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試談中國因應拜登時期的競爭(二)兩岸三地

8/28/2021

1 Comment

 
吳章銓
​
     兩岸三地都是大中華的一部份,但由於歷史的複雜原因,有不同的發展,相互間無法解決分歧而融洽相處。大陸與港、台的關係久已形成尖銳的國際問題,最近更突出地成為大陸與美國“全面戰略競爭”的最前線,有因擦槍走火而爆發熱戰的危險;大陆甚至有人說要準備核戰,那是恐怖的世界性災難。全球中華同胞都祈望不要自相殘殺,更不要因為自相殘殺而引起國際戰爭,中華大地全部捲入無情的破壞與殺戮。

     一.香港的一國兩制是英國人設計的:以英國殖民地制度繼續保護其臣民五十年;至於還沒有出生的未來年輕人,並非大英臣民,英國就不管了。大陸需要利用香港來協助改革開放的建設,樂意接受一國兩制,不費一兵一卒順利完整地接收香港。然而,回歸後卻視香港為統戰對象,一國兩制變成“秋後處宰”的意思: 給多活五十年,以後命運就全歸中央處置。香港年輕人面對那前景,憂心忡忡;在21世紀,他們還期望更多的民主權利。同時,大陸在盡量利用香港之餘,急於完全控制香港,加以吸收、消化。2014年《白皮書》申明:中央決策,香港服從。雙方的不同取向公開化。大陸以統戰的分化手段指香港人不愛國,有港獨傾向,鼓動大陸人把港人視為港獨而仇視,從而嚴厲處理。大陸的處置是傷害了香港同胞之心,並輕易送給外國一個違反國際協議和人權的反中武器。

     香港人始終是最愛國的。在英治時期都自認是中國人。改革開放後,是香港人引進資金、技術、和管理方法,更引進港、台、華僑和國際的公司、協助開拓全球市場,才使大陸經濟順利轉型,迅猛發展,從廣東開始,建立了巨大的產業鏈:外國公司將其產品在中國組裝或製造,行銷全世界。俄國沒有香港,沒有人手把手地牽引,就發展不起來。香港人對大陸是全心全意,自然融洽,無意搞獨。香港有言論自由,有開放的國際交流,因此各種聲音都有,不足為奇。即使出現極少數的過激言論,並不重要。大陸本應致力於建立同胞之間的友愛和互信、互助,容忍。對香港大度,能讓台灣放心,更讓東南亞國家放心。相反地,大陸以統戰手段對待香港,台灣對大陸更不信任,東南亞也加大警惕,嚴防中而更親美;世界各國自然都同情香港,譴責大陸;美國和歐洲盟國決心加強防中的軍事合作。
中英之間約定的一國兩制失去其維持過渡時期安定的歷史作用。放眼未來,中華同胞應集思廣益,創造自己的、永久的一國兩制,即聯邦制,才能長治久安。

     二.台灣:大陸為了求各國口頭承認一個中國,付出很大的外交代價,非常不值得,實際上是給自己加了一道緊箍圈:別人一念咒就頭痛。近年大陸將武統威脅升級,美國也加強與台灣的關係,其友邦加速派遣海軍聲援。化危機為轉機的關鍵,只在大陸一念之差:不再把台灣視為統戰敵人,而是視為同胞兄弟姐妹,友愛合作。

     拜登新設的國防部聯繫小組的任務,明顯是為台灣危機做軍事準備。國防部長和國務卿都幾乎是第一時間訪問日本,日本首相是第一個訪問美國的政府首長。顯然有所安排:由日本打前鋒。眾院外交委員會提“台灣+法案Taiwan PLUS Act”,把台灣與日本、澳洲、新西蘭、韓國、以色列同列為“北約+”成員,建立軍事合作。法案是否會成為立法,視大陸是否能夠在近期中緩解台海危機。

     緩解的主動應在大陸。首先應改變統戰鬥爭的心態,以包容,容納、親愛的心態對待台灣。強者不懼,強者有容。比武統能得到更真實的統一。武統是擴大分裂,並毀滅台灣的經濟,包括世界先進的半導體產能,將是大中華的重大損失,並且影響全世界的經濟,引起世界性的反對,給大陸的外交和經濟製造困難。

     大陸宣傳:打台灣必然一舉成功,台灣只會挨打而不會還手。固然大陸總兵力遠勝台灣,但是國境四面八方都不安全,可能抽調攻台的兵力有限。台灣的戰略地位,對東南亞和日本、澳洲都重要,他們都想保台。在各國要求下,美國不可能從對台灣的自衛承諾退缩。美國顯然正在援助台灣,使台灣不但能抗得住挨打,還有能力以反擊為防禦手段;大陸的鄰國也將幫助台灣而間接自衛。大陸一旦攻台,敵國眾多,戰火將不僅限於台灣,那將是全民族的災難。
大陸又假定:美國也是只會挨打,不會還手,一挨打就會驚逃。大陸以此威嚇東南亞和其他國家。但這顯然是嚴重誤判。大陸如果有任何試探性動作,將使美國乘機顯示其保護台灣以及保護東南亞的能力,藉以鞏固其亞太和歐洲的盟友陣營。

     大陸應公開宣示永不採取武統方式。進一步可以建立兩岸軍事互動的機制,建立互信。必要的海空軍事訓練和調動靠近台灣時,事先向台灣通報,避免引起誤會。

     其次,不應對台灣進行任何經濟制裁。事實證明:國際經濟制裁的效果都是負面的:受害的都是老百姓。對自己同胞搞經濟制裁更是惡意。不可能使台灣人因恐懼經濟損失轉而親陸。台灣有開放經濟和海洋優勢,制裁也不會成功。

     台灣的年輕一輩沒有大陸情結,聽到看到的是大陸的統戰威脅和敵意宣傳,自然不可能愛大陸。近年台灣的民意調查顯示,民意越來越疏遠大陸。這是真正的危機。大陸應該警覺,有責任盡快改變策略,爭取民心,而不是威脅,恐嚇,逼統,制裁;應約束對立和仇恨的言論。統戰部的“和統宣傳”實際上變成武統威脅:“不和統就武統”,“敬酒不吃吃罰酒”,產生反效果。民心不服,即使武統成功,將無法統治,屆時台獨勢力才真正不可收拾。不可能套用1950年後的辦法,關起門來予以消滅,或送去教育改造。

     反觀日本,數十年滲透台灣的社會經濟教育各方面,親善友好,幫忙協助,贏得人心。人們不覺得日本危險,而覺得大陸危險。不防日而“防中”,沒有去日本化而有去中國化。日本不用威脅,不擺架子。台灣人與日本來往,沒有安全問題,不必作什麼表態,不必擔心言行會惹怒日本。日本人隨便到台灣,台灣不擔心會有什麼陰謀。台灣的國外新聞,以日本新聞最多,而且是友好報導。相比之下,大陸是贏了?還是輸了?日本海空軍整裝待發,就等待台海發生擦槍走火,給他漁翁得利的機會。

     為增進兩岸關係,簡單易行的辦法是開放胸懷,給台灣增加國際空間,如參加南海的合作機制、聯合海巡隊,聯合航空識別區、東南亞和RCEP的自由貿易圈、產業鏈、供應鏈等;參加聯合國各專門機構以及其他專責委員會等。大陸給台灣解套,也是給自己解套,讓外國不能打台灣牌。台灣在國際上不會與大陸競爭,卻勢必是大陸的可靠助力。放鬆台灣在國際上的束縛,反而會提高大陸的威望。大陸不是退一步海闊天空,而是進一步海闊天空。以台灣為橋樑,擴大與美國和西方溝通、交流,使中西兩大科技、產業鏈掛鉤,全世界都得益,而大陸受益最大。

     兩岸合作,大陸最明智的選擇,應是在國際上接受“中華民國”名號。任何別的名號都必然更難接受,更造成民族分裂,人心分裂,逼台灣走上去中華化。中華民國從辛亥革命以來,中華精神始終是其光輝的標誌,不可能有台獨傾向。四十年來,台灣盡力幫助大陸經濟發展,是同胞情感的充份表現。中華民國對大陸早已沒有什麼野心。大陸不必繼續視為敵人。宣傳台灣是台獨,反而促成台獨。統戰成為促成台獨的兩大推手之一(另一推手是日本)。大陸應放心中華民國的存在,視為同胞兄弟,才是兩岸同胞衷心的願望。這項正名必須盡快,“台灣”在國際上的知名度超越“中華民國”,不利於中華統一。

     大陸僵化了“統一”的意義,認為只有我武維揚,定於一尊才是統一。那是古代的帝王思想,使兩岸三地關係陷於僵局。香港已經收回,還要一尊,使一國兩制夭折;台灣的危機感更深了。中華民族血濃於水,分久必合是自然的。但只能是親和、友愛、平等、合作,共存,多元的統一。關鍵只在大陸領導的一念之間。

     三. 聯邦制:人類文明進入現代,趨向合作與聯合。很多國家採取融合多元共存的聯邦制國體,國際上是許多國家組成聯盟和成立國際組織。聯邦制沒有一定的模式,各國各按其特殊情況而各設計最適合國情的制度。基本要素就是各成員擁有其特殊制度和運作方式,各取所需,各盡所長,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兼容並包,各安其所,團結合作,合情合理。聯邦制能達到真正友愛的統一,長治久安。

     對大陸而言,聯邦制最理想。不費分文,不費一兵一卒,達到真實統一。沒有自相殘殺而遺留長期仇恨,不會驚嚇東南亞國家,不會引起全世界各國的敵意。港、台有聯邦制的保護,將能夠安心接受統一。港澳台陸在多元統一中合作互助,有1+3>4的增效作用,大中華將迸發巨大的活力,創新力,和對外的吸引力。

     聯邦乃是共和的現代版,同時是一國兩制的未來版:優化,制度化,和永久化。採取聯邦制,大陸不是退讓,不是放棄統一,而是進一步,獲得完美的統一:不是破壞的統一,是建設性的統一。不是帝王的統一,是共和的統一。

     大中華的血統、文化、語言、歷史與地理的認同、習俗與生活習慣、信仰、民族感情,是聯邦統一的內在有利因素。大陸應公開明白宣佈,保證在兩岸三地完全同意的情況下,實現聯邦制的和平統一。那是最快的統一進程。揠苗助長,欲速則不達。主動在大陸。如果港、台主動,將被視為笑話。大陸主動,則是勇者大氣,強者有容,敢於開創歷史新頁。

     中華有兩千年帝國統一的傳統,孕育了一統專制的政治傾向。但是古代的“天下”遠不如現代的地球大而複雜。今天的中華不可能復古而閉關存在。世界潮流趨向多元化;專制極權不可能是未來的趨勢。兩岸四地不同的發展,是民族生命的宏觀成長,彌足珍貴。聯邦制兼容並包,是最佳選擇。

     大中華的聯邦制,有待耐心商討,以求其完美。談判需要很長時間,但一旦開始,四海一心,祥和之氣化除戾氣,中華一統的大業便在望。

     結論:中國大陸即使在發展中國家中,還不能位居前列。靠著體量較大,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完成一些物質建設,但重大的制度性缺陷造成社會經濟中隱憂重重。尤其兩岸三地問題是不解之結,更成為國際爭端的火種。中華民族正面臨關鍵時刻:建立今後大中華和平共處的長治久安制度,化解可能引起國際衝突的危機。聯邦制的開放與多元社會,內部會有種種的衝擊,但國民應學會應付衝擊而增強體質,以應付更複雜的國際環境。封閉的單一社會沒有“免疫力”。中國因應美國的競爭,需要深遠的內政改革:擴大改革開放和建立兩岸四地的聯邦制。這將考驗大陸政治家的智慧。

吳章銓,聯合國退休人員,是最早注意釣魚台群島問題的老保釣成員之一。
    

1 Comment
Paul
9/3/2021 04:18:36 am

以下是我的回響:
作者提到:“日本數十年滲透台灣,日本海空軍整裝待發,等漁翁得利的機會”。
我看美日已設计好那掉(釣)局,阿富汗撤军,调虎离山的迂迴, 可能完成中国四面受敌,兩岸先開槍,然后美日观战。近來日本官方惹事又要树立‘尖阁島碑’,日本被推上火线,有可能在‘釣鱼台’重演二战1945时美日争夺‘琉璜島’浴血战,赢者上岛插旗。
另外近两年漸進派在中东推动‘亞伯拉罕和谐’(Abraham Accord),所以有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建交,因为4000年前以色列和阿拉伯人祖先原是同父異母的亞伯拉罕,站在民族制高点,和平才有望,否則以阿互相仇视,兩方那來和平!
總言之,台湾的偏激人士被洗脑,缺乏民族意识最高点, 邦联或联邦看来都无大意,需要一个‘震撼教育’- 天灾,军事危机,或华侨破冰团的勇敢介入拉攏两岸,來敲醒那一面倒的阿斗?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