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南中國海:中美合作還是對抗?

3/26/2016

0 Comments

 
張文基
近年來中美兩國圍繞南海問題爭議加劇,逐漸緊張的南海局勢嚴重威脅著中美關係,這不僅將危害世界的和平與繁榮,更將威脅在美華人的切身利益。 為了促進美國人民對爭議的焦點有更客觀的認識,增進中美之間的相互理解,共同尋求降低緊張的措施,南加州紀念二戰勝利結束70 周年委員會與中美論壇社邀請國際知名的兩位海洋法專家:來自臺灣的廈門大學南海研究院院長傅崐成教授 和四川大學楊翠柏教授在南加州舉辦一場英文及一場中文研討會。

英文研討會是由 南加州大學美中學院和中美論壇社於 3月4日,在南加州大學共同主辦的。 為了充分交流美中雙方的不同觀點,除了兩位中國教授外還邀請了UCLA國際關係中心主任Kal Raustiala 教授及南加大國際關係教授Daniel Lynch為講員。 聽眾踴躍,涵蓋不同族群學者包括南加大亞洲研究中心前主任Stanley Rosen及現主任Brett Shehan等。 主要華文媒體記者也參加了會議。

首先我代表中美論壇歡迎各位演講學者及聽眾,感謝南加大美中學院負責人 Dube 教授,並強調中美論壇的任務是提供一個獨立于政府和不受利益團體控制的平臺讓美中兩國公民表達對中美關係的看法和建議。 南海問題是由於二戰後各國對盟國原先所同意的戰後秩序沒有充分尊重而造成的產物。 二戰中,美國曾大力協助中國抗擊日本侵略者,兩國都為此付出巨大的犧牲,我們希望人類不會再經歷另一個世界大戰。 我們真誠的希望這類研討會有助於美中間的相互理解,從而導致雙方加強合作,發展一個友好的而非敵對的關係,則不僅兩國人民有福,全世界也能享受和平和繁榮。

Dube 教授主持會議,陳立家兄協助中英文口譯。 美中學院將現場演講部分全程錄影:
HTTP://china.usc.edu/videos-panelists-discuss-key-issues-involving-south-china-sea。 由於技術原因,回答觀眾問題的熱烈時段沒有錄影,午餐時的精彩對話也沒有紀錄,作者有幸全程参與因此著文作一個綜合報導。

全場會議圍繞著以下議題各抒己見: 1. 「U形線」的意義和合法性? 2. 中國南海填海擴建後的島礁擁有領海權嗎? 3. 為什麼中國拒絕南海問題國際仲裁? 4.美國的立場和利益? 傅教授以流利的英語,嚴謹的邏輯,美國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對相關問題做了明確的表訴,详细内容請看崐成教授的文章:南海關鍵問題釋疑。

Kal首先認同傅教授對海洋法的論述,但是強調美國百年來在太平洋的存在,美國與區域國家的條約義務和美國強大的海軍擁有維繫世界秩序的獨特使命。 他重申美國的標準論調:對南海主權不持立場,維護海上航行自由權,希望不用武力威脅解決紛爭。 他特別強調美國海軍在南海沒有開炮,沒有從事間諜活動,沒有演習,屬於無害通過,不違反國際慣例。 他同意在處理南海問題上美國也應理解中國的感受,畢竟美國也會惱火如果中國海軍在接近美國本土海域經常性的抵近巡航。 沒有人希望發生類似二戰的大規模衝突。

楊教授 著重論述 「 U形線」 劃定行為的合法性。 他指出,中國在南海斷續線法律地位,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之前早已確立。 由於韓戰原因,臺灣大陸都沒有參與簽訂舊金山和約,和約雖規定日本放棄南海各群島,,但是故意沒有說明歸還給誰,造成以後的糾紛。 然而,二戰期間日本將西沙,南沙劃歸臺灣高雄管轄,因此西沙,南沙自然隨著臺灣歸還中華民國。

Daniel重複強調南海周邊人民從古以來對海洋貿易有重大參與,因此不僅只有中國有歷史性權利,然而他未能提出可靠的文獻證據,僅是個人感情的陳訴。

Kal坦陳他從傅教授的演講學到一些以前不知的對中國有利的歷史證據,為了地區和平,中國應該有信心陳訴中國的證據接受國際仲裁和平解決糾紛。

傅崐成表示,中國希望爭議由相關雙方透過協商解決,事實上 1947年公佈的U形線(或稱為九段線),就是海上的斷續未定國界線,意味著邀請談判之起始立场,可邀約相關爭議方就邊界進行談判,如中國與越南就在北部灣談成了邊界。 他說,所謂中國主張幾乎所有南海都是其領海的說法是一種有意的歪曲,中國也沒有把邊界線劃到別人家門口。

傅崐成指出, 中國的南海政策一直非常克制, 2002年「南海各方行為宣言」(DOC)簽署後,中國一直在遵守,別的爭端方不視之為有約束力的國際條約,在南海大肆開發。 他說,現在中國與東盟國家談南海「行為準則」(COC),既然COC才被視為是有約束力的,那中國忍了十幾年後,也開始做別國早就開始做的事情。 唯一的差別是,別國用了3年、13年才做成的事情,中國幾個月就建完了更大更好的設施。

與會多數學者會後都認為這類坦誠交流有助於增進彼此瞭解,促進合作,避免衝突。 會後許多來自大陸的學生和年青的記者都表示以往長期受美國主流媒體和學者的權威誤導總覺得中國的南海立場理虧似乎難以辯護,透過這次會議更加自信。 促進中美間的相互理解,教育海外華人認識問題的真相就是這次會議的目的。

海洋疆界劃界與領土主權糾紛的談判,更多的是外交和政治問題,而非法律問題。 近年來美國華人人數成長很快,經過多年努力也積累了經濟實力,然而即使在華人聚集的地區如南加州都還沒有發揮相當的政治影響力來左右事關我們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走向,這一方面是對政治,特別是外交政策的恐懼和冷漠,另一方面是知識的不足。 友好的中美關係事關我們切身最高利益,豈可置身事外,對南海問題我們必須表達我們的看法,這是我們做為美國公民對美國的最大貢獻!
 
0 Comments

南海關鍵問題釋疑

3/26/2016

0 Comments

 
傅崐成

從國際法基本原則的角度來說,比起其他主張國,中國對於南海海域一些小島的主權主張,確實享有充分的法理支撐。 可惜由於種種原因,導致中國目前的國際形象不佳,許多有理有利的行動或政策不能充分被國際社會承認並支援。 因此,在這裡我提出經常需要面對的關鍵問題,並坦誠地給出解答:

1. 為什麼「U形線」內水域是中國的「歷史性水域」?

因為我們確實有許多歷史證據表明是中國先發現、先使用、先管理了這些小島礁及其附近海域。 其他周邊國家提供的少許歷史證據,並不能證明其早于中國在這小島礁的發現、利用及管理。 中國從未宣稱這些島嶼附近水域為中國的「內水」或「領海」。 這些水域只能被稱為「歷史性水域」,表明中國在這些水域內所享有的權利,是基於充分的歷史證據而來的。
​
2. 為什麼說《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UNCLOS )支持中國在南海海域有關歷史性權利和既得利益的主張?

通過認真閱讀《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有關直線基線、專屬經濟區、群島水域和爭端解決機制的相關條款,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公約》明文規定:鄰國的歷史性權利與既得利益,應該受到沿海國家的尊重(共約第 15 條、 46 、 51 、 59 和 298 條等條文)。 中方主權主張曾經長期得到周邊國家及美國的承認。

3. 為什麼中國拒絕南海問題國際仲裁?

因為當初《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制定者非常清楚,海域劃界,主權糾紛,軍事衝突和歷史性權利這樣的問題,不可能通過第三方强制裁判的程序得到解決。 《公約》的制定者同時也希望能夠避免一些沒有意義的政治遊戲,如一些菲律賓政客如今的所作所為。 除了中國早在2006年就已經聲明排除之外,包括法國、泰國、韓國、俄羅斯等許多其他締約國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298條的規定,同樣做過排除適用第三方强制裁判程序的書面聲明。

4. 為什麼美國和日本在中菲爭端中都願意助菲律賓一臂之力?

考慮到現實情況與國際法的規定,美日深知,他們自己無法就南海問題對抗中國。 且美日兩國希望在與中國抗衡的過程中,能獲得相對「廉價」的勝利。 美日不是南海社區的成員。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3條的規定,類似南海這樣的「半閉海」 的沿海國家,有權利和義務就生物資源、海洋環境和海洋科學研究等問題,相互協調合作。 因此,非南海沿海國家基本都被排除在這一社區的合作框架之外。

5. 什麼是島嶼?

島嶼是四面環水並在高潮時高於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 除第三款另有規定外,島嶼的領海、鄰接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礁層應按照海洋法公約適用於其他陸地領土的規定加以確定。 不能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的經濟生活的島嶼,被稱為岩礁,不應有專屬經濟區或大陸礁層。

6. 中國在南海的島礁填海工程是建人工島嗎? 有領海權嗎?
​

由於島嶼的定義很清楚,而且很傳統,因此,已經是突出水面的(廣義)島嶼(包括 rocks ),不可能成為 「人工島」 。 在已經露出于水面之上的陸地(島礁) 上的改善工程是「land claim」 填海造地。 美方批評中國的似乎也都只是說是reclamation。 在南沙,「暗沙」、「暗礁」(如曾母暗沙)上面才 “ 有可能 」 蓋成人工島。永暑礁、美濟礁應該都不會是人工島建設,而是填海造地工程,因此擁有領海權。

0 Comments

南加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委员会及中美論壇社欢迎傅崐成杨翠柏餐会 (3/5/2016)

3/26/2016

0 Comments

 
图片
0 Comments

王毅見克裡討論南海及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

3/26/2016

0 Comments

 
陳立家
中美兩國外長三十天內在不同的場合見面會談三次。 實屬罕見。 此無它,形勢緊張,一觸即發致之。 導致火線有二。 南海和朝鮮半島是也。

南海方面美國的不斷以軍艦戰機在有爭議地區迫近中國宣稱有主權的十二海裡的領域。 而中國則在最近宣佈在西沙群島佈置紅星九號地對空導彈防禦。 局勢一步步地緊張。 可謂是你拔劎,我弩張。

朝鮮半島則是金正恩不理會國際輿論,旱然爆氫彈放導彈,驟使美韓急議在韓設置薩德導彈,還攷慮採取斬首行動,刺殺金正恩。

王毅和克裡急唔談于華盛頓。 之後,二外長主持記者會,透露了一些會議的內幕。

克裡說中方對南海問題提供了六項確保航行安全及自由 (包括海運及航空)以及非軍事化的原則和條件。 美國願就此和中囯進一步接觸並探討如何將之形成路線圖。 這六項原則內容未見公佈。 我猜測肯定包括要求美國軍方不再在中國門口作耀武揚威的挑釁或夥同日菲越澳等盟國在該地區頻頻軍事演習。 並同意南海爭端由中國和地區的申索國為此進行雙邊談判。 在取得這樣的美方承諾下,中國可考慮停止在該地區的進一步軍事化。 並保障南海整個海域的航行航空的自由和安全。

關於朝鮮半島的問題主要是無核化問題。 我注意到克裡對此表示得相當克制。 他明顯沒有提到要求金正恩下臺,或者要消滅北朝鮮。 這和美國過去對待伊拉克,利比亜,敍利亜和ISIS有很明顯的不同。 美國表現得很淸楚,祗要北朝鮮同意去核,一切都好談,包括不在半島設置薩徳基地。
​
中國在朝核問題問題上,和美囯的差距不大。 關鍵在於作為六方會談的龍頭,中國有多少能力左右北朝鮮。以達到其他五方的共同願望。 金正恩一再無視國際圧力,一意孤行,不見棺材不流淚。 恐怕要到大禍即將來臨時,金的懸崖勒馬,回頭是岸,才能化解朝鮮半島的的危機。
 
0 Comments

南海爭端的要素----歷史性所有權

3/19/2016

0 Comments

 
劉實
國際爭端多半起因於國家利益的衝突。美國介入南海問題,卻很難找到涉及美國國家利益的因素。除了“保證海上航行自由”以外,幾乎找不出美國介入南海糾紛的理由。美國至今還不是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締約國,所以更找不出美國插手南海的法律根據。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康達最近說:南海仲裁案裁決結果將對中國和菲律賓具有同等拘束力,因為菲律賓和中國都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締約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於2月29日在記者招待會上答覆說:中國已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二九八條的規定,將涉及劃定海洋邊界的爭端排除在《公約》強制解決爭端的機制以外。由此看來,美國以非締約國的身份,在南海問題上儼然以法官自居,號令其它公約締約國遵守公約條文,確實有點尷尬,反而被譏為“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挑釁”。

《海洋法公約》第二九八條所規定的任擇性例外,排除了“關於劃定海洋邊界的第十五、第七十四和第八十三條在解釋和適用上的爭端,或涉及歷史性海灣或所有權的爭端…”,使這類爭端不受強制解決爭端程序的約束。也就是說:這類爭端的任何一方都可以不接受解決爭端程序的管轄。

第十五條關於“海岸相向或相鄰國家間領海界線的劃定”其中特別提到歷史性所有權。中國對南海諸島主張主權的根據,不是離海南島或廣東海岸的距離,而是本條規定的“歷史性所有權”。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起草的過程中,越南曾經提出對西沙群島主張主權的根據,而那份文件卻是中國在越南開府時的衙門文書。中國也可以用這份文件主張主權。

第七十四條關於“海岸相向或相鄰國家間專屬經濟區界線的劃定”。專屬經濟區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的新生事物。 1982年以前,各國領海的最大寬度是三海哩。這是製訂這一寬度時的大砲最大射程。所謂“力所能及之處才是你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將領海定為12海哩,與專屬經濟區的出現是同時發生的。兩者互為因果。人們都記得,發起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的是拉丁美洲國家。因為拉丁美洲太平洋沿岸一道深海海溝,使他們提議將領海寬度擴大為二百海哩。這道海溝源自南極,沿智利海岸北折,離岸185海哩。上層海面為太平洋的暖流,下層海水則為南極的寒流。這種環境條件使它盛產鰣魚。智利沿海有大量海鷗,以此為食,飯後飛回陸地方便,為智利和其他拉美國家提供了天然肥料。拉美國家遂有劃200海哩的區域為承襲海(Patrimonial Sea)亦即領海的提議。

這個提議立即震動了海洋大國。他們考慮到軍艦活動範圍可能受到壓縮的問題,於是提出了設200海哩為專屬經濟區的提案,以換取各沿海國接受12海哩領海的寬度。各國在領海內擁有主權,其它國家的船舶在其領海內航行時,必須遵守無害通過的規定。各沿海國在專屬經濟區內則擁有主權權利。沿海國對專屬經濟區內的再生和非再生資源擁有所有權,但其它國家的飛機和船舶在其專屬經濟區的水面和上空則享有在公海上的航行和飛越自由。

第八十三條關於“海岸相向或相鄰國家間大陸架界線的劃定”。 1958年就有過一份《大陸礁層公約》,所以大陸架不是新規定,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它被專屬經濟區覆蓋,但其最大外緣則為350海哩。中菲兩國的劃界爭端,肇因於各自有不同的領海基線。對劃出領海基線島嶼的主權主張,多半是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十五條規定的歷史性所有權。美國介入南海糾紛,就表明它不承認中國的歷史性所有權。

美國乃至其它海洋大國在製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過程中,以200海哩專屬經濟區換取12海哩的領海寬度,主要是為了保證其軍艦的活動範圍,亦即所謂的“航行自由”。今天美國介入南海爭端的理由仍然說是為了保證“海上航行自由”。而更重要的原因則是政治性的。美國十分關心中美之間力量均勢的變化。重返亞洲是美國的戰略部署。聯日制中乃至聯​​菲介入南海糾紛,也都是美國戰略部署的一部分。作為關心中美關係的海外華人,我們有理由建議美國當局,將逐步改善中美關係也列入美國的戰略構想以內。對中國提出的“新型大國關係”,應該有更認真的對待。把南海問題當做制約中國的抓手,於法無據,不符合美國的長期國家利益。要加大在亞洲的軍事存在,其實沒有必要把中國南海當作槓桿。
​
作者:劉實, 曾任台灣<中國時報>編譯和記者,有下列譯著出版:《青山青》(The Mountain is Young)、《梅崗故事》(To Kill a Mockingbird)、《最長的一日》(The Longest Day)、《丹寧報告》(Lord Denning's Report)。六十年代考入聯合國,1972年開始在<海洋法公約>起草委員會工作12年,七十年代開始為《華僑日報》(後改為《僑報》)撰寫專欄及撰寫評論至今。
 
0 Comments
<<Previous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