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我對台灣回歸的看法和反思

10/10/2020

1 Comment

 
陳天璇 (松石居隨筆)

一、把複雜的糾葛,變回簡單

“台灣如何回歸”,實現“中國統一”,原是“台灣如何解放”的老問題。那本是世界二戰後,國共爭雄“內戰”延續,至今“未完”的膠狀態。七十年過去了,“台灣如何解放”,依然是要解決但又依然未能解決的事。究其原因,說複雜,也複雜;然而,最大和最棘手的問題是因為美國從中作梗。過去如此,現今仍是。所以,要解開這困局,先把它變回簡單化,“我們必須解放台灣”,這是當年口號,如今不忘初衷。第一、敢於應付美國的作梗和變化;第二、敢有貫徹解放的目標和膽色。“台灣如何解放”,在對壘時是內戰,在管治時是內政,中國的事,中國人自己去解決。

二、把雙手綁起來,不叫對打

當1979年中國北京政府與美國正式建立邦交後,副總理鄧小平應邀到美國訪問時,他被美國政要追問的一個敏感題就是,中共將會如何解決台灣的回歸與中國統一問題,鄧小平的回答曾是“爭取和平解決”,“但不排除動武”。他明白地表示,他不能“保障不動武”,因為若然如此,台灣當局不來和談、又不理會,豈能解決中國統一問題,又若然“保障不動武”,便等如自己“把雙手綁起來”,這萬萬做不到。於是,他定了三條“動武的”底線。這是在卡特總統訪華時重新鄭重講的,那時美國已通過“與台灣關係法”,變相地在與台“斷交”後,繼續從中作梗“保護”台灣。

三、把互談作較量,怎分輸贏

中國國共已往爭雄,也涉種種談談打打。其特色是,“談”是拖延,至“打”才分勝負。由此可見,“談”是表面上、大體上謀取“維持膠狀”;雙方有暗動作,互相挖牆或滲沙子。只有“對打”,才分高下;至少是大眾能見的公開勝負,出現另外一個定局。所以,在「中國與美建交、美國對台斷交」後,兩岸所舉行的種種會談,始終只是“談談”,是“拖”字訣, 是“膠”着狀,對「台灣回歸與中國統一」無具體的“成果”,這也有目共睹,這樣“談”與“拖”又維持了四十年。因為“談”的特色就是“維持現狀”。互相爭取時間空間,預排“決勝”之道,好戲“只在”後頭。

四、把恩讓為對策,敵方無恐

中共在中國大陸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已逾七十年了,台灣解放問題至今懸而未決,除了美中不足,也是遺憾的事。因為這宗未能解決的事,既使兩岸華人對立,也使海外華人分裂。中國北京政府在過往七十年中採取過多種多樣對策,企冀解決台灣問題,但是一直未能奏效。毛的年代,以“威”為主,惜因美國處處插手,功虧一簣。鄧的年代,以“恩”為餌,卻換來藍營的分贓內鬥,助長台獨,統一免提。這無疑是中共對台“統戰”的大失算。同時,今時北京所面對“解放台灣”的“對手”已不是蔣家國民黨遺臣,而是賴美國、日本扶持壯大的“媚外”台獨勢力,及被去國化的年青一代。

五、把和平置首位,美麗拖延

長期以來,海外保釣運動催生了中國統一運動後,於中美建交後不久也出現海外和統會。可以說是從八十年代起,它以鼓吹和平解放台灣,推動兩岸交流,舉辦有關活動。這彷彿是,承接了鄧小平所說“爭取和平解決台灣回歸中國”的退求其次的方向。然而,四十年下來的結果就是,“和平”是達到了,“回歸”仍然無期。其實,大家清楚,“和平統一”是一把雙刃劍,既“強調”了“和平”,就“排除”了“動武”,何能導致“解放”,所以難達“統一”。這也是的確如此的事實。海外最熱心推動和統會的人是來自台灣的高知人士。它在支持中國統一的口號下,“聽”是美麗,“行”是拖延;這也是“和平統一”只達到“膠着不前卻退”現狀。

六、把目標當任務,勝是一切

我在2016年曾訪遊台灣,也曾與海峽評論社宴聚,面會王曉波、毛鑄倫、曾健民等台灣統派領軍同輩,對台灣的政情,得聞其中難易。眼前現實,眾人努力是一回事,統戰成效是另回事。據遠望雜誌的估計,自認中國人的台灣居民已跌到百分五,再下滑,就到零。這就是台灣統派成績單,令人遺憾。這就像我接觸過的台灣保釣人士所倡教育取向,同樣難堪,因為它的保釣內容避談“統一”,也不指責罪魁美國、日本,我無法想像釣魚台“問”誰才可“要回來”?保統運動至今五十年了,保統目標至今仍處空談。察前觀後,主要分歧均在目標。搞統一的,樂於維持現狀;搞保釣的,安於開學習班。台灣問題是回歸與統一,這項任務達到,才是有功勝利。

* 轉載自《 老保釣閒話家常 》 

1 Comment
反思
10/15/2020 09:08:22 am

作者用反思來分析,讚其细腻!“人無反思,必有腦残”。
尤其提到: 六、把目標當任務,勝是一切, ,我的回響:
贯徹目标就是要主动地“聚焦”(focus)那目标如同雷射光束,凝聚超大的能量,一个大目标!
附记:
1949年国共内战後,蔣介石败退到那时的“台湾省”,從大陸帶了三件宝物:
1. 500顿黄金(国庫),
2. 四成的故宫古物(国宝),
3. 兩百万的军民(国资)。
兩岸国土的纠纷,其重叠又大又深(金門馬祖,東沙,到太平),兩岸相距只有百哩,大概不是台湾独立,就可了断!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