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瘋狂背後的邏輯

6/30/2018

0 Comments

 
水秉和
 
            美國人常用的一個成語:There is method to the madness。中文好像沒有對應的成語,在此我姑且譯為“瘋狂背後的邏輯”。一個最貼切的例子就是金正恩了。近幾年來,美國媒體上一直追問的一個問題就是:“到底他是否理性?”或者,“他是不是瘋子?”

            問的很有道理。這個小胖子,據媒體報導,大約殺死了三百名朝鮮的高級幹部和將領,包括他的姑父,並且殺人的手段極其殘酷,包括用獵狗和機關炮等。他還派人把他同父異母的哥哥在馬來西亞給謀殺了。這個人不顧老百姓死活,全力發展核武器和洲際導彈,並且聲言不惜跟美國打一場核戰。無論如何,他絕不是常態中的理性人。

            現在我們不得不承認,他的瘋狂背後自有其邏輯。六月十二日是一個歷史性的日子。他終於通過以核武器作為威脅,或者說用放棄核武器的威脅作為籌碼,換來了跟特朗普平起平坐的權利。是的,連一架能夠飛到新加坡的專機都沒有,還需要向中國借,他居然達到了跟世界超強平起平坐的目的。特朗普說,他能夠跟這個金小胖子見面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你看,多光彩呀!

            美國國內的許多評論者說,看到美國國旗跟朝鮮國旗平擺在一起是一件可恥的事。他們仍然無法體會,或者接受,幾十年的成見和優越感就此被“瘋狂的”金小胖子給砸碎了。

            另一個瘋狂者,當然,就是特朗普了。對於特朗普在加拿大召開的G7峰會上的表現,向數十年盟友增收關稅,並且六國領袖的傲慢態度,促使英國的外交大臣強森說,他 “看不出特朗普的瘋狂背後有什麼邏輯。”

        英國嘛,早已經是一個過氣的帝國了,所以他的外交大臣不具備大視野也是可以原諒的。顯然,這兩個瘋子都有他們背後的邏輯。正如金小胖子說的,他們在一天裡改變了世界。這個邏輯還不清楚嗎?

            要想改變二次戰後七十三年建立起來的世界格局絕不是一個謹小慎微的領袖,一個循規蹈矩的白面書生,能夠做到的。不信?請看活標本馬英九!他需要改變的規模,即兩岸關係,跟我們這裡提到的兩個瘋子比,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了。可是他做的到嗎?想都別想。

            試想,七十多年下來,美國建立了多少個智庫,智庫裡面養肥了多少位專家?他們對於世界局勢的分析達到了鉅細無遺的地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冷戰架構。凝聚在這個冷戰架構的是無數個利益集團,特別是軍工企業,這些軍工企業網羅了無數名退休將領和軍官,政客,其錯綜複雜,盤根錯節,真正是固若金湯,牢不可破。如果不是瘋子,敢突破嗎?能突破嗎?如果背後沒有邏輯,何苦花那麼大的勁去突破它呢?雷根,老布什,克林頓,小布什,奧巴馬,哪一個不是被這些智庫和利益集團包圍?(只有卡特有點例外,一位真正的理想主義者,令人敬佩),他們連往窗外的不同景象張望一眼的自由都沒有。能這麼做的,只有瘋子。或者說,背後有邏輯的瘋子。

            《紐約時報》的一名專欄作家立馬撰文說,特朗普想要毀掉西方!什麼是“西方”?是自由主義,人權,民主,法治。當然,也是霸權。的確,特朗普是顛覆者。看到他對歐洲盟友的態度,和他堅持要拉攏普京的意願,以及現在改變跟金小胖子的關係的做法來看,他的確是在顛覆跟歐盟的傳統關係。我們看他的言行,他壓根不認同自由主義,人權,女權,黑白平權,同性戀,變性戀等等的各種組合。他認同的是錢與權,他要維護的只是美國的霸權。並且,看來未必是軍事霸權,主要是經濟霸權。

            雖然美朝聯合公報非常空洞,其中僅僅談到朝鮮棄核,美國保證其安全,旨在取得東北亞的和平,連一句話都沒有提美國自韓國撤軍的事。可是,特朗普在記者招待會上宣布,美國將停止與韓國每年舉行的軍演。這令美國國防部和國務院大吃一驚。為什麼沒有事先通知他們?問題是,事先通知的話,他們難道不會全力阻止嗎?這大概就是為什麼特朗普要先跟金正恩一對一對話而不讓任何人參與的原因吧。

            到底聯合公報能否付諸實施,如果實施,到底會把世界引到什麼方向,將是我們今後熱切關注的問題。在此要問的是一個最根本的問題:他為什麼這麼做?

        至少有兩個理由。第一個理由就是他非常形象化地指控,說歐洲國家是把美國當作錢櫃,幾十年來不斷搶美國的錢。他不願意讓美國繼續當冤大頭了。這是他在競選時和當選以後沒有停過的抱怨。所以他要加歐盟諸國和日本的關稅。

            第二個理由幾乎沒有人提到,那就是朝鮮是一塊肥肉,是一塊處女地。一旦在朝鮮半島取得和平,美國的大企業將會大規模搶入。

如果朝鮮半島和平演變,逐步走向某種形式的南北統一,那麼南韓在經濟上可能獲得的利益將是無與倫比的。可是,開發朝鮮的潛力需要大量的資本,不是南韓有能力承擔的。在這方面,中美兩國都會大力介入。中國已經跟朝鮮簽訂了許多開發礦產的協議,並且設備齊全,能夠迅速上馬。中國東北的經濟也會依靠朝鮮的經濟發展而騰飛。俄國在西邊受到歐美的制裁,一直想往東邊發展,已經計劃修一條鐵路和一條油氣管道,從俄國經朝鮮到韓國。美國是後來者,特朗普想要依靠他跟金正恩建立的個人關係,讓美國企業大舉進入北韓。特朗普知道,美國與歐洲和日本是在同一個發展水平上,並且都已老化,若要“美國第一”,必須找站在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和地區合作,加強互補性,而半島一旦取得和平,朝鮮將是非常理想的夥伴。

所以,最後要說的是,雖然對這兩個瘋子,我是深刻地厭惡,但是,我也不由得佩服,他們顛覆世界常態的能力。對此,我說,瘋子加油!


​
           
0 Comments

經濟盛衰週期的轉點是否又悄然到來?

6/30/2018

0 Comments

 
艾花奇

 
            六月一日,美元指數從一年前的88.25升高到94.21,失業率降低到3.8%,為19年來的新低,每小時工資平均增加0.3%。 就在特朗普向全世界發動貿易戰的當口,股市仍然高企,美國經濟看來一片大好,儘管普遍預測,美聯儲本月將提升公債十年期利率0.25%(現在已經接近3%),今年少不了還會再加兩次,而投資者似乎不為所動。
 
            美聯儲不但在逐步加息,同時還在縮表(縮減收益負債表中的巨大債務)。這是因為在金融風暴之後,它進行了三輪天量的量化寬鬆政策(QE),將負債表擴大到四萬五千億。趁經濟好轉,美聯儲務必慢慢處理掉這筆債務,以便日後衰退到來時還有再次放寬銀根的能力。縮表減少市場上貨幣流通量,其後果是,過去十年間多發的貨幣,也就是被投資者投到股市,房市和債券市場的錢,必然會減少。每次到這個時候,股市開始下滑,債券價格開始下調,而經濟也就會跟著放緩。
 
            這是根據過去的經驗累積所總結的規律。可是,目前股市依然熱絡,經濟仍然活躍。顯然,這次的經濟復甦,雖然已經是歷史上最長,卻仍然硬挺,好像沒有軟下來的樣子。儘管如此,我們仍然要問,它是否到了某些資深金融分析師所說,到了將要一泄千里的邊緣了呢?
 
             有人說,高潮是可以維持很長時間的。可是,這次的時間夠長的了,難道它老當益壯?
 
            或許大家還記得,2006年時,也就是在次貸風暴還沒有露出它猙獰的臉孔時,全世界的經濟也是一片大好,依稀記得,加州的買房族仍然連夜驅車到拉斯維加斯,在開發商工地售房辦事處門外排隊,耐心等待著開門,門一開他們就擠進去搶購哪些僅僅在圖紙上描出的地塊。不幸的是,火熱的地產泡沫引來了次貸風暴,一年後情勢開始發生變化,到了2008年9月15日,當雷曼兄弟,一個擁有六千億資產的投資公司,宣布破產的時候,整個美國金融體系乃趨向崩潰。接下來的兩年,世界各國的經濟就跟一堆膨脹到極限的氣球一樣,一個接一個的爆破。今年,2018年,拉斯維加斯的地產,據當地的地產商說,已經接近了上次爆破時的高點。我們要問的是,這是不是預示,2018年將是2006年的翻版?
 
            除了美聯儲提升利息與縮表之外,這個週期還碰到了另一個巨大變數,那就是號稱要使美國再偉大的特朗普當選了總統。短期內,他的減稅法案給經濟打了一劑強心劑,可是,展望中期與長期,減稅會使國債於今後十年不斷增加。如下面要說的,債務在繁榮時仍然持續增加才是當前經濟問題的核心。
 
            特朗普對美國經濟最不利的政策,當然,就是他開打了貿易戰。奇怪的是,貿易戰的矛頭不僅僅是對著中國,同時還對準了歐洲和日本等盟友以及緊鄰加拿大和墨西哥。最近在加拿大舉行的G7首腦會議上,其他六國顯然決定跟他劃清界限,也要用增加關稅來對付他的關稅。如果它們真的對著幹,那麼美國國內商品價格必然普遍上漲,加速通漲不說,還會壓抑消費。此外,就在目前這個失業率創了新低的時候,本來應當是增加移民人口,向需要勞動力的企業提供新血,他卻要造“牆”,阻擋老墨入境。他還要減少發給給印度人和中國人的H1B簽證,這也將不利地影響到美國最成功的高科技產業。
 
            在這樣的環境底下,我最近看到一篇分析,覺得見解獨到,不妨拿來談談。一位名叫John Mauldin的經濟學家,三本暢銷書的作者,也是有百萬網民跟踪的網紅作家。他最大的好處就是在網上免費提供一流的經濟分析(任何人都可以搜索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他每年也舉辦經濟學家的群英會,召集一大批同業,討論當前的經濟和投資問題,所以他的意見也代表了許多經濟學家的意見。他的三篇文章的題目,縮減來說,就是”火車互撞”(Train Crash)。他和他的一些夥伴預測,美國下一個不景氣會在2019年後期或者2020年到來。
 
            理由呢?簡單說:第一,美聯儲連續八年的超低利率,使大家投資到無數個沒有收入或者收入低的企業;第二,這些企業,為了吸收資本,販賣天量的公司債券,美其名為高收益債券(亦即垃圾債券),目前數額高達2萬億;第三,這些債券跟其他比較優質的債券一起,用ETF的形式賣給了無數的大小投資者,而許多投資者還是用槓桿式的方式購進這些債券的(亦即貸款購買);第四,一旦美聯儲抬高利率,一大批這樣的公司會倒閉,債券的價格會嚴重下滑,而一般投資者是不會等到債券滿期去拿回成本的,他們會儘快空倉;第五,2008年的次貸風暴是地產泡沫引起的,這次將是因為垃圾債券崩盤引起的。(這個看法還見於許多其他專家,包括做空大鱷索羅斯)
 
            當然,這個現象所以會發生,是因為,在這次經濟好轉的時候,大家不是去槓桿或者儲蓄,而是繼續借錢(因為利率太低,大家乃選擇高風險投資),使債務繼續累積(包括企業與個人)。當債務高到一個程度時,還債的壓力逐漸加大,舉債刺激經濟就逐漸失效。而這時,美聯儲開始逆襲,升息加縮表,還債的壓力乃無限擴大,根底薄弱的公司就混不下去了,而它們會帶動整個市場崩盤。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債台高築是全世界的現象,歐洲,日本,中國以至於無數個發展中國家都累積了天量的債務。我們已經看到像巴西,委內瑞拉,阿根廷,土耳其等國陷入了償債危機之中,貨幣嚴重貶值。受到美國制裁的俄國和伊朗的情況也跟它們差不了多少。所以,如果美國經濟開始猛然下滑,那麼我們將再進入一次全球性的金融風暴,只是這次不是地產造成的,而是美國的巨額公司債造成的。
 
             所以,就在美國經濟享受了十年的持續緩慢增長的今天,我們面對的很可能是一個由盛而衰的轉點,而特朗普成為這個轉點的負面不確定因素。到底後事如何,請看今後的事態演變吧。
 

0 Comments

逆勢而行:蔡棋子將成蔡棄子

6/23/2018

1 Comment

 
張文基

蔡英文取得政權兩年多以來,特別是最近一年,加速做島外的美日反華勢力,及島內的激進台獨力量的棋子以抗拒大陸與日俱增的吸引力,然而,島內外情勢的發展清晰的顯示出蔡棋子將不可避免的成為蔡棄子。 今年臺灣的九合一選舉就是臺灣人民拋棄蔡英文和急獨勢力的代理人的開始。 誰來取代他們? 殷憂啟聖,大浪淘沙,選擧過程會發現誰是英雄。 這是創造英雄的時代!

蔡英文的失敗是在三個層面逆勢而行:今天島內大勢是人民厭倦了政争渴望安定發展;大陸是全面崛起 - 中華民族走向全面復興;及全球性的國際結構轉變和美國模式在世界各地破產的大勢。

最近一系列全球性的大事充分的展示國際大格局裡美中影響力此消彼長的大 趨勢:

1. 四月廿七日和廿八日習近平同印度總理莫迪在武漢東湖賓館舉行非正式會晤,增進政治互信,印方改變防華的心態,為中印今後合作打下基礎。

2. 六月一日至三日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會,中方成功化解了美方構建印度-太平洋遏制及孤立中國聯盟的企圖。

3. 六月一日美國發起對盟友的貿易戰,造成川普在正在召開的G7峰會成為孤家寡人。

4. 六月九日上合組織峰會將在青島召開,進一步加強橫跨歐亞大陸國家間的全方位合作,給中國所宣導的“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 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成為越來越多國家所接受的新國際關係模式,並為「一帶一路」的成功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5. 六月十二日萬方矚目的川金會在新加坡召開,為最終解決朝核危機邁出重要的一步,然而朝核危機的解決,事關金家政權的生存,和東北亞權力的平衡,決非一次會議能解決,而中國的參與和態度更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川普高度重視並讚賞習近平的參與和支持。

6.美國在台協會位於內湖的新館將於六月十二日舉行落成典禮,蔡當局和美國反中力量一直希望利用此機會美方能派出白宫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層級的官員參加,將美台關係提高到新的層次,加大蔡的棋子作用。 然而,美中的角逐是世界性的大戰略,美方不可能在此時刺激大陸,象征性的派了助理國務卿(國務院第四層级官員)Marie Royce(衆院外事委员會主席Ed Royce 妻子)参加,看來蔡只好怨歎了!

台灣問題的最終解決牽涉到美中綜合力量的消長,這包括軍事,經濟和意識形態軟實力。 2008金融危機和2016川普的當選顯示美國在後二個領域的衰落,如今只剩下軍事力量。 然而,沒有強大的,蓬勃向上的經濟力量,就無法長期维持軍事領域的壓倒優勢。

川普深知造成美國衰落,外強中乾的根本原因:美國金融寡頭所主導的唯我獨尊,極度排他的自由主義民主普世價值的畸形推廣,造成了美國經濟的破產,產業的空洞化,政府的無能和貧富的懸殊,因此必須 做根本的改革。 改革須要時間也需要安定的外部環境,川普雖然有時表現的很兇悍,六親不認,然而,他是一個理性的人,不可能會愚蠢地與中國為台灣的問題而全面衝突。

大陸的對台政策在十九大之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決不允許台灣獨立,給予台灣人民國民待遇,以我為主,主動融合。

台灣人民的普遍心願是社會安寧,兩岸和平,經濟繁榮,政治上有強烈的主體意識。 不幸的是這個合理的主體意識被扭曲成反中,反蔣,反藍,反歷史,反祖宗的變態行為,這才是造成島內不安,兩岸緊張的根本原因。

歷史的大勢充分顯示統一是臺灣未來的唯一選擇,但是如何統一是臺灣人民可以而且必須爭取的,所以為了臺灣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須選出能夠保護臺灣人民利益的候選人。


​

1 Comment

一位黨國精英的覺醒 —「心廬」「劉少康」「六四」& Me --

6/23/2018

4 Comments

 
黃澎孝

你有被老共指名道姓的罵過嗎?

當我還是國防部心戰處上尉心戰官時,就被老共在海外傳媒上,組織文章把我罵了整整一個禮拜!

老共這一開罵,讓我獲得了經國先生的召見,王昇、許歷農、楊亭雲諸上將的青睞,以及中央日報社論主筆、蒙藏委員會研究委員等等,史無前例,後無來者的兼職。那年我才二十八歲。

此後十年,我在「心廬」、「劉少康辦公室」、「大陸工作會」這幾個反共、反統戰而名燥一時的單位,以無比的熱情,投身於所謂的「大陸工作」和「大陸政策」上。當時我真的相信,透過我們的努力,一定可以推動中國民主化的巨輪,促成大陸的「和平演變」。

「和平演變」?好文明的詞彙啊⋯⋯!這是五零年代的美國國務卿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 在1953年提出來,對付共產陣營的策略。簡單的說,就是藉由西方民主理念的宣傳,自由市場經濟的推展,來逐漸改變共產國家人民的觀念,進而從這些國家的內部,來瓦解共產黨的統治。杜勒斯曾公開預言,共產國家的第三、四代人,必然發生「和平演變」。看起來他還真給測準了!

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 隨著共產國家陸續的經濟體制改革,果然也帶出了政治體制變革的思潮;一股所謂「民主化」的運動,從東歐橫掃到前蘇聯的各加盟共和國。影響所及,連中國大陸也掀起了一片波濤洶湧的「民主運動」,這就是後來大家簡稱的「八九民運」。

就中共而言,老謀深算,長於鬥爭的毛澤東,首先對這種「和平演變」的「戰略危機」,發出了警訊。1957年5月的「反右鬥爭」,六0年代和蘇聯爆發的「反對修正主義」鬥爭,乃至於,後來的「文化大革命」,相當程度上,都與防止「和平演變」有關。為了防止發生杜勒斯預言共黨第三四代人的和平演變,毛澤東提出了要「慎選革命接班人」的主張。

沒想到,中共建政後,第四個領導人:趙紫陽總書記,竟然就動搖了;而對以大學生為主,發起的「八九民運」,產生了同情。造成了「民運」浪潮幾乎席捲全大陸,百萬學生佔領了廣大的天安門廣場,長達五六十天之久。嚴重衝擊了共產黨領導的政權。最後,在以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和多位中共第一代老革命的決定下,在1989年6月4日凌晨起,開始對天安門廣場的佔領者展開了武裝驅離行動,在西方媒體的報導下,造成了舉世矚目的「天安門」事件。當年,我36歲。

坦白說,「八九民運」爆發時,我是非常興奮又自豪的。我覺得我的「偉大志業」,得到了實際的進展,大陸民主化的和平演變,已可拭目以待⋯⋯! 沒想到,「六四事件」一棒子砸碎了我一廂情願的幻想。大陸學生固然不堪一擊,解放軍也沒毅然「反正」,站到所謂爭取自由民主的「人民行列」。
民主陣營領袖的美國,只管煽風點火,「六四」之後,卻又置身事外。至於,喊了幾十年「反攻大陸,解救同胞」、「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咱們「自由中國」,更是袖手旁觀,甚至於連對逃出大陸的「民運人士」,都不敢施予援手⋯⋯!

哈哈哈⋯⋯,我被騙了!我那不惜生死以之,燃燒青春,努力以赴的志業,竟然是一場冷戰時代的跨國騙局!我引以為傲,充滿了成就感的事業,竟是現代版「唐吉軻德鬥風車」的鬧劇!

是的!就是「六四」天安門事件,讓我開始覺醒了!從此,我對所謂的「大陸工作」,也迅速退燒,乃至於興趣全無了!時光荏苒,就在前幾天的六月三日,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36歲中校心戰軍官,剛剛過了65歲生日。緊接著,就迎來了「六四天安門」事件29週年的紀念日。

雖然歲月如梭,似乎彈指之間就過了29年,但是,以30年為一個「世代」而言,實足以檢視一些前塵往事的是非得失。而海峽兩岸,這將近三十年的發展,則適足以互為對照。三十年來,正是台灣所謂「民主化」進展迅速,全面落實的關鍵階段。相對而言,「六四」之後,大陸的所謂「民主運動」則遭致打壓而停滯。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自從台灣「民主化」以後,經濟發展突然就停滯下來。相反的,。自從「六四」之後,即便在國際制裁圍剿之下,大陸的經濟發展卻飛躍前進,如今已然成為穩坐世界第二的經濟體。兩岸相較之下,恰有一辭足以形容:「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

1989天安門事件後的一兩年內,東歐共產陣營發生民主化巨變,1991年底,蘇聯更為之解體。次年,有一位名叫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 的美國學者,寫了一本名為「歷史的終結」的書,斷言:意識形態的爭辯從此終結。「自由民主」和「資本主義」已成舉世唯一出路。但是,經過二十年的觀察之後,2014年,他又出了另一本名為「政治秩序及其衰落」的書,徹底修正了他之前的主張,他終於發現「民主」不是萬靈丹,國家治理能力更為重要。
其實,29年來,我跟福山教授一樣,一直在反復省思:假如「八九民運」成功了,假如我們達成了「和平演變」的目標,今天的中國會是怎樣?我們根本無須走遠,看看台灣這二十幾年來,因為民主所造成的政府治理能力不彰,社會的紛爭和內部的撕裂,我要很誠實的說:
​
幸虧,當初我們的「大陸工作」失敗了⋯⋯。

(本文轉載自作者Facebook 2018 June 5)




4 Comments

貿易大戰,中場休息

6/23/2018

3 Comments

 
裘國英
 
中美貿易大戰,全球矚目,緊張刺激,堪稱近年好戲,比美奧斯卡,更甚溫布頓,雙方精銳盡出,亮相,放話,高潮不斷,突然哨音響起,原以為有人犯規,才知道雙方都叫停,中場休息,大家都暫時鬆一口氣,球評論半場形式如下:
 
1. 雙方經正式過招,對實力,底牌,策略都有所瞭解,下一階段,談判更會務實。

2.中方除中興案外,沒有其他壓力,且手上工具,資源頗多,體力亦佳,立即再戰,問題不大。

3.美方壓力來自各方:
-中方:減停購大豆,高梁,已造成共和黨農業州極大選民反彈壓力。且滙率,出脫美國債等手段尚未用上。
-美國內利益集團內爭壓力:友中集團如波音,蘋果,通用汽車怕受報復,反中集團如金融界,高科界,因利益衝突,在國會內已吵翻,令川哥左右為難。
-國際壓力:中,日,韓自貿協定開談,澳洲,德國高官領導紛紛訪華,怕中國市場被美侵佔,連印度慕廸,都立即棄暗投明,向中示好,美國在國際貿易立場上更形孤立。
-朝核談判進入關键的细節规劃,川哥尚待他的私人好友席主席給些影響力。
再加以巴糾紛再啓,伊核問題,俄羅斯在中東坐大的問題,川哥面臨多面作戰,難以專注,又飽受各方批評指責,已露疲態,居不利形式。
 
中美貿戰因朝核談判不得不臨時叫停,清點一下雙方得失分,戰場損益:
先說美方之損:談判暴露內部意見不合,進退失據,有失大國風範。重要戰略盟邦,如德,韓,日,印度,澳洲等,紛紛奔赴敵營,美國長期國際影響力,折損不少。
美國之得:川哥老帥親征,任人戲笑嘲諷,仍為其鄉親爭得千億商機,對其支持者也有交待。
奈何金小胖在門外叫陣,不得已和中方臨時叫停,更換球衣,轉戰星加坡。
 
再談中方之損:高科産業脆弱的一面暴露無疑,填補科技空缺,至少要三到五年,其他則毫髮無損,可立即起立再戰。
中方之得:1.全球看清楚中方實力,戰略,將來沒事,少惹中國麻煩。中國在全球經貿方面話語權,大大提高,更突顯美式霸權,威嚇不能解決問題,協商,雙贏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於對抗強權,中國向全球作出最佳示範。2.中國和韓,日,印度,澳洲,歐盟關係改善,其戰略價值,不下數千億元。3.中國高科界認清自身實力,更加努力,再上層樓。
由此看來中方輸少贏多,雖未至末盤,中方最終贏面居大。
 
估計短期未來發展情勢,美國將以“有條件“開放中興零部件取得,交換中國增購美國大豆,以期穩住共和黨在農業州選情。中方持續做北韓工作,促朝美續談。中美貿易之爭在中場休息後,將進入長期緊張狀態,中方的農産品採購,及美國債持放兩項對美緊箍咒不易解,美國及西歐,日本,對中國科技零部件供應及資訊交流會更形保守,但難敵中國以市場交換的利誘,世界經貿生態,規則將進入一新的情勢。
 
此回中美貿易之役,另一項雙方的所得,是在經貿衝突中,瞭解彼此,以免在萬一有軍事衝突中避免互相誤判,導致擦槍走火,兩國人民,及觀戰的全球各國也能體會出衝突之為害,以及如能尋求和解,可讓雙方人民獲益,才是真正面對及解決衝突應努力的方向。也期待美國人民及主政者,經此一役,改變霸權思維,如何和競爭者共創共贏共享,是長期應遵循的價值觀。
 
 

3 Comments
<<Previous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