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保釣運動及亞太事務專刊

11/26/2016

0 Comments

 
陳憲中
图片
 
​2016年最大的世界級烏龍事件,恐怕就是特朗普(川普)當選第45任美國總統。各大媒體眼鏡跌落滿地,競選對手仍然沒有弄清楚怎麼輸的,而押錯寶的外國領袖狼狽之餘,亂奔亂跳的急著找補救之道,幾乎全世界都亂套了。
但既成事實是改變不了了,如何去面對才是亟需要解決的問題。對中美關係而言,希拉蕊對中國肯定不會有好臉色,特朗普固然有點譲人捉摸不定,但他應該知道如果無法獨贏,双贏總比双輸好。除了不負責任的政客,這個道理誰都懂,何況他还是一個出色的生意人。特朗普的當選固然不一定是危機,卻可能是轉機。想想中美如能合作無間,這世界還能不美呆了!
 
這次《 私密的傷痕—由慰安婦看性別暴力與女性議題國際巡迴展 》第四站可以說非常成功,地點好、內容好。參觀的人數每天有上千人,各種年齡層及各種國籍的觀眾都有,很多學校老師帶學生集體參觀。還有很多人主動幫忙,展後還寫了感言。我們選了林融蒂的《殷紅傷疤 — 被打斷的獨白 》作為代表。

​本期责任編輯 陳憲中, e-mail:  schen1939@gmail.com


​

0 Comments

《 殷紅傷疤 — 被打斷的獨白 》

11/26/2016

0 Comments

 
林融蒂
图片
性別符號的失衡分歧,亦是道德上的畸形演變。 這一毀滅性遺產,如同瘟疫般殘酷地瘧襲,沒有國界分別,更不受宗教、文化所約束;在自詡的現代文明社會中,顯得格外諷刺。由世界各族裔共擔的人間悲劇,在淪陷的城市裡反覆上演;女嬰呱呱墜地之初,已無可奈何地得背負一輩子沉重十字架的旅程。
 
《 私密的傷痕—由慰安婦看性別暴力與女性議題國際巡迴展 》 展覽目的在于引導洞見、遠景瞻望,試圖佐以補償與溝通之必要,透過藝術的力量,伴隨女性視點的提出,審視性別暴力議題,並給予堅定回應。 筆者係由協同發起人兼展出藝術家高媛女仕的引薦下,適逢其會地加入了團隊,並於臺北場擔任策展人助理、貴賓導覽、展覽專員、口譯員等工作。

​
景美女中的老師(前右)帶著學生參觀《 私密的傷痕—由慰安婦看性別暴力與女性議題國際巡迴展 》,生由本文作者(前左)導覽。
 
 
溯及既往
「 時代是在 『 方生未死 』 之間,年代相隔久遠之事,抑或都有部分錯訛。」 -  程抱一《 天一言 》
 
原先對議題認知不足的我,在資料蒐集過程,發現了諸多文獻尚有待釐清之處;譬如在受害人數的官方統計上,就與事實大相逕庭,這還只是冰山一隅。 自古來,政局遞嬗之際,論責任歸屬,施壓曲筆,受害者即消失于歷史之中。 釣沉輯佚,爬梳脈絡,探究史實,還原真相,承認道歉,不再重蹈他國覆轍,是不二要務。
 
從來,歷史就是對抗遺忘。
 
 
荏苒年華
「過去的隨風飄逝,未來的靜候佳音。」 — 托馬斯 · 艾略特
 
她們純淨的身軀曾被殖民者潦草地刻劃下一道道血腥、又絕望得令人窒息的無禮字眼,也是動盪年代受辱女性朋友們身體記憶的共同語彙;那些微弱的迴聲,生命的痕跡上難以拔除的芥蒂。又曾有一群人,頑強地抗拒生命加諸于她們的暴力,被失去情慾自主權的傷痛啃蝕著,抑或是為了設法保有尊嚴,曾做了那麼多可悲可泣的努力的故事。
 
「 手諭 」一詞 — 使得侵略行為被賦予了神聖的命題。這些侵略者通常姿態堂而皇之,做了毫無天理的可恥狎襲;趕不及踅回命運的姑娘們,兀自淒楚哀鳴。同時,還有不計其數遭侵略者玷污到極限的女人,她們以血淚浸透身軀直至癱軟無力,求得的是忘卻肉身的痛苦。 一連串的打擊,從身份的喪失,自我認同到人格重建,委實不易;在家鄉等候女兒歸來的年邁雙親,無法明白就裡,受傷的姑娘即使有苦也說不出聲。 等待公道,清白的歸還,荏苒年華,凋零尚幾?至今道歉仍是付諸闕如。 慘無人道的性奴隸之凌遲致死,曾經被迫囫圇吞下的羞辱,數不清的夜裡無聲的啜泣,彷彿殘柳敗絮的軍旗,惶惶不可終日矣!
 
藝術家高媛女仕幾年前造訪了中國山西,以錄像口述史為方式記錄了二戰期間當地的慰安婦們,作品題目為《 說聲對不起,讓我原諒你。 》;部份婆婆們在影片中,以傴僂著的姿態回憶道:「 過去的日子,我憮然怨懟,寢不成寐,常常在夢裡竄醒,可怕的記憶仍清晰到揮之不去;今日,戰爭是結束了,我試著改變我的態度,選擇了原諒那些傷害過我的人 — 「 饒恕人,因我們曾經驗上帝的饒恕。」 這是多麼高貴的美德呀? 何足道哉。 往昔的歲月裡,她只能是細細地在腦中尋繹著她童年的快樂,韶光憑弔;靉靆遊去,吟詠憐惜。不禁試問:「 遺忘,是否可以成為一種自我救贖? 」
 
 
有鳳來儀
ㄧ、 紅色夾克,九十三歲,伯伯,撞見黃子明系列作品《 我要美美的 》。 「 這人哪!我見過。」他道。「 約莫七十年前,曾在新竹某一軍中慰勞所見過她。 只是從沒料想過半世紀後還會以一幀攝影為媒介覿面相逢…,當時,一人一張票台幣貳拾元呀…,伯伯說。 當時政府給我了一個相當高的軍職位階,我是可以去享受服務的,只是這真的忒不對,真的忒不對呀!女孩子家誰沒有兄弟姐妹、誰家孩子不是父母含辛茹苦拉拔大的嘛…?我自己也有女兒,這種事即使當時空允許、看似正當,但也終究是不應該的呀!這樣不對嘛…這是不對的…。」 就在他蹣跚步伐褪去之際,佇立在對角牆邊的我,仍聽得見那低沈、細微卻有力的呢喃。(圖一)
  
 
二、 爺奶攜著二孫子,為六歲與四歲。奶奶上前詢問紙飛機作品的寓意後,點點頭並道:「 弟弟呀,我們來摺紙飛機好不好呀?」弟弟:「 好呀,可是我忘記…忘記怎麼摺了耶…。」沒關係,爺爺教你。完成後,聽見一絲慈愛滿溢的聲線,輕輕地道著:「 弟弟呀,爺爺來告訴你們,牆上照片背後的故事,在說些什麼好嗎?」 祖父母牽著兩個伶俐聰慧的孫子走向黃子明藝術家的《 面具系列 》作品前,「……,弟弟呀…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剛剛摺紙飛機送給照片中的奶奶們,知道了嗎? 」爺爺問。(圖二)
 
三、 德國一位年輕女孩,計劃為期一周的台灣旅遊,生平首次訪台。 在這迷人的城市,本時間就不充裕的她,卻用了整整兩個下午時光,在《 私密的傷痕 》 裡渡過。(圖三)

她的背影,就像尋着了新思路的哲學家,那樣熱忱地深究作品意涵。
 離開的當下,澎湃地交換了她的觀展心得,真切地娓娓道來:「 這真是深具意義的展覽,我希望我國家的朋友也有機會關注到這議題。 倘若你們未來有計劃前往柏林展出,我將傾全力支援。 這是所有人都應迫切關心的事,不能慢慢來的!」
 
她深諳一切真理,我如此確信。
 
苟延殘喘
「 歷史將記取的社會轉變的最大悲劇,不是壞人的喧囂,而是好人的沉默。」 - 馬丁· 路德 · 金恩
 
當組織性的侵略暴戾、種族屠滅成了常態外,往往也用最輕率的途徑掠奪他國資源,以解決自己國家的問題。多少日,老百姓因驚駭而啞然失聲?多少夜,醜陋的私慾,飛揚跋扈? 往蹇,無從抵擋;風颸颸,霪雨霏霏,慄然迸出窒息的嗚咽;一位位姑娘的靈魂們就這麼于荒涼地裡逝去⋯。失落與韌性,悲傷與人性,我們能做的最基本參與和抗拒,正是拒絕集體失遺。 古今中外,男性主導的政治團體,似乎被戰爭帶來的權力給蠱惑了?暴力與釋放之間,衝突的存在,癡傻;戰爭究竟拯救了誰,勝利了誰? 戰場上,四面八方,鑑往知來,任誰,皆是輸家。
 
少女的哀號,重疊着劊子手的嘶吼聲,猶如被打斷的獨白,徒留喘息。
 
海晏河清
 
受辱婦女與殉其一生的桎梏,期盼有朝能獲解脫,正是我們展覽所追求的價值與社會關懷。 我相信勇氣、智慧、和實際的附諸行動,可以引領著我們趨近和諧的境地。冀盼,能獻上最高的敬意給曾經飽受風霜,卻堅忍不朽的尊貴靈魂們。
 
寒梅是在雪地吐囑著她的清香。                           

──November 2016
 
作者:林融蒂, 一九八九年生於台灣東北角,中國文化大學時尚品牌建構與經營管理學系畢業,目前工作與居住於臺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 Comments

特朗普當選中美合作的契機

11/26/2016

0 Comments

 
吳章銓

特朗普(川普)挑戰主流體制,義軍突起,甚至與共和黨大佬們都不合,單打獨鬥,當選為美國下一屆總統。幾乎全世界評論家和媒體都大跌眼鏡。他是商人,是完全的政治圈外人。競選的時候口無遮攔,百無禁忌,令人感覺他沒有資格當總統,也不可能當選。他當選後,國內外都認為他對各方面事務並不熟悉,沒有眾所周知的政策和政治作風,也沒有路線明確的核心班底和政治團隊。僅有的參考,是他在競選期間的極端言論,令人很不放心。因此,美國國內外都在等待,觀察,猜測他打算建立怎樣的內政外交新格局。

混沌不明,正是創造各種機會的契機。俄國是美國最大的戰略對手,普亭最早祝賀特朗普。日本第一時間爭取訪問美國。墨西哥更早就跟特朗普有了交流。英國和歐盟是美國血濃於水的盟邦,都想影響美國的下一屆總統。中國和美國的關係是合作又競爭,時常有摩擦,雙方的極端分子經常摩拳擦掌,怒目相對。在這個重要的時刻,中美雙方是否利用時機,重新求同存異,尋找新方向、新機制,推動更密切的友好合作關係呢?或是不能高瞻遠矚,自大自傲,各行其是,棄合作機遇於不顧?

冷靜思考,中美合作是雙贏,也是世界的共贏。中美合作應該是兩國領導和國民共同的責任,應該全力促成,不應該放棄任何機會。

中美合作,有廣闊的空間,有美好的未來。而中美對立,毫無意義,對任何人都毫無好處。中美雙方應把握機會,將推動中美合作,作為兩國各自外交的基調。

分析特朗普競選的成功口號,其核心是(傳統信仰基督宗教的歐洲白人移民後裔)美國人至上和美國至上。關於國內部份,暫置不論。關於國際部份,他代表近年來在許多國家興起的自顧自的反體制風氣,不但在國內反體制,在國際關係上也懷疑和不信任現行體制,攻擊全球化趨勢,意欲重新檢討和調整,維護本國利益至上,是民族主義的反撲。從英國脫歐到菲律賓,包括歐洲很多國家,都有這種傾向。對世界急劇變化引起的國內國外大開放,不能適應,十分反感。特朗普競選時口口聲聲驅逐外來廉價勞工,批評經貿自由化,主張把公司工廠搬回美國,諸如此類。在軍事上,他拿出精打細算的姿態,要盟國分攤軍費,不贊成耗費太大的對外軍事幹預。但所有這些的核心,仍是美國人利益至上和美國至上。他和選民並非要回到孤立主義,而是要既省錢又輝煌。因此特朗普不會全盤改變一切。他自稱是談判能手,在國際上必將加緊與各國談判,尋找提升盈利的空間和新的霸權佈局 。因此,談判磨合的機會很多,戰爭的可能性不大。這便給各國提供了機會。

為迎接這個前景,中國有機會推動中美加強合作。中國本身仍在摸索國內的政治經濟改革,不穩定的因素十分複雜。目前金融問題、經濟轉型問題,農民問題都需要舉國全力關注。在國際上,東海南海都有擦槍走火的危險,其他周邊問題也還在摸索處理。從東盟加中國的10+1到亞投行,各個國際組織都基礎不牢靠。中國少有牢固可靠的國際盟友和深厚的全球布局。所以必須爭取和平並創新思路,創建國內外的長治久安。中美都應該抓住時機。促進兩國的和平合作。

中美合作,有廣闊的空間。現在謹舉出四個重要方面:

1.    首先是在南海。在這裏,中國應當主動,與東南亞國家合作,建立多重的國際機制,平等而積極地促成南海的共管、共享、開放、經貿一體化,包括建立共營的南海航空識別區和海巡隊(筆者另有短文)。中國宜確定南海的哪些島嶼是自然島嶼,可以合理地提供居住條件(陸地上也沒有幾個地方有完全獨立地提供人居生活的條件,紐約八百萬市民便依賴北方水庫的淡水,一切生活資源全部依靠外來供給),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島嶼定義,應當擁有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如太平島等。缺乏人居條件條件的島礁,則只擁有島礁和領海主權而不擁有專屬經濟區。中國宜與南海各國商議,將這個標準普遍適用於所有南海島嶼島礁。第二步商定:無論任何國家對島嶼島礁的主權主張如何,所有專屬經濟區,包括陸地專屬經濟區,全部開放為所有南海國家的共同專屬經濟區,建立國際機制,共管共享,成為南海國家共有的國際性內海。第三,擱置各國的主權爭議,所有島嶼島礁都開放為對所有南海各國的經貿與航運提供服務。主張主權的國家,有提供服務的義務,而沒有獨攬權利的權力。排除獨有獨享,中國和南海各國的矛盾便消失。第四,涉及美國和其他國家:南海直到今天,始終是國際公海,從來沒有人否認。今後也永遠是國際公海,任何國家都享有《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規定的公海權利,包括軍事通過的權利。為促進中美友誼與合作,中國不妨承認美國是實際上世界海洋保護者的地位,邀請美國參加制訂有關南海的規章制度,並參加有關的執行機構,這樣安排將提升中美的互信與合作,有利無弊,並有利於使南海國家放心,踴躍參加各種南海機制。

2.    在東亞的中美關係中,有兩個國家的地位最關鍵:朝鮮和菲律賓。處理得好,中美關係良好而鞏固,東亞和平而繁榮。
對朝鮮,中國和美國的政策有基本的一致,也有基本的不一致。一致的是:都不願意朝鮮擁有核武器,都不願意朝鮮引發衝突,把自己拖入戰爭的漩渦。不一致的是:美國想要朝鮮變天,既排除一個敵人,又使美韓的關係永遠鞏固,朝鮮半島全部納入美國勢力範圍。中國雖然對於朝鮮的種種舉措非常頭疼,但是必須保持朝鮮是中國的盟國,不落入美國或和日本的陣營。為中美雙方計,最好是合作努力,把朝鮮轉變為一個由聯合國擔保的國際中立國,既不是美國的附庸,也不是中國的附庸。中立國不會制造國際麻煩,也不會被任何外國利用,而是成為區域和平與經貿交集的東方瑞士。對美國而言,不再被日韓綁架成為保障他們安全的警察,不再被日本敲詐成為日本在東亞爭霸的保鏢。對中國而言,朝鮮半島永遠不再是日本侵華的跳板,東北華北永遠不再會有日本侵略的威脅,解除數百年來的夢魘。朝鮮中立化,必須中美合作去爭取區域各國的支持,爭取聯合國的擔保。半島、中美和所有鄰國都能因朝鮮中立獲得巨大的安全和經貿利益,是雙贏共贏的最佳格局。

3.     在南方,菲律賓是中美合作的試金石。由於歷史的原因,菲律賓與美國有特殊而密切的政治、經濟、文化、人際關係。菲律賓在美國殖民時代和以後都有一定的反美情緒。菲律賓新總統與特朗普一樣,以反傳統主流獲得國民認同。他敢於高舉挑戰傳統菲美關係的大旗,是要跳出美國的陰影,獨立自主,在兩大乃至三大(加日本)之間遊刃有余,為菲律賓謀求最大的利益。中國應善用這千載一時的機會,不去碰觸菲美關係,另尋康莊大道。前述南海開放,就可以從菲律賓開始。中國已經允許菲律賓在黃巖島海域捕撈,正是恰當的第一步。中國和美國都應該理解,把菲律賓視為平等的朋友對待,而不是把他當作兩國頡頏中的棋子,才最能獲得菲律賓的友誼,也最能促成中美之間的融洽關係。美國不會丟失菲律賓;中國也不是得到菲律賓,卻可以從菲律賓的友好推而加深與其他南海/東盟國家的友好。

4.    第四,中美合作最能豐收的領域是在聯合國。聯合國是美國概念的產物。聯合國以及聯合國體系各專門機構是唯一擁有全世界各國為會員國的國際組織,對國際生活各方面都有重大的貢獻。美國近年來對聯合國維持和平與正義的功效不大看重,我行我素,效果顯然不佳。中國本來對聯合國那種集體協商的機制缺乏經驗和能力,但是近年來已經漸漸熟悉,提升參加聯合國事務,例如參加了聯合國的維持和平部隊。關於聯合國的結構和運作雖然有很多爭議,那是任何體制長期運作必然會出現缺陷與調整的周期性現象。國際組織解決國際問題必然仍是未來主流,聯合國的作用無可替代。中美應該借助聯合國而合作。前述的朝鮮中立,就必須有聯合國大會和安全理事會的決議立法,提供集體承諾來保障。南海機制必須參照聯合國公平平等的組織模式,遵守聯合國各類公約、條約,參考聯合國的規章制度,才能最順利 地獲得各國的信任。
以上幾種合作,中美兩國不費一兵一卒,消弭最頭痛的問題。美國在東亞的軍事霸權不受影響,卻減少了軍事承諾和負擔,同時經濟關係更能擴大深入。中國獲得南北國境安全、區域合作機制,同時經貿和出海機會都擴大。因此有理由為兩國歡迎。

人類文明發展的趨勢必然是各國各民族的交往交集越來越密切,合作多,摩擦與爭議也多,需要有適當的機制和程序予以緩解。現行世界秩序不盡合理,各國的反體制浪潮也因此有高漲的趨勢,特朗普因勢當選。但因此也提供了新的機會。期望中美有共同的了解,促成建立新機制新關係,鞏固中美合作,雙贏共贏。

吳章銓,聯合國退休人員,是老保釣中最早對美國歸還冲繩而產生的釣魚台歸屬問題提出質疑的人之一。後來的保釣運動就是從他們的質疑開始的。

0 Comments

美國大選:民主的退化?自由主義的黃昏?   阿桑奇的報復剝奪了希萊莉最想要的政治果實

11/19/2016

0 Comments

 
水秉和
不要小看小人物報復的威力
     
     據維基解密提供的希萊莉的電郵,我們看到她在國務卿任內與她的前總統先生創設的克林頓基金之間存在著互動互利的關係。特朗普攻擊她是“一手拿錢,一手交貨”(pay for play):外國政府捐錢給克林頓基金,希萊莉安排他們受到白宮的款待或者其他方便。克林頓基金拿到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摩洛哥等國幾千萬美元的捐款,而希萊莉作了一些利益輸送的工作。(推薦大家去看Youtube上Assange(阿桑奇)的訪問,其內容頗具爆炸性)

     2009年至2013年,希萊莉擔任國務卿。在她任上,維基解密於2010年發表了一名美國士兵Chelsea Manning 傳給它的大量美國外交郵袋和美軍的直升機在阿富汗濫殺無辜的視頻。身為維基解密的創辦人和總編輯,澳洲籍的阿桑奇乃成為希萊莉的眼中釘,並為FBI的追捕人物,說他犯了間諜罪。他乃在倫敦申請政治庇護,在厄瓜多爾大使館內窩藏了四年。如果他會因此而對希萊莉鄙視和痛恨,我們當然能夠了解。所以,就在大選前的幾週內,維基解密爆料了幾萬份希萊莉的電郵和民主黨的內部通訊文件。文件顯示,希萊莉一手主導了利比亞的政變,繼小布什之後進一步造成當前的中東的悲慘局面,以及她跟特別是阿拉伯國家進行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勾當。用阿桑奇的話說:
“其實,對希萊莉,作為一個人,我很替她悲哀,因為我看到的是一個活活被野心吞噬的人…她是一個關係網的中心輪軸,好多齒輪在不斷旋轉,像高盛等大銀行,華爾街的主要部門,情報單位,國務院和沙特阿拉伯等。”“她是這些不同的,相互聯繫的輪軸之間的綜合者…加在一起大致上就是美國的權力中心,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建制或華盛頓共識。”
 
     我們知道,在她上任的第一天她就為自己設立了一個網站,使她的電郵中的絕大部分不經由國務院的保密網站。她顯然認為,自己在法律之上,所以可以這麼做。這當然是非常傲慢的態度。此外,在她老公卸下總統的職位之後,他們夫婦倆通過出書和演說等活動,大把大把撈錢。他老公的基金成為超過十億元的金庫。那雖然是一個慈善機構,可是他個人也從中得到許多好處。他們夫婦的私人資產據稱上億。但是,希萊莉仍然非常貪得,就在參選之前還去高盛演說,三次各拿225,000元。後來還是別人勸她,既然要選總統,別去了。大選前,當維基解密把她數萬份的電郵和她在高盛演講的內容公佈之後,加上FBI突然宣布要進一步調查她的電郵,她選舉的火車頭就頓時失去了動力。儘管她的助選團隊強大無比,包括總統夫婦和演藝界的火紅人物,她的財源毫無短缺(捐款高達9億),她地面上的百萬助選員遍布全國每個角落,可是她卻輸了。所以,毫不誇張地說,阿桑奇的報復剝奪了希萊莉最想要的政治果實。這是大衛打敗了巨人。或許我們應當為小人物的勝利而歡呼。
 
特朗普也不是好貨
     
     據多方報導,這次大選的兩位候選人是美國有史以來最不受人民喜愛的候選人。兩人的負面指數都在60%左右。並且,從來也沒有候選人像這兩位,都被指控裡通外國:希萊莉與沙特阿拉伯有錢權交易,甚至明明知道沙特政府資助伊斯蘭國,跟美國作對,還加倍售賣軍火給沙特。特朗普呢?他非常奇怪地跟普京惺惺相惜,並且鼓勵俄國去黑希萊莉和民主黨的電郵。

     特朗普說,因為他是明星人物,所以他問也不必問,很多女士小姐們肯讓他摸她們胸部和下體,以及讓他強吻。在辯論時他說他只是說說而已,並沒有真正動手,但是已經有十多位被他摸過和吻過的女士挺身而出,指出她們曾經被他性侵,並且因為她們早先曾對親戚朋友抱怨過,所以有人證。我們可以肯定地說,他是性侵犯者。當然,他還罵遍了所有少數民族,包括墨西哥非法移民,伊斯蘭教徒,殘障人士,肥胖的女性等等。

      還有,身為億萬富翁,他利用法律漏洞,將近二十年沒有交所得稅。所以他的個人操守實在毫無可取之處。可是今年,人心思變,84%希望改變現狀的選民不顧他的個人缺陷而選擇了他的政策取向:美國第一,振興美國的經濟,保護工薪階級的就業機會,抵制移民,不做世界警察等。儘管他誇誇其談,缺乏實際政策內容,選民還是選擇了他。
既然兩位總統候選人都這麼難以令人滿意,那麼,我們要問:這是不是代表美國民主的退化呢?如果是的話,到底是什麼原因?什麼時候開始?因為,如果你像我一樣,在美國住了大半輩子的話,你就會覺得,以前美國不是這個樣子的。美式民主曾經是包括我在內的無數中國知識份子所憧憬的理想制度。
 
民主體制的質變
     
    如果按照民主的原始理論,特別是最早的希臘式民主,它是一種讓所有市民參與,從整體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利益出發,討論執政者應當採行的政策,並據此選出適當的執政者。如果我們重溫美國建國之初的“聯邦之父”的文獻和他們之間的辯論,也可以清楚看到他們以公益為主的各種意見。為了保障人民的權益,他們規定了宗教自由,言論自由,人身保護等基本權利,並且處心積慮地設計出三權分立的制衡體制,預防當權者濫用權力。這樣的基本架構曾經令我們神往,令我們欽佩。可是,民主是一種非常脆弱的制度,要想維持這個制度不變形,非常困難,因為人是自私的。當民主不再以農村或小市鎮的會所裡大家能以平等地位參與討論的形式出現的時候,當這個制度要在一個人口眾多的現代社會中實行的時候,公益的概念乃受到嚴重侵蝕,利益集團和私利乃取而代之。

     利益集團是五花八門的,根據經濟利益,宗教信仰,種族,職業,教育水平,地域等,逐漸形成。政黨就成為聚合利益集團的自然組合,成為利益集團與政府之間的介體,或輸送帶。美國是以兩黨作為輸送帶,而歐洲絕大多數國家是以多個政黨作為輸送帶。一般而言,各種利益集團的互相競爭,制衡,以及互相妥協,就整個政治體制而言,也能獲得一種照顧到各方面利益的政策後果。但是,當政黨的上層精英與它們應當代表的利益集團脫節的時候(今年的大選特別突出這個現象:特朗普和桑德斯代表了對當前政治精英不滿的近70%的選民),或者當某些利益集團取得壓倒性優勢而不肯與弱勢團體妥協的時候(奧巴馬當選總統後,立刻撤換了他競選時的經濟班底而任命了花旗銀行為他開的名單上的經濟顧問。他在任內沒有懲罰任何一位銀行家,儘管五百萬戶老百姓的房子被銀行拍賣),民主就變質了。
     
撤切爾夫人與里根的新保守主義革命
 
     在這方面我不妨介紹一本值得每個人拿來一讀的好書,那就是台大政治系教授朱雲漢去年出版的《高思在雲:中國興起與全球秩序重組》。這本書從大歷史的角度討論了當前世界的巨大變局,旁徵博引,深入淺出,既談到美國民主制度的劣質化,也談到中國的興起對過去兩百多年來以西方為主導的國際關係的衝擊,可謂難得一見的好書。這裡我只能援引他書中的一部分,那就是美國民主體制的劣質化。以後有機會再介紹其他部分。

     冷戰結束後,西方的自滿與傲慢達到了歷史的新高,認為自由主義和市場經濟是今後政治制度的唯一選項,這就是大家熟知的福山先生提出的所謂“歷史終結論”。但是,西方的政經體制在所謂歷史終結的前十年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在八零年代,西方經濟存在著嚴重的滯漲問題,也就是經濟停滯不前而通貨則膨脹不已。英國於1979年選出鐵娘子撤切爾為首相,而美國於1980年選出里根為總統,於1981年1月上任。如果大家還記得的話。撤切爾對應滯漲的辦法是壓縮社會福利,打壓工會,將國營企業私有化,裁減政府預算,追求政府收支平衡,減稅和提高利率。里根向她學習,一上台就打壓工會,猛提利率,大幅度降低富人的稅率,縮減政府員額等。無可否認,他們的政策短期奏效,解決了滯漲問題,可是它也帶來了嚴重的後患。朱雲漢指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貧富的差距迅速拉大,演變出當前的富豪政治(plutocracy)。

     在政策發生根本性改變的時候,它的背後必然有理論的支持。
在這兩位領導人的政策改變的背後,有一個所謂新保守主義的理論,或者稱之為新自由主義。它的一個重要來源就是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大師,諾貝爾獎金得住米爾頓。這一派的基本理論就是政府不管經濟,經濟就自然會繁榮起來,亦即朱雲漢說的“政府無用,市場萬能”。這一套理論不但影響到美國,也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指導綱領,曾經帶給拉丁美洲國家短期的繁榮和長期的巨大災難。等到蘇聯解體,計劃經濟破產之後,這一套的理論(簡稱為華盛頓共識)乃籠罩全世界。在全球化的普及之下,跨國公司乃大行其道。跨國公司追求低工資而向外輸出製造業的行為使得美國的工薪階級不但沒有得到全球化的好處,反而陷入失業和減薪的困境。因此,富者越富,社會中的其他階層則要嘛原地踏步,要嘛貧窮化。

     貧富差距的擴大很自然地帶來了政治上的兩級分化。金錢大量影響到政治。最形象的就是1994年眾議院多數黨領袖金瑞奇不肯就預算問題跟民主黨妥協,竟然關閉政府。從此美國議會內兩黨嚴重分裂,每件重大法案都因兩黨互不相讓的僵持而無法通過。接下來是克林頓於1999年為自己的政治生命而向右派靠攏,廢除了經濟大蕭條時議會通過的,限制銀行業從事風險投資活動的Glass-Steagall 法案。所以,民主劣質化不是始於這次大選,而是始於經濟政策的改變,貧富差距拉大,政治失去平衡,巨大財富給予少數人通過金錢影響政治決策的巨大能力,特別是金融業左右政治走向的能力。

     政治失衡的後果之一就是自80年代起,最高法院被共和黨任命的保守派法官佔據了多數。2000年,小布什成為歷史上唯一由最高法院選出的總統,而,朱雲漢指出,最高法院還通過了兩項影響深遠的決定,一是2010年的“公民聯合對聯邦選舉委員會”案,即“公司法人”被視為自然人,擁有言論自由,因此准予無限制地購買廣告,為候選人助選,和2014年的“McCutcheon對聯邦選舉委員會”案,讓有錢人無限制的向候選人或政治行動委員會(PAC)捐錢。從此帶來了金權控制政權的時代。
          
特朗普吹起了了反自由主義的號角
 
     這次大選,如果民主黨競選總部沒有偏向希萊莉而打壓桑德斯的話,桑德斯很可能成為下一屆總統。這位自稱為社會主義者的老先生才應當是這場“政治革命”實至名歸的領袖。非常可惜的是,現在這個任務落到了特朗普的肩上。

   由於自由主義是美國建國的根本,是政治精英和輿論界精英牢不可破的意識形態,所以直到選舉的當天下午,希萊莉陣營仍然信心滿滿,相信她會大勝。幾個電視台的評論員們也都等待好消息的浮現。(只有保守派的Fox 台的播音員們面色凝重,因為他們也認為特朗普輸定了)為什麼呢?因為按照正常的政治運作方式,政客必須講政治正確的話,而特朗普說的話極端地政治不正確;美國擁有悠久的接受新移民的傳統,而特朗普醜化和排拒新移民,並且要把一千一百萬非法移民趕出去;儘管美國仍然沒有做到男女平等,但是在自由主義的理念中,男性必須要尊重女性,可是特朗普把女性當作玩物;新自由主義在經濟領域的核心價值就是自由貿易,而特朗普反對自由貿易,要實行保護主義;自由主義的核心政治價值就是自由和公平的選舉和少數服從多數,而特朗普說,他未必接受選舉結果—如果結果對他不利的話。你說說看,怎麼可能?這麼反自由主義的人物,怎麼可能在自由主義的基地否定自由主義而贏得選舉?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他贏了。
​
     所以說,我們很可能看到了自由主義的黃昏。


0 Comments

國民黨在兩岸關係中的角色

11/12/2016

1 Comment

 
佟秉宇

對國民黨我們可以一分為二的來看:一部分為“獨台”派,大佬包括馬英九、吳敦義、朱立倫等;另一部份為“親統”派,主要人物有洪秀柱、胡志強、蔡正元等。獨台派心裡想的是台獨,嘴上講的是“保持現狀”,與綠營台獨不同的是他們對外親美但不媚日,但有幾分懼日;對內懼綠,不敢與民進黨正面衝突,討好綠營卻失去藍營,同時也被綠營看扁。由過去八年馬團隊執政時期的作為,便能看得一清二楚。親統派正視歷史,有正義感,也敢講一些尚未被一般台灣所謂主流民意所接受的觀點,能為台灣老百姓福祉著想。這次洪秀柱訪問大陸不卑不亢的表現,可圈可點。

但是到目前為止親統派仍然走不出“中華民國”稱號的羈絆,這在未來中國的統一過程中仍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障礙。

北京願意接納洪秀柱團隊的來訪是一步好棋,起碼能夠起到對台灣較親中的力量的鼓勵作用。但若是期望國民黨,以一個整體來看,在國家統一的過程中起到主要積極的作用,將是一個過高甚至錯誤的估計。由習近平會見洪秀柱團隊時的談話內容,可以看出北京並沒有過高的期許。統一主要還得大陸的做法及政策要接地氣,重點了解台灣各行業老百姓的需求。其實台灣老百姓要求並不很高,也就是生活小康,有安全感,社會有公平正義而已。漁民有漁場,農民的農作物有市場,年輕人有良好的就業機會,經濟穩定小幅增長便可。

最近大陸結合台灣一些藍營人士,如蔡正元,共同努力營救出台灣被非洲海盜扣押台灣漁船的輪機長沈瑞章,便贏得了不少台灣民心。往後若大陸在沖之鳥200海里的海域內保護台灣漁民的捕魚權利,將能贏得更多的台灣民心。
蔡英文政府媚日懼日的做法,在這次民進黨邱義仁帶頭的對日漁業談判中表露無遺。口裏自詡“愛台”,卻處處做着賣台的事。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蔡政府與大陸做法的差別將日益明顯,台灣回歸祖國懷抱之日將不遠矣!

1 Comment
<<Previous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