掀起台灣民眾資訊不對等的反中民粹。它的最終目的,就是想在台灣永遠能夠利用民粹操弄選舉,詐騙到政權,獲得龐大的政治利益。然後再通吃台灣精英企業創造的各種稅收和利益,再做為民進黨集團及其大小跟班的所得分配來源。這種好事,只要搞搞台獨行銷,強化反中的民粹基礎,就能通吃台灣政經利益 ,這種好買賣為什麼不做?這就是民進黨的核心價值。

     蔡上台以後,配合美國川普大總統的反中策略,也贏得再一次的連任大選。因此大量採購美國軍火成為了必然的結果。不少人說會排擠國家預算,也很多人說買美國人過時的軍火有什麼用?然而這些論點都是書生之見,太不務實。蔡及民進黨要的是,希望能因為採購大量軍火,而讓美國能把台灣綁在一起。因此不僅僅是付保護費,也有一廂情願的期望值。然而背後的圖謀,只是加強反中抗中的底氣,目的也在凝聚這股反中抗中的民粹。

     然而, 像加碼採購直升機之類的軍火,真的對台灣的國防和提升兩岸的軍事對比有幫助嗎?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 I P R I)估計, 2019年中共國防預算實際支出應達2400億美元、美國國防部估計起碼超過2000億美元、中共官方公布的國防支出是1835億美元.中共的國防支出,現在是僅次於美國的7000億美元.為世界第二位.中共的海陸空軍,客觀來評估,基本上已具備可以抗衡美軍的總體實力。

     目前,我們的國防部公布〈110年中共軍力報告書〉中坦承:共軍已全盤掌握台灣軍事動態.通資電作戰也初具癱瘓台灣防空、制海及反制作戰體系的能力。此外,火箭軍飛彈射程涵蓋台灣全島。國防部這樣明確的報告,的確讓不少人難以接受,特別是民進黨人!

     美國陸軍在我們國防部公布中共軍力報告書之前半個月,也發佈一份研究報告,稱「中國是美國一個近乎匹敵的競爭對手」。中共火箭軍是世界上規模最大 、技術最先進、能力最強的部隊之一。配備的彈道飛彈的精確度和射程都得到提升。

     總而言之,我們國防部的報告和美國陸軍的研究報告,結論幾乎是一致的。明白的說,兩岸軍事力量強弱已立竿見影。台灣民進黨當局再怎麼大內宣,也無法改變國防力量已不足以制衡中共軍事威脅的事實。換句話說,台灣只有避戰,才能讓台灣這塊土地和人民,免於兵凶之災難。

     日前,台灣所謂「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公布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將中正紀念堂蔣中正銅像移除,並改名為〈反省權威歷史公園〉。 很顯然的,所謂促轉會的中正紀念堂的改名案,其目的,仍然在製造世代對立,年輕人和老年人的歷史價值衝突、以及族群對立,泛外省人和本土台灣人的歷史認同的衝突。民進黨仍然企圖藉此事,鞏固它的民粹群眾基礎。不斷地製造台灣內部的矛盾、衝突、割裂,然後從中攫取台灣政經資源的利益。

     一定有不少人會反問,民進黨這套民粹把戲,真的那麼有效嗎?個人看法,民進黨對民粹著力之深,已超過對岸的北京當局。新聞媒體,不論是海陸空,幾乎全部是一片綠油油的,對於1450的網路經營,更是不惜投入餵養。所以這個帶風向講求網路聲量,再帶動海陸空媒體的時代,只要一聲令下,風雲變色。台灣現在的反對聲音、理性聲音,嚴格說來等於是游擊隊和正規軍之戰,這是現實的台灣媒體現狀。

     然而,民進黨在整個新冠肺炎的防疫過程中,不斷地使出政治手段,無視民眾陷身於困境,甚至家破人亡這點,確實讓一些網民和支持者,看到民進黨的真面目,明年的地方大選,肯定民進黨是敗北的。但是決定台灣再一次前途自決的立法委員和總統的2024年的大選,才真的是台灣命運的轉捩點時刻,我們希望能看到美國川普與拜登的大決戰,讓台灣重回理性的政治運作、讓北京不再感受到台灣會走向失控的局面。雖然台灣2024年的大選,仍然是未知數。套句美國人習慣的用語「上帝保祐美國」,我們則是「上帝保佑中華民國,保佑無知的台灣人」!

作者:謝正一,台灣工黨名譽主席,中华两岸事务交流协会会长,台灣佛光大學教授。

0 Comments

數字人民幣(二)

9/25/2021

0 Comments

 
佟秉宇
​ 
     我們再來談談數字人民幣的跨境使用,在這之前有兩個觀點必須花點時間討論:數字貨幣的類別以及數字貨幣發展的歷程。
 
     數字貨幣的類別包括央行數字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CBDC)以及加密貨幣或稱之為虛擬貨幣(Cryptocurrency)。央行數字貨幣的典型代表,同時也是發展最超前的就是數字人民幣。
 
      據國際清算銀行 (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BIS) 2021年2月22日對全球 CBDC 發展狀況的調查報告顯示,截止2020年底在受訪的60多家央行裏,有超過80%正在從事 CBDC 的研究、試驗與開發,至少36家央行已發佈數字貨幣工作的進展,其中10%國家央行已上線 CBDC 試點項目。目前,包括巴哈馬、烏拉圭、厄瓜多爾、委內瑞拉、泰國、柬埔寨等國已發行 CBDC。相比而言,歐洲、美國等國 CBDC 的研發仍在研發實驗階段。
 
      央行數字貨幣受發行國家的信譽擔保,是為法定貨幣(Fiat Currency)。
 
     再來談談另一種數字貨幣 - 加密貨幣,其中以比特幣Bitcoin 最為人們所熟知,其它較知名的有 Ethereum, Tether, Dogecoin等。截止目前這類貨幣世界上已有上萬種。
 
      加密貨幣產生的背景與2008年由美元引起的金融危機有脫不開的關係。人們希望有一種不受美元貶值的貨幣可用。就在這一年比特幣便由一化名為 中本聰 (Satoshi Nakamoto) 的人或一組人所創。他公佈了一個計算機軟件程序,用此軟件程序完成一定的計算,即可獲得一枚比特幣,這個過程稱之為挖礦 (Mining)。比特幣數量的上限是兩千一百萬枚,因為有此上限挖礦的難度會逐漸增加,但這也使得比特幣的市價上升較快。此類挖礦活動在新疆、青海、內蒙古、四川、雲南極多,截止2018年初80%的挖礦活動在中國。在2021年五月中國全面禁止所有有關加密貨幣的活動後,比特幣的市值大幅滑落,但不久後卻又回漲不少,因為去除中國的挖礦活動後其它國家的挖礦者將會較容易地挖掘出比特幣,因此激起了更多人挖礦的興趣,推高了它的市值。市值波動起伏大是比特幣的一大特點,最近它的價格從2021年9月6日的高點 $52,712在不到兩天的時間裏跌到 9月8日的低點 $45,342, 跌幅14%。特斯拉的總裁馬斯克也曾經用他的煽動力炒作過比特幣,賺了一大筆錢。
 
      比特幣真的能被用做國家貨幣?中美洲一個沒有自己國家貨幣的小國薩爾瓦多由2021年9月7日起開始用比特幣作為國家的正式貨幣來替代原本使用的美元。用比特幣為國家貨幣的構思基於兩點:一. 利於在國外打工的薩爾瓦多人將工錢匯回給家人時手續費較低 (透過SWIFT 匯美元手續費大約是6%); 二. 避開受美國制裁的風險。但是啟用的當天就遭遇到很多麻煩。除了前段所述的價格波動外,政府及企業的金融會計系統完全沒有準備好兩種幣值平行使用期間的種種必要措施。另外,當地很多人抗議使用加密貨幣,認為它可以用來洗錢、資助恐怖組織、及逃稅。
 
      由此種種觀察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即比特幣和其它加密貨幣不具備貨幣功能,它們實際上只是數字資產,而非數字貨幣,長遠來看勢必為多數國家所拒絕或禁用。在可預見的未來在國際上通用的數字貨幣只能是央行數字貨幣。
 
      現在各國的央行數字貨幣發展進度不一,作者認為跨境支付可能先做到兩國之間的相互數字貨幣支付,由於數字人民幣的發展較為超前,同時中國的經濟貿易體量又比較龐大,支付的幣種從邏輯上來說應該是數字人民幣。與中國已建立金融合作的國家僅在2021年就增加了伊朗(3月27日)與印尼(9月6日)兩個國家,這將加速未來新的跨境數字人民幣支付通道。
 
      然而推進新的國際貨幣支付體系的建立,其過程必需考慮如何將不同型態不同階段的央行數字貨幣加以融合,這可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許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但在這期間數字人民幣的雙向國際支付通道也會不斷的增加,在未來國際數字支付系統的建立上必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話語權。
 
      國際間數字貨幣的支付體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地避開使用目前受到美國控制的 SWIFT 系統,同時大大提高國際支付的效率及減低支付的成本。美國頻繁的透過這個系統以及美元的霸權來實現對別的國家的經濟制裁,實際上反而成為了其它國際支付系統建立的推動力,包括眾多國家央行數字貨幣的發展。
 
      眾所週知美國的霸權是建立在美軍、美元、科技及媒體上,其中美元尤其扮演了中心關鍵的角色,沒有以美元為基礎的金融實力為後盾,美軍和科技難以發展壯大,而體現話語權的媒體早已在金融勢力的控制之中。那麼誰能發行美元?不是美聯儲嗎?它難道不是美國聯邦政府的一部分嗎?很抱歉,美聯儲是私人擁有的,美國聯邦政府財政部只能用美國政府債券向美聯儲換等額美元,然後每年向美聯儲支付債券的利息。今年美國聯邦政府將要付超過三千億美元的利息,其中大約10% 是付給美聯儲的。
 
      十九世紀初在英國的猶太銀行家內森.羅斯柴爾德就說過:“我不在乎什麼樣的英格蘭傀儡被放在王位上來統治這個龐大的日不落帝國,誰控制著大英帝國的貨幣供應,誰就控制了大英帝國,而這個人就是我!”
 
      在可預見的未來數字人民幣將和一些其它央行數字貨幣共同負起跨境支付的執行,沒有了美元霸權,削弱了金融精英對世界的影響,這個世界將會更美好!


 


0 Comments

世界需要中美合作—研發海水淡化技術

9/25/2021

0 Comments

 
吳章銓
 
     人類歷史一路走來,為爭糧食,爭資源,爭技術而鬥而戰,直到現在。其間一路伴隨著人類苦難的水旱天災,將各種爭奪更激化。結合人間爭奪和自然災害的演變,人類下一步最大的爭奪可能是什麼?答案很顯然,是水!聯合國就早已警告,石油危機之後,下一個危機是水。水比石油更珍貴。過去很多年,石油是重要戰略資源,但將來會為水而戰。

      日光、空氣、水,是生命三大要素,缺一不可。日光和空氣,基本是不缺的,可能被人類製造的污染而變得有害健康甚至生命。水是唯一緊缺的自然生命因素。缺乏別的物質資源,生活素質倒退數十年甚至數百年,但還可以活下去。石油作為戰略物資,還有代用品;没有汽油,可以過汽車時代以前的生活。水没有代替品;没有水,根本不能生存。所以爭水是生死存亡之爭。

      水在地球上並不缺乏,而是非常豐富。但地球上的總水量中,海水佔了97.3%,不適合人類直接使用。餘下的2.7%淡水中,68.7%是冻结在冰川和雪中,約1/3是地下水,只有约0.3%的淡水是可用的,分佈於湖泊、沼泽、河流和溪涧中。

      中外古今,水旱災向來是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沒有水旱災威脅的地方幾乎沒有。西方宗教有大洪災的傳說,中國有夏禹治水之說,都是文明發展的重大轉折點。在歷史記載中,旱災的災害更大,死人更多,也是引發戰爭和大量國內外難民和移民的關鍵性因素。

      隨著世界經濟飛躍發展和人口猛烈增加,無論農業、工業、生活用水都迅速增加。加以大量浪費,毀壞生態平衡,污染環境,排放二氧化碳,導致氣候升溫的變化,河流乾涸,降雨不規則,高山融冰加速等等,使淡水來源減少或不穩定。一方面對水的需要增加,一方面淡水的供給減少。淡水不足和水旱災加速升級,在許多地方已經成為常態,甚至達到危機程度。在這些問題之上,還有各國為開發綠色能源而大量攔河建造水壩,其中不少是國際河流,國際爭水事件已經浮上檯面。

      水是超大的世界性問題,必須世界性的科技與經濟合作,更需要政治外交智慧的合作。

      1. 對水資源的需求每年以幾何速度增加。全球用水量在過去的100年裡增長了6倍。目前全球有 36 億人口(將近全球人口的一半)居住在缺水地區。到21世紀中葉,將有超過20億人生活在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約40億人每年至少有一個月的時間嚴重缺水。地上的水源不足,便抽取地下水。地下水枯竭,會引起更多問題。

      淡水總量已經不足,更在全球的分佈非常不均,加上水旱災變異常,地球上到處都有又旱又澇的問題。1985年聯合國定3月22日為“世界水日”,警醒人們注意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美國在許多方面是得天獨厚,但也缺水。西部乾旱越來越重,科羅拉多河接近乾涸,地下水也漸漸抽乾了。每年山火問題越來越難控。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缺水國之一,中国人口佔世界約20%,用水只佔全球的7%,人均用水為世界平均的1/4。由於自然水資源的分配不均,實際問題遠更嚴重。黄河、淮河、海河流域,耕地佔全國的40%,水資源只有全國的8%。氣候變暖對中國的影響特別大,青藏高原的高山積冰迅速融化,將來即將面臨斷層式的缺水問題。南亞和東南亞國家好幾條重要河流的源頭來自青藏高原,如瀾滄江-湄公河長約4350公里,從中國南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和越南五國。6000萬農、漁民仰賴湄公河維生。中國與各國開始有水資源爭議。美國提出湄公河-美國夥伴關係(Mekong-US Partnership)計劃,是中美全面戰略競爭的一角。

      台灣是多山的海島,對水資源管理一向非常重視。今年2021年3月忽然傳出近年來最嚴重的缺水危機,威脅工業用水,包括台積電的用水,一時間引起全世界半導體業的恐慌;尤其手機和電動車業的低納米晶片的一半是依靠台積電供應。台灣的的經驗凸顯了水問題的延伸影響:任何地方缺水都可能影響全世界。

      世界衛生組織稱,氣溫升高、降雨量多變,預計會降低許多熱帶發展中地區的農作物產量;那些地區的糧食安全成為問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機構稱,照現在的趨勢,到2030年,一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區水資源短缺將使2400萬至7億人流離失所。北非和中東因為氣候變化,高溫,少雨,以及越來越少的地下水,今年乾旱特別嚴重。世界各地越來越多地方因為缺水而引起難以控制的山火問題。

      2. 歷史上人們早已注意到海水的利用,海水化淡的設施古已有之。現代化的海水淡化技術已經有了好幾種,但都是建造成本和營運成本高(一般是自來水的三倍),耗能高,並污染海洋環境。只有在少數地區採用。目前應用海水淡化最普遍的是中東富有的沙漠國家。沙特是全球第一大淡化海水生產國,產量约佔全球總產量的20%。阿聯酋擁有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廠,年產3億立方米淡水。而以色列最引人注目,70%的用水来自淡化海水。以色列教育發達,國民用水意識高,有剩餘淡水供應鄰國。全球海水淡化規模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成長。連非洲的阿爾及利亞也有15座海水淡化廠。

      台灣的海水淡化技術已經發展多年,目前有24座海淡廠,多數在缺水的離島。

      大陸2005年發佈《海水利用專項規劃》,2016年發佈《全國海水利用“十三五”規劃》,提出“以水定產、以水定城”和“推動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到2020年,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42個,分佈在沿海9個省市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城市和海島。北部以工業用為主,東、南部以民用居多。

      美國得克薩斯州建立世界上第一座現代海水淡化工廠。2020年能源部投入900萬美元推動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技術,加速創新。

      3. 研發海水化淡技術,主要是提高效率和利用太陽能,以降低成本,同時必須保護環境。淡化技術至今並沒有被視為保密的尖端技術,希望將來保持這個原則, 共同研發,共享技術。海水化淡需要研究利用海上豐富的日光能和洋流能,未來並可能利用核能。因此需要研發投資和基建投資。有財力的國家,應幫助缺乏資金的國家建廠。建立海水化淡廠比戰爭便宜,少痛苦,還容易做。當大量的淡化海水能夠填滿江河湖泊和地下水庫時,全人類的生活和生命都有保障,經濟發展有保障。人們才能共享健康、和平與幸福。

       各行各業的技術發展,都受一定的地理限制。如石油、鋼鐵等工業都必須建立在某種特定資源的基礎上,不是每個國家都有。爭取控制石油是發生國際衝突的原因之一。海水化淡工業則所受限制最小。海水遍佈全球,原料費為零。幾乎任何缺水的地方都能夠發展海水淡化工廠。世界上密集的經濟發展區多半靠海或近海,因此容易設計供需平衡。海水淡化工程的負面影響小,因此是和平的工業,是中美合作與國際合作的契機。

      中國估計,為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需要投資約136兆元人民幣(約21.383兆美元)。相形之下,發展海水淡化的投資會小很多。   

      4.  海水化淡的好處,首先是有普遍性: 只要附近有沿海地帶,就能發展海水化淡工廠。而世界上缺水的地方,大多數離海不遠,或者是島嶼。建立海水化淡廠,便能有效解決缺水問題。

      其次,淡水產生新的經濟開發機會,例如近海的沙漠能夠得到開發利用,如北非西非、阿拉伯半島、澳洲、美國西部、等,將變成大面積糧食生產區和經濟開發區。還可以大面積種樹,將這些地帶改變為綠色世界,幫助緩解人類當前面臨的氣候變化危機。海水化淡可以補充若干重要的江、湖,使它們煥發新生,改變流域的生態環境、動植物繁殖、提高經濟生產,緩和氣候、提升生活素質。

      海水化淡技術能夠按照各種農作物不同的生長季節需要而穩定供水,保障農業用水。配合科學調節日光空氣溫度的種、養、漁技術,人類便可以擁有高生產力的全年生產,脫離靠天吃飯的束縛。

      海水淡化還能調控水災旱災等災變。建立海水化淡的企業鏈,世界經濟將進入又一新時代。

      5. 合作:台海兩岸可以在海水化淡方面積極合作,台灣的優勢是社會教育水平高,科研活潑,創新精神較高,與國外合作的機會較多。大陸的優勢是能夠集中巨大的人力物力強力攻關,並迅速建立巨大的產業鏈。兩岸優勢互補,合作增效。兩岸可以首先與以色列的高端科研合作,以期迅速發研海水化淡技術,並打開國際合作的窗口。台海兩岸在研發海水淡化中攜手合作,有助於化解兩岸關係,並為世界合作樹立典範。

      在全球合作的層面上,中美合作最關重要,在實務項目上再開啟一扇合作的大門,從而帶動國際合作,在國際組織的全盤規劃下研發、生產、調配分佈,建立海水淡化工業,解決全人類的淡水需要問題。研發的投入很大,但回報價值不可估計。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國際上已經談論很久,中美都承諾合作。在新冠病毒防疫和疫苗研製上,兩國則拒不合作。海水淡化則是又一個良性合作契機,沒有競爭,沒有勝利的一方或失敗的一方,而惠及全人類。

      結論:全人類面臨一個新的挑戰,即共同研發海水化淡技術,按照各國需要,配合氣候和地理地形,建立海、陸海水化淡工廠供水系統的基礎建設,引領其他新產業的發展。

      水是人和其他動、植物必須共享的必要資源,人類應該幫助動、植物獲得淡水,乃是與萬物和諧共生共存的必要條件,人類從中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

      海水淡化基本不涉及爭奪資源問題,只涉及技術研發和技術共享的問題。這問題不妨交由國際組織如聯合國機構去商討解決。聯合國的《海洋法公約》已經規定全世界的公海由全人類所共有共享,個別國家不可據為己有。不妨再以國際公約方式,規定將海水化淡的技術知識產權捐獻為全人類的公有財產,促成聯合國增進世界和平與繁榮的任務。

      海水化淡增加淡水的量和分佈,減少各國間的用水不均和發展不均,從而改变世界的生產格局和国际关系,減少國家間的競爭,爭霸,增進和平共處的國際關係,將是對全人類幸福的莫大貢獻。

吳章銓,聯合國退休人員,是最早注意釣魚台群島問題的老保釣成員之一




​

 

0 Comments

​美國的戰略退縮

9/18/2021

0 Comments

 
  彭文逸
    
     非常奇葩的是,今年的9月11日,拜登要紀念它,塔利班也要慶祝它。

     根據報導,塔利班在該日要舉行成立新政府的盛典,受邀參加的有中國,俄羅斯,伊朗,巴基斯坦,土耳其和卡塔爾。從這個貴賓名單裏,我們大致可以看出來,今後本世紀國際關係盤整的方向了。

     應當記得,美國本來在阿富汗駐扎了2500名士兵,如果拜登撤銷川普的撤軍決定,這批人可以長期留在哪,而塔利班就不可能摧枯拉朽地踢走美國一手扶植的傀儡政權。可是拜登堅決要撤出阿富汗,這就表示,美國是主動戰略退縮,而不是被塔利班趕走的。

    《紐約時報》的一位專欄評論員,Ross Douthat, 就寫了一篇分析文章,題目是“美利堅帝國正在撤退”。他説,美利堅帝國其實包含了三個帝國,第一個是北美洲本土,加上一些外島,包括在中美洲的屬地和夏威夷,關島等;第二個帝國包括歐洲和亞洲的盟邦;第三個帝國則是全球性的,包括美國的商業和文化關係所及的世界其他地區。這些地方也有美國的軍事基地,他説,由於這第三個帝國的範圍過大,美國無法直接掌控,撤出阿富汗之後,美國還剩下兩個帝國。他認爲,這并非壞事。

     另外一種更普遍的説法是,拜登撤出阿富汗和中東,目的是把重心轉移到亞洲,對付中國,和轉移到歐洲,應對俄羅斯。無論我們接受哪一種説法,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美國已經讓出了歐亞大陸四分之三的廣大區域,祗剩下中歐和西歐。中國,如果通過一帶一路,也就是通過鐵路,公路,電力,互聯網,油氣管道和財務資源等,把中西歐也整合到一起,那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美國的影響力。這應當是今後中國與美國競爭的重點。



​

0 Comments

​數字人民幣(一)

9/18/2021

0 Comments

 
佟秉宇
 
    2022年,在北京冬奧會盛大開幕以後,數字人民幣將開始在中國大陸正式啟用!不論是中國公民,或是外國旅客,都可以體驗這個新生事物,這將是世界金融史上的創舉,我們將拭目以待它會給世界帶來何種的驚奇!
 
     說起數字人民幣,人們總會有點好奇:到底它是個啥玩意兒?如何運作?其實,一個最根本的概念就是它與人民幣紙幣很類似,只不過它是看得見但摸不著,放在你手機裏而不是皮夾子裏的央行(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國家貨幣。央行可以直接把人民幣打到你手機裏,你也可以用手機裏的人民幣購買物品。它的載體就是數字人民幣錢包。
 
     也許你會問:我們現在用的微信錢包或阿里的支付寶不是也能買東西,而且還可以轉帳給他人,差別在那裏呢?差別就在於,微信錢包,或者阿里支付寶,都需要經過你的銀行帳戶,是第三方支付平台,而你手機裏的數字人民幣則是直接支付,不需要經過你的銀行帳戶就可以進行與其他用戶之間的點對點轉帳交易,就像你拿人民幣紙幣付錢買東西一樣。即使沒有銀行帳戶你也可以用數字人民幣付帳或買東西,這對沒有銀行帳戶的人是開了方便的大門。
 
     也許你又會問:那央行是否把商業銀行都變得沒有存在價值了?答案是否定的。商業銀行有很多功能,譬如說信用貸款,不是央行可以或願意取代的。再問:那微信錢包或阿里支付寶就沒用了?也不是的。阿里的支付寶與微信支付都是存在有年的第三方支付服務系統,有大量用戶及有效的建構,在去年被重新歸類在商業銀行的管理範圍內後,完全可以融入到新的數字人民幣支付系統裏。
 
     我們來看看這兩個支付系統的發展歷史,就可以理解它們在數字人民幣時代所能扮演的角色:

  1. 阿里的支付寶始於2003年;2008年就開始了手機支付業務;2010年與中國銀行合作推出了信用卡快捷支付;2013年推出餘額增值服務“餘額寶”及12306網站支持阿里支付寶購買火車票,到2013年底已有超過三億實名認證的用戶;2017年支付寶推出香港版的電子錢包,並有12個歐洲國家接入了支付寶。2018年開始在澳大利亞與巴基斯坦運行;2019年至今不斷優化及增添新功能,包括2021年5月8日的數字人民幣 APP 更新。
 
  1. 微信則於2013年推出了微信支付;2014年接入滴滴打車並推出微信紅包;2015年用戶超過三億;2016年微信支付接入線下門店超過三十萬家;2020年建立海外尼泊爾與土耳其兩國服務。
 
     數字人民幣面世後是否意味著人民幣紙幣的消失呢?那也不會!人民幣紙幣的使用從2016、2017年起在大陸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就已經大大減低了,筆者記得在2017年去北京辦事,基本上已體會到網上支付(通過上述的兩個支付平台)的廣為流行,幾度因為不諳對其的使用而陷入尷尬狀態。但不可忽視的是中國是一個土地廣袤,人口眾多的國家,并不是每個人都用手機,人民幣紙幣的使用,雖然數量在急遽減少,但仍然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數字人民幣使用的基本技術是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其特點為去中心化運營。與比特幣之類的虛擬貨幣(Cryptocurrency)不同之處是數字人民幣是由央行發行的。央行用中心化管理的層面加在原有區塊鏈技術之上並保持了區塊鏈無法篡改數據的特性,使金錢交易透明化。如央行前行長周小川所說:“你不能用這個系統去洗錢、逃稅、搞毒品和武器交易。” 這樣,貪污、受賄也將無以遁形!


​
0 Comments
<<Previous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