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新疆,哈薩克與烏克蘭

2/5/2022

0 Comments

 
水秉和

      大約有一年左右的時間,我們看到西方媒體成天炒作新疆的人權問題,美國國會立法制裁新疆官員,禁止使用新疆棉,拜登甚至以此杯葛冬奧,連這麽重大的非政治活動也被他政治化了。

      去年12月30日,新疆的緊鄰哈薩克突然爆發群衆運動,在短短兩天就演變成有組織的顛覆新政府的暴力活動。總統托卡耶夫意識到情況不妙,立刻向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求援,而普京,曾經遭遇到幾次周邊獨聯體的顔色革命,毫不猶豫,立刻派遣空降部隊,幫助哈國政府逮捕了數千名暴亂份子,才沒有釀成巨災。

      新疆的鬧劇跟哈薩克的暴亂之間有沒有關係?這似乎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新疆棉花也成了政治武器

      過去總覺得,新疆很遙遠,哈薩克斯坦和中亞另外四個斯坦更是遠的不行。其實呢,從漢唐開始,中國跟西域,也就是現在幾個斯坦國的所在地,就有了非常頻繁的接觸。詩仙李白就出生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附近的古碎葉城。中國自古就不斷跟這些地方的族群如匈奴,鮮卑,突厥等打交道。中國之所以會跟他們有各種情仇難分的關係 ,除了爭奪地盤之外就是絲路,而從2013年起,習近平把現代絲路提上了日程,於是乎,中國的新疆就跟世界最大的内陸國哈薩克的命運聯係在一起了。也就是説,如果想破壞中國的現代陸上絲路,那麽破壞新疆和哈薩克的穩定就是最直接的手段。

       新疆占地166萬方公里,哈薩克占地272萬方公里,一個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另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陸國,它們加起來面積比印度還多出110萬方公里。新疆人口2300多萬,哈薩克1900萬;新疆有多個種族,其中47%是維吾爾人,是占比最大的族群;哈薩克除了67%的哈薩克族以外,也有很多個族群,包括維吾爾人。它們地廣人稀,族群複雜,要搞事情相當容易,尤其是維吾爾人,也稱爲東突厥人,上世紀初就曾經試圖建立東突厥共和國。對中國而言,它與藏族是兩個問題比較多的少數民族。

       美國這幾年對中國的制裁幾乎是鋪天蓋地,現在連冬季奧林匹克也難以幸免,連新疆棉花也成了制裁的武器。老實説,這予人一種美國已經技窮的感覺。因爲美國過去的制裁總還跟美國的國家安全或者跟中國的軍事用途扯上一點關係,現在連這些藉口也不用了,不管是軍用或民用,衹要產自新疆,就要制裁。

       懂得一點邏輯學的人都知道一項最基本的原則,那就是我們不能證明不存在的事物。比如説,我們不能證明神的存在,所以衹能依靠信仰。正是因爲如此,西方整個法律系統,從憲法開始,都遵循一項基本原則,那就是無罪設定,不能要求犯人證明他沒幹壞事,而是需要控方證明他幹了壞事。現在,美國的制裁是要求所有商家證明它們的產品沒有使用新疆棉。這是有罪設定,根本是胡鬧。美國走到這一步,極爲可悲。這也表示,美國這批領導班子,大多數是讀法律的,對他們自己所學都閉上了眼睛,已經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他們違背了他們自己信仰的普世價值。

       美國有一句責備人的話:How low can you get? 中文可以譯爲:你怎麽下流到這個地步! 這就是當前跟中國硬碰硬的美國。它已經不擇手段。爲什麽如此?顯然是急了,覺得非這樣已經無法維持自己的霸權了。哈薩克突然爆出了大規模的群衆運動,其目的至少有一部分是針對中國的一帶一路。

哈薩克未遂的政變

       在新疆與哈薩克之間有一條霍爾果斯河,中國在河邊建造了霍爾果斯口岸,一個規模巨大的中歐班列火車的中轉站,也是一個商務中心。火車可以從江蘇的連雲港,經過這裏,一直通往俄國和歐洲各國。它是一帶一路上至關重要的環節,搞亂哈薩克無疑會擾亂現代絲路。

       幸好暴亂很快就被平定了。在暴亂事件平息後,哈薩克總統稱之爲政變未遂,逮捕了前總理馬西莫夫。這次政變的劇情複雜,有内部權力鬥爭,有民衆對天然氣加價的抗議,有伊斯蘭聖戰份子參與(2名執法人員被斬首。一般人不瞭解的是,中情局也有它資助的聖戰份子,特別是東突恐怖份子),又有2014年烏克蘭政變時的操作人員參與(總指揮的電話是烏克蘭的國碼380)。許多論者指出,哈薩克獨立後,精英階層親西方,容許大量非政府組織在境内活動,估計它們的總數在2萬以上。考慮到從阿拉伯之春的歷次群衆運動中,在格魯吉亞和烏克蘭的群衆運動中,以及在香港反送中的運動中,都有非政府組織參與其中,而美國的民主基金會,一個中情局的外圍組織,是許多組織的金主,我們可以初步認定,這次政變是一次顔色革命,美國是這次政變的背後支持者之一。

      理由是,就在普京向美國和北約提出最後通牒之後,美國面對一個困境。這個困境就是,美國必須做出回應,可是它的回應不可能滿足普京的要求,普京因此有可能對烏克蘭發動某種程度的軍事行動。對於這個可能性,美國不願意采用軍事手段對付,并且已經表明衹會用經濟制裁反制。在這個節骨眼上,在普京後院搞點小動作,使他無法前後兼顧,可以暫時緩解烏克蘭的局勢。所以,在哈薩克搞事,如果成功,不但會阻擾一帶一路,也可以打亂普京在烏克蘭的佈局,是一個一箭雙雕的手段。

       對此,普京是一清二楚,所以第一時間,以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的名義派遣了空降部隊,瞬時化解了哈薩克局勢,把重點仍然放回烏克蘭。

拜登連話都說不清了

       1月間,美俄針對後者的要求進行了兩周的談判,但是毫無進展,西方媒體乃大肆炒作,說普京很可能采取軍事行動。美國撤僑和送武器,英國,加拿大和其他一些北約國家也向烏克蘭運送武器,也準備撤僑。它們的意思很明白:你拿這些武器跟俄國打,我們在旁邊替你加油。

       對於這個充滿火藥味的局勢,1月19日拜登在記者招待會上答復記者說,“我猜他(指普京)會有所行動。他勢必這麽做”,不過,“如果俄羅斯入侵的話,那麽它必須承擔責任。”然後他説,這要看它做了什麽。如果是小規模行動,那是一回事,事後我們會辯論采取什麽行動,或者不采取行動。“

       記者馬上追問:“這是不是給俄國一個許可證,小規模行動沒問題?”

       拜登回答說,“如果它(指行動)比重大的入侵小很多的話…例如不是主要軍隊入侵,而是網上攻擊的話,我們也可以網上對付…北約成員中對於它們願意采取的行動意見不一…”

       這段話一傳開,全世界炸鍋了。什麽?如果是小打小鬧,那麽拜登就可能不采取行動?這難道不是暗示普京:做你要做的事,但是不要鬧大了啊!這是什麽話呀?

       據英文網報Asia Times 專欄作家David Goldman 報導,德國的《世界》報是這麽描述的:“拜登有幾次語無倫次。他顯然無法集中注意力。他有幾次閉起眼睛和仰望天花板,設法集中注意力…”

       當然隨後立刻有人出來替他“澄清”,可是事情已經很明白,是澄清不了的。一連串的事件告訴我們,拜登的確是年紀太大了,不堪重任。這非常關鍵,因爲他面對的是美國戰後最嚴峻的一次挑戰。

       大陸上流行一句話: 出來混的,早晚是要還的。1997年,北約在美國的指使下開始東擴,一直擴展到俄國邊境。現在, 烏克蘭成了焦點,但是普京要求的不單單是不讓烏克蘭加入北約,他還要北約把從1997年起放在中東歐國家的武器撤回去,不撤他就要采取行動。拜登直接間接參與在外交工作三十多年,仍然想用超級强國的威望來同時壓倒中俄兩國大國,可是,面對普京公開叫陣,他糾結了。他爲難了。他知道美國現在是外强中乾,國内問題一大堆。他老人家真的是喫不住了,説話比過去更加語無倫次了。

烏克蘭,變局的轉點?

      2021年,據新聞報導,烏克蘭有60萬人移民國外。烏克蘭曾經有歐洲穀倉之稱,因爲它擁有大片肥沃的黑土平原。可是,由於誤治,也因爲貪腐和政治鬥爭,它現在是歐洲最窮的國家。老實説,誰都不值得爲這個前途暗淡的國家打仗。可是,國際政治就是那麽詭異,美國跟俄羅斯在這裏陷入了決定國際變局的鬥爭。

      普京說,如果在烏克蘭部署導彈,那麽5分鐘就可以打到莫斯科,所以他“退無可退”,因此, 他告訴美國, 你不准再進一步!這,各位,就是世界變局的轉點。

       如我曾在此說的,美國的鬥爭模式來自美式足球,也可以説是來自資本主義。它不能不前進,它不能不擴張,不前進就是後退,不擴張就是萎縮。所以,如果這次拜登妥協了,也就是説,美國不再擴張了,放棄了烏克蘭,那它放棄的就不僅僅是烏克蘭,它放棄的是美國的霸權。

       普京知道不知道這一點呢?當然知道,所以他選擇在這時候,在美國的經濟,社會,領導階層都出現嚴重問題的時候,向美國發出了挑戰。在蘇聯解體之後,這是俄羅斯第一次爭取到主動權。他會大軍進入烏克蘭嗎?還是僅僅讓東部兩省獨立?衹有普京知道他會怎麽玩,所以,且讓我們繼續看這出戲會如何展開吧。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