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試談中國因應拜登時期的競爭(一)改革開放

7/31/2021

0 Comments

 
吳章銓
 
     內政是外交的基礎。內政治理完美,國必富強。美國為恢復並加強其世界地位,首先是迅速治疫和治理國內的宿疾,加緊社會經濟建設。中國面臨美國的戰略性競爭,同樣需要在內政上做最大努力。

     1980年後改革開放的模式是維持集權統治,集中人力物力,利用市場經濟,以「少數先」的政策,讓經濟的金字塔頂迅速升高。40年來獲得巨大成績,但是發展嚴重不平等,造成社會和經濟中的重大明傷暗傷。今後應該以「全民」發展為目標,擴大改革開放。

     中國大陸已經足足三代人是在共產黨政權下成長,完全接受了共產黨的領導,視為當然;在發現問題時,也是期望共產黨去解決。早已不存在反對政權或取而代之的意識。共產黨員9500萬,吸納了全國的精英,控制著所有一切黨政軍企教育社會團體和信息。政權牢固。現在也沒有外力入侵危機。因此,不必再懷疑人民,防範人民,可以放心擴大改革開放。

     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國難深重,民心希望借重於某一強國模式而迅速發展,產生親日、親美、親蘇各派。親蘇派得到蘇聯的直接支持而大勝。於是全面親蘇。80年後改革開放,改為與市場經濟接軌,但上層的蘇聯體制未變。

​     俄帝國時代是不斷擴張的「鬥」,蘇聯時期再加上意識形態的「鬥」:對內與被吞併民族和與反革命鬥,對外為擴張和為世界革命而鬥。對內對外都強調鬥爭和長期備戰。中國歷史與俄/蘇不同,但在蘇聯「體制」下,前30年對內不斷鬥同胞,對外鬥蘇聯的敵人。後40年轉變為與世界市場經濟掛鉤,國內也開放若干自由,允許人民「打工」。但對內仍嚴密控制,對外親俄反美。

     今天任何人到大陸,明顯看到與美國和西方接近的傾向,不見有人提到俄國;蘇式意識形態顯然沒有吸引力。今後應改鬥爭為友好,容忍多元化,建立適合全體國民的中華體制。國家和國民的新目標應當是創造人民的幸福,社會的平等公平。不宜再強調有爭霸含義的GDP及追求國家的對外競爭,造成許多不良後果,而應轉而重視「人均GDP」和「人的發展 human development」,追求國民幸福和平等公平的社會。

     1.  最需要重視的基礎建設是教育,比任何物質建設更重要。教育也正是中國的最大弱點。大陸到21世紀才開始普及小學義務教育,隨後初中納入義務教育。在那之前,有大量人口失學而為文盲,有大量人口的教育不足初中程度。因此現在中國人口中的大多數(可能高達70%甚至80%)的教育水平很低。這40年靠他們拼命廉價打工而在產業鏈低端獲得「人口紅利」。今後進入智力經濟時代,需要有大量技術型智力型勞工,去創造產業鏈高端的人口紅利。否則,將來會極端缺乏高教育的勞動力,同時幾億的低教育勞動力淪為失業大軍。

高中的入學率不如先進國家的大學入學率(90%以上),內地的差距更大。美國新政府計劃將公立大學全免費。相形之下,中國急需立刻籌備將高中教育與學前教育提升為全民義務教育,並制訂大學義務教育的時間表。

為期望在短時期內提升幾億的文盲和低教育國民,有必要為他們設計一種補充義務教育制度,不但教授一般基本學識,並且配合他們的實際需要,教授生活與工作方面的技能,切實產生學、用結合的教育功能。

必須改變 [少數人先] 的政策,致力於將各地各級學校的教育質量普遍提升到全國基本一致;各級學校的教育經費、師生比例和教學設施、教師素質,全國必須基本平等。各級民族學校的程度一般比較差,形成歧視,必須積極加以提升。对于贫寒地區和家庭,應提供补助。務必使國民的教育平等。教育基建的核心是教師。應大力增建、擴建師範學校和師範大學、調升教師待遇;獎勵優秀教師延遲退休,鼓勵各行各業優秀人士就各自的專長兼任教師教授。

應開放讓教育家為教育而辦教育:鼓勵民辦小、中、大學,研究大學(如西湖大學):公、私立學校並舉。

其次,已經有百年歷史的中國共產黨,應有自信選擇若干大、中、小學試點,撤出黨委組織和黨委書記:讓有黨委和沒有黨委的兩類學校競爭辦學。

新冠疫情促進遠程教學的應用,應擴大研究和利用網上教學、遠距教學,與課室教學優勢互補,以提高和拉平教學的數量和質量。

近代以來,中國人多的優勢,一直被日本的教育優勢壓倒。韓國從日本殘酷殖民統治獨立出來,又陷入慘烈的內戰,但是重視一律平等的全民素質教育,迅速進入發達國家之列。中國人應該以教育落後為恥。以明恥教戰的精神改革教育,提升全民素質水平。

     2. 大陸最近初步開始解決最基本的政治社會改革,目標是:公民平等。4月出台的解放戶口政策,初步承認任何國民都擁有“戶口權利”,即公民權利。不再是城市選優吸納少數外地人才“入籍”,新政策仍有很多限制。例如新政策只在300萬人口以下的城市實行。大城市依靠幾百萬外地人和農民打工,才成就其輝煌,卻不讓他們父母子女同住和子女讀書,是最大的社會性悲劇。上億的留守兒童身心發育不健全,教育差,永遠是底層人口,是悲劇中的悲劇。

戶口問題是階級制度和人民分屬地方的制度所造成。階級制度傳自蘇聯:規定農民為次等階級,犧牲農民去建設工業。屬地制度則是50年後所規定:形同封建制度。前30年還曾經有身份屬於“單位”的制度,後來取消。階級制和封建制都規定永久不變。農民的身份被釘死在農村,無論外出打什麼工,都不能改變為產業工人,永遠是“民工”;子孫也永遠是農民和民工。中小城市青年擁有較好的教育,進入大城市打工,是中國經濟、特別互聯網業迅猛發展的智力勞工的主力,也只能是996拼命打工而沒有權利。這兩種制度至少剝奪了十億國民的權利。

民工工資低,生活和工作條件最差,沒有家庭生活,沒有福利,健保有名無實(健保很低,並必須回缺醫少藥的農村去),長時間打工生活使他們健康不良,傷、病、死亡率很高。年輕的農民工因為工作時間長,工資低,故結婚難。結婚的往往夫妻分別打工,被迫分住,養孩子難,故生育難。死亡率高和生育率低,造成嚴重人口問題:人口減少,勞動力不足。

打工族有旺盛的上進心,渴望為改進生活和子孫前途拼搏。一旦他們和子女能獲得良好的教育,享有平等的公民權利和機會,將迸發巨大的新動力、新生產力和創造力。國民的幸福水平才能進入世界的前列。為他們投入的學校、醫保、住房等城鄉建設,將強力刺激經濟的健康成長。

     3.氣候變化、環境和生態保護,關係著全球人類的生死存亡,也是評判國家的重要標準。全球特別重視中、美兩國這方面的表現。中國因氣候變化是受災最多最厲害的國家,又因為水土空氣全面污染而造成的健康、生命、經濟損失也是最大。綠色經濟、資源循環利用、環保措施和國民環保意識、節約習慣,等等,都必須是今後努力的重點。

新冠病毒可能與環境有關。疫情爆發後,國民健康和健保成為評判一個國家的新標尺;健保成為新人權。防疫治疫是對國民,也是對國際的責任。必須做到不論居住地點,不論“身份”,國民一律切實享有平等的健保和免疫權利。

     4.在萬般落後,拼命追趕外國的時期,以集權領導,集中全國人力物力財力,全力追趕某些被視為必要的先進技術,有其投入大,攻堅力強的好處。不過那種辦法,投入產出的效率低,並有舉一漏萬的缺點;偏重應用科技,基礎研究不足;偏重工科,忽視文法科;偏重物質建設,忽略“人的發展”。全國損失的機會成本難以估計,結果是偏大偏多而基本科研與教育素質落後。今後從模仿imitation轉為創新innovation, 理應擴大開放,讓人民有追求自我發展,自我攀登的機會,允許民營企業發揮特立獨行的企業精神。政府應予鼓勵和支持而不干涉。公、私機制並行不悖。

最近一二十年中國的互聯網經濟發展最快,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個新的領域不受國企領導和約束。因此,需要開放民營企業的發展,開放國內外信息交流,創業合作。提升與國外的科研和學術研究的交流與國際合作,以期產生新視野、新技術、新企業。中國在集體努力方面已經有相當的經驗;在開放獨立研發和創業方面,需要大力摸索,敢於開拓。集中和自由兩條路線互助合作。

     5.意識形態是大陸強調的特色。這是蘇聯傳下來的。然而蘇聯已經走入歷史,這個沉重包袱應該放下了。毛時期的意識形態把同胞視為革命對象,一個一個運動都是內鬥同胞。今天大陸內部應該沒有什麼敵人了;應該改「鬥民」為「親民」: 致力於同胞間的友愛與團結:學校應減少意識形態的課程;對外不再以「特色」自我束縛。兼容乃廣,有容乃大。中國的內外面貌將煥然一新。

     6. 改革意識形態,需要同時改革體制內的若干機構,首先是統戰部。統戰的最初設想是為抗日,但很快轉變為鬥國民政府。日本投降已經七十多年,但統戰部至今仍在。毛澤東曾宣稱革命勝利的三大法寶之一就是統一戰線。統戰有助於共產黨打天下,但在建政後仍不斷製造國民間的仇恨,進行分化打擊,卻造成國家民族的損失,是負面的統治工具。

     2018年把少數民族、宗教、華僑工作從政府工作中剝離,歸統戰部直接管,其意義是把三類同胞劃為敵人,以統戰手段加以分化、打擊,最終將予以消滅或吸收,同化。

     華僑被規定為統戰對像,令海外千萬華僑心寒。使外國對華僑另眼相看:懷疑被統戰利用。留學生首當其衝,在學校和社會上受到歧視,留學之路也多荊棘。統戰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少數民族制度也是來自蘇聯。蘇聯的少數民族都是近三百年征服併吞來的“非我族類”。盡力剝削、壓榨之餘,全力壓迫、防範。中國歷史上也有民族間的征戰殺戮與仇恨,但經歷兩千多年,漸漸完成大融合,到清末出現中華民族的概念,民國採取自然融合的原則。1950後採取蘇聯模式,使民族關係成為問題。美國和西方加以利用,佔領人道主義的道德制高點,團結盟邦,並拉攏回教國家,中國反居被動。

     2018年把少數民族、宗教、華僑工作從政府工作中剝離,歸統戰部直接管,把三類同胞劃為統戰對象,以統戰手段加以分化、吸收、打擊。這是走歷史的回頭路。 

    「華僑」被規定為統戰對像,令海外千萬華僑心寒。使外國對華僑另眼相看:懷疑有人被統戰利用。留學生首當其衝,被另眼相看,留學之路也增加荊棘。 

    「少數民族」一詞來自蘇聯。蘇聯的少數民族都是近三百年征服併吞來的“非我族類”,故利用、壓迫、防範。中國歷史上也有民族間的征戰與仇恨,但經歷兩千多年,漸漸完成大融合,矛盾逐漸消解。到清末出現中華民族的概念(梁啟超提出的),民國接受其概念,採取自然融合的原則。1950後採取蘇聯模式,不符合中國的客觀環境,並給外國指責和分化中國的機會。

     統戰部的任務是在同胞之間製造懷疑,仇恨,鬥爭,導致社會喪失誠信意識,破壞國民團結,消耗國力。以統戰觀念和手段對付香港、台灣幾十年,都是失敗。理應讓它走入歷史。

     結論:人類歷史是長期的慘烈爭鬥。勝敗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是制度和文明水準是決定性要素。大陸面臨美國的全面戰略競爭,有必要除舊更新,增進整體民族的體質。誤認美國和西方在衰落而忽略自己的弱點,盲目自大,乃是自誤。「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吳章銓,聯合國退休人員,是最早注意釣魚台群島問題的老保釣成員之一。

0 Comments

美國拜登總統具體落實對中競合關係

7/31/2021

0 Comments

 
謝正一
 
     美國總統拜登,於今年四月中旬在白宮面會日本首相菅義偉。然後五月上旬,在英國倫敦召開七大工業國外長會議,同時邀請了澳大利亞、印度、韓國、南非以及東協外長會議主席國汶萊第二外長等,也已貴賓身分參加此次外長會議。五月中旬韓國總統文在寅前往美國與拜登舉行峯會。6月11日,七大工業國領導人峰會在英國舉行。這次峯會同樣邀請了歐洲聯盟主席、歐洲議會主席、澳洲、印度、韓國、南非等領導人共同參加.。6月16日拜登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在瑞士日內瓦舉行首次峯會 。7月15曰,德國總理梅克爾訪問白宮,共同發表華盛頓聲明 。

     拜登在國內政情基本擺平之後,用了相當多的力氣,和傳統盟國重新建立被前總統川普破壞的雙邊和多邊關係、甚至俄羅斯總統普丁,拜登也願意見面敘敘舊。拜登的目的,在告訴傳統的盟邦,「美國回來了」。也將美國的新課題:如何一起合作來對抗和制約中國大陸的訊息 ,傳遞給盟邦。從各次不同的峰會和會談結果來看,美國的目的,並未達成。因為各個盟國和中國大陸,都已經建立相當密切的經貿關係,而且是相互為用,相輔相成。只有日本和韓國,還有澳洲,可能有些許和美國有共同制約中國大陸的交集以外,歐盟各國並未將中國大陸視為威脅國家,從來也不是。倒是俄羅斯,歐盟國家對他有些擔心。

     今年的3月18日,中國大陸與美國雙方首次部長級會議,在阿拉斯加安克拉治舉行。代表中國出席會議的是主管外交事務工作的中共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和外交部長王毅。美方代表則是國務卿布林肯與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雙方會談均是有備而來,同時也各有國內政治的需求。會議伊始,雙方致詞,語氣相當強硬。中美官員可以說是公開交峰,非同尋常的不符合外交慣例 。但是這次會議,至少很坦率地將自己不同的意見告訴了對方,這對未來中美高峰會議,可說是彼此露了底牌。

     拜登總統接著派出副國務卿謝爾曼,訪問中國大陸。幾經波折,北京終於同意,在謝爾曼7月18日走訪日本、韓國、蒙古後, 7月25日和26日將在天津會晤外交部長王毅和其他官員。白宮印太事務協調人坎貝爾,在副國務卿謝爾曼訪問中國大陸前,發表談話表示美國不支持台獨。美方正試圖醞釀謝爾曼訪中的良好氣氛,接著日本外交消息人士在7月19日透露,美國已有請日本、澳大利亞、印度等領導人在九月前往華盛頓舉行首次面對面的「四方峰會」。據了解,拜登的這一連串外交動作,是為了10月下旬在羅馬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將會與習近平會面?拜登希望在會面前,美國能鞏固以實力為基礎的地位 。

     拜登總統用實踐的國際外交,證實他是以行動來重新恢復傳統的美國國際關係,「美國回來了」。同時也傳遞美國對中國大陸崛起的焦慮感以及制約中國大陸的決心,尋求盟國的支持和了解。

     我們從拜登上台以後的這些時間,他穩扎穩打的外交努力,理應清楚,台灣地位就美國的國家利益來看,已不具有關鍵性的地位,台灣更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 上個(20)世紀的台灣 ,對美國而言,可能是不沉的航空母艦,具有第一島鏈的重要地緣關係。現在的21世紀,因為美國軍事科技和國防武力的精進,台灣的戰略地位已經不是那麼重要。我們應該了解台灣已實際成為美國人,拿來和中國大陸討價還價的標的物。這種冷酷的事實,可能是許多台灣精英不願接受的。造成這種現實的因果,主要是民進黨當局,「唯美是問」。美國不斷地煽動反中,不斷地軍售台灣,其實只是墊高台灣的價碼,讓美國和中國大陸談判未來如何處置台灣時,美國多一些討價還價的本錢。台灣若不想陷入這種亡朝亡江山的悲劇,只有設法創造自己擺脫美國而仍能存活的能力和空間 !

     拜登政府這半年來的外交努力,理應體會到,中國大陸是必須合作的對象,而不是對抗的國家.拜登應當會更確認和中國大陸是競合關係,而不是有你無我的對抗。同時在彼此競合關係下的共生共榮,必須讓對方了解,我不會故意去破壞對方立國建政的核心價值。這也是拜登政府公開表示不支持台獨的原因。

     我認為拜登總統已經瞭解台灣問題必須明確表示需要「和平解決」,而不是含混其詞的台海必須「維持穩定」。不僅日本在美日峰會,這樣表示。美國的歐洲盟邦也是這樣的表示!因此台灣當局必須清楚,反中抗中仇中的紅利,差不多已經觸底了.美國對中國大陸的政策已改變成有秩序、有競爭、有合作、有對抗的「競合關係」。國際共同面對的問題,現在也不是美國說了算就能解決的時代,例如氣候變遷的排碳問題、國際反恐問題、國際自然環境及內戰的難民問題等等。總之,我們可以這麼說,「台灣請注意,美國現在吹東風了」。

作者:謝正一,台灣工黨名譽主席,中华两岸事务交流协会会长,台灣佛光大學教授。


0 Comments

“基於規則的世界秩序” 是什麽東西?

7/24/2021

1 Comment

 
彭文逸

      拜登上臺之後,有一個詞突然火起來了,那就是“基於規則的世界秩序”(rule-based world order)。什麽規則?沒說。誰訂的規則?不知道。這一個非常抽象的詞就成爲拜登,布林肯,蘇利文等外交團隊中人天天挂在口邊的詞,好像它是一種非常特殊的金科玉律。

      6月27日,在《紐約時報》論壇版,一位新聞學教授Peter Beinart 寫了一篇短文,題目是 “一個外交辭令到底是弄什麽玄虛?”(What’s in a Term of Diplomacy? )。根據他的計算,這次歐洲之行,拜登在跟英國首相强生的聯合聲明中,這個詞出現了2次, 在G7會議的聯合公報中出現了4次,而在北約峰會的最後宣言中出現了7次。到底它是什麽東西?怎麽突然之間就那麽重要了呢?

     他說,就像美國在冷戰時期使用的 “自由世界”一詞一樣,“基於規則的世界秩序”是拜登團隊用來劃分敵我的概念,它把美國的盟邦劃在一邊,把中國和俄國劃在對立的一邊。他說,“它避免了一個民主黨應該問的問題,即:爲什麽美國護衛的不是國際法?”

     最初,這個詞是民主黨用來批評共和黨的,因爲小布什沒有獲得安全理事會的授權就貿然侵略和推翻了伊拉克政府,這其實是違反國際法的行動,所以沒有“基於規則”。後來,當俄羅斯兼并了克里米亞,中國掌控了南海,這個詞乃擴大用於對外。

     可是,他問:“到底是哪些規則呢?”這從來就沒有說清楚。那麽,爲什麽不用大家都熟悉的標準,也就是國際法呢?這就點到了問題的核心了。他指出,這是因爲美國本身并沒有遵守國際法。美國用《聯合國海洋公約》來指責中國在南海的行動,可是美國沒有加入這項公約。美國濫用制裁,違反了世貿組織的規定。并且,美國拒絕簽署一大批國際公約。這才是真正的原因:美國不肯接受已經獲得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認可的各項國際公約,所以自己搞出一個語焉不詳,概念模糊的“基於規則的世界秩序”。

      正是這種霸道的態度,作者指出,根據民主聯盟基金最近對53國的調查,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認爲,比起中國和俄羅斯,美國是更大的威脅。

      或許大家還記得,3月18號,中美雙方在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會談時,楊潔篪就對布林肯說,我們必須遵守《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也就是説,基於《聯合國憲章》和各個國際組織的憲章,以及它們所通過的決議所導致的規則才是所有國家必須接受的規則。

      美國一向自詡爲“特殊” (exceptional)國家,在國際關係中總覺得自己特殊,按它自己的意志,選擇性地接受或拒絕接受國際法的規則。可是,它卻自己弄出一套非常籠統的”規則”,要求其他國家遵守,或者向其他國家施加壓力,要它們選邊站。這就是標準的霸權行爲。



​
1 Comment

阿富汗:否極泰來?

7/24/2021

3 Comments

 
水秉和


格拉姆基地

      拉姆(Bagram)機場是美國在阿富汗最大的軍事基地,是美國花了好幾億美元整修擴建一個老機場。它有3500米長的加固跑道,可以讓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起降,有可以容納1萬名士兵的宿舍,有可以容納3千名囚犯的監獄(一説5000,并且還都關著塔利班支持者),并且有許多美國的快餐店和商店在哪營業。它就像是個小鎮。去過的記者都覺得,既然花了大本錢打造這個基地,美國是絕不會離開的。爲什麽不會離開呢?因爲這也是監聽中俄兩國的理想據點。

     可是,7月2號半夜,美軍的最後一架飛機離開了這個曾經是駐阿富汗美軍的神經中樞的基地。它悄悄地飛走,沒有通知接管該基地的阿富汗指揮官。據報導,美軍遺留下3百多萬個物件,包括幾千輛汽車(沒有留鑰匙),裝甲車和無數小兵器,飲料,醫藥器材和藥品。阿富汗當局發現美軍不聲不響地走了,非常氣憤,覺得他們至少應當跟主人打個招呼。但是,美軍對他們打了二十年仗的地方,毫無留戀,冷漠,甚至說傲慢地走了。

     至少,他們沒有像在越戰結束的最後時刻,爬到美國大使館的屋頂上被直升機救走那麽狼狽。

象徵另一個帝國的衰落?

     阿富汗被稱爲帝國的墳場,并不是因爲它强大,反而是因爲它窮,土地貧瘠,山脈占地太大,地形複雜,所以征服困難,固守更不容易。不幸的是,它的地理位置,即坐落在歐亞大陸的通道上,又是北邊苦寒之地的俄國可以南出的地方,所以從古時的亞歷山大大帝,到殖民時期的大英帝國,以至於近代的蘇聯,都曾占領過這塊苦難的地方(蘇聯建立了一個聽命於它的社會主義政府,美國支援本拉登的基地組織,將之推翻),然後一個個灰溜溜地被趕走了。它們走的時候已經到了這些帝國的晚期。蘇聯1989年撤出阿富汗,1991年就解體了。

     現在美國要走了,它是否預示美國帝國的衰落呢?這就要讓時間來告訴我們了。

美國的野心

     其實,表面看起來,美國來這裏秀肌肉有點莫名其妙。這個地方在地球的另一邊,補給極爲困難。雖然911事件是本拉登策劃的,而他的確是在阿富汗建立了基地組織,自己也窩藏在山裏面;可是,炸毀紐約雙子樓的恐怖主義份子共19名,而其中有14名是沙特公民,小布什不但沒有找沙特算賬,并且,據當時記者報導,小布什還暗中下令,急急忙忙地把在美國留學的沙特權貴子弟儘快送回沙特,以免美國人拿他們泄憤。大家熟知,老布什的出身是新英格蘭世家,後來跑到德州創業,進入石油行業,所以跟沙特王室的關係非常密切。因此,沙特完全不必對911負責,而阿富汗卻倒霉了。

     據《紐約時報》4月17日的報導,2001年10月7日,美國侵入阿富汗,兩個月之後,於12月7日,塔利班的發言人就向美國表示,他們準備投降,交出武器,回家種地。但是,這被小布什拒絕了。當然,有些條件美國不答應,但是美國壓根就拒絕談。一方面小布什要徹底毀滅塔利班組織,另一方面,按照新保守主義的藍圖,他要在這塊極度貧困落後的地方建立一個民主國家。他以爲這是輕而易舉的事,因爲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强,而阿富汗什麽都不是。總之,一個早年逃到外國的卡塞伊(Hamid Karzai)被美國看中,通過選舉,成爲阿富汗第一位民選總統。可以這麽説,蘇聯在1979年扶植了一個世俗化的親蘇傀儡政權,不被阿富汗人接受。接下來,美國也在阿富汗建立了親美的表面上民主的傀儡政權。

     接受《紐約時報》訪問的專家指出,卡塞伊在美國指導下建立的中央政府,與阿富汗傳統的政治運作方式,格格不入,以至於中央派遣的官員跟地方上的軍閥或者部落長老們不斷發生衝突。卡塞伊雖然名爲總統,但是令不出京城,被認爲實際上衹是首都喀布爾的市長。不但如此,從上到下,政府官員普遍貪腐,卡塞伊的弟弟成爲阿富汗對外走私海洛因的主要操盤手(也有記者說,中情局也掌控了海洛因的走私活動)。同時,美國往阿富汗砸錢,一方面對付塔利班,另一方面要替阿富汗建立一個阿富汗人民不認同的政府,兩個目標互相抵觸,都不成功,因此就把美國陷在阿富汗的荒山野地裏,到今年9月11日全部撤出的時候,就衹差一個月就是二十年,是美國歷史上最長的戰爭。不得不説,是美國繼越戰之後又一次大傷元氣的戰爭。

錯誤政策的代價

     拜登4月14日宣佈,美國將在911事件的20周年之前徹底退出阿富汗。隨後媒體乃紛紛對這場凄慘的戰事作出總結。上述《紐約時報》一文的題目是“内在矛盾注定了美國在阿富汗使命的失敗”。文中指出,拒絕接受塔利班投降,執意以强力迫使阿富汗接受一個外來的,跟它的傳統格格不入的政體,失敗就是必然的後果。另外,美聯社則替美國算了一筆賬。

     根據美聯社收集到的資料,在這個擁有3,600萬人口的國家,二十年間,直接因戰爭死亡的平民至少有47,245人,逃亡到國外的有270萬人,在國内流離失所的有400萬人;阿富汗的士兵有66,000至69,000人喪生,醫務人員有444人喪生,新聞從業人員有72人死亡。在美國方面,大兵有2,442人死亡,20,666人受傷;雇傭軍有3,800人死亡;美國直接爲戰事花了8,157億美元;另外用於社會救助和重建工作花了1,430億;加上其他直接和間接的費用總額高達2.6萬億美元。因爲這筆錢實際上是貸款,所以這個總額還包括5,300億美元的利息和退伍官兵的醫療費用2,960億美元。

     此外,北約也來凑熱鬧,總共加起來他們也死了1,414人。

     二十年,2.6萬億打了水漂,還留下了個爛攤子。拜登可能考慮到國内還有疫情留下的天量債務,既然打不贏這個“永遠的戰爭”(forever war),不如儘快捲鋪蓋走路。他於7月8日的記者招待會上說,“我們的目的不是建國,我們不能給他們强加一個制度。”  20年後,在阿富汗人和美國人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之後,終於拜登說出一句真話。晚不晚?太晚了。總之,人類有史以來最强大的軍事聯盟,卻在半夜裏悄悄地溜走了,説起來相當丟人。或許他們終於瞭解了,爲什麽這塊貧瘠的土地被稱作帝國的墳場。

跟南亞說再見
​

     可以想見,放棄阿富汗,尤其是放棄巴格拉姆這個苦心經營的軍事基地,使美國頓時失去了它在南亞的據點,也就是失去了一個監測中俄兩國的情報中心。對想要掌控全世界的美國,這的確很難忍受。所以,就在拜登14號宣佈撤出阿富汗之後,布林肯就於22號跟中亞的5個斯坦國的外長舉行了視頻會議,目的當然是試探,這些國家是否願意讓美國設立某種形式的軍事基地或情報中心。烏茲別克和塔吉克斯坦都曾經是美國向阿富汗運送軍隊和軍事硬件的中轉站,在國内容許美軍建立基地,或許它們願意肯續前緣?

     爲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中國外長王毅就邀請這五國的外長5月11日到西安舉行了面對面的會談。會議中,王毅强調,應當建立區域合作機制,促進一帶一路的發展和多方面合作,共同維護區域安全以及共同促進阿富汗的和平發展。俄羅斯也沒有閑著,外長拉夫羅夫也對五個前蘇聯的共和國進行了説服工作。最新消息,上述兩國都拒絕了布林肯的要求。      

     當然,巴基斯坦也少不了受到布林肯的強力施壓。環球電視網訪問了它的總理伊姆蘭·汗。汗明白表示,美國的確對他施壓,而他認爲這是不公平的,巴基斯坦絕不站邊,拒絕了。無奈之餘,布林肯退而求其次,邀請土耳其派駐軍隊,保護首都喀布爾的國際機場,厄爾多安欣然答應。可是,這跟美國想在南亞另外尋找軍事基地就沒有關係了。

阿富汗的曙光

    美國一走,阿富汗是否就會陷入内戰呢?看來,如果發生内戰,那也將是短暫的。據報導,政府軍士氣低落,不想打仗,數以千計的士兵,携帶著先進的美式裝備,紛紛向塔利班投降,還有相當數目可觀的士兵逃到塔吉克斯坦。看來,失去了美國的支持,哪個在喀布爾依靠美國而存在的政府恐怕在短時間就要被迫解散了。

    Pepe Escobar 是一位著名的巴西籍記者,多年來關注一帶一路的發展。7月7日,他在Asia Times 網報中寫到,塔利班已經控制了阿富汗421個縣中的218個縣,并且在繼續擴大。作爲一個游擊組織,它控制的是面,所以它實際控制了80%的土地。政府軍控制的是點,是靠美國的軍隊和金錢支撐起來的,一旦失去了這個支撐,它勢必維持不下去了。

    他説,中巴兩國於6月間跟塔利班舉行了會議,中國在會中提出了阿富汗和平復原方案。中國要把阿富汗納入一帶一路的計劃之中,幫助阿富汗的基礎建設,特別是建築一條通往巴基斯坦的公路,接上中巴經濟走廊。可是,到底這個以打游擊戰出身的,并且被定義爲恐怖組織的實體,有沒有能力治理一個國家,是否會繼續强力執行其所奉行的極端教義,都還是未知數。

     總之,從1979年起,阿富汗跟世界上兩個超級大國打了四十多年的仗,終於看到了隧道盡頭的一點亮光。它急需休生養息,恢復元氣。在好戰的美國離去之後,中俄巴,甚至伊朗和印度等鄰國,都會施以援手。塔利班已經向中國發出邀請,希望中國幫助阿富汗重建,并保證中國人在阿富汗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塔利班發言人沙欣還說,絕不允許維吾爾恐怖主義份子進入阿富汗。所以,套句老話,阿富汗,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否極泰來的時刻已經到來。





​
3 Comments

聯亞疫苗原來是美國軍工黑水疫苗

7/17/2021

1 Comment

 
水秉和

蔡英文違反科學原理,拍板七月要台灣人打沒有三期實驗的台製疫苗。還千方百計,阻擋國際認證的疫苗入台。路透社追查發現,原來所謂的台製疫苗,竟然是美國窮凶極惡的黑水公司創辦人,所投資的。

先說黑水,黑水絕對不是一般公司。業務範圍包括組織傭兵、刺殺海外目標、屠殺他國平民、走私武器,而最大的客戶,是美國政府。涉入的戰爭不計其數,比如伊拉克跟阿富汗。在伊拉克還涉及射殺平民。川普2016年的通俄門,黑水也參了一腳。

聯合國安理會秘密報告,黑水公司老闆普林斯(Erik Prince)違反聯合國禁令,幫利比亞民兵走私武器。隨便翻一下,就可以在外媒找到黑水罄竹難書的劣跡。

這樣的普林斯,卻在2020年投資了一支叫做UB-612的新冠疫苗。報導説,普林斯認為,疫苗需要政界關係、外交管道、大藥廠關係,這都是他的強項。那可不?普林斯發現了,疫苗如同軍火。

這支疫苗在台灣進行了60人的第一期人體實驗,近日正在做3000多人的二期實驗,這支疫苗,就是聯亞的疫苗。

聯亞的英文名稱是United Biomedical, Asia,UBA。UBA,就是UB的子公司。UB就是United Biomedical聯合生物醫學,是王長怡博士1985年在美國紐約成立的。至於UB-612這支疫苗,則是屬於United Biomedical的子公司COVAXX所有。所以搞半天,聯亞的疫苗,根本是美國公司所有,資金則是黑水。

在普林斯看上了之後,2021年3月,COVAXX拿到了13.5億美元的資金。
4月,因應新資金進入跟股權結構,聯合生物醫學UBI組織整併後,COVAXX變成了Vaxxinity。幹的,是一樣的事,只是名稱改變。

原來,聯亞是美國公司聯合生物醫學的子公司。所謂台製疫苗,其實是黑水疫苗。黑水,則是美國政要的利益。腥臭無比的軍火暗殺公司,跟美國政府利益,以及美國政要的暗盤利益。疫苗,已經上升爲軍火。軍火測試,則要台灣人用自己的命做祭品。

爲什麼要仇中,蔑視大陸疫苗呢?
你不踐踏大陸的疫苗,讓台灣沒有疫苗可用,從而創造出巨大的疫苗市場?

Vaxxinity老闆王長怡,在今年的4月16日竟然就可以宣佈,“力拼7月中開始施打疫苗。”UB-612竟然可以規劃,在台灣7月拿到緊急授權,在台灣逼迫一千萬人打。好硬的後台呀!

台灣人當白老鼠,貢獻身體後,還規劃了去印度追加施打人數。
沒有黑水公司運作,能這般順利?

蔡英文死都不肯讓世衞組織認證的輝瑞BNT入台,更別提大陸願意給台灣無限量,世衞組織認證的疫苗了。蔡當局拿了老百姓的血汗錢,補貼疫苗廠研發135億。5月28日第一階段,竟然就已經跟高端與聯亞簽約各500萬劑疫苗,後面還要追加。真是膽大妄為,心狠手辣。

前面只做3000多人的人體實驗,就要把疫苗用在幾百萬人身上,取得最珍貴的人體實驗數據。於是,製造一個沒有疫苗的局,就是必要的。讓台灣人在恐懼下,乖乖的在7月去打高端跟聯亞的疫苗。蔡當局還告訴美國跟日本,台灣不需要疫苗了呢!

台獨當局要保護的,不是台灣人的命。是高端跟聯亞兩個集團的利益,和背後的政商利益。爲什麼堅決不普篩?爲什麼不建方艙醫院?為什麼寧讓人民死去,不能容許疫苗入台?背後到底有多黑暗的人心?

蔡英文聲嘶力竭的為台產疫苗佈局。台獨蔡丁貴自己打了美國疫苗,回台卻要求台灣人“要勇敢犧牲自己,打台製疫苗”。UB-612,象徵了台灣的用處,就是為了美台政商巨鱷的利益,自要棄祖背宗仇中舔美,還要自我犧牲,貢獻一己生命。這,就是路透社挖出來的,這件驚天秘密的,真正的意義。台灣,只是美國的動物實驗室。




​
1 Comment
<<Previous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